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鄂教版小学五年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下载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20:10:00 | 只看该作者

⑵小组汇报活动方案,教师小结:龟和鳖的特点包括外形特点、如何爬行和游泳、受到惊吓时有什么反应以及它们如何繁殖后代等方面,研究方法按照同学们的意见执行,研究结论由学习小组长有条理地进行记录,最后总结归纳。
    3. 开展科学研究
    ⑴各小组在讲台前方自主选择观察研究所需的龟和鳖活体及相关实验材料,按照活动方案观察龟和鳖的外形特点、如何爬行和游泳、受惊吓时的反应等。
⑵各小组总结归纳观察研究结果。
    4. 总结与交流。
    ⑴各小组汇报观察研究结果,集体交流订正,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小结,讲评各小组学习情况。
    ⑵学生在课本33页中间表格中填写观察研究获得的信息。
    ⑶检查学习效果:生物学家为什么把龟和鳖归为同一类动物,并且起名为爬行动物?
    5. 应用与实践。
    ⑴看书33页下图或由教师出示图片,播放课件,让学生辨别其中的爬行动物。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增加一些相关内容供学生辨别。
    ⑵课外在家长陪同下,考察家乡的农田、草地、池塘、小溪、森林等地方的爬行动物(城市学生可以参观动物园的爬行动物馆,请教管理员或抄录动物介绍,有机会到农村旅游、参观、走亲访友时做有心人),观察研究其外形特色、生活方式,如何繁殖等并作好记录。(提醒学生千万注意安全。)


11池塘中的植物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二单元池塘群落第4课)
    教学目标
    1. 认识家乡池塘常见水生植物。
    2. 观察植物外形,了解其生活环境,能将观察结果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建立联系。知道其外形及生长方式与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3. 了解更多植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4. 能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能利用语言描述水生植物外形及生长方式特点,能通过观察、实验了解水生植物对水环境的依存关系。
    5. 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尊重事实、珍爱生命。
    6. 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7. 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指导生活。
    8. 知道外来物种的引进有时会严重影响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造成重大的环境改变和经济损失。
    教学准备
    1. 有关池塘植物的挂图、课件。
    2. 种植了池塘水生植物的生态缸(瓶)、毛巾或卫生纸。
    3. 挺水植物标本。
    4. 供学生观察、实验的水生植物。
    教学过程
    1. 搜集事实材料,提出研究问题。
    ⑴出示池塘中水生植物图片或播放相关课件,让学生仔细观赏,然后回答:你从中看到了一些什么?关于池塘中的植物你还知道一些什么?
    ⑵学生独立回答问题,教师将重要信息或学生有争议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⑶提出研究问题:关于池塘中的植物,有什么问题你最希望了解?要了解池塘中水生植物的外形特点,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办法?
    2. 制订探究方案,开展科学探究。
    ⑴分小组制订活动方案。
    ⑵小组汇报研究方案,教师小结:为了便于相互合作与交流,大家最好选择同一种植物进行了观察和实验,大多数小组在教师带来的植物中选择了菱(也可以是别的植物),因此下面的观察就以观察菱来展开,各小组在观察时要按一定顺序对植物器官逐个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结果填写在“观察记录表”上。
    ⑶各小组领取植物样本进行观察和记录。
    ⑷小组汇报观察记录结果,集体讨论订正。
    3. 对假设作出推断与猜想。
    ⑴提出假设,让学生推断事实结论:把菱(也可以是别的水生植物)种在陆地上的土壤里,你认为它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观察记录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⑵小组交流讨论,对假设作出合理推断。
    ⑶小组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⑷老师布置课后实验任务。
    4. 应用与实践。
    ⑴有的物种在改变环境后不仅没有生长不良,反而大量生长繁殖,使原来生活在这里的植物生长不良或死亡,动物无法生存,甚至引起物种消亡,成为了具有极大危害的物种,教师出示图片(展示实物)或播放课件。
    提出问题:池塘里凤眼莲生长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引进外来物种引起生态灾难的事例?
