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教案集下载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4:28:00 | 只看该作者

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在语言环境中自主识字
2.了解太空中的有趣生活,尝试读好相关的句子。
3.能结合课文,以及课外知识,展开想像,练习说说当自己飞上太空时,还会
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前不久,我们看了一场电影《太空营救》,相信大家都还记忆犹新。今天,让我们再一起到太空去游玩,感受太空的奥秘。
2.出示课题:38 到太空去
3.指名读  齐读
二、认识生字,学习课文
1.学习生字
1)乘——乖(比较)    糊——湖——蝴   2)餐:组词  3)磁:组词
4)膏:注意结构   5)绑:好办法    6)否:反义词“是”
2.课文的第一节向大家描述了一位小朋友做的梦,谁来说说,他梦到了什么?
1)指名读   2)齐读
3.过渡:如果,你能乘坐航天飞机到太空,你会发现,那里的生活有趣得连做梦都想不到。它到底有多有趣呢?自由读3、4小节,说说在太空中有哪些趣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读句子:
在太空中,由于摆脱了地球引力,处于失重状态,所以任何东西只要轻轻一碰,就会漂浮起来。
1)男女分读   2)齐读
4.飞上太空还有许多有趣的事,你知道的还有哪些?
学生交流
师:太空真是太奇妙了,小朋友你们想去探索太空的奥秘吗?
三、说一说
假如你去太空,会怎么生活呢?和小伙伴合作演一演,再说一说。

  教学反思:正确流利读课文。儿歌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相信学生喜欢读,但是,由于本文有一些特定的术语,学生不一定熟悉,所以在课的开始,我还是采用让学生自由读的方式读准字音,再检查个别分节朗读的情况并及时正音。在讲到太空生活有趣的环节时,要求学生能用不同的形式反复朗读有关句子,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好课文。

39.神秘的恐龙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的十个生字:秘、恐、庞、亿、历、史、测、亡、存、遮。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和记忆:“庞、历、史、亡、存”。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在阅读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找出关于恐龙消失的原因。  
3 知道恐龙曾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它的灭绝至今是科学上的一个谜。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和词语,能正确朗读课文,并能找出关于恐龙消失的原因。  
2知道恐龙曾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它的灭绝至今是科学上的一个谜。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课前,我们班的很多小朋友都已经收集了很多有关恐龙的知识,你能不能给我们大家介绍介绍你知道的恐龙?
哦!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听了大家的介绍我还真长了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到课文里去探索一下有关神秘的恐龙的知识吧。
二.        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        教师范读
2.        自学生字、词语。
(1)        把生字、词语读正确。
(2)        把课文读正确。
3.        全班交流
“庞”里面是个“龙”;“遮”书空。
三.        朗读感受:
1.        自读课文的第一节,作者提出了什么样的疑问?
2.        找好朋友读一读第2、3节,想一想:科学家们作了哪些推测。
3.        全班交流。
4.        关于恐龙消失的各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如果都不同意,说说你的看法。
5.        关于恐龙消失的各种说法有这么多,而至今这仍然是科学上的一个谜。
齐读第4节。
6.        抽生读读句子的第二句。
7.        想象恐龙当日的辉煌。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8.        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常用形式,以读代讲,可以帮助学生在读中感悟。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在反复读后圈划出关于恐龙消失原因的说法的句子。然后,让学生通过对句子的反复朗读,再深入体会文中恐龙灭绝说法的句中的意思。让学生通过朗读、认知、朗读、理解这个过程,在一种自由、自主的学习环境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40 会跑的“黑板”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10生字“杰、研、贯、注、辆、顾、考、吁、恍、悟”;正确书写并记忆“杰、注、考、吁、悟”。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在阅读的过程
中想想“黑板”为什么会跑,安培怎么会在这块“黑板”上演算数学题的。
3.体会安培对科学的专注态度,并对这种态度产生敬仰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朗读课文,根据句子的内容读出不同的语气。
2.边读边思,体会安培对科学的专注态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板书课题,齐读。
2、        激趣:“想知道黑板怎么会跑吗?读课文,找找:文中的黑板究竟指什么?”
二.初读课文
1、        学生自学。要求:边读边思考以上问题,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检查指导。
(1)        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板书学生读错的字,纠正)。
(2)        交流。知道:黑板指马车车厢的后壁(观察插图找后壁)
出示句子并朗读:“原来,那不是一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
三.再读课文
1.再读课文:“马车车厢的后壁,安培怎么会当成黑板呢?”
(1)        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
(2)        找到文中的语句,读读议议。
1)        学习第2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4:28:00 | 只看该作者

