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教案集下载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4:35:00 | 只看该作者

 一转眼(静态-动态) 狮子
  (4)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5)小结,再用一个词说说火烧云形状变化又多又快的特点。
  四、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尝试写一段话
  (1)千变万化的火烧云接着还会像什么呢?展开想像......你想尝试描绘这美丽的景象吗?
  尝试题(三):(任选一题)
  ①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写一种你最喜欢的火烧云样子的变化过程。
  ②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又快的特点,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仿照第三自然段写一段话。
  (2)学生尝试写,教师个别指导。(指名写在投影片上)
  (3)投影反馈,订正。    
  五、课堂小结(略)
                        《四季童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四季的特点的,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3.认识7个生字。
  重点难点:了解课文怎样描写四季的特点,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四季风光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质疑导入
   1.板书课题,读题。
   2.读了课题后你们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二. 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1.童话中四季的主人公是谁?分别做了些什么有趣的事?从这些事中你体会到四季的哪些特点?
   2.汇报学习收获。
  三. 小组交流,品味语言
   1.请同学们选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细细品味,想一想:哪些句子或词语让你印象最深?你是从哪些地方了解到季节的特点的?
   2.学生选内容,找句子,圈词语,写感受,感情朗读。
   3.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小组交流,教师点拨。
   4.小组内以各种形式品读句子,体会“把景物形象化”的写作奥秘。
  四. 全班交流,深华感情
   1.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意见。
   2.汇报过程中,引导他们边读边想,再通过配乐和图片再现情景的方法,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中,体会感悟文本。
   3.用一个词(一句话)概括四季的特点。
   4.积累背诵。
  五. 布置作业
   1.摘抄喜欢的词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2.每人选择课文中的一个部分,组织一次朗读比赛。
                    《语文百花园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如何区别形声字,能记住它们,正确使用它们。
   2.让学生区别带有“静”字的近义词,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使用。
   3.熟读诗歌,积累气象谚语、指导写周记。
   4.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引入新课,提出学习要求
  二. 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落实训练内容
  (一)比一比,组成词。
   1.个人填空。
   2.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3.说出每组词语各自的特点。
   4.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5.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
   6.补充练习。
  (二)读句子,选词填空。
   1.默读句子,自主填空。
   2.学生汇报、交流。
   3.找出三个词的相同点和它们在意思或使用上的区别。
   4.交流,总结。
  三. 积少成多
  (一)读读背背
   1.自由练习读,指名读,正音。
   2.自由读,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大体了解诗句的意思,师生交流。
   3.用喜欢的形式读,试背,比一比谁背得好。
   4.全班齐背。
                                第二课时
  一. 我的采集本
   1.自由练习读,指名读,正音。
   2.交流,这些气象谚语的意思,教师及时引导。
   3.你还知道哪些气象谚语,说给大家听。
   4.布置学生把格言抄在《我的采集本》上。
  二. 阅读平台《周记一则》
   1.自由读文,想想《周记一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师生交流。
   3.你知道周记的写法吗?
   4.指导周记的格式。
  三.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三课时
  一. 走进“语文大课堂”
   1.启发谈话,明确要求。
   2.小组讨论,为推广普通话可做些什么活动,有哪些形式,商定计划。
   3.师生交流活动的内容及形式,小结。
   4.小组交流“推普”的做法。
   5.学生模拟“推普”的情景。
   6.老师引导学生在班内交流感受或收获。
   7.指导写周记。
   8.总结。
   9.作业:课后班内开展宣传活动,如故事演讲大赛等。
  二. 用好“指南针”
   1.明确题目要求。
   2.小组交流应如何与别人交流自己的看法。
   3.总结这种学习方法。
   4.用这种学习交流的方法,就题目提出的问题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
   5.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作补充。
   6.拓展,师生交流,总结。
   7.作业。





10树叶都是绿色的吗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   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4:35:00 | 只看该作者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学   法        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能力目标        2、抓住课文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        3、朗读课文,必得一个人的成长不仅需要向老师学习丰富的知识,还要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

第一课时
一、        宣布课题,导入新课。
课文以“树叶都是绿色的吗”这一问句为题,都有哪些意义呢?请大家在阅读课文中去体会它的含义,和给予我们的启示。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        仔细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
2、        在小组基全班,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的形式,熟记熟读生字词语,,有针对性地正音,提示生字中易错的笔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把课文度读熟。
2、默读思考:
(1)课文讲了林巧稚       
1、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
2、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 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3、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1、学生默读全文(默读时要结合“泡泡框”中的提示来思考。)
2、然后议论        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中小学暑期的哪些事?重点讲了哪件事?