    学生回答,教师结合本地经验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讲小结。
    ⑵课外或双休日,在家长陪同下,观察家乡的池塘、水库、湖泊中生长的各种水生植物,观察研究它们的形态、生长方式与环境的关系,并作好相应记录。




12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二单元池塘群落第5课)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用普遍联系的眼光看待池塘中生活的各种生物,初步形成池塘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2. 进一步明白食物链的含义,知道池塘生物除食物联系外,还存在更为重要的其它依存关系。
    3. 了解生态平衡对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和意义。
    4. 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推断和解释。
    5. 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6. 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能用语言准确表述所观察的自然现象和自己要表达的观点。
    7. 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20:11:00 | 只看该作者

    1. 池塘生物图片(或课件)、池塘生物水族箱(内养生物活体)。
    2. 反映池塘生物食物联系的录相(课件)。
    3. 反映池塘生物依存的课件。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1. 对上一课安排布置的实验记录和实验结果进行检查和总结。
    ⑴上一节课课后,大家将水生植物种在陆地土壤中,通过观察研究你们都有什么发现,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⑵学生分组汇报,统一观点,教师小结。
    2. 复习已学知识,提出探究问题。
    ⑴复习已学知识:在前面的第一单元第6课《谁吃谁》中我们学到了几个新的科学名词,如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谁能不看书,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
    ⑵提出问题:树林中的生物之间存在食物联系,那么池塘中各种生物之间有怎样的食物联系呢?这些池塘生物中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教师引导学生观赏池塘生物水族箱,并播放相关录相(课件)。
    3. 开展科学探究。
    ⑴学生观赏池塘生物水族箱,欣赏池塘生物食物联系的录相(课件)后,回答问题,相互质疑,教师指导。
    ⑵分小组针对上述所见所闻写出池塘生物之间的食物链,能写多少写多少。同时讨论:“在食物链中,如果某个链环上的生物灭绝了,会对整个食物链产生什么影响?”
    ⑶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⑷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小结和讲评。
第二课时
    1.(接上一节课)开展科学探究。
    ⑴池塘中的生物之间,除了食物联系之外,还有其他的依存关系吗?教师播放相关课件,学生观赏后分小组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记录在“报告单”上。
    ⑵学生汇报讨论结果,集体订正。
    ⑶学生根据集体订正结果填写课本38页空框。
    2. 总结与推断:
    ⑴引导学生在小结“池塘中的动物和植物存在着哪些联系?”的基础上推出“池塘群落”定义。
    ⑵假设与推断:在池塘中,如果植物或动物灭绝了,将会出现什么现象?(本环节可由学生独立思考回答,也可由学生讨论回答)。
    ⑶师生共同学习和理解关于“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概念。学习、理解过程可结合池塘、森林等生物实例进行讲解说明。
    3. 应用与实践:
    ⑴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明白关于“沙漠群落”、“海洋群落”、“森林群落”等其他生物群落的含义。
    ⑵课外选择一块草地,观察一下“草地生态群落”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⑶课外查阅资料或上网了解“沙漠群落”、“海洋群落”、“森林群落”等生物群落中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 单元“自由研究”检查与指导
    对学生“了解池塘水质对池塘中水生生物有什么影响”、填写“自由研究”调查表的进度、困难及解决办法等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13做个小生态瓶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二单元池塘群落第6课)
    教学目标
    1. 能与小组同学合作制作简易的科学探究所需的生态瓶,并对生态瓶中生物关系作出科学解释。
    2. 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正确修订自己的探究方案。
    3. 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所遇到的现象作出判断和解释,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生活水平。
    4. 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尊重事实、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
    1. 生态瓶(缸)样本(或相关图片、课件)。
    2. 供学生实验所需的小型水生动植物及玻璃或透明塑料容器。(教师课前准备小型水生动植物,学生自备容器。农村学校可在教师带领下到浅水池塘或水沟现场采集水生动植物。
    3. 清洁砂、水、水槽、毛巾或卫生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提出探究问题:
    ⑴复习引入:池塘生物群落是怎样保持生态平衡的?