议:安培把什么都忘了,一心想着数学题,所以会把车厢后壁当成黑板。街上人来人往,很热闹,但他并没有留意这些,相反边走边在自己的衣襟上写呀画呀。
读:抓住“来来往往”“什么”“只顾”
最后师问生读:安培走在街上散步,他做了些什么?心里怎么想?
2)        学习第3小节。
议:安培最希望能有一块黑板给他演算。这时正巧有一块黑的板出现在他的面前,他就以为是黑板。
读:“多么希望”读出迫切的心情。“太好了”读出欣喜的情绪。
最后问生读:安培看到黑板,他些什么?心里怎么想?
2.再读课文:“但这并不是真正的黑板呀!        安培是怎么用这块黑板的?
(1)        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
(2)        找到文中的语句,读读议议。
第4节
读议。起先,安培就在车厢跟前演算,后来他发现黑板慢慢后退,他很着急,就跟着黑板边走边演算。
再读:哪儿看出他着急?说明什么?朗读
指导朗读句子:黑板还在移动,安培不知不觉地跟着黑板走,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抓住不知不觉和聚精会神体会安培的专注。)最后师问生读:安培发现黑板在动,他做了些什么?心里怎么想?
想象并说说:街上的行人看到安培这个样子,会说些什么?(称赞、取笑、惊叫)
第5节
读议。(后来车跑得快了,安培只好不写了。气喘吁吁说明安培追着马车跑了好长一段。)
3.指导朗读2——5节。师问生读,注意语气变化和重点词语。
四.小结:课文讲述安培因为思考数学题入迷,把马车车厢当成黑板在上面演算的故事。正是因为他把精力都放在研究上,所以成为了著名的科学家。
五.复习生字
1、        学生自己学习:读生字,注意字形。
2、        检查。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教师重点提示“襟”“希”

  教学反思: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质疑,使学生对所要学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捧起书读了起来,初读课文后,通过完成填空,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作出了同一意思但用不同词语的填法,思维的火花迸发,但在这里的时间把握得不够好,显得长了些。

41 程门立雪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杨、宋、著、敬、题、敲、默、待、慈、漫”;正确书写并记忆“著、敬、题、待、漫”。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在阅读的过程
中想一想,杨时为什么冒雪站在程老师家门口。
3.知道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难点:       
1.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
2.从杨时的行为中体会他尊敬老师的情感和爱学习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你们知道那些成语故事?你能说说吗?
2.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一篇成语故事。揭题:程门立雪   学生质疑
二.整体感知,分节分析。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边读边思考:程指是谁?立雪是什么意思?
2、        学生试答:程门立雪是什么意思?
(二)        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小组读课文,学习生字,学习词语。
者 敬  鼾 待 慈  漫
鼾—是鼻和干的组合。
者—是土加日加撇。
漫 持 —换部首学习。
慈—平舌音      慈的上面部分和丝作比较。
1、        学习第1小节。
你认为杨时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用直线划出句子。
2、        再读2—3节。
同桌读读课文。
1)        请你划出体现杨时爱学习的品质的句子。用——划出,并读读。
2)        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如“悄悄”“默默”“静静”等词语能体现杨时的什么好品质?
3)        指导朗读:
他们就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一边默默地背书,一边静静地等待着。
3、        学习4、5小节。
自己读课文,完成练习。
程老师醒来后,发现两个学生           地站在门口,就      把他们     屋里,心疼地说:“                                                      。”而杨时却说:“                                                      。”
4、        学习第6小节。
学生读小节,思考问题。
1)        程老师听了杨时的话,他望着门外漫天飞舞的大雪,会怎么想呢?
2)        如果是你,会象杨时那样做吗?
3)        说说你平时是怎样尊敬老师的?

