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余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4-15 12: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12.六年级语文下册《将相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2、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3、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按不同故事内容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1、板书课题,让同学齐读,导入设问: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请你们自己先读读书,看能否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2、学生初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表示物归原主。
  理屈——理亏。
  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
  推辞——谦让不干。
  抵御——抵挡,抵抗。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能耐——技能,本领。
  攻无不克——攻城夺池,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二、师生共同介绍历史背景。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好”(或“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完璧归赵”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它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也使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蔺相如不畏强暴,甘冒丧失性命的风险,完璧归赵,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辱使命;另一方面也在于“和氏璧”的珍贵。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三、再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
  学生读完之后,找人回答这几个问题:
  “将”指的是廉颇。
  “相”指的是蔺相如。
  本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可以用“完璧归赵”来概括。
  第二个:可以用“渑池之会”来概括。
  第三个:可以用“将相和好”来概括。
四、统观全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
  2.想一想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找人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
  2.再请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段。
  (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通过读书,学生马上知道这是在向我们交待时代背景。
  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后面三个故事的总起因。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它的重要性。
  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
  通过默读,学生知道:
  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
  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暴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
  (1)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让同学联系文章的第一句去思考,“秦国最强”中的“最强”是最为强大的意思,“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说明秦国以强欺弱,非常专横。然后再让同学想一想赵王为什么着急。同学们如果认真读书就会发现第3自然段直接介绍了赵王着急的原因。因为赵王深深地知道秦王以城换璧是假的,只不过想把无价宝骗到手,如果赵王把和氏璧送去给秦王,秦王当然不会像信上说的那样把15座城给赵王,只能是白白吃亏,轻易地就让秦王占到了便宜。但如果不按秦王信中说的那样去做,又怕秦王以此为借口派兵进攻,到时遭殃的还是赵国。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国的群臣才束手无策,赵国因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对策才着急。
  (2)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
  联系上文,同学们知道蔺相如是在赵王与众臣“为难”的时候出现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很为难,而蔺相如知难而上,由此更能突出他的机智勇敢的精神。
  (3)面对这个难题,蔺相如是怎么说的?“理屈”你如何理解?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读第6自然段的时候,先抓住“想了一会儿”这个词,使同学们理解他在想什么,其实他不是在想去不去,而是在想如何既能保住和氏璧,又能不给秦王发兵制造机会。接着让同学反复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抓住“愿意去”。体会出蔺相如的勇敢。然后分析了两种可能性和两种动作。“如果真的……换,就给……”、“如果不肯……一定……送回”,这两句话运用了两个复句,都是假设关系的,说明他把问题分析得非常透彻,对策也设计好了。“一定”一词让我们看出了蔺相如的胸有成竹。最后体会“理屈”,就是“理亏”的意思。这也是蔺相如故意造成的一种局面,迫使秦国不能出兵,也使赵国由现在这种左右为难的被动局面,转成主动的局面。这些地方充分说明了蔺相如的深谋远虑,也表现出了他超人的智慧。
  (4)轻声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
  ①蔺相如看到秦王无诚意拿城换璧,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在指导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体会出秦王是怎样喜欢和氏璧的。通过读第8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学生马上会找出“双手捧”、“一边看一边称赞”这说明和氏璧的确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连见多识广的秦王都这样爱不释手,更可知它的价值。“绝口不提”一词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再体会一下,秦王“骗宝”的丑恶嘴脸一下子暴露在我们面前。这也是在蔺相如动身前大家早就估计到的。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蔺相如才会有下面的表现。
  看到秦王无意拿城换宝,蔺相如想出了宝玉有瑕的办法把玉要回。他先是“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这一言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秦王听他这么一说,也就把和氏璧又交给了蔺相如。这时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这一部分要抓住“捧”、“退”、“靠”、“站”这几个动词,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接着再读蔺相如的话,先抓住“理直气壮”,让同学理解他的勇敢;他的一番话,又表现了他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在秦王假意应允以城换宝以后,相如又是怎么做的呢?读了第8自然段最后几句话我们就知道了,他要求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把和氏璧交出来。
  针对第一道小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思、议、品味重点词句。如三次说话:第一次,假借指“毛病”要回玉,说明他机智;第二次,“理直气壮”揭穿骗局,说明他勇敢;第三次,“大大方方”讲明原因,说明他机智勇敢。另外,抓住“捧、退、靠、举、撞”等动词,去理解其机智、勇敢的品质。
  ②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
  由于对上文有了较深的理解,同学们马上明白捧玉撞柱是假,逼迫秦王应允是真。因为前面讲过秦王对宝玉爱不释手,所以他绝不会眼看着宝玉被蔺相如抱着撞碎在柱子上,这也是蔺相如机智之处。他要求举行典礼,其目的有两个,一种就是真的造成这种声势,让世人都知道秦与赵国以城换宝;另一个目的是拖延时间,好派人把宝玉及时送回国。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蔺相如的认识。
  ③面对蔺相如,秦王为什么处处表现得很被动呢?
