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下载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14:37:00 | 只看该作者

1、师:上节课的学习和刚才的应用让我们知道了磁铁有吸铁的特点。请同学们想想磁铁还有什么特点吗?根据平时的经验,提出自己的推测。每提出一个推测就可涂亮一颗智慧星。
2、生:思考交流。
3、师:用准备的材料做演示实验。
4、生:观察现象并记录,完成《课本》P54表格。然后小组讨论:磁铁吸物体有什么特点?记录讨论的共同结论。
5、师:小结(磁铁两端吸铁最多。吸曲别针最多的两端就是磁铁的两个磁极。)
六  试一试
师:平时放在铅笔盒里的橡皮,在使用时经常会滚掉和遗失,大家能不能运用我们这两节课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动手试一试吧!
布置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二、三、四题。
板书设计

磁铁玩具
磁铁的形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小磁针
磁铁的特点:能吸铁,两端吸的铁多(南极用S表示,北极用N表示)
教学后记







17  玩小车
教材简介
以玩小车(利用磁铁的磁力使小车运动起来)活动引入,探究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以及磁铁的方向性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磁铁的特点。最后,介绍指南针的历史及磁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认识磁铁的南北极。
能画出实验示意图,并能标出方向。
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以及现代磁悬浮列车。
科学探究: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
探究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会做磁铁指南北的实验及磁铁两极相斥、相吸的实验。
能用归纳的方法概括磁铁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古代指南针,以及现代磁悬浮列车,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 探究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教学难点
做磁铁指南北的实验及磁铁两极相斥、相吸的实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玩具小车、小车模型、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小磁针、支架、水槽、泡沫、细线、水;司南、罗盘、指南针、磁悬浮列车等图片;磁吸、门阻、扬声器、笔盒等实物。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前两部分)
一  指导学生探究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1、由玩小车引入,利用磁铁的磁力使小车运动起来。不接触小车,推着小车走或拉着小车走。
2、把两根条形磁铁分别固定在小车上,让它们靠近,观察小车的运动,并画出示意图,标明小车运动方向。再变换小车方向,用同样的方法做实验。
3、对照示意图,归纳出条形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点。
4、用蹄形磁铁和环形磁铁做实验,归纳出蹄形磁铁和环形磁铁两端接近时的特点。
5、总结自己的发现:磁铁的两端相互接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二  指导学生认识磁铁有指南北的特点。
1、老师介绍两种实验方法(悬吊法与水浮法),让小组任选其一进行实验。
2、教师指导。要注意:防止铁制物品和其他磁铁对实验的干扰。学生分组实验时,磁铁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互相干扰。用水浮法做实验,盛水的容器不能是金属。实验还要反复几次,其结果一样,才能归纳出磁铁有指南北的特点.
3、告诉学生磁铁指南的一端就南极,用字母“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
4、讨论磁铁为什么能指南北。
因为磁铁上有两极,且两极磁性最强,而地球也是个大磁体有着南北磁极。


第二课时
(学习三四部分)
三  总结磁铁的特点。
1、学生总结。与第16课的内容结合起来探究磁铁特点,然后用归纳的方法,概括出磁铁具有的特点并写在《课本》P56。
2、教师小结。磁铁能吸铁;磁铁能指南北;磁铁有两极,且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四  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及磁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利用。
1、介绍指南针的历史。先秦时代我们的先人在探寻铁矿时常会遇到磁铁矿,即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这些发现很早就被记载下来了。《管子》的数篇中最早记载了这些发现:“山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金铜。”其它古籍如《山海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磁石的吸铁特性很早就被人发现,《吕氏春秋》九卷精通篇就有:“慈招铁,或引之也。”那时的人称“磁”为“慈”他们把磁石吸引铁看作慈母对子女的吸引。并认为:“石是铁的母亲,但石有慈和不慈两种,慈爱的石头能吸引他的子女,不慈的石头就不能吸引了。”汉朝以前人们把磁石写做“慈石”,是慈爱石头的意思。据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咸阳附近修阿房宫,宫中有一座门是用磁石做成,如果有人身穿盔甲,暗器,入宫行刺,就会被磁石门吸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掌握了磁学知识。

既然磁石能吸引铁,那么是否还可以吸引其他金属呢?我们的先民做了许多尝试发现磁石不仅不能吸引金、银、铜等金属,也不能吸引砖瓦之类的物品。西汉的时候人们已经认识到磁石只能吸引铁,而不能吸引其他物品。当把两块磁铁放在一起相互靠近时,有时候互相吸引,有时候相互排斥。现在人们都知道磁体有两个极,一个称N极,一个称S极。同性极相互排斥,异性极相互吸引。那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对这个现象还是能够察觉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14:37:00 | 只看该作者