教学反思:课题是一个成语,先让学生想想还知道哪些成语,先帮助学生复习成语。又对着“程门立雪”质疑,在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用句子训练代替分析,既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贯彻了本单元的训练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思考的习惯。

42、萧伯纳和小女孩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伶、俐、扬、普、刚、骄、傲、谦、虚、迪”。正确书写并记忆“伶、俐、扬、骄、傲、迪”。
2、积累6个词语和2个句子。
3、正确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4、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谦虚是一个人的美德,即使取得了成就也不应该骄傲。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板书课题,读题。
2、质疑。
二、听录音感知课文。
1、边听边思考:萧伯纳是谁?他和小女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学生交流:板书:有名   聪明伶俐
3、理解词语,激发兴趣。
A、还可以怎么介绍萧伯纳?(引导用别的词语替代“有名”)
B、你认为我班哪位同学聪明伶俐?用一件事说明。
三、自读,了解课文。
1、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受到什么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4:28:00 | 只看该作者

2、指名读课文,板书读错的字词,纠正;读生字,范写“幽”并书空。
3、齐读课文,交流:得到什么教育?
(1)、学生交流。
(2)、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节,说说:读懂得什么?(无论是谁都不应该骄傲;萧伯纳认为自己曾经骄傲过;说这些话时萧伯纳很谦虚。)
4、讨论:读了课文,你认为萧伯纳骄傲吗?
四、细读,理解课文。
1、找到写临别情景的内容(第2——4节),分角色读一读。
2、体会
(1)、哪句话写小女孩批评萧伯纳有点骄傲?(“您怎么会说自己了不起呢?”;特意用“普普通通”说自己。)
(2)、小女孩从哪儿看出萧伯纳骄傲?(说自己“世界闻名”;)指导朗读萧伯纳的第一句话。
(3)、听了女孩的话,萧伯纳愣住了。说明什么?(“自以为是”是骄傲的意思。)朗读,体会惭愧。
3、知道朗读第2——4节。再分角色读。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节。
六、复习巩固。

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朗读虽然读时很投入,但却缺少情味,没有真正引起内心的感受与情感的共鸣,我深深感到朗读中的“有感情”绝不是对文字本身的技术处理就能解决的。只有文本内容联系到了学生某一方面的生活经验,才能触动学生内心独有的感受,朗读才有味道。这样的朗读才是“多角度、有创意”的朗读。