(2)为什么林巧稚回忆起这些事总要称赞老师的教授方法?这方法对林巧稚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感情。
讨论、探究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林巧稚的生物课老师的方法好在哪里?
2、这堂生物课使林巧稚得到了?她为什么能得到这些?
3、学习了不起篇课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二、理解感悟
第2---10自然段是重点部分其中2—8段简明易懂,可以以学生自学为主,可引导学生理解。

第三课时
一、评价朗读。
(学生读并互相评价)
二、巩固练习。(课后练习3)
三、指导写字。
“辈”字上小下大。
“亦”字第六画是“竖钩”不要写成“竖”。        3、把没读懂的地方记下来。
读后进行议论。
1、找出相关的语句及段落,并根据自己的题解来叙述。
2、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悟出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1、朗读练习
2、背诵课文指定的段落。
学习重点字,并试着自己说出。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固然重要,但这是外因,更重要的是从老师的教导中领会老师的用心,从中得到启迪,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是内因,是自己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鼓励学生公正地评价朗读情况并学会表扬。        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拓展知识面。
教学教程
教师的活动及教法        学生的活动及学法        设计意图
补充资料:
哲理: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
人云亦云:云,说;亦,也。指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没有主见。
实践:人工智能改选自然和发行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
诺言:应允别人的话。
思维: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语文同步读本》指导:
引导学生自学《赢自己一把》、《盲童的画》。自学时通过“读一读议一议”抓住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事例,体会文章所要提示的道理。        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板书设计
                       10树叶都是绿色的吗
生物课给林巧稚的启示
                林巧稚从老师的教学直的感悟
                林巧稚从生物刘上悟到的哲理
《成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两篇有关“成长”的课文,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呢?想不想知道今天这个成长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好,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这个故事吧。
    【复习前面课文内容,引出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运用自己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还不能理解的在集体交流中提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4:35:00 | 只看该作者

   3自由读课文,你能知道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哪些地方让你产生了疑问?你想让老师、同学帮助你解决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故事大意,提出问题,培养归纳、质疑能力。】
  (三)检测识字情况,指导易错字的写法。
   (1)用“开火车”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听写生字。
   (2)当时反馈比赛情况,将写错的字正确的写法展示在黑板上,请同学介绍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3)区分形近字:你能给这些生字找个伙伴吗?再分别组个词
   (4)重点指导“驶、酬、诞”这3个字的写法,教师板书指导
    【以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以学生传授经验的方式更利于学生接受知识。】
  (四)集体交流,把握课文大意,质疑
   1《成长》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故事?
   2读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吗?
   3你有哪些问题需要大家帮助你解决?(学生边说,教师边分类归纳板书)
   4梳理学生所提问题,提出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从整体入手,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从学生的质疑中来,抓住课文的重点内容,以便于第二课时有目的地学习。】
  (五)作业:
    1生字、字词,熟读课文。
    2向家长询问或与家长交流自己成长中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从上一节课学生的质疑引入
   1同学们,还记得你们上节课就《成长》这篇课文提出了哪些问题吗?(电脑出示这些问题)
   2同学们的这些问题都是围绕“成长”提出的。(出示“因为这样更利于它的成长”)“这样”的成长是指怎样的成长呢?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它的成长”?