  这个问题的设计,其实是想让同学们了解到蔺相如勇敢、机智,而秦王则理屈、贪婪,所以处处被动。
  教师归纳:秦王爱宝,绝口不提给城;相如假说有瑕,把玉要回。秦王怕玉碎,假意答应让城。相如一面要求典礼,一面暗中派人把宝送回。最后,秦王不得不放蔺相如回国。
  (5)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呢?
  读了第10自然段,同学马上回答出:“完璧归赵”。这时教师板书这个成语,让同学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是什么意思。
  (6)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完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们是怎么学的呢?我们先读课文,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通过读、画、找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下面咱们仍旧按这种方法学习后面两个故事。
  (四)学习课文第二大段,默读,思考。
  1.这段主要讲了一些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还提到谁?
  2.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出来。
  事情的起因是:赵王赴秦王之约,去渑池相会,并带相如一起赴约。
  事情的经过是:渑池会上,相如勇斗秦王。
  事情的结果是:他们顺利返回赵国,赵王封相如为上卿。
  3.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1)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2)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推辞”是什么意思?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画出重点词句。从这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渑池会上,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赵王因为惧怕秦王,所以不好推辞。“推辞”的意思就是谦让不干的意思。于是为秦王鼓了瑟。而秦王却得寸进尺,还让人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很显然,这说明同为大王,秦王与赵王是不平等的,秦王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势力指挥赵王,而赵王的地位就低于秦王,这对赵国当然是个奇耻大辱。因此,在这关系到国家荣辱的关键时刻,蔺相如挺身而出,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抓准描写蔺相如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使学生理解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精神。可抓住“生气极了”、“跟您拼了”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为维护国家的尊严,抓住秦王怕死的弱点,以死相拼,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粉碎了秦王的阴谋,表现了他机智、勇敢的精神。
  秦王又没有占到赵王的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只好放赵王回去了。
  (3)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
  渑池之会。赵国又占了上风,蔺相如又立新功,封为上卿,这是渑池之会的结果。这里蔺相如当然起了决定作用,但廉颇的功劳也不能忽视。因为在背景介绍时同学们已经了解到,廉颇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大将军,他为赵国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秦王之所以放赵王回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万一有什么情况,廉颇会拼力杀过来,保护赵王的,到时危险的是秦王。因此说,赵王安全回国,廉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4)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教师可告诉学生,加小标题,可以把故事高度概括成2个字,也可用故事发生的地点来概括,因此这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渑池之会”。
  (5)教师小结:过渡。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这样就引起了“将”和“相”之间的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说是“矛盾”,也可能说是“不和”,于是教师随机板书“不和”。那么,在处理这场内部矛盾中,蔺相如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从中能体会出他的什么品质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大段。
  (五)自学第三大段。
  因为这篇文章的三个小故事结构相同,学生又有了前面学习的方法,因此自学起来不会很困难。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随后教师检查、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这一大段主要写了谁和谁?写了他们的什么事?
  文章这一段主要写了廉颇和蔺相如,写了他们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2)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事情的起因是: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总想寻机羞辱蔺相如。
  事情的经过是:蔺相如处处避让,并对下人讲清了避让的原因。
  事情的结果是:将相和好。
  (3)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从这儿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4)“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质呢?