    ⑵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模仿自然界的池塘做一个简易的小生物瓶,要如何选择水生生物种类?
    ⑶让学生拿出自备的容器,如果让你用手中的容器做一个小生物瓶,你认为还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⑷出示生态瓶(缸)样本,如果将生态瓶放在教室的讲台上,你认为动植物能正常生长吗?为什么?
    2. 制订活动方案
    ⑴学生根据刚才所见的生态瓶样本,分小组讨论制作小生态瓶应该准备什么材料,按照什么步骤进行制作?
    ⑵小组讨论,将所需材料名称填写在39页空框中,制作方法和步骤记录在草稿纸上。
    ⑶小组汇报。阅读课本39、40页制作步骤,与自己选用的材料和步骤进行对照,补充遗漏的材料,更改不科学的材料。
    ⑷小组讨论课本上提示性语句所反映的问题:为什么生态瓶内要装沙?为什么要选择无污染的河水或池塘水,城市学生用自来水做实验为什么要放置24小时以后才加入生态瓶内?生态瓶中的小动物为什么要选择小型健康的动物?
生态瓶制作完成后还应注意哪些方面因素来保证生态瓶中生物正常生长。
    ⑸分小组展开讨论。
    ⑹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集体订正、教师小结评讲。
    ⑺学生将讨论结果记录在课本40页空框内。
    3. 绘制生态瓶制作图
    ⑴学生根据所学,初步设计绘制小生态瓶设计图。
    ⑵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小生态瓶设计图,相互交流经验。
    ⑶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小结和讲评。
    4. 课外参观实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20:11:00 | 只看该作者

    学生参观水族馆、水族箱(生态缸、掌中缸)销售店,向专家请教,查阅书籍或网络资料,对自己小组绘制的小生态瓶设计图进行修改完善,将小生态瓶设计得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
第二课时
    1. 分小组制作小生态瓶。
    ⑴学习小组各成员讲述参观实践活动所见所闻。发表自己修改设计图的意见。
    ⑵教师展示水族馆、水族箱(生态缸、掌中缸)相关图片或播放录像(课件)。
    ⑶小组讨论修改设计图。
    ⑷各小组汇报修改小生态瓶设计图的内容和原因,相互取长补短。
    ⑸各小组有秩序地在讲台前方不同位置领取不同的材料。
    ⑹分小组按制订的方案和设计图有步骤地制作小生态瓶,教师巡回参与制作活动,对有困难的小组适当指导。
    2. 交流和讲评。
    ⑴做好了的小组展示给大家看,大家认为合格者,该小组所有同学可以在课本上规定地方画三面小红旗。评选小生态瓶设计得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小组,该小组所有同学可以画四面小红旗。
    ⑵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小结和讲评。
    3. 课外实践活动安排。
    每位同学由家长陪同,在家乡池塘采集小型健康生物活体和无污染水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生态瓶,保证水生生物存活一周。
    4. 安排准备“自由研究”课堂教学
    对学生“了解池塘水质对池塘中水生生物有什么影响”、填写“自由研究”调查表的进度进行抽查,要求学生下一节课将“自由研究”调查表带来。



14水泥与沥青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三单元公路第1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3.能在水泥与沥青变化实验中进行科学的实验设计和细致地观察。能够有根据地预测并体会到与同学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少量的水泥与沥青,烧杯,水,计时表,小铁锤。教师可另备酒精灯、坩锅、坩锅钳。
    教学过程:
    一、引出问题
    先介绍在铺路架桥等活动中,人们通常会使用到水泥与沥青,然后请学生说说关于它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并仔细留意学生讲到的各种已有认识,有些学生已经说到的可能会在后面的教学中用到。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把在生产中是如何使用它们的也谈一谈,从而引出后面的教学。
    二、开展观察和实验
    第一步:教师提供实验材料,让学生观察。教师出示为各组准备好的观察材料及工具,了解水泥与沥青本来的“真面目”。
    第二步:以水泥为例,研究加入水之后的变化。可以先让学生预测水泥在加入水搅拌后可能出现的情形,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实验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完善,重点是引导他们在不同时间段如何观察水泥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第三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对实验中不同时间段水泥变化的观察,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积累的对干燥后水泥的认识,或出示教师课前制作的水泥块,展开讨论:干燥后的水泥还能回到原来的粉末状水泥吗?
