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245|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科学教学随笔选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15: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缤纷的绿色



奉化市居敬小学 张素珊



《缤纷的绿色》是一本书的名字,这是四(1)班同学为他们自己编写的书所起的名字。



让学生编书的设想,缘于一个小故事──《人生第一课》:



这是美国一家普通的幼儿园。



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上来,她身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



“好!”孩子们答道。



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幼稚的童声在厅中回荡。



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



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瞧,这是你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哦,原来编书也可以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我不禁为之动容,我也想让学生感受一下当“作家”的成就感所带来的自信体验,当然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希望以此来激发他们对常识学科更浓厚的兴趣。



我把这个活动安排在《制作叶的标本》这一课。我让学生根据课文所介绍的方法,运用学具袋里的台纸,课外去制作一个叶的标本。第二次上课时,大部分学生都已制好了标本。于是我便向他们宣布了我的想法:



“我有个建议,”我真诚地望着全班同学说道,“我们要把全班同学的标本装订起来,编成一本书!”



听我这么一说,很多同学脸上显出惊讶的表情,一些同学高兴得轻声欢呼:“吔!”



等大家静下来后,我继续说:“既然是书,就得有书名,让我们给它起个符合它的内容,又能体现我们特点的名字吧!”



同学们开始认真地思考,不一会儿有个同学举手发言:



“树叶标本。”



“好,这是第一个名字。”我把他起的书名端正地写在黑板上。很快,他的发言有了响应者,接下来的书名和他的书名在黑板上形成了一个系列:



“树叶标本录、树叶标本集、树叶标本册、树叶标本大全”。



“树叶标本”系列告一段落,教室里不再有举起的手。



“还有吗?再好好想想。”我鼓励大家,于是同学们又陷入了沉思。



“植物大世界。”一个学生换了个角度起了个新名。



“好!突破了原来的框架!”我赞赏道,同时发现又有几双手举了起来,第二个系列出炉了:



走进树叶世界、树叶世界、树叶大看台、树叶王国、树叶全册、树叶之家。



在我的“挑唆”和学生的努力下,美丽的名字不断呈现:



迷你树叶世界、迷你树叶标本、迷你树叶全册。



树叶天空、树叶的天堂、绿色天空、绿色天堂、绿色心情。



“好诗意的名字!”我禁不住赞叹起来,我又一次感受到我们祖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创设出的美好意境,我心里不禁萌生出对汉字的热爱之情。此时教室里又没有举起的手了,我想就此结束征名工作,但转念一想我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来代替学生的想法。



“还有没有?把你头脑里的文学细胞充分发动起来!”



于是学生开始了第五次、第六次的思考与飞跃:



“叶的海洋、叶的世界。”



“缤纷的绿色、同学树叶全集。”



同学们再度停了下来,他们望着黑板,一副成竹在胸的神情。他们的表情告诉我:答案已经在黑板上了,于是我便决定停下来。



“我们起了这么多美丽的名字,”我满怀喜悦地说,“让我们从这些名字中选择一个最棒的,好吗?”



“好!”学生显得很兴奋。



我让学生以举手投票的方式选举自己最喜欢的名字。经过第一轮的初选和第二轮的精选,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选票投给了“缤纷的绿色”。多好的名字,简单的五个字涵盖了色彩斑斓的叶的世界。我又一次被感动,这次是被起名者所感动,文采飞扬的名字不就是学生生机盎然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吗?



“这是谁起的名字?”



“周露!”很多学生边说边转向了她。



一个敦实的小姑娘站了起来,略显黑色的胖脸蛋显示不出灵动与秀丽,但我似乎看到了她内心“缤纷的绿色”。



“我们不但要在书的封面上写上书名,还要写上冠名者‘周露’的名字。”我对着全班同学郑重地说。



同学们的表情是那么地投入、专注,滤去了浮燥、顽劣,内心的热切、真诚、纯真在脸上一览无余。我们的学生是如此的可爱!