到了西汉,有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他利用磁石的这个性质做了两个棋子般的东西通过调整两个棋子极性的相互位置,有时两个棋子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栾大称其为“斗棋”。他把这个新奇的玩意献给汉武帝,并当场演示。汉武帝惊奇不已,龙心大悦,竟封栾大为“五利将军”。栾大利用磁石的性质,制作了新奇的玩意蒙骗了汉武帝。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司南有许多缺陷,天然磁体不易找到,在加工时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较弱,而且它与地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携带很不方便,这可能是司南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指南针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可以实用的指南针。
2、介绍磁悬浮列车。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没有车轮的陆上无接触式有轨交通工具,时速可达到500公里。它的原理,是利用常导或超导电磁铁与感应磁场之间产生相互吸引或排斥力,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面或下面,作无摩擦的运行,从而克服了传统列车车轨粘着限制、机械噪声和磨损等问题,并且具有启动、停车快和爬坡能力强等优点。
早在1922年,德国的赫尔曼?肯珀(Hermann Kemper)就提出了电磁悬浮原理,并在1934年申请了磁浮列车的专利,并由此开始为人类编织一个高速乘行的梦想。人们对速度追求的目光,因而转向摩擦阻力大大减小的磁悬浮从技术的角度上来说,磁悬浮并不如量子计算机之类的发明高深。用一小块磁铁,再随便个钉子什么的,就可以轻易的让我们体会到磁力产生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当然,这种悬浮只是示意性的,很难达到稳定的状态。科学家的创想不是我们用一块简单的磁铁就可以摆弄出来的。
数十年的发展,时至今日,磁悬浮技术形成了分别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两大研究方向——EMS系统和EDS系统。德国认准的EMS(常导磁吸型)系统,是利用常规的电磁铁与一般铁性物质相吸引的基本原理,把列车吸附上来悬浮运行。日本看好的EDS(排斥式悬浮)系统,则是用超导的磁悬浮原理,使车轮和钢轨之间产生排斥力,使列车悬空运行。目前两种车型都达到了500公里左右的时速,两种方案都切实可行,孰优孰劣,也确实难分高下。
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上海磁悬浮列车,建成后,从浦东龙阳路站到浦东国际机场,三十多公里只需6~7分钟。上海磁悬浮列车是“常导磁吸型”(简称“常导型”)磁悬浮列车。是利用“异性相吸”原理设计,是一种吸力悬浮系统,利用安装在列车两侧转向架上的悬浮电磁铁,和铺设在轨道上的磁铁,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的吸力使车辆浮起来。
3、分小组讨论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利用了磁铁的特性?

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堂作业》一、二、三、四题。
2、  查阅资料了解指南针和磁浮列车的更多情况。

教学板书

玩小车
磁铁的特点:磁铁能吸铁;
磁铁能指南北;
磁铁有两极,且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教学后记







18  小车的运动
教材简介
首先由磁铁小车的运动推广到其他小车是靠什么运动起来的;接着研究推拉产生的力也可以使小车运动;然后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变化与载重量的关系;最后分析实际生活中影响车辆运动快慢的各种原因.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知道推、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
知道推、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
认识小车运动的快慢变化与载重量的关系。
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小车的运动变化作假设性解释.
科学探究:会做小车运动快慢与载重量关系的实验,能分析车辆运动快慢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
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变化与载重量的关系。
以及研究推拉产生的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
教学难点
快慢变化与载重量的关系实验的指导.
教学准备
1.电动小车、发条小车、遥控小车、橡皮筋做的小车、没有动力装置的小车。    ?
2.厚书、多个钩码、时钟。
3.车辆在不同道路上行驶的图片或录像、载重量不同的车辆行驶的图片或录像。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师::装有磁铁的小车可以用磁铁去靠近它让它运动起来,其他玩具小车是靠什么运动起来的呢?
2、生:观察思考后交流.
(磁铁、发条、电池、遥控、橡皮筋、喷气、手推……)
二  探究使没有任何动力装置的小车运动的办法。
1、师:没有任何动力装置的玩具小车,要使它运动起来,有哪些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14:37:00 | 只看该作者