    三、认识可逆变化过程与不可逆变化过程
    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沥青的加热过程:固态的沥青被加热后,会改变原来的形状,形成可以流动的液体,待温度降低后,它又会还原成原来的固态。从而比较这种变化与前面水泥的不同。在此基础上,给出可逆变化过程与不可逆变化过程的基本概念。
    接着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与水泥和沥青变化类似的例子,并说说人们是怎样利用的。在学生列举时,教师应不满足于学生仅仅讲出事例本身,而是要求他说出更加细致的变化来。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在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有的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有的变化后生成了新的物质。最后,要求学生按这两类给列举的变化分类。



15盘山公路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三单元公路第2课)
    教学目标
    1.知道利用斜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斜面在生活生产中的使用。
    2.进一步学习如何进行对比实验,并自觉地在实验中做到与同学默契配合。
    3.通过辨析斜面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到科学原理无处不在。
    教学准备
    关于盘山公路和教学图片、资料。各实验小组准备测力计或橡皮筋、长短不同的木板、带有牵引小环的物体、四方的木块(或字典,用于搭建同一高度斜面)。
第一课时
    一、认识盘山公路,提出问题
    先出示盘山公路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盘山公路的特点。从山底到山顶,没有直接修成一个直线的斜坡,而是在山间绕来绕去,形成“盘山”之状,谓之盘山公路。
    自然地,提出本课的研究问题:为什么要修成这个样子?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通常学生都会谈到涉及坡度(不一定是用这个说法)的理解,教师则可以适时地介绍坡度的概念,为后面的教学扫除理解、表达上的障碍。
    如果学生理解盘山公路这个“变形”的斜面有困难,就及时引出第二个生活中的事例,利用搭起的斜坡往汽车上搬运重物。要通过寻找更多的例子作支撑,帮学生理解。
    二、研究斜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20:11:00 | 只看该作者

首先,要让学生推测斜面的作用。通过对利用斜面往汽车上运输重物,更好地帮学生推测斜面的作用。必要时,可以通过制作课件演示,把盘山公路“拉直”,就可以得到一个坡度更小的、从山底到山顶的斜面,从而区别直接由山底到山顶的斜面。然后提示学生把推测结果记录在书中的相应位置。
    其次,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教师要根据实验室现有的材料,或要求学生自备的材料,设计不同坡度的斜面,并明确研究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如怎样做实验记录表;做直接提升重物的实验,看测力计的读数;做坡度不同的斜面(固定斜面的最高点,使用不同长短的木板搭建),做沿着不同坡度斜面提升重物的实验;如何读数等。实验方案不明确,就会影响到后面展开的研究。
    但是,正如教材说明中所述,本课的实验材料在组建斜坡时有多种组合方式,如果学生提出来,教师应鼓励并引导学生按照他们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如果探究的充分,一节课的时间显然不够。这样,教师就应该按照教学的实际情况,对课时的划分做灵活安排,不要过于拘泥于原有教学设计。
    各小组开展研究时,教师应放手让他们自主实验,随时了解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发现。
    三、分析讨论斜面的作用
    先组织学生分析各组研究得到的实验数据,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在分析实验数据时,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直接提升重物与使用斜面提升重物作比较,一是使用不同坡度的斜面提升同一重物的比较。
    如果出现个别组数据与其他组分析的结论不吻合,则可以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做法,让其他小组用自己在实验中的经验进行解释,必要时可以让这个小组重新演示。
    四、分析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先让学生解释盘山公路以及利用斜面往汽车上搬运重物的理由。然后让学生对生活中运用到斜面的事例进行分析。
第二课时
    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斜面的相关内容已经基本完成。开展第二课时的教学,主要是想通过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增强对斜面原理的形象理解。
