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76|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材分析(一到三单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09:5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材分析.doc (45 KB, 下载次数: 7364)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0-9-8 22:26:00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感谢楼主发帖。其次说下,发新帖请先以文字形式发表,最后以附件形式上传!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9-8 22:26:00 | 只看该作者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本册教材中,计算教学的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第二单元、第四单元以及第六单元)。这两部分内容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与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因此,在这两部分计算教学中,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单元涉及到了两个量的计量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察,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与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图形知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从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现象,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第七单元涉及到了统计知识,本册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另外,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36页的《我长高了》和92页的《看一看摆一摆》。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于本册的教学目标在教师教学用书上都有,在这里不再重复说明了。下面我就从第一单元开始具体分析一下教材的设计意图以及在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0-9-8 22:26: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通过第一学期“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例1从两个方面来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先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同一物品的长度。教材中引导学生分别用硬币、曲别针、小刀、三角形、木块等量数学课本的宽度。由于标准不同,量得的结果也肯定不一样,这样学生自然会想到:“为什么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再一方面就是让学生用不同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或以让学生自由量,如用小刀量铅笔盒的长,用曲别针量铅笔的长,用像皮量剪刀的长等等,通过比较所量结果,学生会发现有些物品的长度不同,但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得的数据却可能相同。然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相同的物品(如木块)进行测量,去解决上面两个矛盾冲突,从此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例1的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框的长,如果学生看不清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格子的竖线比一比。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这里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让学生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的进行测量,看所量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练习时既可让学生量书上提供的物体,也可以量其他物体的长度。第3题是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计能力,用正方体测量的过程是让学生在脑子里完成,确实有一定困难,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可以让他用正方体实物进行实际测量,但是无论测量哪种物体,都要提醒学生注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
教材第3页例2是让学生认识厘米。其实关于厘米和米的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一些认知基础,但是对于1厘米和1米具体有多长可能没有一个直观的表象。前面在教学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时,已经引出统一的长度单位——正方体(1立方厘米),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很不方便,为了准确、方便的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并对尺子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在教学这一部分时,可以借助学具袋中的实物和自己的尺子来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通过小正方体、图钉的长度帮助学生看到1厘米的大致长度,然后让学生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让学生清楚1厘米到底有多长,建立1厘米的直观表象。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其他活动,如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闭眼想1厘米的长度等。例2通过量纸条的长度教学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可以先让学生尝试量长度,然后交流总结方法:要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这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这方面的知识关键是要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练习,可以加大学生的练习量,设计一些课外活动,如回家量一量自己书桌的长和宽等等。
教材第4页的主要目的是认识米和用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教材通过让学生用厘米量黑板的长度,感到这样量要量很多次,太麻烦了,由此引出米尺,使学生切身体会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进行度量比较方便。然后借助米尺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实际表象。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使学生借助自己的身体,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9-8 22:26:00 | 只看该作者
例3通过用不同的方法测量1米长的绳子有多少厘米,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得出1米=100厘米。学生可能直接用老师提供的米尺去量,一下就看出1米长的绳子是100厘米。不管用哪种方法,教师都要注意对量的方法的指导,同时要注意测量时同学间的相互配合。
教材第5页是认识线段和画线段。教材的编排有所变化,原通用教材:先讲直线,再引出线段:“在直线上点两个点,这两个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实验教材:用三个直观图直接形象描述出线段的两个特征:直、有两个端点。
接下来,教材说明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并让学生量一量线段的长度,学生已经具备了测量纸条长度的能力,测量线段的长度就迎刃而解了。
例题4是画线段,与量长度一样,教材只是给出了最基本的画线段的方法,学生如果有其他方法也可以。
对于第一单元的教学,我们还可以配合教材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如回家测量地板砖的长度、测量自己的床的长度等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同时能够意识到在测量较长的物体时可以用米作单位,测量比较小的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一些。
在教学中需注意:一是学生对物体长度的估计总是比实际长度差得太远。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表象。让学生通过用尺多量生活中的事物,带他们到室外量一量,到操场上走一走,只要老师不怕麻烦,学生对对事物长度的估计比实际长度不会差得太远。二是认识线段的教学尺度应如何把握?教学线段时,注意不要拔高要求,只要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线段,其主要特征是“直”和“长度可测”就行了,不要把线段与直线、射线的联系与区别在这里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9-8 22:27: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另外,我觉得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二十以内的加减法也是很重要的基础,特别二十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对于能够熟练列竖式计算非常重要。所以我的建议时,从开学起就要注意对学生口算的练习,而且要坚持不懈地练习下去。因为无论是两位数相加、减,还是以后的多位数加减法,这部分口算的练习始终很重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加、减法的算法能够掌握的很熟练,但是在具体的计算中却很容易出错,主要原因在于进位和借位,而且学生身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粗心问题,所以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很重要。在本单元中还有一部分内容是难点,就是加减法的估算,需要我们想方设法的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和熟练应用。
对于本单元的教学,需要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合理利用教材,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由于计算知识的教学相对比较枯燥一些,我们要尽量设计一些有趣的情境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探究,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二是注意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算法的掌握很重要,但认真检查的习惯更重要。
三是设计针对性强且趣味性强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提高学生用数学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9-8 22:27:00 | 只看该作者
教材第8页的主题图。
(1)通过参观博物馆乘车的情境引出数学问题,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图中包含着解决“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的实际问题所需的信息,如车上写着每辆车准乘70人,每个班的人数都是已知的。可以引导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哪两个班的人数相加,和不超过70?”让学生列出每两个班人数相加的算式,使学生看到例1~例3中的算式都是自己列出来的,发现知识的前后联系。
(3)学生还可能提出更多的问题,比如“某班比某班多多少人?”等等,要鼓励学生养成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例1(不进位加):
(1)两位数加整十数,一年级下册已经学过,这儿的重点是通过口算引出笔算。
(2)从主题图中抽取出其中两个班,自然地引出计算问题。
(3)体现算法多样化:小女孩用口算解决问题。小精灵提出还可以用笔算。
(4)列竖式时,借助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使学生学会竖式中的对位。
(5)计算时,把分步演算的过程放在虚框里,展示整个动态的计算过程。
(6)最后通过讨论,让学生说一说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例2 (一般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
(1)编排与例1一致。
(2)小精灵的问题“你是从哪位加起的?还可以怎样加?”就是鼓励学生采取多种计算策略,可以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
例1着重解决笔算加法写竖式时如何对位的问题,例2着重解决从个位加起的计算顺序问题。对于总结计算方法的教学完全可以放给学生,他们能够通过练习和讨论总结出在列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例3 (进位加):
(1)整个编排方式与前面一致。
(2)教学时重点是要结合小棒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进位,以及十位如何相加。
(3)使学生体会在进位加法中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
进位加法部分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如何向十位进位的问题,二是笔算两位数加法计算方法的总结。例3仍然利用了乘车的素材,为了突破进位的难点,教材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通过把小棒10根变成1捆的过程,非常直观地反映出个位上两个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方法。教科书还在第11页的虚线框里说明个位上两个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以后怎样在和的个位上写数。教材这样编排,一方面突出了进位的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又将在前面不进位加法中学习的对位、从个位加起和进位等贯穿起来,为后面总结笔算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做准备。笔算两位数加法计算方法的总结,教材改变了传统教材直接呈现计算法则的做法,采用合作探讨、交流等方法由大家共同从前面的实际计算中总结出计算方法。这样不但总结出从个位加起,学生在讨论中还发现“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从而体现出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教材没有给出加法法则的名称,而是提示学生思考“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其目的在于淡化计算法则的文字表述,而注重学生对两位数加法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02: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