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339|回复: 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年级孩子数学辅导60课时(家长必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15: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辅导孩子学数学一上·第1课时 数一数

郑祥旦 编著
学习内容
课本第2~5页。
学习目标
了解孩子的数数情况,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帮助孩子了解学校生活,教给一些基本的行为准则,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文讲解
这部分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

一方面给刚要入学的孩子展现校园生活,让孩子知道,自己将是一名小孩子了,小孩子要遵守纪律、按时到校,要尊敬家长、爱护同学,还要好好学习、热爱科学、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图中的人和物的数量都用到10以内各数,通过数这些数,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
辅导精要
“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孩子,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让孩子学会看数学教科书,是学好数学的基础。
打开课本,我们可以赞叹地说“哇,这校园真美丽!”让孩子也学说这句话。
第2页和第3页,图上有许多数学知识。
 
1,让孩子说:一面国旗,一位家长,一座教学楼,……。反过来,告诉孩子一面国旗,一位家长,一座教学楼,……,都可以用1表示。
2,让孩子说:两个单杠;两个同学在讨论问题,他们爱学习;两个同学向家长行礼,他们真有礼貌;两个同学刚走进校门、两个同学向学校走来,他们都按时到校;两间房子(农舍);两个同学在跳绳,他们参加体育锻炼;……。要让孩子有顺序地观察事物。
3,三个同学在踢足球;三条石凳,大家要爱护公共财物;三个垃圾筒,果皮、瓜壳、纸碎要放进垃圾筒里,不能随手乱扔。
4,小气象站里有四个同学,他们爱科学。
5,国旗上有五颗五角星;校园外有五座楼房。
6,花坛里有六棵花,校园周围有六棵大树,大家要爱护花草树木。
7,天上有七只鸽子在自由地飞来飞去,参加体育锻炼的一共有七个同学。
8,路边的绿地上有八棵树;戴红领巾的有八个同学,他们是少先队员。
9,女同学有九人。
10,男同学有十人。要让孩子学会文明称呼:男同学或男生,女同学或女生。
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孩子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因此,应从孩子的兴趣出发,给他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说都看到了什么。当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再让他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东西的数量。
第4~5页各集合圈中的人或物都是从“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的,每种数量的事物都不止一种,只抽取了一种作为每种数量的代表,旁边都标上了相应的数,让孩子认一认、读一读,目的在于了解一下孩子认数、读数的情况。辅导时,可以指着每一种事物让孩子数数、认数、读数,如5座楼房,数数1、2、3、4、5,认数字5,指着数字读5;也可以反过来,读一个数如8,让孩子认数字8,数8棵树。
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孩子认和读这些数。各位家长对学习成果不必太在意,若有孩子不能熟练地数一数,那您就要特殊注意他未来的数学学习了,您的孩子对数学的学习可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您也要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学数学。
拓展与提高
1.数一数,图上一共有几个同学。
2.数一数,教学楼有几个窗户。(若您的孩子能想教学楼的背面和左面还有窗户,并一起数出来,说明他有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3.利用课本的页码进行数数。
4.拿一小袋黄豆,让孩子数更大的数,能数到多少就数到多少,越多越好。


推荐(点击直接下载):

小学语文全部试卷
小学数学全部试卷
小学英语试卷大全
另:小学生作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15:47:00 | 只看该作者
辅导孩子学数学一上·第2课时 比多少

郑祥旦 编著
学习内容
课本第6~8页,第11~12页练习一第1~4题。
学习目标
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通过操作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会用“同样多”、“多”、“少”表达比较的结果。
课文讲解
这是一个“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