    【此环节的安排是从学生前一节课的质疑引入,使得两节课衔接自然、紧凑,再抓住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用课文的重点句提出问题,使学生从课始就进入课文的重点,体现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二)抓住重点段落深入体会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默读课文1-6自然段,画出小男孩的表现(包括他的语言和动作)
    (2)看到小男孩当时的表现,你会想些什么?
   2集体交流,抓住重点句体会,教师适时点拨
  (1)“自言自语地嘀咕……好像他的口袋里只允许装两块钱。”(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渴望得到两根香肠,但他又从来不买两根。)
  (2)当“我”表示要多给他一根香肠时,他用手推让说:“不要。两块钱买一根,还可以喝一听可乐。”如果你是他,此时你会怎样做呢?
      【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走入文本,深入体会小男孩内心所想】
  (3)从小男孩的态度,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朗读表现出来。
      【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
  (4)齐读第六自然段,我们和作者一样,会产生很多疑问,你当时会想些什么呢?
       语言训练:听了他的话,我琢磨:也许他的父母不太喜欢他,也许他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也许————,还也许————。
      【通过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男孩面对自己爱吃的香肠,却又不舍得买呢?
3体会第7-13自然段
  (1)“我”看到了什么情景,使“我”恍然大悟?(“我”看到在一个大雪天,约翰的妈妈开着汽车陪他给每家每户送报纸,每月可以拿到八十元的报酬。但他仍然花两块钱买一根香肠和一听可乐。
  (2)此时,你心中又有怎样的想法呢?你明白了什么呢?
   ①约翰是个很有责任感的孩子,冒着大雪坚持送报纸。
   ②约翰家不是没有钱,是他自己这样做的,他这样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所得。
   ③约翰的妈妈其实很爱约翰,在大雪天陪他送报,还用这种方式鼓励他做事要坚持不懈。
      ……
  (3)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你想对小约翰或他的妈妈说些什么呢?
   4齐读第14自然段,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他的成长”?你觉得是这样吗?你有没有相类似的经历,结合生活实际和大家谈一谈你的看法。
  (三)总结全文
   1这样一个可爱的男孩,我们是不是该记住他呢?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样子,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描写约翰外貌的句子。
   2你觉得约翰哪儿可爱?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约翰可爱的语句,读一读。
   3如果约翰站在你的面前,你会怎样夸他呢?
  (四)作业
   1把《成长》的故事讲给父母听,请他们也谈谈听后的感受,与家长进行交流。
   2把描写约翰外貌的句子读一读,再抄下来。
   3推荐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两篇文章《乌塔》和《爸爸错了》。
《球王贝利》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点、难点:从球王贝利的成长经历中,受到启迪。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看录像导入
  (播放一段贝利在进行足球比赛的资料片)小球迷们仔细看,谁是有“球王”称号的贝利?看他那娴熟的技艺,精湛的脚法,真令人拍手叫绝,你们知道贝利是怎样成为“一代球王”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名字叫《球王贝利》,看看贝利的成长经历使你受到什么启发?
(二)初读课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4:35:00 | 只看该作者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2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轮流读一个自然段,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课文写了贝利的什么事?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内容的梳理
 (送足球→参加训练→捧回金杯)
(四)默读课文,思考
 1教练为什么送给小贝利一个足球?后来又为什么让小贝利到他的训练场去?