  从词的本意上讲,“负荆请罪”就是背着荆条请求责罚、赔礼道歉的意思。
  因为廉颇居功自傲,与蔺相如闹不团结,而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避让廉颇。他的那些深明大义的话和处处避让的行为深深地感化了廉颇,使他觉得自己心胸狭窄、羞愧难当。于是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从廉颇的这些举动,我们也不难看出,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也同样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好思想。
  (5)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如何理解这个词呢?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体会到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的品质,接着找出“同心协力”一词,让学生理解词意,最后说出他们和好的根本原因都是以国家利益为重。
  (6)这个故事可用什么做小标题?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负荆请罪。
  (六)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总结,揭示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顾全大局,注重团结,机智勇敢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七)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本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相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八)复述“负荆请罪”这个小故事。
  学生在复述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列个提纲,然后再给出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和运用的好的语句,最后让学生进行复述。
  最后教师小结:复述不是背诵,同学们可以根据故事的梗概进行。
  (九)作业
  1.熟读课文,学习人物的精神。
  2.练习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4-15 12: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13.《景阳冈》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朗读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
  (二)能力训练点
  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
  (四)美育渗透点
  体会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美。
二、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谈话法,导读法。
  (二)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
  (二)难点
  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
  (三)解决办法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1.从介绍我国古典名著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3.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清文章的前因后果。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已查找资料,自学课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内也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五、教学步骤
  (-)揭示课题
  1.这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水浒传》,你对《水浒传》有哪些了解?你知道《水浒传》中的哪些人物?
  2.《水浒传》中有个著名的打虎英雄叫什么名字?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讲的就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事。
  (二)简介时代背景及作者
  《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水浒传》是描写北宋末年山东农民起义的一部长篇小说,写了宋江等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迫害下起义的故事。本课写的是武松在一家酒店开怀畅饮后,趁酒性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三)检查预习
  1.指读课文,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2.理清脉络,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以及每部分内容相对应的段落。
  (1一4)武松进酒店喝酒,不听劝告要过冈。
  (5-6)武松上冈后的思想变化。
  (7-11)武松打虎的经过。
  (12)武松打虎后下冈。
  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小标题。
  (l)喝酒(2)上冈(3)打虎(4)下冈
  (四)精彩段落讲解
  你觉得写得最精彩的是哪部分?认真阅读,然后和大家交流,谈谈自己的理由。
  1.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
  默读课文,思考这部分可以分为几层?每一层就是一个要点。
  (猛虎出现、猛虎进攻、痛打猛虎)
  2.这一段表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从什么地方最能体现出来?
  (表现了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的特点)
  (1)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
  “蹿、掀、吼”写出了虎的气势,虎的声势,写虎是为了写人,虎如此有气势,那么打虎的武松就更了不得。这是反衬的手法。
  (2)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踢、打……
  (能看出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
  3.小组讨论:这段是通过什么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
  (这段是通过人物的行动表现武松的机智勇敢、英勇无畏、武艺超群的特点)
  4.朗读指导。
  读时速度可以快些,读出虎的声势、气势以及武松的勇敢无畏。
  (五)学习第二段
  1.指读提问:第三段是文章的重点,具体写了武松打虎的经过,我们仔细阅读过了,同时也体会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第二段与第三段有什么联系?省略掉可以吗?
  2.默读第二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武松的心理活动)
  3.武松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
  用笔圈画出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加以体会。(通过武松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武松好强、无畏的特点)
  4.这一段不是重点段,有什么作用?
  (这一段虽然不是重点段,但是对于武松性格的刻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思想活动使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也为下文作了铺垫,对于人物的刻画是必不可少的。)
  (六)学习第四段
  1.指读课文,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武松的心理活动,想到: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
  2.此时武松的心理有点畏惧,这与武松勇敢无畏,武艺超群是否相符?有何作用?