43、发烫的手指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维、馆、亢、委、婉、缝、继、凉、芬、伟”;能在老师的指导描写并记忆“馆、亢、委、凉、芬、伟”。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在阅读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正确朗读课文,理解 “手指为什么会发烫”的原因。
3.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取得成就。
教学重点和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 “手指为什么会发烫”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揭示课题:43、发烫的手指
2.质疑
3.带着问题自己读读课文
4.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5.介绍贝多芬,播放一段钢琴曲。
二、学习课文
1.出示课文第一节的内容:二百多年前,在维也纳……钢琴声。
(1)学习生字“维、陋”
(2)指导朗读
2.这位旅客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学学生字,用直线划出看到的句子,用曲线划出想到的句子。
3交流,指导朗读
4.齐读1-3节
5.师过渡:当这位旅客看到有人弹琴竟然把手指都弹烫了,需要用冷水来冷却一下,非常吃惊,但当他听到侍者的话,就更加吃惊了侍者说——(师生配合朗读最后两节)
6.你觉得贝多芬是个怎样的人?
三、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勤学苦练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教学反思:课文的导入是学生对已学词语的一种积累与巩固。学生通过预习,不仅可以说出文中出现的词语,还可以说一些日常生活中积累的词,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同时,让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是对他们“学习提问”这一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44、山里的桃花开得迟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沈 芳 寺 凋 院 枯 萎 约 袄 原”10个生字。
正确书写并记忆“沈 芳 寺 枯 约 袄”。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重点读好写沈括认真思考的语句。
3.通过学习了解沈括从小就是个爱动脑筋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有关内容读懂文中两句古诗的意思。
2.了解山里的桃花为什么开得迟的道理。能根据要求圈划词句。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揭示课题,指导朗读。
2、质疑
3、这个故事讲的是哪个大名人的故事?(沈括)
4、学生字:沈   括
5、教师简介沈括
二、整体感知
1、师范读,学生思考课文讲了沈括的什么故事?
2、学生交流
3、你觉得沈括是个怎样的人?(爱动脑筋,善于实践)
三、学习课文
1、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沈括是个爱动脑筋的人呢?读读课文,直线划出有关句子,说说理由。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学习课文:
    (1)学习第二节
        生字:枯  萎
        说理由
        指导朗读,重点“真的”,换一个词语(果然)
     (2)为什么说“真的”,学习第一节
        生字:菲、寺、凋
        理解古诗的意思,找出相应的句子。
        指导朗读
3、齐读1、2节
4、师:沈括和小伙伴一起上山看桃花,他有没有找到答案呢?用曲线划出原因的句子。
5、交流,理解课文最后一节的意思。
6、学习生字“飕”,记住字形,为什么妈妈让沈括带上小棉袄?
7、指导朗读
四、拓展:课后说一说:你对哪些自然现象产生过疑问,提出来和同学们讨论

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十分注重读,通过有层次、有目的的读文将教学重点、难点逐一突破,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实现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又从思想感情到语言文字的提升。不足之处在于课堂节奏掌握得不是很好,教学后半部分时,时间有些紧张。即时评价还可以灵活多样些。


45  爱因斯坦小时候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坦、筋、掏、笨、业、娃、蜡、凳、糟”9个生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坦、笨、业、娃、蜡”5个生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4:28:00 | 只看该作者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尝试读出不同语气的两个句子。边读边思考,想想老师开始为什么生气,后来为什么很感动。
3.让学生懂得做事要不怕失败,肯下功夫。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想想老师开始为什么生气,后来为什么很感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1.师:你对爱因斯坦有哪些了解?
爱因斯坦小时侯又是怎样的呢?
2.出示课题
1)指名读
2)齐读
3.学习生字:坦 (组词)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师范读,学生了解: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习生字:伟
2.小组读课文,课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情?分别发生在什么时候?重点是哪一件?
第一件事:写爱因斯坦怎样开始对科学发生了兴趣。五岁玩指南针这件事,具体说明他“从小善于观察”。
第二件事:在手工课上因为肯花力气认真制作小板凳终于使老师转变态度的事情。
3.学习第二件事情
自由读课文
1)老师开始为什么生气,后来为什么很感动?
A:找到老师生气的句子:“一个很不像样的小板凳”
                      “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
                      “世界上还有比这更槽糕的板凳吗?”
                 比较: 世界上没有比这更糟糕的板凳。
指导读句,体会感情
B:连做三个、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对待作业态度认真
2)学习生字:
笨:形声字  蜡:比较  借、错   登:好办法     糟:好办法
3) 读词语
伟大  像样  糟糕  板凳  从此
4)指名读,小组赛读三、四节
三、说一说:
有人说,爱因斯坦笨;有人说,他很勇敢;有人说,他很诚实;还有人说,他很认真……
你觉得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和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说话过渡到作文是二年级教学的一大难点。因此课堂上要加强学生说话训练。学生对爱因斯坦已有认知,通过说话练习给学生倾诉的机会,把话说清楚、说完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练习,仔细倾听。