    比如体验直接登上约1米高的平台,然后用木梯搭成斜面,到达同样的平台,比较有什么不同。又如使用木梯到达同一高度的游戏,把木梯按照坡度大小不同设置成几组游戏,让学生体验用力的情况。或者教师设计包含有斜面原理知识在内的目标游戏。


16桥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三单元公路第3课)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形状的桥梁具有不同的特点,它们在承受力、特点等方面并不相同。
    2.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新技术。体会到模型的制作在生活生产中的积极意义。
    3.能够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体验造桥的艰辛和快乐;
    4.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一个桥的模型。
    教学准备
    各种各样的桥的图片,每小组准备两个木墩,6张左右硬卡片纸,一次性杯子,若干围棋子。制作桥的模型时,学生按自己的设计准备相应的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激趣
    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展示的各种各样的桥,让学生讲一讲对桥的认识。然后提示他们说一说家乡周围有哪些桥,这些桥都有什么特点和用途。通过生动丰富的学习形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就会感受到栩栩如生的桥的不同结构和特点,感受到桥梁的美。
在学生讲过所见到桥的情况后,请大家思考:如何给这些桥分类,认识这些桥有哪些相同与不同。最后引到认识桥有着不同的形状与结构上来。
    二、研究桥承受力
    直接提出要研究的问题:不同形状结构的桥承受力会有什么不同?让学生猜想各种桥的构造可能有哪些科学道理。
    这些预测是否正确?需要组织学生制作桥的模型进行验证。在各组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后,学生自由实验,验证自己研究的桥。教师参与学生实验研究。最后汇报研究情况,实现资源共享。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桥的观察、分析比较、整理,归纳认识不同形状与结构的桥在承受力方面有什么异同。
    三、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进一步利用所学知识,思考:已经对桥的科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各种结构的桥的受力情况及它们的科学性,你能运用你学到的科学知识设计一座新桥吗?
第二课时
    本课主要是制作桥梁模型。让学生设计制作桥,是及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先组织各小组交流自己的设计方案,同时让其他组对他们的方案进行质疑和建议。如果有学生在课前通过其他渠道了解了桥的相关知识,也不妨让他们讲一讲。
    接着,让各小组按设计的方案制作桥的模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行探究科学的精神,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试验,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与空间,强化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最后留些时间让学生进行展示、评价。不仅是对桥的承受力进行检验,还要兼顾制作的工艺、美观,以及小组间相互合作的情况等。因此,教师和学生研讨、制定一个怎样的评价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17车的运动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三单元公路第4课)
    教学目标
    1.通过以玩具汽车为载体的学习,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20:11:00 | 只看该作者

2.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描述玩具小车的运动,并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与评议。
    3.在描述玩具小车运动时,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玩具小车,记录表。教师另可准备用于讨论公路汽车运动的动画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组织学生观看公路上汽车繁忙往来的录像片,或安排几个会骑自行车的同学在球场上按“剧本”模拟演绎,让其他学生进行观察。然后布置观察任务:“从哪些方面来描述,才能使别人准确地了解某一辆汽车或指定的某一位同学的运动情况?”