此刻,我幸福地感受到了教育的真谛:教育,就是点燃学生心中那圣洁的心灵之光,在燃烧中让学生的个性得到热烈的张扬。教育者就是那播火者,用我们不懈的热情一次次地点亮学生的心灵之火!



我爱那“缤纷的绿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15:24:00 | 只看该作者
从蜗牛的公母说起

开江县新宁镇第四小学 李文虎
精心制作的电子文稿和已策划好的观察方案,让我陶醉在《科学》(教育科学出版社)“蜗牛”一课学习目标的预设中。一位叫朱若语的小女孩高高举起的小手,使我放弃了陶醉,回到了课堂:


“你有问题吗?”


“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如何分辨哪些是公蜗牛,哪些是母蜗牛?”


我的大脑顿时充血,女孩家问这个问题,真是!我内心还有点责怪小女孩有这些复杂的想法。可小女孩一脸郑重其事的样子,再一看,全班孩子都闪亮着期待的目光。直接批评,不行!答案嘛,我也不清楚。怎么下台呢?我的大脑在急剧思考。突然,灵光一闪,对,以退为进,把问题抛给孩子,让他们自己思考解决。


“你对这个问题有研究吗?”


“老师,我还没有。”


“那,其他同学对这问题有研究吗?”


全班默然。静默的一分钟里,我又在思考着如何了场的话:下课后我们查资料,查一查《百科知识全书》或到网上查询,还可以问一问中学的生物老师。这些,都能行,但又不是最佳方案。


一位叫李瑞的小男孩举起了自己的小手。


“你来说说吧”。


“老师,我在想:公蜗牛、母蜗牛,我们无法分辨;老蜗牛、小蜗牛,我们也无法分辨。”


净添乱!我在心里这样想,可口里还是说道:“对对,如何分辨公蜗牛、母蜗牛是一个问题,如何分辨老蜗牛、小蜗牛也是一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如何解决呢,大家再想想办法吧。”


不知道这些小家伙的脑袋里还有些什么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在思考。


“老师,我想这样办:喂养蜗牛,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


“怎么解决,说来听听。”


“喂养蜗牛,记住蜗牛现在的样子,喂养一段时间后,后来的样子肯定比前面的老。如果在喂养的过程中,有小蜗牛出生,生小蜗牛的就是母蜗牛。”


对,喂养蜗牛。上课前,我不正是想让孩子们通过图片观察,了解蜗牛;通过喂养观察,熟悉蜗牛的身体构造及生活习性吗?


“李璇同学提出的解决方案,同学们有什么意见?好,没有意见了,我们就分小组来讨论蜗牛的喂养与观察计划吧”。


在小组活动中,孩子们有“话”可说了、有“事”可议了,研讨问题有了一定的深度,制定计划的针对性更强。孩子们很快就合作完成了下面的观察任务表。


特征观察
观察的问题
观察方法

身体
构造

蜗牛的身体分为几部分?

观察
蜗牛壳有大小吗?
测量
蜗牛壳螺旋线有方向性吗?
对比
蜗牛的嘴巴长在哪儿?
观察
蜗牛有脚吗?
观察

繁殖
方式

蜗牛什么时候产卵?

观察
蜗牛的卵是什么样的?
对比

生活
习性

蜗牛的家一般安在哪里?
观察
蜗牛爱吃什么?
对比
蜗牛爬行时为什么要分泌粘液?
观察
蜗牛为什么爬得慢?
对比
蜗牛之间是怎样说悄悄话的?
观察


学生的观察活动刚刚开始,而我的思绪却早已驰骋。关于蜗牛的探究话题,从开始到展开,我有很多感触:


一、孩子的问题是“问题”吗?

