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8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册)教学计划进度表人教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06: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人均语文成绩善可,但学生流动性强,本学期新增12人,现有47人。他们平时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阅读写作能力急需加强提高。他们平时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因此,本学期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教材分析:



作为人教版小语课标教材系列中的一种,四年级上册的教材沿袭了前面三个年级的教材,特别是三年级教材的结构体例。但因为学生学情的变化和语文学习目标的发展,四年级上册教材与以前教材相比,呈现出了一种大同小异,同中有异的面貌。

角度一:学习目标方面

  要编好教材,用好教材,都必须明确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有的是一以贯之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前面的学段提出了,后续的学段要贯彻始终;有的可以分出层次,如,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目标,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后面的学习是前面学习的深化与发展。

  我们在编写四年级上册教材时,既注意落实必须一以贯之的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比较明显的目标,并且注意阶段性目标之间的联系与衔接,力求准确体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整体性、阶段性和连续性。

  必须一以贯之的目标,如,课程标准在总目标第一条提出的:“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一条,在各个学段的阶段目标中都没有再提。显然,这是个既教学习语文,又教学习做人的大问题,各个年段的语文教学都必须重视,在各项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都必须渗透。再如,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提出的“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后续的几个学段没有与之照应的提法。因为像这类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不好从程度上划分出层次,但是能否养成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是件人生大事,将影响学生一生的幸福和发展。  

再如,继续编排识字、写字,新增认识200字,会写200字,累计会认2400字,会写1800字;继续重视朗读训练,大部分课文都要求朗读,体现了课程标准在中年段提出的“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目标;加强了默读的训练,在低年段 “学习默读”训练的基础上,四年级上册教材对默读作了较具体的安排,希望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达到“初步学会默读”的目标;习作方面,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三年级的习作,重在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主要是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四年级上册教材仍然注重培养习作的兴趣,继续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写清楚。教材中还安排了学习写简短的书信,这也是中年段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的。

把握和使用教材时候,要特别注意的以下教材要求的发展。一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承低年段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要求而来,但要求有所提高,四年级上册教材,围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思想感情,采用多种形式,作了具体的安排。一是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这是课程标准对中年段的阅读提出的一项新要求。这套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三上和三下每册各有8篇,四年级上册略读课文增至14篇,就是为了加强略读能力的训练。

  角度二:结构和内容编排

  专题组元。全册共分8组。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

  每组的基本结构。本册教材分组编排。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语文园地的基本结构。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教材的注音。有以下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直到该字列入要求认识的字为止;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时不再注音;选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均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多音字注音用方括号。课文中的生字,都是注的本音,有些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要变调或读轻声,将在教参中加以提示,供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时参考。

我们回到专题中,细看具体内容,会发现教材在编排的时候,也是尽量在大同中求小异,强调个性化,突显语文训练因素。

组元角度新颖。专题思路有所拓宽。除了思想内容方面的专题外,“中外童话”是从文体角度定的专题,“作家笔下的动物”则是侧重体会文章的表达形式。 “作家笔下的动物”这组,选入的都是著名作家的文章。前两篇分别是丰子恺的《白鹅》和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的《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后两篇是老舍先生的《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这样的几篇课文,这样的编排,便于学生通过比较体会表达方法的异同。思想内容方面的专题也力求内涵适当丰富,语言尽量规范。如,第一组的专题是自然奇观,所选的4篇课文,涉及山、水、树、云,有的描写了稀世罕见的自然景观,有的则是写出了常见的自然现象中的“奇”。其中《观潮》所描写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就是天下奇观,《雅鲁藏布大峡谷》则是20世纪末才发现的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和论证,是我国几代科学家艰辛努力的结果。学生通过阅读,在欣赏这些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的同时,也会为科学家的奉献精神而赞叹,为祖国的人杰地灵而自豪。第八组“科技成就”,选入的4篇课文也很有特色。第一篇是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的《呼风唤雨的世纪》,虽然只有短短的六百字左右,但高屋建瓴地概述了20世纪的这一百年科技发展创造的种种奇迹,很有气势,使人对科技的迅猛发展印象极为深刻。紧接着的三篇文章《电脑住宅》《飞向蓝天的恐龙》《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内容新颖有趣,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科学技术方面的新发现和新发明。其中《飞向蓝天的恐龙》和《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反映的是我国的科技新成就,更是令人鼓舞和兴奋。