    然后组织学生回答,并提示他们把主要的描述内容记录在书中的空格处。
    二、小组研究
    教师直接指出,本课将利用玩具小车来模拟车的运动,并学习如何科学地描述运动的物体。
    各小组先讨论准备怎样开展研究,教师重点提示两个问题:一是观测前的准备,一是准备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在学生交流时,教师应有意地突出这两点。
有两种方式进行“游戏”可以选择:一是小组的全体同学一起做、一起说;二是把组内同学分成两组,一部分同学设计、控制车的行进,其他同学描述,然后交换角色。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但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应该提示学生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接着在全班进行交流,描述小汽车的运动。在学生描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他们交流的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供后面的讨论所用。
    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刚才同学们在交流时所站的角度、观察对象、运动情况都不一样,但描述其运动时,主要都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描述的呢?让学生从黑板上板书的记录要点中寻找共同点,从而梳理出描述运动物体的一般要素。
    三、总结、运用
    再次组织学生观看公路上汽车繁忙往来的录像片,或安排几个会骑自行车的同学在操场上骑自行车,再来描述,比较与课前描述的差异,体会到学习的成果。


18自行车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三单元公路第5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自行车的齿轮原理,知道齿轮是轮轴的变形,使用齿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知道杠杆、斜面、滑轮、齿轮等都属于简单机械,机器是由这些简单机械组成的。
    3.能在探究活动中提出大致思路,认识到齿轮有不同的咬合(或连接)情况,知道齿轮间不同的咬合(或连接)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4.通过对自行车所包含的相关机械的分析,体会到对事物的分析常用到“部分-整体”或“整体-部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
    机械实验盒,自行车实物,实验记录表。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一、提出研究问题
    先组织学生谈谈对自行车各部件的认识,如自行车车把利用了轮轴的原理,自行车把手利用了杠杆的原理。然后重点让学生谈谈对自行车齿轮的认识,并推测它在自行车的运动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尤其是齿轮齿数不同所起的作用。学生通常会认为它主要起到了传动的作用,却不会意识到由于齿轮数的不同,可以灵活地改变其转速。
    二、研究齿轮
    第一步是了解学生对齿轮的认识。先让他们回忆还在哪些地方见过齿轮,并比较它们与自行车的齿轮有哪些相同与在不同。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齿轮的用途,包括齿轮间存在相互咬合与用链条连接的组合,这样可以为课的最后分析,体会齿轮的作用峁┧夭摹T谘??枋龅墓?讨校?氐阋?妓?侨鲜兜较喙亓?某萋滞??萋执笮〔煌??佣?鲜兜匠萋值某菔?煌???竺嫜芯砍萋值南嗷ス叵档於ɑ? ?/SPAN>
    第二步讨论实验方案。首先要根据材料确定是研究齿轮间相互咬合还是链条连接的情形,或者两种方式同时采用。小组讨论方案后,可以在全班交流。交流过程中,注重引导他们明确以下细节:在实验中如何确定两个齿轮的不同齿数,如何确定两个齿轮转动的圈数,如何在记录表中进行记录,记录哪些方面等。
    第三步是动手实验。实验中,教师要及时捕捉他们的发现,提醒他们把有价值的东西记录下来(有些发现学生可能自己并不会意识到),促进他们完成完整的实验,但不要过多地影响他们的自主研究。先完成实验的小组,应当提示他们把实验的发现进行整理和初步的分析,为后面的讨论作好准备。有条件的实验室,还可以让各组把实验结果统一反映出来,如实物投影仪或通过黑板上的全班记录表等。
    三、讨论实验发现
    教师可以选择在组内先交流,然后在全班进行沟通,或者直接在全班进行交流,这主要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来确定。
    学生在交流时经常会出现只谈结论或只谈发现的情况,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教师都应当及时提示学生把实验的发现与所思考的结论间的联系讲出来,以便了解他们的思维过程,并发现其中的精彩与不足。有的小组在交流时,可能还会提到本组实验发现的其他情况,对于这样的小组教师要肯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20:11:0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实验只做了相互咬合这样一种情况,则还需要简要地帮助学生分析如果采用链条传动又会是怎样的情形。相互咬合的情形,可以很方便地计数两个齿轮转动的齿数。链条传动则不再是直接计数,而是通过链条这一中介,间接地推算出两个齿轮转动的齿数。如大齿轮转动一圈,通过链条经过了30个齿,这30个齿的变化体现在小齿轮上,也应该经过30个齿,如果小齿轮只有20个齿,则说明小齿轮要转动1.5圈。从而很好地理解两个齿轮转速间的关系。
    四、分析自行车的齿轮及其他简单机械
    有了实验中对齿轮原理的认识,再回到自行车的情形当中,引导学生分析隐藏在自行车的其他零部件所涉及的机械原理,如自行车的踏脚用到了杠杆原理。以飞轮的轮轴为支点,用较长的铁杆来转动链条上的飞轮,可以省力。踏脚飞轮上用到了齿轮,以防止链条打滑。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观察研究自行车,尝试对它进行改进。