46 不懂就问
教学目标: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10个生字,积累7个词语;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和临写“私”等5个生字。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学习边读边思考:想想为什么孙中山明知会挨打,还要向老师提问题。。
3.知道不懂就问是人的美德,更是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懂得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学习一、二小节
1.你知道,过去的孩子在哪里读书吗?
私塾:理解
它和我们的学校有哪些区别?
2.自由读一、二节
咿:你还知道哪些象声词
3.孙中山小时侯就在私塾里读书。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孙中山在私塾里读书时发生的一件事。
4.出示课题:《不懂就问》
指名读   齐读
二、学习3-10节
1.指名读3-10节,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交流
2.学习生字:
1)段:组词
2)霎:字型
3)漏:好办法
4)详:换部首(样、洋、杨)
读词语:
私塾  背诵  糊里糊涂  摇头晃脑  鸦雀无声  一字不漏  详细
3.小组读课文
想一想: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
这一问为什么把正在念书的同学吓呆了?
比较读句子: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课文背了出来。
            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课文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一字不漏”说明什么?)
学生交流
4.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知道不懂就问是人的美德,更是学生的良好习惯。
三、课外拓展
说一说:
知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小时侯是怎样读书的吗?了解一下,再说给伙伴听。?

  教学反思:由于阅读时,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边读课文边思考:为什么孙中山明知会挨打,还要向老师提问题),学生就很快地进入了自学状态中,他们各自独立地边读、边想、边写,动眼、动手、动脑,全班就呈现出独立学习、思想高度集中的这样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学生自读时,教师应通过巡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如:哪些学生已能解答问题,哪些学生在解答问题时遇到了困难。从而对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47.请不要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孔、雀、辽、阔、牧、愉、污、染、洁、由”10个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并记忆“孔、雀、辽、愉、由”5个生字。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在课堂中尝试背诵感兴趣的小节。
3.学习课文能边读边想,了解课文内容。
4.有基本的环境保护意识,尝试仿说诗句,提醒人们要注意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孔、雀、辽、阔、牧、愉、污、染、洁、由”10
个生字。
2.尝试仿说诗句,提醒人们要注意保护环境。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阅读《请别碰我们的绿树》
我们的地球需要绿色,我们更要爱护绿化,保护环境。
二.        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边听边跟读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运用工具书或注释自学生字并通读课文。
2.重点指导:
形近字:伐,代
“翱”书空
3.找出课文中与生字相关的词语。
三.朗读感受
1.        自读课文。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        再读课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4:28:00 | 只看该作者

思考: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3.        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4.        分组选择你喜欢的小节表演读。
5.        说话训练:
回到原来的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答:因为茂密的森林是小猴的乐园,是孔雀的故乡,所以请不要把树木伐光。
用同样的句式说其余的原因。
6.        背诵你读的小节。
7.        谈谈在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五.知识能力的迁移。
1.思维的拓展:学着课文的样子,展开想象,自编诗歌。
2.实践活动:表演课本剧。

  教学反思:再仿写诗句前,我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通过小组的合作,互相交流,共同实践,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了良好的个性,还建立了一种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的情感,增加群体的凝聚力,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
48.白鲸得救了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顽、股、堵、拼、嘶、附、惧、迹”8个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正确书写并记忆“顽、股、堵、拼、惧”5个生字。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人们抢救白鲸的过程中,了解白鲸的特点与习性,知道白鲸是世界珍稀动物,体会人们想方设法保护动物的真挚感情,
3.树立自觉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理解并有感情朗读人们救白鲸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丁丁的研究报告》这一课中,我们了解了一种名叫蓝鲸的动物,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也和鲸鱼有关,但这回讲的是白鲸。你了解有关白鲸的知识吗?
对了,白鲸是世界珍稀动物。什么叫“珍稀”?(珍贵,稀少)正因为白鲸的珍贵和稀少,所以我们要保护它,那就让我们来看看,人们是怎么保护白鲸的,读课题。
二.        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        教师范读
2.        自学生字词语
(1)        把生字、词语读正确
(2)        把课文读正确
3.        交流,你学到了什么。
辨析组词:
顽(     )         堵(     )         嘶(     )
玩(     )         赌(     )         撕(     )
三.        朗读感受:
1.        自读课文,想一想:一群白鲸遇到了什么困难?
2.        抽生读第二节,找一找:这群白鲸遇难时是怎么表现的?
指导朗读:它们着慌了,拼命用背部撞击冰块。但是冰块太厚了,怎么也撞不破,它们绝望地嘶叫着。
“拼命”、“撞击”、“绝望地嘶叫”要重读。注意读出白鲸绝望的心情。
3.        同桌互读第三、四节,找一找:人们当时是怎么表现的,找到有关的句子用直线划下来。
指导朗读:啊!奇迹出现了,白鲸成群结队地跟着破冰船慢慢游出冰区,进入深海。
读出人们惊喜的感情。
想一想:课文中的“奇迹”指什么?这“奇迹”是怎么会出现的?
四.        课外拓展:
白鲸得救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见到了亲人和朋友,它会说些什么?先自己说一说,再和几个同学一起分角色演一演。