在一条蜿蜒的小河边,有一所快要盖好的小房子,一群小动物正忙着盖房子。小兔们搬着砖,小猪们扛着木头。热情的小兔在房前的桌子上准备了一些招待客人的水果。河里的小鱼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了,禁不住蹦出水面,瞪大眼睛想看个究竟。这一方面为教学知识提供背景,一只小兔搬一块砖,砖没有剩余,小兔和砖就是“同样多”;一只小猪搬一根木头,还多余一根,就是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同时还渗透了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在引出“同样多”、“多”、“少”的概念后,提出“图中还可以比什么?”在比较时,除了进行小兔和砖,小猪和木头的比较外,还可以进行动物之间的比较,也可以将桌上的水果与猪和兔进行比较。总之,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让孩子在生动的情境中进行比较,充分感知“同样多”,“多”和“少”。
辅导精要
打开课本,问孩子:图画的是什么?让孩子先看图说话。小兔们在盖房子,小猪们来帮忙,可追问:你从哪里看出来?房子上着的小兔的头像,是小兔的家。小猪乐于助人,值得我们学习,教育孩子与同学要互相帮助,要乐于助人。房前的桌子上摆着水果,有苹果,有萝卜,周围有4个凳子,小兔准备招待客人(小猪),他们真热情。蜿蜒的小河前房前绕过,小鱼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了,禁不住蹦出水面,瞪大眼睛想看个究竟。孩子年龄小,语言能力有限,能用短句来说就行了,但要力求把事情说清楚。
观察小兔。问孩子:“图中有几只小兔?”再问:“每只小兔搬几块砖?”1只小兔搬1块砖,4只小兔搬4块砖。书上把这种情况用第6页左下图表示出来,小兔和砖之间用小圆点连起来,正好都对上,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让孩子指着课文的内容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并用笔在“同样多”作下划线。

也可以让孩子边回答边摆学具,先将图中的4只小兔复制下来,再逐一将4块砖复制下来与小兔一一对应上,每复制1块砖,都用小圆点把小兔和砖连起来,表示一只小兔搬一块砖。向孩子说明:1只小兔搬1块砖,正好都对上,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把摆出的学具与课本进行比较,最后让孩子指着课文的内容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并用笔在“同样多”作下划线。
观察小猪(辅导方法可参考“小兔”部分)。图上有3只小猪,1只小猪对1根木头,地上还有一根木头,木头有多余,而小猪没有多余,就是木头多,小猪少。把这种情况表示出来,如第7页的左下图。我们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让孩子在“多”、“少”字下面划线。

识记“多”“少”字形。“多”“少”一开始学数学就要用上了,语文课认识这俩字要到入学的后半学期,比数学课迟得多。所以,在这里要让孩子识记“多”“少”。上下两部分写法相同,夕夕多;少,小字下面再去一撇,小 “丿”少。也可让孩子练习写这两个字。
多向比较。1.图中有几个苹果?1只小猪吃1个苹果,够不够?1只小兔吃1个苹果够不够?你能用学具摆一摆吗?得出:小猪的只数和苹果的个数同样多;小兔的只数比苹果的个数多,苹果的个数比小兔的只数少。2.图中有几个萝卜?1只小猪吃1个萝卜,够不够?1只小兔吃1个萝卜够不够?你能用学具摆一摆吗?让孩子用“同样多”、“多”、“少”说话。最后得出:1只小猪够吃1个苹果,1只小兔够吃1个萝卜。3.图中有几个凳子?与小兔、小猪比较,得出相应的数学结论。4.小兔与小猪比较,小兔与小鱼比较,小猪与小鱼比较,结果怎样?
“做一做”, 第1题,是“同样多”的操作活动。先摆了其中一种学具,说它的数量,一一对应摆出另一种学具,孩子比较完后,应说说比较的结果。如“梨和苹果同样多”等等。操作的学具不一定非得是书上出示的,可以是其他学具,只要比较的两种东西是同样多就行。

第2题,是“比多少”的操作活动。这里不限制比较的方法,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比较方法:可以是一一对应,也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还可以凭直觉等等。


习题解析
第1题,小猴比小猫多,在小猴的后面画√;小狗比骨头少,在小狗的后面画√。左右两幅图都是按一一对应的方式排列,左图多的在上面,右图少的在上面。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孩子理解“多”、“少”,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克服思维定势。