  (讨论归纳:武松毕竟是个凡人,赤手空拳打死一只大老虎相当艰难,况且此时已精疲力尽了。如果再写他精力旺盛,准备再战猛虎就不真实了,不能叫人信服,最后一段的作用更真实地对武松这个英雄人物作了补充,使这个人物更真实、更具体,让读者更喜欢他。)
  (七)弄清事情的前因和后果:
  1.店家只给武松三碗酒的原因是——(三碗不过冈。)
  2.武松不听劝告上景阳冈的原因是——(这条景阳冈少也走过一二十遭,几时听说过有大虫。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不怕老虎。)
  3.武松提不动那只被打死的老虎的原因是——(武松耗尽了力气,手脚都酥软了,打虎时用尽了力气。)
  结果:先下冈去,明早再来理会。
  4.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对理解武松的性格有什么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4-15 13: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14.《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继续练习引导学生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德育渗透点
  理解“石猴”勇敢顽强、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体会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像力。
二、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导读法。
(二)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二)难点
  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
(三)解决办法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1.从介绍我国古典名著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3.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清文章的前因后果。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已查找资料,自学课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并靠自己弄懂课文的内容。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通过朗读,加深对古典文学的认识。
五、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1.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孙悟空)
  2.谈谈你对孙悟空的了解。
  3.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新课文,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文字障碍
  1.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边读边想,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三)交流自学情况
  1.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解决字词问题,扫清文字障碍。)
(四)自由读课文
  你喜欢哪些句子,画下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把它们有感情的读出来。
(五)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段落。
  交流时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领悟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
1.四面更无树木遮阳,左右倒有芝兰相衬……通灵之意
  (这几句交待顽石生成的环境,文字清新,很美)
2.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朝游峰洞之中。
  (这几句写石猴活动,机灵可爱,语言对仗工整很有意思。)
3.“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这一段写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4-15 13: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15.《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
  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体会两位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美育渗透点
  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味美、意境美。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谈话法,朗读法。
(二)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
  2.体会这两首诗明白如话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二)难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欢快的原因。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析及反复吟诵来体会。
  2.理顺诗句,教师在指导学生理顺句子时要增补诗句中省略的内容,适当调换词语的顺序。
  3.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三)解决办法
  加强朗读,以读促理解,以读促感悟。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从题目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的理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3.有重点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解诗的意境。
(二)学生活动设计
  1.按预习提示初读这两首诗。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自学古诗,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到诗的题目《示儿》你是怎么理解的?
  “示”是什么意思?“示儿”是什么意思?(“示”把事物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嘱。)
  2.简介作者:
  这首诗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写的。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示儿》这首诗是他在8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
(二)自由读这首诗
  想一想,陆游逝世以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事?
(三)学习这首古诗 
  1.结合课后的注释,试试自己能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说的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教师适时点拨。
  2.师生交流
  ①“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元知”“元”同“原”,是本来的意思。“元知”是本来就知道的意思。
  “万事空”什么事都没有了。
  “但”“只”的意思。
  “九州同”“九州”指中国。“同”统一。“九州同”是指全国统一。
  ②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看不见全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③“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王师”这里指南宋军队。
  “北定”“定”是平定,这里是收复的意思。“北定”指收复北方。
  “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家祭”祭祀祖先。
  “无”同“勿”,意思是不要。
  “乃翁”“乃”,你的,你们的。翁,指父亲。
  ④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家祭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这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思想感情。)
  3.现在你了解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
  (祖国何时能够统一这一件大事)
  其实这也是陆游毕生的心事和希望。
  4.指名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说。
(四)总结全诗
  1.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背诵默写这首诗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
(二)教师简介背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也是他生平第一首快诗,也就是在他最高兴的时候写下的。此诗写于763年,安史之乱的头目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杀,他的部下纷纷投降;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安史之乱”从此结束。杜甫在四川听到这一消息后写下了这首充满欢乐之情的七言律诗。
  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闻:听说。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
  意思是听说唐王朝的军队收复了河南河北。
(三)检查朗读诗句的情况
(四)理解诗意
  方法:先看看自己懂了哪些词语,再看看还有哪些词语不懂,最后集中时间讨论。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剑外:通常作为四川的简称。
  忽传:忽然间到处传扬。
  收蓟北:收复蓟北。
  意思是收复蓟北的消息,忽然在剑外到处传扬。
  初闻:刚刚听到。
  涕泪:因喜极而泪下。
  刚刚听到这个喜讯,涕泪就洒满了衣裳。
  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却看:再看。
  妻子:夫人和孩子。
  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忧愁?