教学反思: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就是能正确朗读课文,并能根据句子的意思感受白鲸的惧怕、村民的着急。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不断地调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将每一位学生带领到当时的情景之中,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


49带着尺子来钓鱼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买、律、捞、烦、毫、获、苟”7个生字,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描写并记忆“买、律、捞、烦、苟”。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文章的内容;按要求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尝试读出语气。
3.体会人们自觉遵守法律,保护海洋资源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读“买、律、捞、烦、毫、获、苟”等7个生字。
2.学习掌握带着问题边读课文边画词句,然后回答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2.揭题:49 带着尺子来钓鱼   读题
二.学习生字
1.学生自学。
2.大家交流。
惩——后鼻音  
       释——左边共七笔,第五笔是竖,上下结构,下面是“心”。
3.读读词语,说说意思。
1)一丝不苟——形容十分认真的样子。  反义词:马马虎虎
疑惑不解——比喻问题难以解答
2)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三.学习课文
1.一读课文
说说你知道些什么?
2.二读课文,读读句子。
指导朗读  原来,为了保护海洋中的自然资源,丹麦的法律规定只有超过22厘米的鱼才可以作为“战利品”带回家。
听了丹麦朋友的话,中国客人十分佩服和理解,一旦掉到小鱼,马上放回大海。
3.三读课文,回答问题。
1)小张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小鱼,为什么把它放回大海呢?请你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来回答。
2)为什么小张这么做?说说你的理解。
说明了小张等人自觉遵守丹麦法律,保护海洋资源。
4.拓展说话
如果你和爸爸一起在丹麦旅游,到海边钓鱼,也掉到了一条不到22厘米的鱼。这时,你们父子之间会发生一段怎样的对话?找你的好朋友说说,在演一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4:28: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本课我通过媒体介绍,自然引出丹麦这个有着丰富的海产资源的半岛国家,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情景,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丹麦这个美丽的国家。此外,为什么带着尺子去钓鱼应该是孩子们急切想了解的,也是本文的一个重点,故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想,在此基础上突破了课文原有的结构,直达主题。让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找出原因的句子。学生的主观愿望得到了满足,学习积极性会更高涨。再由这一主题联系上下文,直到朗读。课堂结构完整,环节紧凑,主题突出。

