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5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浅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06:5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清光绪十七年九月六日)出生于安徽歙县的一个清苦农家。他自幼聪明好学,生活在中国社会的底层的他,从童年时代起就对民间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他尤其关注中国的农村,立志为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和广大中国农民受剥削压迫的悲惨处境去奋斗。他觉得没有真正的大众教育,就不能有真正的新共和,期望通过教育来救国救民。为此,他一方面介绍西方的教育理论,另一方面也反对盲目“仪型他国”,提出要以科学方法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为实现中国教育的普及化和近代化踏出一条新路。

陶行知先生著作宏富,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他有关于平民教育、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的理论,论述精当,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教育学息息相通。

最初,陶行知以主要精力从事平民教育。中国是一人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85%,他深切感到中国教育改造的根本问题在农村。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要想普及教育,就必须使平民教育下乡,开展乡村教育运动。陶行知关于生活教育的理论,其要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做中学”。就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及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才干和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有农夫的身手,有科学的头脑,有改造社会精神的乡村教师。由于生活教育理论基本符合中国国情,所以在当前我国进行的教育改革中仍然可以作为借鉴。

“夫教育之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之则常旧。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故新教育之所以新,旧教育之所以旧,亦视其发明能力之如何耳。”早在几十年前,陶先生就提出创造的教育。他认为教育要新,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要具有创造性。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发展迅速,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知识的传播,创新和应用离不开创造性人才,创造性学生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创造性学生的培养离不开创造性劳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面对新的对象,新的学科教材,新的质量要求,教师需要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去处理一些问题:

一、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教学还未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仍然存在。课堂上学生规规矩矩坐着,面无表情地听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显然,这种课堂气氛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火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身心愉悦,有安全感,学生才能大胆地,自由地,敏捷地去探索,创造火花才会迸发。

语文课并非纯粹的语言课,应避免陷入“一言堂”、“灌输式”教学的困境。课堂教学应注意形式的多样化,表演、游戏、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多种形式能更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使每个人的创造力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均等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学生从以前被动的听讲者转变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他们的主体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尊重与强化,从而增强了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学习能力,增强了创造意识,培养了创造能力。

二、耐心指导与及时鼓励相结合。

创造的教育,其对象并非只是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陶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全体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精神,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使不同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喜悦和自身价值。尤其是学习后进生,普遍存在着消极情绪,思想顾虑、精神负担过重,他们往往不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甚至不愿意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对这部分学生教师更应耐心指导,在他们退缩的时候及时鼓励说:“老师相信你能说得很能好!别紧张!再试一下,好吗?”在他们取得哪怕是点滴进步的时候,及时表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并非一无所能。

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目标死板,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过程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学生思维自始至终在教师语言轨道上运行,这样课堂教学不能给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机会,也谈不上创造力的培养。当代教学论一致认为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教育活动,在这个双边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处于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准备,周密组织,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发挥想象,从而创造性解决教学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教学内容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陶行知的一生,是在人民涂炭,国家多难、民族危急之秋度过的,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枕,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与共产党人亲密无间,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8-4-5 09: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读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浅见

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可以读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10: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