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楼主 |
发表于 2010-9-12 20:10:00
|
只看该作者
⑵小组汇报活动方案,教师小结:龟和鳖的特点包括外形特点、如何爬行和游泳、受到惊吓时有什么反应以及它们如何繁殖后代等方面,研究方法按照同学们的意见执行,研究结论由学习小组长有条理地进行记录,最后总结归纳。
3. 开展科学研究
⑴各小组在讲台前方自主选择观察研究所需的龟和鳖活体及相关实验材料,按照活动方案观察龟和鳖的外形特点、如何爬行和游泳、受惊吓时的反应等。
⑵各小组总结归纳观察研究结果。
4. 总结与交流。
⑴各小组汇报观察研究结果,集体交流订正,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小结,讲评各小组学习情况。
⑵学生在课本33页中间表格中填写观察研究获得的信息。
⑶检查学习效果:生物学家为什么把龟和鳖归为同一类动物,并且起名为爬行动物?
5. 应用与实践。
⑴看书33页下图或由教师出示图片,播放课件,让学生辨别其中的爬行动物。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增加一些相关内容供学生辨别。
⑵课外在家长陪同下,考察家乡的农田、草地、池塘、小溪、森林等地方的爬行动物(城市学生可以参观动物园的爬行动物馆,请教管理员或抄录动物介绍,有机会到农村旅游、参观、走亲访友时做有心人),观察研究其外形特色、生活方式,如何繁殖等并作好记录。(提醒学生千万注意安全。)
11池塘中的植物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二单元池塘群落第4课)
教学目标
1. 认识家乡池塘常见水生植物。
2. 观察植物外形,了解其生活环境,能将观察结果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建立联系。知道其外形及生长方式与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3. 了解更多植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4. 能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能利用语言描述水生植物外形及生长方式特点,能通过观察、实验了解水生植物对水环境的依存关系。
5. 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尊重事实、珍爱生命。
6. 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7. 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指导生活。
8. 知道外来物种的引进有时会严重影响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造成重大的环境改变和经济损失。
教学准备
1. 有关池塘植物的挂图、课件。
2. 种植了池塘水生植物的生态缸(瓶)、毛巾或卫生纸。
3. 挺水植物标本。
4. 供学生观察、实验的水生植物。
教学过程
1. 搜集事实材料,提出研究问题。
⑴出示池塘中水生植物图片或播放相关课件,让学生仔细观赏,然后回答:你从中看到了一些什么?关于池塘中的植物你还知道一些什么?
⑵学生独立回答问题,教师将重要信息或学生有争议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⑶提出研究问题:关于池塘中的植物,有什么问题你最希望了解?要了解池塘中水生植物的外形特点,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办法?
2. 制订探究方案,开展科学探究。
⑴分小组制订活动方案。
⑵小组汇报研究方案,教师小结:为了便于相互合作与交流,大家最好选择同一种植物进行了观察和实验,大多数小组在教师带来的植物中选择了菱(也可以是别的植物),因此下面的观察就以观察菱来展开,各小组在观察时要按一定顺序对植物器官逐个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结果填写在“观察记录表”上。
⑶各小组领取植物样本进行观察和记录。
⑷小组汇报观察记录结果,集体讨论订正。
3. 对假设作出推断与猜想。
⑴提出假设,让学生推断事实结论:把菱(也可以是别的水生植物)种在陆地上的土壤里,你认为它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观察记录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⑵小组交流讨论,对假设作出合理推断。
⑶小组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⑷老师布置课后实验任务。
4. 应用与实践。
⑴有的物种在改变环境后不仅没有生长不良,反而大量生长繁殖,使原来生活在这里的植物生长不良或死亡,动物无法生存,甚至引起物种消亡,成为了具有极大危害的物种,教师出示图片(展示实物)或播放课件。
提出问题:池塘里凤眼莲生长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引进外来物种引起生态灾难的事例?
学生回答,教师结合本地经验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讲小结。
⑵课外或双休日,在家长陪同下,观察家乡的池塘、水库、湖泊中生长的各种水生植物,观察研究它们的形态、生长方式与环境的关系,并作好相应记录。
12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二单元池塘群落第5课)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用普遍联系的眼光看待池塘中生活的各种生物,初步形成池塘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2. 进一步明白食物链的含义,知道池塘生物除食物联系外,还存在更为重要的其它依存关系。
3. 了解生态平衡对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和意义。
4. 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推断和解释。
5. 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6. 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能用语言准确表述所观察的自然现象和自己要表达的观点。
7. 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准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