第2题,小鸡比小鸭少,在小鸡的后面画√。有两行排列均匀的动物,第一行的第一只鸡与第二行的第一只鸭是上下对齐的,第一行的最后一只鸡和第二行的最后一只鸭也是上下对齐的,但第一行有6只鸡,第二行有7只鸭。让孩子通过观察,看到两行中的动物虽然排得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排的密一些的比稀一些的多,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和分析判断能力。

第3题,右边盒子的蛋糕比左边的少,在右边的盒子下面画√。比较蛋糕的多少,这里没有按上下排列一一对应的方式摆放,而是把蛋糕装在大小相同的两个盒子里。盒子有两格,每格可以放5块蛋糕。左边一盒有一格已经摆满了,另外一格放了2块,右边一盒没放满的一格只有1块,这样可以使孩子通过观察直观地判断出多少。

第4题,有一串珠子,1颗黄珠1颗红珠相间地排列着,一共有4颗红珠,5颗黄珠,让孩子判断哪种珠子多画√。这道题,可以用配对的方法进行比较,1颗黄珠和1颗红珠是1对,到最后剩下1颗黄珠,说明黄珠多,在黄珠的后面。也可以用其他方法进行比较,教材不加限制。这样的练习形式比较新颖,可以培养孩子思维的灵活性。

在辅导时,要先让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练习,家长在一旁观察其思考过程,是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还是用数一数的方法,或者凭直觉思考。家长有意识地让孩子用多种方法进行思考,问问孩子还有没有别的思考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15:47:00 | 只看该作者
辅导孩子学数学一上·第3课时 比长短 比高矮

郑祥旦 编著
学习内容
课本第9~10页,第12~13页练习一第5~8页。
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课文讲解
长短、高矮都属于比物体长度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置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高矮。因此,课本把它们安排在一起进行学习。这些内容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
第9页的主题图是一个观察操作活动。有两个同学把纸条平放在桌上一端对齐进行比较;有三个同学把铅笔戳在桌上进行比较。接着,比较两个铅笔的长度,得出“长”、“短”的概念。

第10页的主题图是一个比身高的活动。

同学们通过小组活动探讨比高矮的不同方法。如直接比的方法,作记号比身高的方法等。
辅导精要
打开课本,让孩子说一说比长短的图意。
比纸条。有两个同学拿出4根纸条比长短,引导孩子指着图上的纸条说,第一根纸条比第二根长,第二根纸条比第三根短,第三根纸条比第四根长;反过来,第四根纸条比第三根短,第三根纸条比第二根长,第二根纸条比第一根短。也可以说,第一根纸条比第二根长,第二根纸条比第一根短;……。还可以任意选择两根纸条比长短。
比铅笔。有三个同学拿出3根铅笔比长短,让孩子自己说比较结果。
建立概念。比较两根铅笔,第一根长,第二根短。在“长”、“短”字作记号。让孩子指着这俩字读几遍,记住字形。指导孩子书写“长”、“短”。
“做一做”,图中有各种活动,两个同学比两臂伸平后的长度,两个同学比绳子,家长和同学比手掌,一个同学自己比两只手掌,得出一样长的结论。

在孩子知道物品有长有短之后,再通过操作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孩子可能会说出一些不同的方法:①看出来的。②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上一头对齐或竖着戳在桌上(或手上)比出来的。③把两根绳(红、绿色)拉直,发现红的两头都比绿的两头短,判断出绿的长……。不管孩子用哪种方法,只要有道理,我们都应给予肯定。
家长要学会听孩子说,孩子的话没说完,大人不能打断,也不能随意插话,哪怕是孩子说错了。孩子的说话也是学习的一个过程,更重要的,不可打断他人说话是一种文明礼貌。
让孩子说比高矮的图意。
两个同学比高矮,另一个同学在做裁判,左边的同学高,右边的同学矮。他们在直接比。
还有两个同学也在比高矮,他们用作记号的方法进行比较,男生比女生高,女生比男生矮。
识记“高”、“矮”字形。在课文中对“高”、“矮”字作记号。让孩子指着这俩字读几遍,记住字形。指导孩子书写“高”、“矮”。
“做一做”,是一个排队活动。通过排队,看谁最高,谁最矮,再说一说谁高,谁矮,体会高矮的相对性,高矮是比较得出的结果。让孩子体会比身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用数学的乐趣。在这里也可以做个全家总动员,大家一起来排队,由孩子做指挥员,在实际活动中比高矮。