孩子提出的问题看似怪诞,却又是很严谨的科学问题:蜗牛的公母,涉及到蜗牛的繁殖问题;蜗牛的老少,关联着蜗牛的生命周期。“科学发现,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而且要大胆提出问题。类似这些怪诞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是学生对生命世界的一种浓厚好奇心,老师千万不要一顿呵斥、责骂,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也不要简单应付,让学生浅尝辄止,打消了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因此,教学中要保持孩子们这种好奇心,并尝试用孩子自己已有的经验去解决,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二、如何看待教材内容的设置?

教育科学出版社的《蜗牛》课程,设置了蜗牛的身体、吃食物、爬行及与蝗虫的比较等观察活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都未谈及蜗牛的繁殖问题。而人教版在《蜗牛》的课程设置中就安排了蜗牛的繁殖问题(如图):“蜗牛均是雌雄同体、异体交配的动物,蜗牛在成熟时可以同时产生精子和卵子,但它们自身的精子和卵子是不能结合的,必须和别人交换精子才能完成受精的目的。蜗牛的交配活动一般在黄昏或是黎明时进行,交配时间一般2-4小时,交配受精后10-15天产卵,全年5-6次,每次产卵150-300粒。幼蜗牛6月龄达性成熟,多将卵产在洞穴内、菜叶上或海绵上,呈团块状。卵为椭圆型,有乳白色石灰质外壳,比绿豆稍大。”


两套教材对同一内容的不同设置,决定的不是老师“如何教”、“教还是不教”,而是如何看待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因此,教材仅仅是教学的工具和依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教师不能一味地依赖“教材”去教教材、一贯地依靠“教参”去教教材。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更需要合理地并创造地使用教材。


三、如何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有充分的预设,然后通过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机智来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预设,从而达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同样,我们现在的科学教师包括我自己,为完成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同样是在课前进行精心的酝酿,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十分周到,无非也是在做更为精细的预设。我能够深刻理解课堂教学预设的重要性,但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更多的时候我们都会“突然遭遇”。我在这堂课里同样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并且是和预设看似相距甚远的生成。在一开始的时候,我实际上已经“犯错误”了。“关注预设,锁住精彩”,是处理预设与生成之间关系的最简约的诠释。


四、如何看待课堂上对话活动的展开?

课堂上,通过对个别学生进行“你对这个问题有研究吗?”、“那,其他同学对这问题有研究吗?”、“怎么解决,说来听听。”等对话展开教学,没有看似热闹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场面。学生在静思默想中,出现困惑、问题和期望,从而引发了他们内在的渴求与需要。“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因此,课堂中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对话,其前提是地位的平等、关系的和谐,是情感的沟通、气氛的融洽。教师要变权威为伙伴,蹲下身子与学生相处,对学生尊重、理解、宽容;俯下身子与学生相近,和学生讨论、商谈、争论,从而使教师给学生以亲近感、课堂给学生以轻松感、学习给学生以愉悦感,在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目标性的教学情境中,形成具有接纳性、宽容性、民主性的课堂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15:24:00 | 只看该作者
小学科学教师与魔术师  



宜昌市兴山县教育培研中心 马咏梅



台湾魔术师刘谦在央视2009年春晚亮出绝活后,一时风光无限。不少网民开始疯狂追捧这个眼睛亮亮、嘴角常挂几丝坏笑的年轻人,并对他的一切充满好奇。其实魔术成功的奥秘和道具密不可分,还有给人印象特深的是魔术师的一双灵巧的手。由此我想到了我们小学科学课,我是一名小学科学课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仅靠实验室里的配备仪器来上科学课是有一定局限的,为了上好科学课,吧学生带进神奇无比的科学探索殿堂,我也和魔术师一样有一只装着可以充当实验材料的“百宝箱”和一双和魔术师一样的“灵巧手”。



说它“百宝箱”,其实是一只半米来高、近半米宽的木头箱子,其貌不洋,里面装的东西更是普通,有空牙膏皮、消毒筷的纸套、一次性桌布、一次性注射器、香皂的包装盒、玻璃小药瓶、铝箔药板、空的易拉罐、小木板、泡沫板……。