 2在文章中划出相关的句子,来说明理由。
(五)结合思考题进行集体交流
 1教练送给小贝利一个足球的原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结合课文的内容说):
 (1)教练看出贝利对足球有浓厚的兴趣;
 (2)教练发现他有踢球的天赋;
  3)教练爱护这样的人才。
 2教练为什么让贝利到他的训练场上来?(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1)因为教练满足了自己对足球的热爱,,贝利送给教练特殊礼物的感恩行为打动了教练。
 (2)教练认为他是好苗子,喜欢他的为人,教练被这种真诚感动了。
   【此环节的目的是训练学生运用因果句式回答问题。】
(六)总结全文
 你从“一代球王”贝利的成长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谈看法)
 (1)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勤奋苦练,才能取得成功。
 (2)爱好+天赋+勤奋=成功
 (3)成功需要“伯乐”的发现与帮助,但自己首先应该是“千里马”。
 (4)我们应该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有一颗感恩的心。
(七)作业
 1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查找贝利或其他名人的成长故事,从中受到更多的启迪。
 2推荐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两篇文章《十一支康乃馨》和《小象奴奴》。
                    《语文百花园三》教学设计
语海畅游
 1.读一读,注意“一”字声调的变化。
    目的:引导学生注意“一”字在不同声调前会发生变化。
    过程:(1)自己读一读,注意“一”字的读音。
       (2)你发现“一”字读音变化的规律了吗?
       (3)我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
    例:一目十行、一念之差、一贫如洗、一窍不通、一事无成
      一丝不苟、一塌糊涂、一言为定、一字千金、一视同仁
   2.汉字真有趣。
    目的:一方面增强对汉字的了解和学习汉字的兴趣,另一方面帮助辨析“析”和“折”。
    过程:(1)自己读一读,你从这段话中了解到了什么?
       (2)你会分辨“析”和“折”了吗?
   3.读句子,查字典,想想带点词语的意思。
    目的:引导学生注意一词多义现象,培养学生据词定义的能力。
    过程:(1)在字典中分别查出“保险”和“精神”的意思。
       (2)自己试着进行选择,把所选的意思带到句子中读一读,看是否合理。

  积少成多
  读读背背:
   目的:强化本单元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养成勤奋好学、将来勤奋工作的良好品质。
   过程:
    (1)自读,注意读正确、流利。
    (2)小组读,互查。
    (3)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大体了解格言的意思。
    (4)试着背一背。
    (5)指名背一背。
    (6)抄写在《采集本》上。
  阅读平台
   目的: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过程:
    1.读题目,了解题意。(“联”指对联,“改联”改写对联。)
    2.带着问题读一读,说一说。
    3.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想法?
  指南针
   目的:学习制作读书卡片。
   过程:
    1.读一读,读书和制作读书卡片有什么好处?
    2.读书卡片可以有哪些内容?
    3.参照样子,自己制作一个读书卡片
    4.展示学生所制作的读书卡片

  能说会道、笔下生辉——收集身边的闪光点
   目的:让学生通过发现、收集别人身上的闪光点,“由衷地赞美”他们的可贵品质,来发现“真、善、美”;同时也可以从别人身上汲取好的东西,促使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快进步。
   口语交际及习作的指导思想: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达,在口语交际中渗透写作知识。
    (2)借助口语交际活动拓宽写作思路。
    (3)将习作教学与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注意观察,提高认识能力,学会赞美别人。
   2学习在习作中运用多种方法搜集资料,为习作做准备。
  教学过程(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游戏引入
  我们在电视中经常看到有些主持人在进行人物专访提问时,喜欢让被采访者在极短的时间内回答出问题。今天,老师也想当一回节目主持人,采访咱班同学,请大家也在很短的时间内回答提出我的问题,你们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吗?
  1、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吃?
  教师评价:喜欢外形
  喜欢味道
  喜欢营养
  ……
  2、水果的味道、形状、营养可以统称为水果的什么?
  3、教师小结:看来水果的特点可以从味道、形状、营养等多方面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4:35:00 | 只看该作者

  二、新课讲授:水果谈得不错,我们再换个话题好吗?,请同学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注意把字写的大一些。
  (一)在我们班,你最想夸奖的同学是谁呢?写好后把答案举起来,给周围的同学看看。
  1我要进一步采访了:为什么你要夸他呢?
  2指名2—3名同学回答,在同学介绍的时候,其他同学要仔细听,看看他夸的人物有什么闪光点?