习题解析
第5题,第二根铅笔最长,在它的后面画√要比较的几种东西下面衬着方格,它们有的是一端对齐的,为孩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提供条件。

第6题,蛇比鳄鱼长,在它的后面画√。这道题,在判断时,运用了简单的推理:因为蛇和鳄鱼的头尾是对齐的,蛇的身子是卷曲的,如果蛇把身子伸直肯定比鳄鱼长,也就是鳄鱼比蛇短。

第7题,鹿最高,在它的后面画√。这是一道联系孩子生活实际的题。孩子一般都喜欢动物,对一些常见的动物的高矮都有一些常识,通过判断图中的三种动物的高矮,可以巩固这些常识。

第8题,左边的同学高,可在他的脚下画√;右边同学摆的木块高,可在它摆的下面画√。

孩子独立完成练习后,家长可与他多交流,让他把学会的知识用语言表达出来。
拓展与提高
1.第5题,还可问:最短的物体是什么?两者比较,谁长,谁短?特别是要有意识与数据结合,如削笔刀长4格,橡皮长2格,削笔刀比橡皮长,橡皮比削笔刀短;削笔刀长4格,铅笔长7格,削笔刀比铅笔短,铅笔比削笔刀长;……。
2.家长与孩子一起比跳远,认识“远”、“近”。
3.拿两个书比较,认识“厚”、“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15:47:00 | 只看该作者
辅导孩子学数学一上·第4课时 练习课

郑祥旦 编著
学习内容
第13页练习一第9题。
学习目标
加深对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认识,提高比较能力。
习题解析
第9题安排了三组活动。

第一组是比高矮的,左图两个男生一样高,一男生踮着脚,女生问他:这样比对吗?变成右图后,两个男生比出高矮。通过观察孩子不仅可以加深对“高”、“矮”的认识,而且还可以了解比高矮的正确方法。
第二组,这是一个借助纸条比课桌和讲台桌长短的活动。教室里,课桌和讲台桌比长短,它们不能直接比,可以怎么办?这时就需要间接的进行比较,用纸条先和课桌比,这是左图,用纸条再和讲台桌比,这是右图。和课桌比,在和课桌一样长的纸条上做一个记号;和讲台桌比,在和讲台桌一样长的纸条上再做另一个记号。所以,课桌比讲台桌短,讲台桌比课桌长。通过活动,孩子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第三组是一个有趣的猜长短的游戏。
本题的三组活动只是为组织长度比较的活动提供一个线索,辅导孩子学习时不必拘泥于此,如第二组,利用纸条间接比长短,除了比课桌和讲台,还可以比自己家里的家具,也可以比孩子的腰围和头围,比爸爸和妈妈的头围等等。总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新颖、有趣、操作性强的活动。
另外,第一组和第三组活动都指向比高矮、比长短的方法,联系性比较强,可以继续学。第二组间接比长短,为以后学习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作知识准备,由于间接比的难度加大了许多,孩子可能难于接受,同时因为孩子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家长在辅导时要与孩子合作完成,把它放到最后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练习。
辅导精要
建立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之间的联系。
打开课本第7页,3只小猪,4根木头,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木头的根数比小猪多。
第12页第5题,橡皮长2格,削笔刀长4格,橡皮比削笔刀短,削笔刀比橡皮长。
第13页第8题右图,小聪摆3个木块,小明摆4个木块,小聪摆的比小明摆的矮,小明摆的比小聪摆的高。
在这里,要把数量突显出来。然后,问孩子:多与长还是与短的道理一样?多与高还是与矮的道理一样?从数量的角度,可总结出:多、长、高的道理一样,少、短、矮的道理一样。让孩子把多、长、高读几遍,再把少、短、矮读几遍。还可以把远近、厚薄的含义一起加入,多、长、远、高、厚,少、短、近、矮、薄。
第9题,按题目的意思开展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15:48:00 | 只看该作者
辅导孩子学数学一上·第5课时 1~5的认识