“百宝箱”里的东西在他人眼中可能是垃圾,但在我心里它们是宝贝。只要经过我一双“灵巧手”摆弄,它们就变成了一个个启迪智慧、点燃自信、培养志趣的小精灵,使科学课课堂成了师生享受成功、共同成长的乐园。



我领着同学们用香皂包装盒、废弃胶片、线头、小石子制作太阳高度测量仪;利用一次性桌布、透明胶制作“孔明灯”;让消毒筷纸套卷曲成“纸龙”探索空气占据空间;用小药瓶装不等量的水听声音高低,研究它在水中的沉浮;把晒干的菜籽、稻谷、芝麻、小麦装进铝箔药板中成了种子标本;……。



同学们看见自己的“孔明灯”冉冉升空,玻璃药瓶中不同液体在热水中徐徐升高,卷曲的“纸龙”经口一吹,鼓胀伸值,一块块易拉罐皮在水中沉浮自如,同学们欢呼雀跃,眼中闪着智慧的光。



每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给同学们一半时间自由阅读新课本,找找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另一半时间由我为同学逐一介绍每一课应准备的物品,不外乎有一棵白菜、一段线、一杯加盐的冰块、一只蜗牛、几粒蚕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参与实验准备,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对要研究的物品了解更全面,积累了许多感性认识。例如:捉蜗牛时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找蚕豆时知道了蚕豆的用途和味道等等。



现在,不但我有一只“百宝箱”和一双“灵巧手”,而且我的学生也都有一只“百宝箱”和一双“灵巧手”。课后,一家三口共同观察饲养的小金鱼、乌龟、小猫、小狗的生活习性;同栋楼的孩子用自制的观星箱寻找星座、观察记录月相;指导父母认识植物的蒸腾作用等。同学们不但自己学科学兴趣浓,还带动身边的人加入到探索大自然奥秘的行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15:24: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科学日记



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教育培研中心 马咏梅



《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小学生天性好动、好问、好体验。为了使他们的求知欲得到保持和发展,我指导学生养成写科学日记的好习惯。



科学日记写什么?经过长期探索,我们主要从“大眼睛”、“实验桌”、“信息角”、“奇思妙想”四个方面入手,详细书写和记录“大眼睛”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大家在“实验桌”实验时发生的事实和后续研究,“信息角”上摘抄科学普读物里的经典,“奇思妙想”里尽情发挥自己想象能力,从展望、设计、建议等多种角度提出看法和思考。下面是我选取的几篇学生日记。





一次性桌布的妙用



六(2)班 喻露



星期二的下午,我们上科学课时,老师和我们来到空旷的操场上,同学们拿出一次性桌布、透明胶、剪刀做成了一个大口袋。



我们把这个大口袋朝下,罩在点燃的柴禾上,大约过了30秒钟大口袋开始鼓起来,比我还高,比我还胖,渐渐地,越来越鼓胀,摸一摸它,还很热,大约又过了30秒钟,它像一个挺着肚子的大将军,屹立在我们面前,我们感觉拽袋口的手有些拽不住了,它要向上飞。这时,老师一声令下,“放!”我们大家都把手松开了,热气球升起来了,大家欢呼起来,当冲到大约四米高的时候,热气球的口附近开始变瘪了,向上升得也越来越慢,慢慢地身子也渐渐倾斜,就这样,越往上升越瘪,越往上升越斜,最后升到了大约六、七米高的空中时,再也升不上去了,慢慢悠悠落了下来,并且是扁扁的,一点气也没有了,像一片羽毛在空中边打转边往下落。





下面是五年的王烨对几种植物种子的研究:



2009年4月13日      16点30分      星期一



晚上,我把绿豆种、豌豆种和云豆种放进冷水里浸泡,刚把绿豆种、豌豆种和云豆种放进冷水中就看见豆种上起了小泡泡,我知道这是空气泡。





2009年4月15日      13点9分      星期三



中午,放学回家后,我看见昨晚浸泡的的绿豆种、豌豆种和云豆种发胀了,变得大一些,用鼻子一闻,还有些气味,那浸泡豌豆种水的颜色也变了,稍微有点黄,云豆的表皮泛黄,其中一颗绿豆种已经开始发芽了。中午吃过饭后,我便把这些种子栽到花盆中和小院的花坛里,最后浇了一些水。



2009年4月17日     13点7分     星期五



中午,来到阳台上观察那盆有云豆种、豌豆种和绿豆种的花盆,我发现绿豆种的表皮脱落,长出了白色的嫩芽。我在小院里观察我种的种子,可是没有发现什么情况。妈妈说:“你在小院里栽的种子,盖的土深一些,而在花盆里栽的种子盖的土浅一些”。听了妈妈的话,我这才明白为什么院子里的种子不发芽。晚上,我回家时,5点50分时,我看见花盆里绿豆种裂开了一条小缝。



2009年4月18日    13点8分    星期六



中午,放学后,我跑到阳台上观察我栽种的种子,发现绿豆种的嫩芽顶着种皮,白色嫩芽上还有一些细毛,我还发现豌豆种也开始发芽,害羞似的,还没有完全钻出来。



2009年4月19日     14点30分     星期天



我发现了新现象,虽然楼下的种子还没有长出芽,但我却发现盆子里的种子已经长高了,豌豆发芽了,并且芽子顶着种子,绿豆种又长高了许多,子叶裂开了,中间长出了两片嫩叶,是嫩绿色的,子叶还带红色。云豆种还没发芽,但有些气味,外皮要脱落了。



2009年4月26日      19点15分      星期日



晚上,吃过晚饭,我来到小院观察,我发现豌豆和绿豆大多发芽了,叶子展开了,可云豆照旧没有什么变化。



回到家,我到阳台上来观看,发现绿豆苗、豌豆苗都长出来了,特别稠密。绿豆苗最长为16厘米,最短为10厘米,我还发现有的子叶,有的枯萎了,有的脱落了。我还发现有的叶子尖还有黑色种子皮,两片叶子紧紧挨靠着。豌豆种最长为6厘米,最短的2厘米。



学生的科学日记如何评价?为了鼓励学生不断进行科学探究,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同学交流评价、教师书面评价、学校表彰评价等多方面的评价方式对学生提出建议,给予肯定,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学生写好的日记可张贴在教室专栏里,供同学们阅读修改,然后组织同学评选出周冠军、月冠军。



每次我会仔细阅读同学交给我的科学日记,认真批改,对描述准确、记录完整、确实亲历探索过程的同学奖励一个探索章,图章上部是一只高高翘起的大拇指,下部是“你真棒”三个字,对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



每月向班主任推荐表现突出者,参与学校“校园明星”中的“创新明星”竞选,及时对学生进行表彰,树立科学探索的标兵,推动我校科学探索和研究活动全面持久进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15:25:0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追求,我的痛苦,我的快乐



山东省荣成市实验小学 乔廷强



因学校工作需要,今年四月初,我接手孙老师任教的四年级两个班的科学课教学工作。于是,也就有了下面的故事。



学习《温度计的秘密》一课时,一向腼腆的王子超同学表现得卓而不凡,作为小组代表,在发言过程中,无论是水温的测定,还是刻度的标识,他的回答都显示出他思维的缜密与方法的科学,可谓是无懈可击,一鸣惊人,令我和所有同学拍案叫绝,刮目相看。感动于他无与伦比的回答,作为老师我亦毫不吝啬对他的奖赏。“王子超同学的设计方案完美而科学,真不愧是我们班的发明大王!”此言一出,我注意到同学们向他投去了羡慕的目光。那一刻,他的脸红了。从那以后,课堂上他的眼睛常常闪现出熠熠光辉,表现出精神振奋、信心十足的样子。每逢此时,我便越发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并以此自勉:成人达己,我一生的职业追求!