  (此环节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发现学生能用列举熟悉的、印象深刻的事例说明人物闪光点的方法,马上给予表扬。)
  预计情况:(1)学生举了一个事例
  表扬:他能举一个自己很熟悉的事例,很有说服力,看来举一个熟悉的事例是个好方法。
  预计情况:(2)可能有的学生会列举多个事例
  点拨:看来你对他真得很了解,一下子举出了好几个事例,能说说哪个事例给你的印象更深刻一些吗?
  3、教师引导:就像水果的特点可以从味道、形状、营养多个方面来说一样,其实人的闪光点也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除了前面谈到的,你还能想到哪些方面的闪光点。
  4、教师小结:看来介绍人物特点也可以从很多方面表现,而且要想让别人记住自己介绍的人物,就要抓住他与众不同特点,而且用自己熟悉的、印象深刻的事例来介绍。
  (二)如果老师再给你一次接受采访的机会,你能不能说出一位身边有特点的人?同时介绍能表现他这个特点的事例。请看采访提示。(出课件一)
  ◎你想向大家介绍谁?他的闪光点是什么?
  1、大家打开手里的信封,拿出答题卡,(出示课件二)
  谁()
  闪光点()
  用一两句话说出能表现他这个闪光点的事例。
  2、事例说的要简洁,能说出这个人的特点就行了。这是我写的答题卡。
  (教师示范说事例:刘明特别爱帮助同学。)
  3、请同学填写自己的答题卡,填好后和同桌交流,交流时重点听听对方说的事例能不能表现表格中填入的人物特点。
  2、反馈小组意见:你的同桌举的事例能表现特点吗?
  你对谁说的事例拿不准,全班交流。
  (三)通过采访我们发现了不少有闪光点的人,也回忆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例,如果让咱们把这个同学写下来行吗?(出示课件三:写作题目和要求)
  题目:夸夸我的同学
  要求:1、通过一件或几件事写出同学的闪光点。
  2、注意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1、习作就要按要求完成,请同学读读要求,结合这两点要求,想一想:要写这位同学,还有什么困难呢?
  (如学生说不出困难可这样问:我们下周作文课上写这个人,在下面一周的时间里,我们可以为这次习作做些什么准备呢?)
  预计困难:事情过去很长时间了,我对他当时的语言、动作记得不太清楚。
  教师点拨:
  1、这的确是个很实际的问题,因为我们举的事例都是以前发生的事,可能有些细节记得不太清楚了,大家有什么好方法解决这个困难呢?)
  [随机板书:访问、再次回忆]
  2、访问就要事先有准备,就像今天老师采访你们一样,我们可以问些什么呢呢?谁能具体谈谈。
  (你还记得他当时是怎么说的吗?)
  (你还记得他当时的表情吗?)
  (你当时是怎么说的?)
  3、人物的特点,特别是性格方面的特点会时常在生活中表现出来,如果你能再创设一个环境,让这个人真地说一说、做一做,你观察起来就更清楚了。
  例如:写同学耐心讲题,可以再拿一道自己不会的难题向同学请教,观察、记录下同学给自己耐心讲解时的语言、动作、神态。
  4、教师小结:当然,无论是使用再次回忆,还是访问、创设情景这些方法,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能很具体的得到人物做事时的语言、动作、神态,为完成习作的第二个要求服务。
  三、课后延伸
  那么我们怎样把收集到的这些材料记录下来呢?老师为同学推荐下面这张记录表。(出示课件四:记录表)
  1、我们来看看这张表的哪些内容已经能填了?(人物、闪光点)
  2、下面这部分内容可以按不同情况记录下他的动作、语言、神态。
  (出示教师的范例)
  谁()
  闪光点()
  事例在…情况下语言动作神态
  3、预祝同学们下一周的采访、收集工作顺利,下周的习作课上能带来更丰富的材料。

                    第二课时:
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课堂习作
《麻雀》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一、掌握本课的生字和生词;着重理解课后第2题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二、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爱”的强大力量。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一、利用字典自学生字新词。
   二、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
    启发谈话:麻雀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种很常见、很普通的鸟。它没有漂亮的外衣,没有动听的歌喉,平时不会有人愿意多看它几眼。然而,在这普普通通的鸟的身上,有着一种令人敬佩、令人感动的精神,却很少有人发现。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种少见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4:35:00 | 只看该作者

二、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课文描述的是怎样一件事。
三、自学课文。要求学生读懂每一段课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自由读课文,把不懂的词句画出来。
四、检查预习、自学情况。
   1.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成词语。
   2.理解词义:摇撼、扎煞、绝望、拯救、庞大、安然、无可奈何等。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的是猎狗要吃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一只老麻雀为拯救小麻雀从树上飞下来要与猎狗搏斗,“我”深受感动,带走猎狗的事。