50、初冬
教学要求: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初、茫、塔、模、射、芒、稼、柏”7个生字,积累“初冬、白茫茫、模模糊糊、淡淡的、光芒、庄稼”等6个词语,正确书写并记忆“初、塔、射、芒、稼、柏”6个生字。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通过比较,知道雾中
和雾散后的景物有何不同。选自己喜欢的语句背一背。
3.知道初冬季节自然景色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继续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学习课文,通过比较,知道雾中和雾散后的景物有何不同。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0课《初冬》(揭示课题)
2、学习生字“初”
3、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
1、小组学习。   2、交流成果。   3、巩固:
A、读课后词语。   B、辨析组词:
忙(    )  芒(      )  茫(       )
三、学习课文。
1、师范读课文。要求:这是一篇写什么的课文?
2、师:文中描写的景色美不美?雾中的景色有一种特殊的美丽,而雾散后的景色就更美丽了。这么美的景色想不想读?那么就请大家各自大声地读课文,响亮地读,做到正确、流利。
3、分小节朗读课文。
4、想一想:哪几小节写了雾中的景色?哪几小节写了雾散后的景色?
5、交流。
6、听老师念雾中的景色,用心记一记雾中写到哪些景色?
7、交流、板书:
雾中:塔  小山  田野  树林  太阳
8、小组学习,找一找雾散后多写了哪些景物?
9、交流、板书:
雾散后:农民  柿子  黄叶  松树  柏树
10、在课文找到描写这些景物的句子读一读。
11、读一读你最喜欢的句子,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教学反思:通过雾中、雾后景物的变化,体会大自然的美好。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可以抓住同一景物在雾中和雾后的不同,来体会大雾神奇的作用,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具体可抓住“望不见→望得见”“看不清→看得清”“不耀眼→射出光芒”等词语,启发学生理解:为什么望不见了?为什么又望得见了?也可以设问:说说雾中和雾后,下面的景物有什么不同?(塔、小山、田野、树林、太阳)通过学生同桌互读,男女生互读了解雾中、雾后的景色的不同。

51、我是什么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漂、硬、躁、灌、溉、猜”6个生字的字音,尤其是“硬、灌溉、躁”的发音;掌握左窄右宽的汉字结构特点,能在田字格中正确摹写并记忆“漂、硬、躁、猜”4个汉字。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能选择文中喜欢的语句进行背诵。
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雪、露珠、霜,同时也了解水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与坏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初步认识大自然之产物——水,并能看图说说水是怎么变成汽,云是怎么变成雨的;产生对自然界万物的好奇之心。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尤其读准6个生字的字音;在田字格中正确摹写“漂、硬、躁、猜”4个汉字。
2.运用边读边思的方法学习课文,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雪、露珠、霜,同时也了解水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与坏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运用边读边思的方法学习课文,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雪、露珠、霜,同时也了解水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与坏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学习课文,初步认识大自然之产物——水,产生对自然界万物的好奇之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好,今天我们就来猜几个。注意听:忽然不见忽然有,像虎像龙又像狗。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你们真聪明,猜对了,谜底就是云。]  再听:  线儿有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落在水里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没有难倒你们,让我们再猜个难点的。]大小珍珠光又亮,霹雳啪啦从天降。小孩捡起捧在手,慢慢变成水一汪。[又猜对了,再难点]我是什么?学了30课你就知道了。
2、谁愿意来读读?齐读。
二、初读。
1、打开书,读课文时你想给自己提什么要求?就按这些要求读一读吧!你们都按照要求读课文了吗?
2、这些都是本课的生字,老师先来检查你们字音读的是否准确。
3、指名读。有这么多的字,我们怎样才能很快记住呢?小组讨论一下。
4、谁来汇报?你来说。   
5、同学们的办法真好。那么这些字在文中又组成哪些词呢?我们找出来画上横线再读一读好不好?
6、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出示课件)每幅图的背后都有一个词,谁想读?
7、自己再读一读。
8、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读,注意读准字音。                             
三、再读课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4:29:00 | 只看该作者