  漫卷:胡乱卷起。
  欲:将要,简直要。
  狂:放怀,无拘无束,热情不加节制。 
  胡乱地把诗书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放歌:放声歌唱。
  须:须要。
  纵:放任,这里尽情的意思。
  在大晴天里放声歌唱,畅饮美酒。
  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
  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
  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说一说。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即:就。
  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过那巫峡的叠蟑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洛阳。
(五)读全诗,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找几名同学说一说。
(六)总结全诗
  1.说一说杜甫兴奋的原因是什么?
  (杜甫兴奋的原因决不仅仅是因为诗人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祖国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因多年战乱被平息,祖国重新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洋溢着诗人的爱国情感。
(七)背诵这首诗
(八)齐读这两首诗
  思考:《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联系诗的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这一点是相同的。
  但《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盼望祖国统一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喜”(听到祖国重归统一,“喜欲狂”)表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4-15 13:0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16.《匆匆》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的六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三)德育渗透点
  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四)美育渗透点
  体会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谈话法,导读法。
(二)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作者具体描写“日子匆匆过去”的句子。
(二)难点
  由于人们语言习惯的变化,把句子读通顺成为这篇课文的难点。
(三)解决办法
  通过小组讨论,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师相机点拨,以有感情的朗读促进理解。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介绍作者,便于学生的理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3.有重点的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课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读书,在读中思考、领会、划词划句,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弄懂弄通课文的内容。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齐读题目
  2.读了课题,你是怎么理解的?你有什么问题?
(二)介绍作者
  朱自清:我国著名的诗人和杰出的散文家。他不是第一个用白话文写作的人,但是他的著作是十分有特色的,影响很大。朱自清是在“五四”浪潮的推动下,走上生活道路,开始文学生涯,直至逝世。著名的文章有《荷塘月色》、《背影》等,散文集《踪迹》。《匆匆》选自他的散文集《踪迹》。
(三)自己读课文,思考问题
  (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想要告诉我们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文章每一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二、三、四自然段写日子悄然而去,匆匆而逝,我心中充满惆怅和伤感。)
(四)自由读课文
  (1)你读懂了哪些内容,要记住,一会准备交流。
  (2)你有哪些读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准备讨论。
(五)交流
1.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作者提出了什么问题?
  (2)作者是怎么提出这个问题的?
  (用一个排比句,以比喻的方式提出问题。十分新颖,引人入胜)
  (3)指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感情。
2.读第二自然段,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1)“头涔涔,泪潸潸”是什么意思?
  ①读第二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意思。
  (为什么会“头涔涔,泪潸潸”?我算着“八千多个日子”从我的手中溜走会想些什么?这个词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
  (2)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3.读第三自然段,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1)这一段讲的是什么意思。(时光在不知不觉中从我的眼前消失了。)
  (2)“太阳它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这句话跟后面有什么关系?这句话采用的是什么手法?)
  日子是怎样来去匆匆的?作者是怎样具体讲的?
  (3)出示句子
  “洗手的时候——日子……吃饭的时候……默默时……遮挽时……天黑时……睁开眼时……掩面叹息时……”
  ①日子是怎样溜走的?
  ②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有感情地读这段话,体会作者对时光的留恋和光阴消逝时的伤感。
  ④你能仿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吗?
  (在……时候,时光又……溜走了。)
4.读第四段,解决问题。
  (1)这一段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一种淡淡的郁闷和伤感)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六)小结
  1.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些什么,你想说些什么?