五、理清文章层次。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作者先写在“我”打猎回来的路上,猎狗发现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小麻雀;接着写猎狗欲吃小麻雀,但被一只老麻雀的勇气弄得愣住了;最后写了“我”带着猎狗走开了。
   2.按这种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全文分两段:第1自然段为第一段,第2——7自然段为第二段,其中第2、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4、5、6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第7自然段是事情的结局。
六、作业。
   1.写生字和词语。
   2.根据课后的练习1体会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指名读课文,读后回答问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时间:打猎回来时。地点:林荫路上)
 (二)学习第二段,自由读课文,读后师生讨论问题。
 1.讨论事情发生的起因
(1)猎狗发现了什么猎物?(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2)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么神态?(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呆呆地”与“无可奈何”这两个词可以用来描写人或动物的哪些方面?(神态、心理等)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才出生不久,是从巢里掉下来的?(它拍打着小翅膀,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指导朗读:“猛烈”写出了风很大,要重读;“呆呆地”和“无可奈何”写出了小麻雀毫无办法,要突出它没办法,不知怎么办好,声音要拖长一些。“嫩黄”与“绒毛”要读得稍重一些。(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然后指名朗读。
2.讨论事情的经过。
 (1)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是怎样做的?接着又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默读第四自然段。①回答上述第一个问题。(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指导学生读这句时,要突出紧张的气氛。②回答上述第二个问题。(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跟前)怎样理解“像一块石头似的”,引导学生讨论理解。“绝望”是什么意思?注意此时老麻雀是什么样子。指导朗读:第二句要读出老麻雀的急切之情,第三句要表现出老麻雀的绝望。
 (2)老麻雀这么急切地飞下来,要做什么?齐读第五节。学生回答问题: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拯救”一词怎样理解?一只麻雀斗得过一只猎狗吗?老麻雀知不知道这一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读文中句子回答)明知斗不过,为什么还要飞下来?(读文中句子回答: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怎样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要引导学生回答得充分、具体。
(3)面对如此无畏的老麻雀,猎狗是怎么做的?默读第六节。想一想猎狗为什么会愣住?“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说明了什么?指导朗读:“愣妆、“这么大”两词要重读,两个“慢慢地”要读得声音长些,表现出猎狗的发愣和犹豫。
3.讨论事情的结局。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唤回猎狗,把它带走。
三、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描写了一只弱小的老麻雀,在凶猛的猎狗面前拯救了小麻雀的生命。老麻雀的英勇无畏,老麻雀伟大的母爱令人钦佩,令人感动。
 四、附板书设计
            7.麻雀→←←斗救猎狗。
                          14《让他们自由生息》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日内瓦人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从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写方式。
   3.认识8个字,会写10个字。掌握钢筋、修剪、贵贱、联合国、赴宴、啄食、面包屑、野餐等词。
  [教学重点]
   1.感受课文中描写的野草自然生长、人与鸟和谐共存的景象,理解日内日瓦人民对自然的热爱。
   2.了解课文的结构,学习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人工草坪与野草‘只有高低之分、没有贵贱之别’”和“小小麻雀也‘活得自在,活得有尊严’”的深刻含义。
   2.“啄”的声调是二声,不是一声;“餐”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联”与“连”意思上的区分。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准备]
   1.日内瓦的城市风光图片(录像)
   2.课件
   3.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4:35:00 | 只看该作者

    初读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并学习生字,提出问题。
  二.教学步骤:
  (一)谈话引入:
   1、现在世界上现代化的大城市越来越多,建设得越来越先进,你知道哪些现代化的大城市?