    改进自行车通常会采用发明创造中的某些方法,比如: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缺点改进法、优点迁移法等。
    一、让学生提出自己关于改进自行车的设想
    可以先让学生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对自行车的认识,给它“挑刺”,列举自行车使用中所暴露出来的缺点,并陈述自己的理由与看法。也可以对自行车能具有其他更多功能谈自己的想法,并说明初步的解决方案。再从全班学生的众多设想中,优选出比较有价值且在现有条件下可以展开研究的问题,教师准备相关的实验材料,供学生小组研究。有的可能只是完成一些设想或改进的建议,教师应当灵活处理。
    二、学生动手研究
    教师提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前面讲到的某一方面,进行方案的细化,包括对材料、工具的选择,研究的步骤,还需要得到的帮助,或者只是一个设想等。之后就开始小组活动。
    三、交流
    各小组在全班把研究成果进行展示,接受其他同学的质疑、建议等,最后总结全课。


自由研究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三单元公路之自由研究)
    教学过程:
    一、明确研究任务
    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本节课的研究重点是制作两个齿轮,且满足一个要求:一个齿轮转1圈,另一个齿轮转3圈。
    二、小组活动
    先是讨论活动方案。除了教材提供的几个提示需要让学生在组内进行明确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给学生提示如下要求:制作齿轮需要考虑到材料、工具及操作的安全性,制作的主要步骤,设计图纸,同时使齿轮的各齿间的距离基本相等,即各齿要均匀地分布。正式动手活动之前,教师还可以设定某些奖励措施,刺激学生更专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然后是小组制作。在小组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参与到动手能力相对薄弱的小组中去,鼓励他们自己动手,但教师直接参与的不要太多。
    三、交流展示
    让各组轮流在全班进行研究成果的展示,让大家根据完成的质量好坏、工艺的好坏进行评定,兑现活动之前承诺的奖励。


19常见的农作物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四单元农田第1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家乡常见的农作物,并知道1--2种农作物播种和成熟的时间。
    2.能通过查阅图书、网上搜索等方式,收集2--3种家乡的农作物生长习性的资料。
    3.主动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资料,并积极参与研讨活动。
    4.知道各种不同的农作物播种和成熟的时间不同,农作物生长习性各不相同。
    5.体会祖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感受植物生长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收集不同农作物的图片或实物,不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资料。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常见的农作物,研讨不同的农作物播种成熟的时间为什么不一样。
    一、引入学习
    教师可以采取谈话的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常见的农作物:“你认识哪些农作物?能说说它的样子吗?它们一般生长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上市?”
    学生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描述,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描述完整。例如,学生描述白菜时,应引导学生描述长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播种,什么时间开花,什么时间成熟等,学生在描述过程中也可能有些地方说不清楚,这实际上就是与已有的认知结构产生了不一致,就产生了新的问题。
    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可以让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形成注意倾听的习惯,有了倾听,学生才会知道其他同学描述的还有什么不完整的地方。
    二、汇集资料
    1.在学生描述它们认识的农作物的基础上,教师提出:关于这些农作物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农作物的播种时间是一样的吗?它们成熟的时间又相同吗?谁知道?学生可能了解部分农作物的播种和成熟的时间,但对多数农作物,他们可能并不了解,这就需要教师提前收集相关资料。
    2.提供常见农作物播种和成熟的相关资料:你想知道哪些农作物播种、成熟的时间?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看谁收集的资料多。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整理已经收集的资料,一方面促进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一方面促进学生形成守时惜时的习惯。
    三、研讨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20:11:00 | 只看该作者

1.学生汇报、展示他们搜集到的农作物的播种时间、成熟时间。
    2.先引导学生对这些农作物进行比较:这些农作物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学生可能会说到许多的不同之处,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这些农作物播种的时间一样吗?成熟的时间呢?