试一试,这些办法是否有效。
2、生:写出有效的办法。然后在小组内讨论和检验。
3、师:这些办法是靠什么使小车运动起来的?
它们使小车的运动发生了哪些变化?
4、生:交流。
(靠力使小车运动,力可以使小车从静止到运动、从慢到快,可以使小车前进、后退、拐弯。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
三  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载重量的关系。
1、师:在一辆小车上分别装上不同质量的物体,其他条件不变,小车的运动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用实验来进行研究。
2、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一个学生在桌子的一端放上一本厚书,(使小车运动有一个明确的终点,同时,防止小车滑落到地下,这实际上也确定了小车运动的距离。)另一个同学在桌子的另一端控制小车的运动。第一次在小车上放一个钩码,第二次放两个钩码,第三次放三个钩码,放的钩码逐渐增多,记下每次放上的钩码数及小车从起点到终点所用的时间,并填好教材上的表格。
3、师:在小组巡视。指导学生除了改变载重量外,其他的变量都应该加以控制,如一定的距离、牵引力一定、同样的“路面”等。
4、生:从实验记录中找出规律,分析出小车运动的快慢变化与载重量的关系。
(在牵引力相同的情况下,载重量越大,小车运动的越慢,载重量越小,小车运动的越快)
四  分析实际生活中车辆行驶快慢的原因。
1、师:请同学们观察教材上的四幅图,说说车辆运动的快慢还与什么原因有关?
2、生:交流。
第一幅图,因道路弯曲且不平,车辆运动较慢;
第二幅图,道路笔直且平坦,车辆运动较快;
第三幅图,货车载重量较大,货车运动较慢;
第四幅图,汽车是空的,运动较快。

布置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一、二、三、四题

板书设计

小车的运动
1、力可以使小车从静止到运动、从慢到快,
可以使小车前进、后退、拐弯。
2、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
3、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
4、在牵引力相同的情况下,载重量越大,小车运动的越慢,
载重量越小,小车运动的越快
教学后记





自由研究
研究目标
1、进一步了解探究磁铁的特性。
2、怎样找出磁铁的南北极,磁铁断了还有南北极吗?
3、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流与分享。
指导建议
本研究要一节多课。先用半节课完成指导过程的第一二三步(主要让学生准备好实验材料),然后用一节课完成四五步。
指导过程
一、了解本单元自由研究活动的主题。
怎样找出磁铁的南北极,磁铁断了还有南北极吗?
二、学生分组自由讨论,确定研究课题及内容。
在有关磁铁南北极的问题中选一个进行研究。
三、学生分组制订研究计划
1、研究准备。
2、研究的方法和步骤。(主要运用实验的方法)
四、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完成研究报告。
五、各小组交流、展示研究成果。
(师生共同评议)。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19、鸡
教学目标
1、感受研究身边动物的乐趣。
2、能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鸡的外部特征。
3、能按照研究问题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去开展研究。
4、知道鸡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个部分,身上长满羽毛,有喙,繁殖方式是卵生。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活鸡或鸡的剥制标本、课件、鸡的生活习性场景、小鸡、养鸡场等。
2、学生准备:课前有目的地观察鸡的生活习性,收集有关鸡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启发学生回顾关于鸡的已有认识。
1、教师出示:有关鸡的图片和鸡的生活资料,提问:说说这些鸡在做什么?
2、教师提问:除了鸡的这些活动,你还知道鸡的哪些事情?
二、观察鸡的身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获得对鸡的整体认识。
1、出示活鸡,学生观察,说出鸡的身体特点。
2、联系生活,回顾已有生活经验,让学生说说鸡的生活习性。
三、提出问题,整理问题,确定研究课题。
1、通过观察、了解,关于鸡,你们还有哪些问题?
2、整理问题,指导学生将问题分成两类:一是本节课可以研究的问题;二是课后可以在家里或者到养鸡场自行研究的问题。
四、设计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1、设计研究方法。
2、学生动手实验。
五、整理鸡的特点。
教学后记



20、鸭和鸡
教学目标
1、珍爱生命,保护鸟类。
2、能通过抽象和概括,把握鸟类的共同特征。
3、能将动物的身体外形特征和它的生活习性联系起来观察。
4、知道鸟类的共同特征。
5、知道鸭的喙、蹼脚及羽毛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鸭在水中生活有什么好处。
6、认识更多的鸟。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鸡和鸭的剥制标本或挂图;鸭的生活习性的课件或录像资料。
2、分小组准备如下工具与材料:鸡、鸭的羽毛(正羽)、烧杯、放大镜、废旧牙刷、镊子、洗洁精、油脂、热水、冷水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比较鸭与鸡外形有什么不同?
1、回顾:鸡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2、出示鸭的标本(或活鸭),学生观察。
3、汇报:鸭与鸡外形有什么不同?
二、研讨鸭和鸡生活习性的不同。
1、提问引入:我们观察了鸭的身体结构,发现鸭与鸡有许多有不同,如鸭的喙是扁平的,且很长,脚有蹼等。鸭与鸡的生活习性有什么不同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14:37:00 | 只看该作者

2、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
4、教师利用挂图,课件等资料进行补充和强化。
三、实验探究鸭为什么适应在水中生活。
1、实验:取鸭毛、鸡毛各一根,分别放在水里,然后取出来,看它有什么变化。
2、猜测:为什么鸭毛不会被打湿呢?
3、学生探究。
四、阅读资料
课本67页。
五、小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鸭,你发现了鸭身上的哪些秘密?