   2、看,这是世界上著名的日内瓦。(图片或影像)这座城市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的地方?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介绍日内瓦的课文。
    (学生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巩固字词,引发思考。学生书写题目时自然会想到:为什么是“它们”而不是“他们”?“它们”指谁?]
   3.齐读课题。
   4.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思考、并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看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2)指名让学生朗读分段朗读,检查字音掌握朗情况。然后学生评议,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3)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
   2.利用字、词卡片检查生字掌握情况。认读生字看片同时,结合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或提出并解决相应注意问题。
    (1)“筋”:指什么?结合图片理解“钢筋”。了解它是动物、人体中的一部份。
    (2)“剪、栽、啄、赴”:都是表示什么的词?动作与什么有关?所以字中带有什么偏旁?
    (3)容易写错的字是哪几个?在桌上写两遍。(啄、餐、)
    (4)“联、连”“溅、贱”如何区分?(组词)
      [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识字、写字能力,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放手,充分给学生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运用所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习掌握生字、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学、合作能力。同时,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与指导的强化,并注意渗透相关的汉字知识。]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提出问题。
   1.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思考:课文主要介绍的什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全面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再读课文,思考文中的“它们”指的是谁?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品味语言、理解词语、朗读课文,感受日内瓦城市中野草和小鸟自由生息的状况,激发学生保护、爱护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步骤: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下面我们复习一下:
  (二)复习生字、词
   1.抽读生字卡片。
   2.重点巩固易错字:啄、餐
  (三)理解感悟课文
   1.引入:
     (1)板书知道课文主要介绍的是日内瓦的什么在自由生息?
     (2)板书课题:回忆课题中“它们”指的是什么?
     (3)板书:野草   小鸟
   2.指名分别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哪些自然段让
     你感受到野草在自由生息的?哪些自然段让你感受到小鸟在自由生息的?[整体感知每一部分,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按不同部分练段成篇的方法。]
   3.日内瓦人怎样让野草“自由生息”的?找出课文中有关句子读一读,从这些句子中,你想到了什么?
     课件出现学生谈到的重点语句,朗读、理解:
   (1)日内日瓦的绿地虽然大多是地毯般美丽的人工草皮和花坛,但也时时可见花花绿绿的野草和野花。
     引导感悟:
      A:一般的现代化城市对野草会怎样?
      B:虽然……但是表明什么?由此看出什么?
      C:“时时可见”什么意思?还可以换成“……可见”?结合
   (2)在路边、树旁、楼房偏僻角落以及城乡结合处,凡无需特别美化的地方,都生长着野草和野花,它们得到园林工人的定期修剪养护。
       引导换词理解:
      A:如果说前面的句子告诉了我们野草“时时可见”,那么,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可以同样用“……可见”来概括吗?
   (3)日内瓦植物园的一面山坡,野草高高生长在里圈,人工栽种的草皮低低守护在外围,两者错落有致,只有高低之分,没有贵贱之别。
      引导感悟:
      A:“只有……没有”看出什么?你看到城市的草坪。什么样?通常人们会怎样做?
      B:提供资料:人工草皮的价格。野草需要用钱买吗?
      C:引入:野草不仅不需要钱来买,日内日瓦的人们   
           还非常重视野草的价值,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4)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从第四自然段中你又感受到什么?
       A:学生默读后自由发言。
       B:教师启发引导:
        [对野草如何自由生息的理解主要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品读词语、资料运用、朗读评议等方式来使学生感悟。]
   4.日内瓦人怎样让小鸟“自由生息”的?
    (1)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找出课文中有关句子划出来,读一读,想一想,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7 07:4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