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十一册)音乐教案全本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21:00: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电影《谍中谍》主题音乐、《现代启示录》配乐、《日瓦戈医生》主题音乐《重逢有日》。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与画面的结合,体会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
  2、了解电影《谍中谍》、《现代启示录》、《日瓦戈医生》的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1、欣赏《谍中谍》主题音乐。
  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南斯拉夫电影《桥》中的音乐,初步了解了音乐在电影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如可以与画面结合表现情景,也可以烘托气氛。今天再请同学们欣赏几首电影配乐,进一步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师播放《谍中谍》的配乐。
  学生聆听并回答。
  师补充。
  简介《谍中谍》的配乐。
  学生欣赏《谍中谍》的片段,体会音乐在这个场景中的作用。
  2、欣赏《现代启示录》配乐。
  播放《现代启示录》配乐。
  师:这段音乐在影片中有什么作用?
  生答,师补充。
  学生观看影片。
  3、欣赏《重逢有日》。
  欣赏电影音乐《重逢有日》,想象这段音乐应该配以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学生欣赏音乐并回答。
  师简介电影《日瓦戈医生》的主题曲。
  4、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感受三段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21:00: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一路平安》。
  2、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一路平安》优美、抒情的情绪。
  2、理解同一段音乐在电影不同场景中的运用。
  3、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教学过程:
  1、欣赏歌曲《友谊地久开长》。
  师: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次相聚和离别,再过半年,你们就是毕业了,毕业之后大家会升入不同的中学,也许你们中间有很多人很长时间都不会再见面,但是在小学六年的友谊是永远不会忘怀的。作曲家为了表达这种友情创作了很多歌曲,你们能举几个例子吗?
  生答。
  师: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看看谁知道是什么名字?
  学生欣赏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并回答。
  师简介歌曲。
  2、学唱歌曲。
  学生边听音乐边默唱。
  学生演唱。
  学生跟电子琴视唱二声部旋律。
  学生完整演唱全曲。
  3、欣赏乐曲《一路平安》。
  播放《一路平安》音乐。
  师:这首乐曲和《友谊地久天长》有什么关系?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生听后回答。
  师简介歌曲。
  再欣赏。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情绪。
  师讲解电影《魂断蓝桥》。
  学生观看电影片段。
  4、舞蹈《一路平安》。
  学生在《一路平安》的伴奏下学跳三步舞。
  5、小结。
  教学随笔:在音乐中感受优美、抒情、略带忧伤的情绪。能随音乐跳三拍子的舞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21:00:00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创编《人鱼的童话》小剧本,分角色表演。
  教学目标:
  1、能通过集体讨论创编《人鱼的童话》小剧本,并为表演选配合适的音乐。
  2、能担任一个角色,积极参与表演。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上几节课我们欣赏了一些电影片段,了解了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亲自实践,自编自导一部我们自己的小电影《人鱼的童话》。
  1、创编故事《人鱼的童话》。
  让学生看书上五幅插图。
  学生分小组进行创编。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组任选一幅,把它当成一个独立的故事去思考,最后对它们进行串联。
  师到每个组进行启发引导。
  2、学生分小组汇报创编内容。
  3、师生互评。
  每组进行修改、定稿。
  4、完整表演小电影《人鱼的童话》。
  师:拍一部小电影是件不容易的事,需要大家的密切配合,大家想一想,都需要有什么样的工作。
  生答,师补充。
  师为学生具体分工:
  (1)导演。
  (2)演员角色。
  (3)化妆。
  (4)群众演员。
  (5)道具。
  (6)讲解。
  (7)灯光。
  (8)音响。
  (9)杂务。
  3、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21:01:00 | 只看该作者
第六单元 我的祖国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欣赏管弦乐合奏《红旗颂》。
  教学目标:
  1、提高学唱歌曲的效率,能较快学会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2、对藏族民歌及其音调感到兴趣。
