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习惯。
2.通过吹气球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空气占据空间的科学结论,并了解空气占据空间在生活中的应用。
3.在生动有趣的探究情境中,使学生感受空气的奥妙、探究活动的乐趣,激发他们继续对空气进行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气球、塑料瓶、剪刀、锥子、吸管、实验记录及勾线笔等。
演示材料:CAI教学课件、面巾纸、水槽、塑料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趣味小游戏:吹水瓶里的气球。
在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中放入一只气球,而且气球口是反着套在瓶口上的。(出示实物)提问:你们认为水瓶里的气球能不能吹大?在学生提出不同的猜想后,请三位同学做代表亲自实验,并谈感受。提问:为什么水瓶里的气球吹不大?学生解释并得出水能够占据空间。(板书:水占据空间)
2.学生动手实验,吹空瓶里的气球。
把水倒掉再将气球重新装入瓶子里套好。提问:猜一猜这回再吹,气球会怎样?请同学们自己亲自试一试!(板书课题:吹气球)
3.汇报实验结果,发现并提出问题。
通过实验的亲身感受和发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气球在瓶子里为什么吹不大? 怎样能吹大?
二、明确方向、设计方案
1.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猜想假设,可能空气也占据空间。
提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瓶子里的气球吹不大呢?学生通过之前得出的水占据空间这一事实,推测猜想可能空气也占据空间,所以气球吹不大。(板书:水→空气)提问:那么,我们的猜想究竟对不对呢?能确定吗?看来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才行。
2.师生交流研讨,想办法——怎样能使瓶子里的气球变大?
谈话:要想让气球在瓶子里变大,得怎么办呢?你们有多少种办法能让空气从瓶子里跑出去?同时让气球在瓶子里变大呢?
3.明确研讨设计要求。
出示已经准备好的实验物品,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物品动脑筋想办法,设计实验方法验证我们的猜想。请大家先小组讨论,然后将设计方法画在图纸上。
4.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法,教师巡视并指导。
三、研讨评价、完善方案
1.分组展示设计方案,鼓励学生将他们的奇思妙想简要地介绍给大家。
2.小组互动交流评价,改进方案。(板书贴图:设计方案)
四、依据方案、实验探究
1.组织学生分组开展自主实验探究活动,按照自己设计并改进的多种实验方法分别进行实验,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2.明确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要求:剪刀和锥子都是非常锋利的工具,实验过程中一定注意安全,小组内要积极合作,互相帮助,有问题可及时举手。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实验方法最多并且完成实验最快。
注意观察气球在变大的过程中,是否真的有空气从瓶子里面跑出来,以此证明空气是不是真的能占据空间。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五、汇报展示、交流感受
1.学生汇报展示实验结果并证实空气的流动和存在。
2.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空气能够占据空间。
研讨提问:不论你采用什么方法,气球要想变大,瓶里的空气就必须怎样?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空气能占据空间”。
谈话: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与水相比空气虽然看不见,但它的确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并且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如果你不给它出路,它就不会把空间让给别的物体。
六、巩固应用、拓展创新
1. 趣味小魔术:教师表演“神奇的面巾纸”。
2. 引导学生分析研讨,面巾纸湿与不湿的原因。(见教科书12页)
3.介绍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际应用——潜水钟。
七、趣味问题、课外延伸
思考题:空气能不能被压缩呢?(尽管气球在塑料瓶中不能像在外面那样吹大,但的确比没吹气之前大了一点点。)你能采用几种方法开展研究。
板书:
吹
设计方案
气 空气占据空间
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