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认识广告》语文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8-20 08: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认识广告》语文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



广东省汕头市金砂小学 陈文花



  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程脚步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性探索的体验”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只是知识的获取。我想融合现代教学理念而采取开展了一次《认识广告》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教材分析:



  新教材充分反映了新课改的精神。教材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提供了4条被商家随意篡改的成语广告词。广告,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活中无处不见广告,如果能留心观察,就能收集、整理到许多广告。广告语言独具特色,对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有着极强的召唤性。所以培养学生模仿、创作一些广告,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在学习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前,我在本班开展了一次《认识广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孩子,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他们极具好奇心、求知欲、模仿和创新能力,犹如一粒粒迫不及待想冲出地面快快发芽长大的种子,与此同时,他们也是天真的、幼稚的。所以,此时老师一个正确及时的引导对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知道一则优秀广告的重要性,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学会评价广告,设计广告。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研究性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并能从身边周围人、事、物等收集、查找、整理分析所需的资料,从而得到自主合作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锻炼。



  2)通过活动的展开,切身体会学习到“坚持到底、不怕困难、虚心好问、团结友爱……”等许多成长中的道理。



  3.情感态度目标:



  激发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知道一则优秀广告的特点,学会评价广告。



  教学准备:



  为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意识,我做了许多的课前准备:



  1.引导学生个人搜集并观看各种广告片,搜集各种常见的广告语。



  2.引导学生讨论分组,分别搜集查阅资料。包括广告的来源、广告的发布方式、广告的种类等等。



  3.让学生把搜集到的部分资料、图片等制作制作成手抄报。



  4.拍下学生活动的花絮,下载、录制电视广告。



  5.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搜寻广告“做一做”



  1.同学们,对于广告,大家都不陌生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广告。(板书:认识广告)



  2.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当今社会,广告铺天盖地、随处可见,你都在哪里见过广告?(生交流:报刊、杂志、电视、公交车上……)



  3.是呀,广告真是随处可见。从这学期开学时,我们班开展了认识广告的综合实践活动。这两个月来,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不断地搜寻资料,认识广告,了解广告的有关知识,感受广告的魅力。老师拍下了你们活动的情况。大家想不想看呀?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4.在看花絮之前,我想先问问大家,还记得我们的活动分为几个课题了吗?课题组长报一报!



  5.对,这四个课题是:(1.广告的历史来源2.广告语3.广告的分布方式4.广告的种类)



  [设计意图:明白活动的课题,不顾此失彼。]



  6.我们班上的四个小组的同学是怎样带着课题参与到活动中呢?让我们一起看看活动花絮。(观看录象:活动花絮)



  二、分享广告“听一听”



  1.同学们,这是我们两个月的活动花絮,那么这两个月的活动收获怎样呢?我们各个小组都把自己收集到的部分资料,陈列在展角上,有图片,也有文字资料。(四个课题各制作成四张手抄报)下面我们来个大串门。



  2.先请各个展角的解说员到位。解说员,你们准备好了吗?



  [设计意图:由学习组长当解说员,更先出本次活动的主人就是学生们自己。]



  3.下面,同学们可以到各个展角去看,去了解。你们呢,要看出一些名堂来,要能提出一些问题来,请教我们的解说员。解说员如果知道的,应热情主动地回答。好,同学们,行动起来吧。



  [设计意图: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4.刚才,我巡视了一遍,我听到了很多同学提出了问题。我想知道你们提出了什么问题?(生述)



  5.我发现大家确实非常认真,仔细地在展角上阅读资料,并引起自己的思考。



  6.在这两个月的学习活动中,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合作,怎样查资料,怎样面对困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是值得表扬啊!



  [设计意图:让学生跟明白活动的目标:研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三、感受广告“看一看”



  1.通过这个大串门,大家知道:广告从古到今源远流长,出现了许多精彩的广告语。这些广告语就在我们的身边,毫不夸张的说,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



  我们来看,(出示)



  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



  爱生活爱拉芳。



  民生水,健康美!



  2.其实不光商品有广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广告语的身影。



  请听——



  香港回归,有广告语:“香港的明天更美好!”



  北京举办奥运会,我们到处可以看到:“北京——2008”。



  学校教室里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最近,我们为了做好卫生工作,处处可见到:“汕头是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



  [设计意图:举一些简单、常见的广告语,让学生明白广告就在我们的身边,为下面指出广告的特点做铺垫。]



  3.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电视广告,大家想不想欣赏一下?不过呀,我要给大家布置个任务,一边欣赏,一边思考,在这些广告中,你最喜欢哪一个,最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设计意图:我准备的电视广告有商品广告,还有公益广告,如:卖当劳、肯德基、为妈妈洗脚、珍惜水源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4.播放广告,学生欣赏,交流。(学生各抒己见,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广告)



  四、漫谈广告“说一说”



  1.除了刚刚看到的几则广告,平时生活中,你们还见过什么广告?请分小组交流一下,待会儿说给大家听。(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2.说了这么多广告,你发现大家喜欢的广告有哪些特点吗?



  讨论交流(语言:生动有趣 想象:大胆丰富 情节:引人入胜)(作为板书)这就是广告的特点。



  [设计意图:逐步引导,由听广告语到看电视广告,经讨论交流出广告的特点。]



  3.刚刚同学们说得真不错!在生活中,当你看了这些广告后最想干什么?(马上想去购买)但是,有一次老师看了广告去买回来的牛奶却是劣质的。你觉得广告语一定要怎样?(讨论交流:广告语要真实)(板:真实)对,只有真实的广告才不会欺骗消费者!



  4.我们的教材语文园地八“我的发现”中,提供了4条被商家随意篡改的成语广告词,请同学们看一看,你们认为这样做,好吗?(生述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评价广告,并且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



  5.师小结:这是乱改成语、滥用成语的不良现象,我们要为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课后,请同学们留心观察,搜集生活中滥用成语的广告词,开展一场成语错别字歼灭战。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一则优秀广告的重要性,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



  6.现在请把大家自己搜集到的经典广告语拿出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经典广告语)



  [设计意图:明白广告的特点后,让学生分享自己搜寻到的广告语,相信这个时候,他们一定会有所取舍,把不真实的、乱改、滥用的广告语加于删除,再次强化广告的特点。]



  五、设计广告“试一试”



  1.说了这么多广告,大家肯定有点忍不住想拿起笔来自己设计了吧。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组合,一起合作,为我们美丽的金砂小学设计一个广告,可以配上相应的广告画或者音乐,注意:广告语朗诵时要求不超过10秒钟。(出示金砂小学的照片)



  2.学生设计广告。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学会设计广告。]



  六、精彩广告“比一比”



  1.生展示作品,评议。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评价广告。]



  2.大家的设计能力,想象能力都令人叹为观止,愿我们的金砂小学在大家的美好祝福下变得更加美丽。



  七、活动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培养了能力,同学之间团结合作,连平时很内向不爱举手的同学都积极参与。希望同学们继续发挥这种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去发现生活的真、善、美。使全体同学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20: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