郑祥旦 编著
学习内容
课本第14~16页,第21页练习二第1~4题。
学习目标
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认识1~5的排列顺序。
课文讲解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如下图:
第14~15页,这是一幅小朋友参观野生动物园的图,图中画有1头大象和1个太阳,2头犀牛和2棵大树,3只长颈鹿和3只羚羊,4只小鸟和4朵白云,5个人和5朵花。各个数的得出都是在数几个具体的人或物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同时对孩子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环保教育。

每抽象出1个数以后,都以正方形为背景显示其印刷体的字形,让孩子认、读。接着,将抽象出的各个数让孩子物化为相应的小棒根数,并摆成自己经验中的几何图形。


第16页,分两个层次编排1~5的排列顺序。先在计数器上拨出1~5个珠子:从2开始,在原有1颗珠的基础上,再拨上1颗,就得到2。让孩子直观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面一个数添上1以后得到的。

接着出现以长方形为背景的点子图。通过点子图,让孩子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同时也对长方形有一个感性认识。
第16页,用形象的虚线加箭头勾勒出1~5的书写方法,使孩子一看就知道从哪里起笔,怎么拐弯,在何处收笔。同时教材提供了让孩子模仿写数字的练习格,使孩子在学写数字之初,把握每个数字笔顺的方向和在方格中的布局,一方面为独立写好这些数字打基础,另一方面进行美育教育,让孩子知道一个数字如何布局,如何书写才美观、漂亮。
辅导精要
1.1~5各数的基数含义及认、读。
打开课本,让孩子先按“谁干什么”的方法说一说图意,家长带同学们参观野生动物园。
让孩子说一说图中有哪些人和物,先数数目小的,再数数目大的。孩子说 “1头大象,1个太阳”后,即在主题图下面找出1头大象的图,并告诉孩子,一头大象、一个太阳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并记住印刷体的1;又如孩子说“2头犀牛、2棵树”,即在主题图下面找出2只犀牛的图,2只犀牛、2棵树都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并记住印刷体的1;……。通过以上活动,使孩子初步感知数是从数物体的活动中抽象出来的。
在初步了解1~5的含义并认识这5个数字以后,再进行从抽象回到具体的操作练习。让孩子拿出数量是1的小棒,拿出数量是2的小棒,拿出数量是3、4、5的小棒,并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2.1~5的数序
学习时,孩子在计数器上拨珠:先拨1个珠,就得到1(说1);在1的基础上再添上1个珠,就得到2(说2);在2的基础上再拨1个珠,就得到3(说3);……。使孩子从实际操作中逐步认识到,后面一个数是由前面一个数添上1得到的。
然后让孩子摆点子图。通过摆5张点子图,使孩子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摆好后可以提问:“1的后面一个数是几?”“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
操作完成之后,回到课本。看一看,书上摆出什么图形?1~5的数序书上画了几个图?每个图的意思是什么?
3. 1~5的书写。
指导孩子观察1~5的书写方法,根据虚线和箭头知道从哪里起笔,怎么拐弯,在何处收笔。让孩子按每个字的笔顺进行书空练习,或在桌子上比划;家长观察孩子的书写方法,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导。最后让孩子在书上的练习格里描和写。4先写折划,再写直划;5先写直弯划,再写横划。数字的书写,在幼儿园里学过,大多数的孩子已经掌握,但家长对孩子的掌握情况要加以观察,若有问题才及时指导,一般不必花太多的精力。
“做一做”,是一个实践活动,让孩子以不同的方式来表示数的基数含义。活动时,家长可出示3个苹果,要求孩子出示和苹果一样多的其他物体,或者用数字卡片3表示苹果的数量。还可以让孩子举例说一说,生活的周围有哪些是数量为1、2、3、4、5的物体。