还是那节课,临近下课时,我留下了一个问题:“在北方,寒冷的冬季经常会出现自来水水管冻裂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在此之前,我曾多次鼓励学生课后去查阅资料,去坚持实践,去深入探究,并且经常用哥白尼穷其一生精力才使日心说问世、爱迪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才成为发明大王的故事来激励他们,我多么希望孩子们能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啊!怀着这份美好的憧憬,在焦急的等待中,却得到了一个令我内心隐隐作痛的结果:两个班的九十九名同学,竟然没有一人寻求过那个问题的答案!我心里清楚: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决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也知道: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对于他们学习《科学》这门课程来说意味着什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学习过《凸透镜》一课之后,我仍然一如既往地鼓励同学们课后去想方设法制作一块凸透镜。课堂交流时,除了课本提到的方法之外,也有一位同学提出可以用冰块做一个凸透镜,可马上有同学质疑说冰块容易融化。碍于自己的无知,我无从解答同学们的疑惑,为了消除尴尬,而只能借此机会顺势补充了南极科考队员用冰块做成凸透镜取火的故事,作为我的挡箭牌。这一挡,虽然挡住了我的虚伪无知,挡住了我的懒于实践,但是却没有挡住学生的探究热情。又是一节课下课后,刘帅辰同学来到我身边。



“老师,用冰做凸透镜时,如果用保鲜膜包住冰块四周,再戴上手套,冰块是不容易融化的。我做过!”



“是吗?”



“是!”他用力点了点头。



“你的眼睛里透露出智慧的光芒!你不仅善于动脑思考,还乐于动手实践!”这难道不是我一直所希望得到的结果吗?我心里既感到惊喜,又感到惭愧。惊喜的是刘帅辰同学不仅为我和同学们解开了一个谜团,而且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主动探究的榜样!惭愧的是作为师者的我,除了无知之外,还没有放下那所谓的师道尊严的架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学习《昼夜与生物》一课之前,为了让学生获得必要的经验积累,我安排他们回家去测量“早晨醒来”和“晚饭前”全家人的心跳、呼吸及体温方面的数据。在课堂汇报时,只有卢盈瀚同学和我向大家展示了测量的结果,从结果中,同学们虽然理解了昼夜变化规律对人的生理活动的影响,但是我并没有就此罢休。“在科学上,任何知识与结论的得出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都是与卢盈瀚同学这样的实践分不开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愿我们班有更多的卢盈瀚同学!”接着,我又表扬了勇于实践的刘帅辰同学,再次为同学们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实乃人生一大幸事,那些可爱的孩子们,难道他们不是英才吗?我又怎么能不感到快乐呢?



耕耘于杏坛一隅,我有过痛苦的迷惘,也有过理性的思考;我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也时时享受着收获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15:25:00 | 只看该作者
忘不了那一百零三声朗朗而火热的呼喊



山东省荣成市实验小学 乔廷强



2009年11月的最后一天,星期一,下午第一节课。



实验室里,我和三·一班的同学们正在学习《水往高处走》一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水有表面张力,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师教学用书上提供了三个实验:一是往装满水的杯子里放曲别针、硬币等小物件,直到水溢出杯子为止,记录放入物件的数量;二是向水面上放硬币,使硬币漂浮在水面上,观察硬币周围水面的状态;三是用滴管向装满水的杯子里面滴水,直到水溢出杯子为止,记录滴入水的数目。



在进行课前准备时,我将后面两个实验都做了一遍,考虑到实验效果和实验所用的时间,我选取了第二个实验作为学生分组实验。实际上每次实验之前,无论是分组实验还是演示实验,我都会将实验预先操作一遍,以保证对实验操作程序及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便于在课堂上有效调控与指导。此外,我还于课前将实验报告及时分发到每一个实验小组;在同学们进入实验室之前总是端端正正地站在门口,注视着他们一个个走进来;课堂上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观察、记录等。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有效地维护课堂教学秩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分组实验操作顺利,一枚枚硬币漂浮在水面上,同学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硬币周围的水面好像是气球被手指摁到了一样,原来水的表面张力如此神奇!这可以从同学们那一双双闪亮而充满智慧的双眸中感受到。