1、导语:看来同学们字音掌握的很好,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课文读的怎么样。谁愿意读?                  
2、下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想一想我是什么呢?多么可爱的小水珠啊!你们知道小水珠都能变成什么吗?我们先来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找一找小水珠都能变成什么?
3、谁来说说小水珠都会变成什么呀?[(怎样变成的?)(都有哪些颜色?把课文中描写云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云就象一个爱美的小女孩,一会儿穿白衣服,一会儿穿黑衣服,一会儿穿红衣服,谁能把云读的更美呢?#哎呀,这朵云很美呀。谁能读的更美呢?)(继续汇报水还能变成什么?)(怎样变的?)]
4、谁能完整的说一说水到底能变成什么?(教师板书)对照板书谁再来说说水能变成什么?
5、平常水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水呀有时候很温和,有时候很暴躁。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第四自然段,看看水能帮助人们做哪些好事,又能给人们带来哪些灾害?谁来读?
6、谁能说说它给人们做哪些好事?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水还为我们做了哪些好事?
7、那么水给人们带来哪些灾害呢?除了书上介绍的你还知道水给我们带来哪些灾害?
8、同学们说的很对,正因为水能给人们带来很多灾害,所以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水,让它光做好事不做坏事。你们知道人们都想出哪些办法了吗?
9、你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管住水,让它光做好事不做坏事?你们这些办法真好。要想让水永远的为人类做好事,就需要我们同学从现在开始就要刻苦学习,掌握科学知识,长大后去改造大自然,让水为人们做更多的好事。你们说好不好啊?
10、课文内容就理解到这里,你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11、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这篇拟人的科学短文,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水乘着阳光在空中漂浮,连成云,变为雨、雹、雪,以及水为人们做的好事和带来的灾害。谁想读?
四、作业:你们喜欢水吗?那我们继续观察生活中水的变化,把你观察到的现象写在日记本上,下一节课我们再交流。

  教学反思:课堂中,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的内容往往是多方面的,因此问题的表述要明确清晰,便于学生的操作。如“我会变成什么?快速读读课文1——3小节,用‘——’划出文中描写‘我变成什么’的句子,完成填空。” 一个问题,三个要求,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但由于语言的表达简洁,学生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完成三个任务,即读课文,划句子,完成填空。 问题的明确表述,能直指学习的内容,学习的目的,提高学习的效率。

52 大海那边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玫、瑰、滩、粉、末、赛、笛、漆”8个生字。描写并记忆“玫、瑰、末、赛、漆”5个生字。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在阅读的过程中,边读边想了解课文内容。根据提示尝试读出人物的语气。
3.能根据要求,展开合理想象。
教学重点、难点:
1.        认识本课7个生字,积累相关词语。
2.        展开合理想象,练习说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
1)师:天在头上顶,海在脚下踩,我把它两个,拉着连起来。不信远处看,你能分出:哪是天,哪是海?瞧,多美的景色啊!三只小螃蟹也被它吸引过来了,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这副图画吗?
大家说的真好,想象力也很丰富。是的,清晨大海的景象确实非常美,引起了大家无限的遐想。蓝天、白云、大海,还有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这一切构成了多么美丽的一幅图画!但我和你们一样好奇的是:大海的那边到底是什么呢?
2)出示课题《大海那边》
a.指名读     b.齐读
二、学习生字,感知课文
1.师范读,(课文动画)学生进行整体感知。
边看屏幕边思考:这三只螃蟹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
早晨   做体操
中午   比赛吹泡泡
夜晚   散步
2.自由读课文,划句子。
1)师: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这三个场景,用直线划出来。
2)出示有关句子,读一读。
a.早晨,天空现出美丽的玫瑰色。静静的海滩上,三只早起的小螃蟹,挥动着大钳在做体操。
一,二,咔嚓,咔嚓,三,四,咔嚓,咔嚓,五,六,七,八……就像听从指挥一样,小螃蟹的钳子挥舞着。
找对的同学拍拍手。
自由读  指名读  男女比读   齐读
(你读得很正确,但感情还差点。我来把这段读一读,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看谁能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图画来。)
b.中午,三只小螃蟹在热得发烫的沙滩上比赛吹泡泡,噗噜噗噜,噗噜噗噜。中午,太阳炙烤着沙滩,沙滩变得火热。这三只小螃蟹比赛的热情更是高涨。   指名读  同桌读  齐读
c.到了夜晚,三只小螃蟹在漆黑一片的海滩上散步。
齐读
3.学习生字:
1)玫瑰:出示玫瑰花,指明颜色。   2)螃、蟹:形声字,姓氏:解(xie)
3)钳:找好办法    4)咔嚓   噗噜    象声词  形声字
完成练习:
你还知道哪些象声词?                                                   
漆:书空  找朋友  (油漆、漆黑一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22: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