角度三:栏目设置方面

  “我的发现”。“语文园地”中设置了“我的发现”“展示台”“宽带网”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栏目。“我的发现”,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一些语言现象,发现一些语文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展示台”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和才能的机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成就感。“宽带网”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这些栏目,都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创造了条件,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聪明才智得到了发挥。

  “我的发现”。这个栏目从一年级下册就已开始安排,随着年级的升高,发现的范围逐步扩展。前三年,主要由学生自己发现识字方法,发现词句中一些带规律性的现象,到四年级,进一步扩展到读写方法和习惯方面的发现。四年级上册的8个“我的发现”中,有3个是关于词句运用方面的发现,分别是:明贬实褒的语言现象、用熟知的事物来进行比照的方法,广告中乱改成语的错误做法;有4个是关于读写方法和习惯方面的发现,分别是:读文章时要想象画面,边读边想提出问题,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表达清楚;还有一个是发现童话的一些基本特点。由于发现的内容比以前丰富了,“我的发现”栏目的呈现方式也相应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吐泡泡形式改为小林、小东两个孩子的对话。这两个孩子,可以理解为学生自己和他的一个学习伙伴。教材中,他们的对话一般只是提起某个话题,开了个头,为同学们交流某一方面的发现留有较大的余地。

“词语盘点”。这个栏目出现在每组课文后面,是引导学生对本组所学字词进行自查自测的一种形式,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 “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列在“读读记记”中。“词语盘点”中所列词语只是保底的基本要求,学生的自查自测可不限于此,还可补充自己在本组课文学习中注意到的其他词语,甚至是课外语文学习中积累的词语。通过自查自测,在字词学习方面达到“下能保底,上不封顶”的效果。

“阅读链接”。这是一个引导学生在课外多读好书,积累精美片断并运用相关积累帮助加深对课文理解的一个栏目。四年级上册教材有多处安排,如,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面,链接了周恩来东渡日本前所写的著名诗篇;在《猫》的后面链接了周而复和夏丏尊写的两则描写猫的片断。这不仅适当扩展了课文的学习,还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也可能会因此展开更多的相关拓展阅读。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06:11:00 | 只看该作者
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三、个人教改探索项目:加强语文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课标》中十分强调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加强和提高,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耳,主动进行听说读写思的基本训练。尤其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要致力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通过想象扩大语文文本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多元感受。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06:12: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教育教学活动

备 注

1

8.289.3

/

9.19.2缴费


2

9.49.10

假期总结汇报
1 观潮(2)



3

9.119.17

2*雅鲁藏布大峡谷(1)
3 鸟的天堂(2)

语文活动1
4*火烧云(1)



4

9.189.24

语文园地一(3)
5 古诗两首(2)

中小学生广播操比赛,“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朗诵比赛


5

9.2510.1


国庆节


6

10.210.8

6 爬山虎的脚(2)
7 蟀的住宅(2)

语文活动2

学校安全和卫生工作大检查


7

10.910.15

8*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1)
语文园地二(4)
9 巨人的花园(1)

区级示范“家长学校”验收


8

10.1610.22

9 巨人的花园(1)
10*幸福是什么(1)
11 去年的树(2)

语文活动3

区第二十一届科技创新大赛,


9

10.2310.29

12* 小木偶的故事(1)
语文园地三(4)

第二批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教师考试


10

10.3011.5

13 白鹅(2)
14*白公鹅(1)
15 猫(2)

语文活动4



11

11.611.12

16* 母鸡(1)
语文园地四(4)



12

11.1311.19

17 长城(2)
期中考试


13

11.2011.26

18 颐和园(2)
19*秦兵马俑(1)

语文园地五(2)

区第二十一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14

11.2712.3

语文园地五(4)
20 古诗两首(2)

校务公开抽查


15

12.412.10

21 搭石(2)
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2)

语文活动5

推进素质教育研讨会


16

12.1112.17

23*卡罗纳(1)
24*给予是快乐的(1)

语文园地六(3)

区第三届“校长论坛”,中初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


17

12.1812.24

语文园地六(1)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3)

语文活动6



18

12.2512.31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
27*乌塔(1)
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1)

语文园地七(2)

中小学教学常规检查


19

07.1.11.7


语文园地七(2)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1)

元旦放假

元旦


20

1.81.14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1)
30*电脑住宅(1)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2)

语文活动7



21

1.151.21

32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1)
语文园地八(4)
期末复习



22

1.221.28

期末复习

期末学校安全工作大检查


23

1.292.4


期末复习



24

2.5.2.11.

, 期末考试
学期结束工作,210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寒假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3 16: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