  3、初听《红旗颂》,感受其宏伟的气势,听出其中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音调。
  教学过程:
  1、导入。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我的祖国”。热爱自己的祖国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但是热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音乐课上,我们主要应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也最能激发起人们的某种情感。例如今天我们要欣赏的管弦乐曲《红旗颂》,听了就会使人感到精神抖擞、信心百倍,一种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怀抱中的温暖感油然而生,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2、欣赏乐曲《红旗颂》。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管弦乐合奏《红旗颂》,这是一首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优秀作品。同学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奏吗(学生回答)?教师在钢琴上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奏,再用卡片出示《红旗颂》引子部分:教师在琴上奏几遍,使学生加深印象。
  同学们可以听出这一音调基本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奏一样,但只用了原前奏的前半部分素材,并突出了三连音的进行,显得更有气势和紧迫感。
  这首乐曲的主题就是“红旗主题”,同学们可以看教科书41页。
  师在琴上弹奏。
  播放《红旗颂》录音。
  生听完后,互谈感受。
  3、学唱歌曲。
  (1)听一遍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范唱录音。
  (2)请学生朗读一遍歌词,并与学生装共同讨论这首歌词的含义与风格。
  (3)简介藏族。
  (4)再听一遍范唱录音后随录音学唱歌词。
  (5)克服难点。
  (6)请学生回答教科书上的两个问题。
  (7)随教师的琴声有感情地唱两到三遍。
  4、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学习歌曲效率高,听赏音乐时非常专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我的家在中国》、继续深入欣赏《红旗颂》。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我的家在中国》。
  2、能熟练地演唱“红旗主题”。
  3、学习用课堂乐器演奏“红旗主题”。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唱了表现藏汉一家亲的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合唱歌曲《我家在中国》。请同学们朗读一遍歌词。教科书中有一个问题,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从前我总在心里默默地说”“今天我总是这样自豪地说”这两句歌词的?
  生答。师补充。
  2、学唱歌曲《我家在中国》。
  (1)听范唱录音。
  (2)学习歌曲的第一乐段。
  (3)学习第二乐段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
  3、继续欣赏《红旗颂》。
  (1)上节课我们初听了《红旗颂》,还记得乐曲中的“红旗主题”吗?
  (2)现在我们来学唱“红旗主题”。
  (3)再次欣赏《红旗颂》。
  (4)再次放声歌唱“红旗主题”,鼓励学生为第一乐句填词。
  4、小结。
  教学随笔:学唱新歌效率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继续学唱歌曲《我家在中国》、欣赏合唱《我的祖国》。
  教学目标:
  1、完成《我家在中国》的合唱部分,富有感情地演唱全歌。
  2、记住《我的祖国》的主要旋律,并能分析两个乐段在音乐情绪上的对比。
  3、在演唱和欣赏过程中继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气势磅礴的《红旗颂》,这节课我们要欣赏一首既优美亲切又宏伟壮丽的合唱歌曲《我的祖国》,这首歌被选入“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听来使人既感亲切又心潮澎湃,同《红旗颂》一样,能激起我们的爱国之情。
  简介歌曲。
  2、欣赏歌曲《我的祖国》。
  (1)初听一遍。
  (2)请学生说说听赏的感受。
  (3)复听。随录音哼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4)学生完成课本上填空。
  (5)再欣赏一遍,要求学生记住歌名及主要旋律。
  3、继续学唱歌曲《我家在中国》。
  (1)复习第二乐段。(只唱第一声部)
  (2)共同学习合唱部分的第二声部。
  (3)分两声部合唱。
  (4)学习反复记号,这个记号常用在结尾部分。
  (5)学习结尾句。
  (6)学习第一乐段的歌谱。
  (7)富有感情地演唱全歌。
  4、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学习两声部合唱时效果良好,对歌曲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0-8-30 21:27: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3-11-7 21:51:4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4-12-19 15:54:16 | 只看该作者
很实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7 04: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