见时间比较充足,我便决定将第三个实验作为演示实验来进行,以增强同学们对水的表面张力的感知效果。在同学们专注的目光下,我把水杯装满了水,平放在讲桌上,又往水杯里加进了一些水,让杯里的水面稍微高过杯口,便开始用滴管往杯里滴水了,“一”,有同学喊出了声,接着越来越多的同学汇入到数数的行列中,“二、三……”声音那么响亮、清脆,丝毫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随着水滴的下落而响起,二者配合得恰到好处,浑然天成。从那喊声中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同学们的神情是那么投入,宛然师生共同演奏着一曲伟大的乐章,我就是那乐队的指挥,乐曲演奏得如此和谐,如此壮美。令我有些激动,但我仍屏息凝气地将水一滴滴滴入杯中。“八十五、八十六……”杯口的水面渐渐鼓了起来,却并没有溢出,同学们的喊声依然整齐而响亮,我感到精神振奋。“九十八、九十九……”杯口的水面越发鼓起来了,仍没有溢出,同学们的喊声更加响亮,虽已是寒冬,可我分明感到自己身上沁出了汗水。



“一百零一、一百零二、一百零三。”“水流出来了!”鞠双行同学喊道,“哇!”紧跟着全班同学开始欢呼起来。



一百零三滴水,一百零三声呼喊,这喊声亮亮的,遍布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回荡在校园上空;这喊声暖暖的,喊出了同学们学习科学的热情;这喊声醉醉的,喊出了我为人师者的幸福。而这难道不是我任教以来孜孜以求的理想的教学境界吗?



永远也忘不了那一百零三声朗朗而火热的呼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15:25:00 | 只看该作者
还知识本来面目 教学生求真务实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君山路小学 武 璇



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不接受或不理解教学内容的情况。在此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这些有效方法中有些是既科学又有效,有些就科学但耗时耗力,有些则有瑕疵但立竿见影。当科学的学习与教学的效果发生冲突,是坚守科学的阵地还是执着于教学效果,我们会面临着选择。下面是我的一个教育故事,希望通过它您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同时也希望您可以支持我的选择。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昼夜与生物》一课有这样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一天中牵牛花颜色的变化认识昼夜交替对植物会产生影响。我在执教这一课时还没到牵牛花开放的季节。有心将这部分内容推后,又发现这样无法与后面的内容衔接;不推后,寻找牵牛花的替代品就成了棘手的任务。我想,想要找到牵牛花的替代品首先要先了解牵牛花变色的原因。原来,清晨牵牛花通常呈蓝色,中午却成了红色。这是因为牵牛后中有特殊的花毒素,遇碱变蓝,遇酸又会变红。原来牵牛花变色的实质是对酸碱性变化的一种指示。了解到这一点,我首先想到了紫色包心菜,因为在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中曾介绍过利用紫色包心菜来鉴别物质的酸碱性的方法。可是,紫色包心菜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蔬菜,我们当地很少见到。实验材料的准备都是问题,更不要说实验的效果了。这次我面对科学问题束手无策了。



在万般无奈下,我企图蒙混过关。我从网上下载了两个品种同时又是两个颜色的牵牛花图片,开始了本课的第一次教学。上课伊始,我出示了那两张牵牛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就发现它们在颜色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接着我让学生来猜测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哪些,有的学生猜可能是气候的原因,有学生说可能因为昼夜变化等等。当我正想接着学生的思路往下讲时,有个学生又举起了手,他猜测可能是两朵花的品种不同。他不仅观察的细致入微而且分析的有理有据。我惊讶于他观察的精细与全面,也汗颜于自己企图蒙骗学生的初衷,我甚至有些后悔让他说出他的猜测,因为学生在听完他的分析后也都产生了同样的想法。而后我又把学生拉回到昼夜变化的影响上,继续讲解牵牛花变色的原因。我明显的感觉到学生接受的困难。