    学生通过交流的资料就会发现,这些农作物播种和生长的时间并不一样。
    3.研讨:在同一个地区,不同的农作物播种时间为什么不一样?这些农作物的播种期与什么有关?学生通过阅读农作物生长的资料,会发现,不同的农作物播种时间不同,是因为不同的时间气温不同、降雨量不同,不同的农作物需要的生长条件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这些农作物都是同一天播种,会出现什么现象,由此体会到自然界的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四、课外拓展
    课后收集资料:
    1.调查收集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种类,思考: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种类都一样吗?
    2.调查搜集本地区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的资料,思考:本地区适合种植什么农作物?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的主要内容是知道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种类各不相同,研讨本地区适宜什么农作物的生长。
    一、交流引入
    1.提问:你搜集了哪些农作物,它们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它需要什么生长条件?
    学生可能收集到很多全国各地的农作物,有些是本地区没有的,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交流几种常见的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如小麦、棉花、大豆、高梁、红薯、水稻等。
    2.大家说的这些农作物,哪些是我们这里没有的?
    各个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土壤类型不同,适宜生长的农作物也各有不同。教师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提前搜集本地区没有的农作物品种,了解这些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二、研讨
    1.思考:为什么这些农作物在本地不能生长?这种农作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推测,这些农作物为什么不能在本地生长的原因是什么?在学生预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查阅这些农作物的生长习性。
    2.讨论:本地区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条件,和这些农作物的生长条件进行对比分析,讨论这些农作物不能在本地生长的原因。
    3.除了我们知道的本地区的农作物外,你推测,还有哪些农作物可以在本地区正常生长?
    本地的气候和土壤环境也许适合有些农作物的生长条件,但是由于没有进行种植和实验,在本地还没有引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推测,并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进行实践活动。
    三、课外实践
    1.访问有关农学专家,了解本地区农作物的种类。
    这一活动意在让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的农产品,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
    2.种植实验:找一种本地未种植,但是本地区的生长条件又能满足其生长的农作物,进行栽培实验,做好记录。学生在进行种植实验时,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20 农作物与土壤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四单元农田第2课)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生长不同的农作物。
    2.能给不同的土壤进行编号观察,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3.能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土壤,知道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是不同的,并能根据土壤中含沙和黏土的多少给土壤分类。
    4.能和同学合作,制定豆苗在不同土壤里生长情况的实验方案。
    5.能坚持持续观察和记录,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沙土、黏土、壤土的土壤样品;烧杯,玻璃棒,花盆,放大镜,记录表,黄豆苗等。
    2.学生准备:沙土、黏土、壤土的土壤样品;烧杯,玻璃棒,黄豆,培养皿等。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观察研究土壤的成分,认识沙土、黏土和壤土。
    一、引入学习
    在上一节课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土壤的知识,也有学生接触过土壤,但是学生对于为什么某些农作物能很好地生长某一类土壤中,并不一定清楚。教师在课前可以安排学生分别到菜地、坡地和稻田里采集土壤样品。也可以由教师为学生提供土壤样品。
    教师可以从以下问题入手展开本课的学习:你是在什么地方采集的土壤样品?你采集的土壤有什么特点?什么地方生长有哪些农作物?
    学生分别从菜地、坡地和稻田采集的土壤样品,种类是各不相同的。学生会说出土壤的一些特点,但并不完善;对于土壤里生长的农作物,学生知道,但并没有思考为什么这些农作物会生长在这种土壤里。水稻为什么不能长在坡地上?花生为什么不长在稻田里?这些土壤是不是都一样呢?这些经验将激发学生观察和研究土壤的兴趣。
    二、制定、完善观察计划
    我们怎样来观察土壤?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会提出用自己的感官和用观察工具等方法来观察。教师要指导学生,就如何有序观察进行研讨,在学生制定好观察计划后再实施观察。
    第一,要给土壤样品编号。为什么要编号?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编号可以使我们的研究更加有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1 11: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