第二课时
一、学生分小组讨论鸭与鸡的身体特点、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并作好记录。
身体特点              繁殖方式


二、比较、归纳鸡与鸭的相同点。
全身长有羽毛,有喙,有翅膀,卵生等。
三、从个别到一般,形成对鸟类的认识。
1、提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像鸡和鸭一样?
2、教师小结,揭示鸟类的概念:我们把所有像鸡、鸭这样的动物归为一类,叫鸟类。
四、运用概念判断。
1、课本69页的动物中,哪些属于鸟类?为什么?
2、教给学生判断的方法。
五、课外延伸。
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课后,我们可以继续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可以长期观察一种鸟的生活习性,了解它的生活规律,写一篇观察报告。
教学后记



21、猫
教学目标
1、体验猫的可爱,懂得珍爱生命。
2、能将关于猫的研究活动延伸到课外,乐于进行长期的观察研究。
3、愿意参与交流研讨,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4、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猫的外部特征。
5、知道从猫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个部分,身上长满毛,胎生,小猫吃奶长大。
6、知道猫的身体特点、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方面去观察、去描述猫的特点。
7、知道猫抓老鼠,保护粮食,是我们的好朋友。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猫的生活习性方面的投影片、活猫或猫的剥制标本。
2、学生准备:课前观察猫的生活特点,如果家里养有猫,可以装在笼子里带来和同学一起观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经验。
1、播放猫的录像资料。
2、出示猫的挂图。
3、猫的身体有些什么特点呢?
4、猫的生活习性又是怎样的呢?
二、学生讨论:猫的身体结构与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1、提问:猫的身体特点对于它的生活有什么好处呢?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学生汇报。
4、教师小结。
三、学生小结,将“我的发现”记在课本上。
四、课后延伸。
你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课后请同学们继续研究。
教学后记



22、兔与猫
教学目标
1、热爱小动物,乐于去研究它们的生活习性。
2、能用比较的方法,找出猫和兔的相同点,归纳出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3、知道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身上长毛,胎生,吃奶长大。
4、能认识多种常见的哺乳动物。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兔的生活习性的图片,活兔或兔的剥制标本。
2、学生准备:课前有目的的观察兔的生活习性,收集有关兔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观察兔的身体特点。
教师出示观察材料,兔或兔的挂图。
二、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将学生的汇报板书到黑板上。
三、比较猫和兔的异同,揭示哺乳动物的概念。
1、将兔的特点和前面一课观察过的猫比较,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记录到课本上。
2、研讨、汇报。
3、教师小结。
像兔和猫这样的动物,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身上长毛,胎生,小动物吃它妈妈的奶长大,叫做哺乳动物。
四、运用概念判断,认识更多的哺乳动物。
1、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图,指出课本中的这些小动物是不是哺乳动物?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五、单元小结。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鸟类和哺乳动物,你能说说这两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什么不同吗?在学生比较回答后,教师小结:我们研究鸟和哺乳动物,主要是从它们的身体特点、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方面去研究的。在以后研究别的动物时,也应该从这些方面去研究,并且可以将这些方面特点相似的动物归为一类。
六、课外拓展。
同学们课后可以选定一种动物,继续研究它的生活习必性,并写一篇研究报告。
教学后记



自由研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家养小动物的认识。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3、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解开一些迷惑,收获一些知识,发现一些现象。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入。
同学们,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初步的了解了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特征,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其它的动物,你们觉得他们有哪些比较有趣的地方没有?有哪些你们还弄不明白的地方没有?
二、收集问题,整理问题。
1、学生发言,教师将学生的问题全记在黑板上。
2、整理问题:当堂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将剩下的问题中值得探究的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
三、确定研究方法。
学生选中问题后,让他们分小组进行讨论,怎样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确定好他们的探究方法。
四、课后探究。
五、记录探究结果。
六、汇报探究结果。
教学后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6-9-12 15:3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6-10-27 08:38:41 | 只看该作者
此教案还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6-11-1 11:2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1 01: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