课后我反思整堂课,我误导学生的初衷本身就有问题,我也仔细观察了那两张图片,无论从背景、花形还是颜色分析那都是两个品种的牵牛花,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它们容不得些许的灰尘。我又一次陷入了沉思,难道真的没有其它合适的替代品了吗?灵光一闪——石蕊试剂。石蕊试剂是一种中学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它遇到酸碱性不同的物质呈现不同的颜色,重要的是这种颜色的变化恰巧与牵牛花的颜色变化吻合,而且易于准备。可是学生能接受这种从未接触过的试剂吗?



带着这种疑问我调整教学设计,我在学生猜测完牵牛花变色的原因后放弃了讲解,而是引入了实验。我出示石蕊试剂,却告诉学生这是牵牛花的汁液,又分别出示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让学生把石蕊试剂分别滴加到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看看有什么发现,并让学生试着用他们的发现来解释牵牛花变色的原因。教学效果出奇的好。学生的实验现象非常的明显,同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很轻松的就解释了牵牛花为什么会变色,甚至有的学生还开始猜测这种引起牵牛花颜色变化的诱因是来自牵牛花的外部还是内部。接下来的学习就水到渠成了,我稍加点拨,学生就明白牵牛花变色是昼夜的变化使牵牛花的内部酸碱度发生改变的结果。看到学生学习的轻松,我暗自为自己的诡计得逞鼓掌叫好,这时我又听到了一个声音“回去我也榨牵牛花汁,再做这个实验!”我猛然意识到我再次误导了学生,我又再次感到迷茫:是否要告诉学生真相呢?如果学生知道了真相,还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吗?在考虑许久后,我决定还原知识的本来面目,让学生认识一个真实的科学世界。



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石蕊是从一种叫做石蕊地衣的植物中提取的,是一种有机弱酸。石蕊起指示剂作用是由于石蕊中含石蕊精(C7H7O4N)的原因。我们常用的石蕊试剂其实是石蕊的水溶液。我想既然石蕊和牵牛花都是植物,性质又类似,学生就应该可以接受。我第三次站到了教室的门前,实验中我直接告诉学生我为大家准备了石蕊试剂,它也是从植物中提取的,然后让学生分别向石蕊中滴加酸碱溶液,观察现象谈发现,同时尝试通过迁移观察到的现象来解释牵牛花变色的原因。教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对石蕊没有丝毫排斥,对牵牛花变色的原因认识到位,理解深刻。更意外的是学生还认识到牵牛花可以用来做酸碱指示剂。课后,有的学生还通过实验方法还发现紫罗兰、萝卜皮、葡萄汁、仙丹花都可以指示酸碱,有的学生甚至提出了可以通过观测上述植物颜色的变化来监控环境污染(酸雨)的想法。这些都是我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所没有想到的,学生给了我“课堂生成”的惊喜。



现在回想起来,我为自己没有放弃“牵牛花为什么变色”这个教学环节的研究感到庆幸。在不断的研究中,我逐步修正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前,我认为只要学生可以掌握所学的内容就可以了,至于使用什么样方法或选择方法是否符合科学逻辑都不是很重要。当在教学中遇到一些学生难以理解或是材料不好准备等情况时,我会经常使用“误导”的方法,有时这些方法的确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一度认为“误导”也是一种教学机智。现在想来,教学机智应该是在学生学习正确知识或技能过程中所使用的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而误导的方法看似在短期内收到良好教学效果,实际是为学生以后学习埋下隐患。在本课例中假若学生真的把石蕊试剂当成牵牛花汁液,势必对他们以后的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我想学生的科学的学习还是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体现在学生所学习的内容上,还体现在教师的教法上。因为科学教师带给学生的不光是光怪陆离的物质世界,还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5 12: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