  (想到自己不珍惜时光,想到自己贪玩,浪费时光,想到今后应该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掌握本领。)
  2.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写一篇读后感。
(七)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5 13: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17.《难忘的启蒙》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启蒙老师的美好品质。
(二)能力训练点
  继续指导学生从文章的内容联想开去,即联想自己的小学生活实际。
(三)德育渗透点
  1.激发热爱祖国,尊敬师长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学生要勤勉,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
(四)美育渗透点
  从作者以美好的心态回忆自己的小学生活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谈话法,联想法。
(二)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启蒙老师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美好的小学生活的回忆。
(二)难点
  理解启蒙老师的优秀品质。
(三)解决办法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在检查预习的基础上,了解、归纳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并注意及时总结好的学习方法。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学课文,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读书,在读中思考、领会。划词划句,动脑、动口、动手,弄懂课文内容。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五、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课题中的“启蒙”是什么意思?
  在你六年的小学生活中,给你印象最深的老师是谁?
(二)检查预习
  1.自由读全文,思考文章写了启蒙老师的哪几件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1)启蒙老师是些怎样的人,为什么让“我”时常心怀感激?
  (2)为什么老师的许多表扬“我”都淡忘了,而教师的批评和惩戒“我”至今未曾忘记?
  (3)“从这些宽严之间,同学们也领悟了一些道理。”我们领悟了什么道理?
  (4)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
(三)小组讨论大家提出来的问题
  可以全都讨论,也可以只讨论你们感兴趣的某些问题。
(四)全班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相机点拨
1.你觉得“我”的启蒙老师具有怎样的品质,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
  (1)热爱祖国
  ①演讲
  教师引导:“我们”的演讲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的?说明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②宽严之间
  教师引导:对什么宽?对什么严?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2)治学严谨,教育严格
  ①“嗅觉特长”的故事
  教师引导:你对这件事怎么看?你由此想到了什么?
  ②“写大字”的故事
  教师引导:老师说“我”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联想一下,老师批评你时你是怎么想的?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2.理解最后一段话
  教师引导:老师播下的种子是什么?这些种子开花结果了,是什么意思?最后一个反问句是什么意思?由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话。
(五)全文质疑,释疑
(六)情感迁移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想到了哪位老师,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具体的事例说说这个老师的美好品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写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4-15 13:0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18.《三克镭》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居里夫人一生所拥有的三克镭的来历,体会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
(二)能力训练点
  继续指导学生从文章的内容联想开去,即联想周围的人和事。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四)美育渗透点
  “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同样是一种高尚的美,尽管他们的物质生活可能很贫乏。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谈话法,联想法。
(二)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了解居里夫人一生所拥有的三克镭的来历,体会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
(二)难点
  理解居里夫人在对待“镭”的问题上的执着态度,体会她的伟大人格。
(三)解决办法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在检查预习的基础上,了解、归纳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并注意及时总结好的学习方法。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学课文,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
  2.组织小组合作讨论,带着问题读书,在读中思考、领会、动脑、动口、动手,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五、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你知道居里夫人吗?她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然而,也许你并不相信,她却买不起一克镭!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1.课文讲了居里夫人的哪些事情?
  2.你遇到了哪些问题?
(三)交流自学结果
  1.课文讲了居里夫人拥有的三克镭的来历。
  2.交流学生遇到的问题,简单的及时解决,重要的留在讲读时解决。
(四)默读课文,思考
  1.居里夫人拥有的三克镭是怎样来的、它体现了居里夫人怎样的伟大人格?
  2.你怎么理解“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这句话?
  3.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哪些人或事?
(五)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1.老师点拨
  (1)勇于实践的人指什么人?举个例子(教师介绍居里夫人)
  (2)“梦想者”指什么样的人?
  (3)“醉心事业的大公无私”指什么,联系课文内容或周围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2.简单交流,重点讨论第三题。
学生想到的人或事可能有以下内容:
  (1)关于居里夫人的故事。(发现镭的过程,尊敬老师的故事……)
  (2)关于其他科学家的故事,一些英雄人物的故事………
  (3)科学技术的新发明、新发现等。
  (4)与居里夫人的品格截然相反的言行……
  (教师要充分让学生讲出自己所想到的人和事,只要与文章有联系就可以。)
(六)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7:0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