习题解析
第1题是在数出物体个数的基础上填数。

第2题用连线的方式把物体个数与相应的数量连起来。


第3题用涂色的方式表示数量的多少。

第4题是关于数序的练习题,有三小题。让孩子根据数的顺序(顺数或倒数)数出小旗上应填的数,然后把这个数写出来。
练习时,先要让孩子读懂图意,再按要求作业,若理解图意有难度家长可作引导。

学具准备
20根小棒,其中10根捆成一捆,小棒长5厘米直径0.5厘米为宜。
拓展与提高
上百度网探索“数字”的图片,让孩子辨认不同书写方法的数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15:48:00 | 只看该作者
辅导孩子学数学一上·第6课时 比大小

郑祥旦 编著
学习内容
课本第17页,第18页做一做第1题,第21~22页练习二第5~6题。
学习目标
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课文讲解
第17页,这是一幅“小猴吃水果图”,图上有3只小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然后按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这种排列的形式实质上就是条形统计图的雏形,我们称它为象形统计图。

根据象形统计图,抽出以小猴和其中的一种水果为内容的两列进行数量上的比较,引入关系符号“=”、“>”、“<”,让孩子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思考题,图上画有5只小兔和4个萝卜,问:一只小兔吃一个萝卜,够不够?
辅导精要
打开课本,让孩子说图意,小猴在吃水果。数一数,图上有3只小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在前面学过的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多少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还可以先让孩子用“同样多”、“多”、“少”说图意。为了使孩子学好这部分知识,家长应给孩子提供操作用的图片学具:3只小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
问:小猴和水果比多少,应该怎样摆学具,就能一眼看出?引导孩子利用前面所学的一一对应的方法摆出象形统计图,并标上数字。
也可直接观察课本中的象形统计图,让孩子知道小猴、梨、桃和香蕉的数量来自主题图,能理解标上数字的意义,3只小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
问:“1只小猴吃到1个桃,够不够?”让孩子对前面摆出的学具进行移动,把4个梨的学具移到最后,遮盖香蕉和梨,用小猴和桃比多少,孩子就能明白:“有3只小猴和3个桃,小猴的只数和桃的个数同样多,每只小猴能吃到一个桃。”这时,家长在两个3之间写上“=”,并带着孩子读:“3等于3”。 “=”是等号,是两条一样长的平行线,一般划0.5厘米长。
可让孩子自己想:1只小猴吃到1个香蕉,够不够?移动学具,用小猴和香蕉比多少,3只小猴和2个香蕉,小猴比香蕉多,香蕉比小猴少。在3和2之间,用“=”行吗?在孩子认识到不可行之后,再把“=”的右边变小使其合在一起如“>”,家长在3和2之间写上“>”,并带着孩子读:3大于2。“>”是大于号,两条斜线一样长,一般划0.5厘米,其中右边要合在一起。3大于2,3多,2少,大是多的意思。
孩子继续想:1只小猴吃到1个梨,够不够?移动学具,用小猴和梨比多少,3只小猴和4只梨,小猴比梨多,梨比小猴少。在3和4之间,孩子可直觉判断应该写上“<”,带着孩子读:3<4。“<”是小于号,两条斜线一样长,一般划0.5厘米,其中左边要合在一起。3<4,3少,4多,小是少的意思。
可引导孩子思考:“不看图,能确定3>2、3<4吗?”想1~5的排列顺序,3在2的后面,所以3>2,3又在4的前面,所以3<4。
“做一做”第1题,能根据题中的图意在“>”、“<”号两边的括号里正确填上相应的数字,不要求孩子写“>”、“<”号,只是让他们进一步理解这两个关系符号的含义。

思考题,是一道比多少的问题。孩子思考这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最好是能应用比大小的知识进行思考:数出兔子的只数是5,萝卜的个数是4,得出 4<5或5>,所以每只兔子吃一个萝卜是不够的。也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连线、用学具操作)看出兔子多,萝卜少,所以有一只兔子吃不上萝卜。
习题解析
第5题,先看图,数出图中物体的个数,再在()里填上数,然后根据“<”、“>”号的含义在不等号两边的方框里填数。


第6题,有三小题,根据给出的两个数来比大小,在“>”、“=”、“<”号两边的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

先让孩子独立完成,然后说说他的思考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15:48:00 | 只看该作者
辅导孩子学数学一上·第7课时 第几

郑祥旦 编著
学习内容
课本第18页,第22页第7题和第9题。
学习目标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课文讲解
第18页,这是一幅常见的排队购票图。

自然数有两方面的含义,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时,称为基数;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时,称为序数。本节学习自然数的另一个含义:序数含义。在孩子了解了1~5的基数含义的基础上,引入序数含义的内容。自觉排队购物,是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在学习“第几”的过程中应适时向孩子进行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教育
辅导精要
引导孩子看图说图意,排队买票,也可说5个人排队买票,他们很遵守公共秩序,孩子还可能说我去购物也要自觉排队,这时家长对孩子的想法要进行表扬进行鼓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广大家长一定要学会经常表扬自己的孩子。
家长说:穿红裙子的阿姨排…。家长不要把话说完,把机会留给孩子,孩子可能会接过话尾说:第1。这时,再让孩子连起来把话说完整:穿黄色裙子的阿姨排第1。若孩子不会接话,家长可以把话说完,这时不要让孩子学着说,而是直接说下一个:背包的阿姨排…。这时,孩子有“排第一”的提示,有可能会接话尾。若不会,机会要继续留着,事不过三,孩子会学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过三”也不会,机会还要制造,功夫不负有心人。说话时,要把人的身份定义清楚:小朋友排第3,警察叔叔排第4,还有一位叔叔排第5。接着,让孩子在方框中填上数。通过说图意和填数,孩子初次感知到,自己填的数是表示“第几”。
说出谁排第二,小朋友后面的叔叔排第几,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并,
还可扩大这幅图的使用功能。让孩子想:穿红裙子的阿姨已买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这时,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第一?小朋友排第几?小朋友后面两位叔叔呢?继续想:背包的阿姨也买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这时,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第一?小朋友排第几?小朋友后面两位叔叔呢?还可以让孩子说到完:最后一位叔叔买好票走了,就没有人了。多好呀!孩子可能要发现“0”了。
看主题图,从左边数出3个人,小朋友排第几?从左边数出4个人,谁排第4?让孩子把所有的各种情况都说出来,在具体情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对自然数的基数和序数的含义在直观的感知中加以区分。

“做一做”第2题,一张“全家福”照片,说出小朋友和她妈妈在照片中的序号。还可利用这张照片,提出有关基数和序数含义的其它问题。如:“照片中一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各排第几?”等。
习题解析
第7题,是关于序数含义的活动题。可用学具卡片进行练习,孩子边摆边说“红花摆在第几”。

第9题,通过圈一圈、涂涂色等活动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孩子自己不会读题,家长要一边指着字一边读题目,让孩子独立思考完成。家长的读题过程将对孩子今后自己认真审题起到示范作用。

学具准备
家长要为孩子买至少20支铅笔,每天要为孩子削好8支铅笔。孩子手指还没完全发育成熟,写字时容易把笔芯弄折了,要教育孩子笔芯折了,就换一支笔写。可参考第39页主题图的情景购买铅笔的种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00: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