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小学语文第七册教学计划人教版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09:53:00 | 只看该作者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学计划
语文学科教学计划



第七册                  时间:2010-9-1              制订者:陈素娟   张燕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09:53:00 | 只看该作者





?


本册的总要求是学生在学习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既能从中学习语文,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在学习“语文园地”当中的古诗词、名言警句、对联、成语故事等,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四年级实验班第一学期使用。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册,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在保持和发扬前面教材特色的基础上,本册教材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又有不少新的突破。
(一)围绕专题组织教材,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二) 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三)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
(四)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五)加强开放性,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材分析指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各单元间的内在联系

1









1、学生人数少,易于管理。
2、大部分学生智力水平较高,接受能力教好,极个别学生反应迟钝、记忆能力差。
3、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个性突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富有创造力和想象能力,需要教师积极引导。

5、受多方面信息的影响,学生的注意力相对来说不是很理想,需要教师的调控和训练。












1、
加强理论和业务的学习。
2、
以教材为凭借,以问题为线索,以情境为烘托,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归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课堂教学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发展的实际。
4、
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5、
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6、
正确处理课内与拓展的关系。
7、
做好因材施教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2














课时































一周至三周


第一组
1、
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
2、
会使用字典、词典,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解决。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3、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
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6、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7、
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
9、
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0、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
习作的快乐。
1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2、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13




四周至五周




第二组

13


七周至八周




第三组

13
.


九周至十周


第四组


13









十一周至十二 周





第五组


10





十三至十五周



第六组

15





十六至十七周




第七组


13







十八至十九周




第八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09:54:00 | 只看该作者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学计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09:54:00 | 只看该作者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二、全册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2、学会常用汉字200个,认识200个。要求学会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大部分词语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要求认识的字,做到离开注音、离开语言环境也能认读就可以了。复习用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来查字典。学习积累词语。
     3、继续学习用钢笔写字,努力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
     4、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长句子中段落间的停顿,读出不同的语气。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后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自学生字词,初读课文并提出问题。学习用多读多想的方法,读通课文;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每学年能背诵30篇左右的优秀诗文。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和查找资料的习惯。
     5、认真倾听别人讲话,边听边想,了解主要内容并能转述。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的讲述一件事。能根据要求进行口语交际。
     6、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的观察图画,留心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怎么说就怎么写,把话写清楚。学写导游词。学习使用冒号、引号、顿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09:55:00 | 只看该作者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关于字词
     利用字典自学生字词。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利用已有的识字知识识记字形。词汇教学的重点是积累词语。另外,还要重视写字的指导。
    (二)关于精读课文

1、继续重视词句训练:

(1)是学生学会借助字典、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
     (2)重视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3)理解重点句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4)词句的训练,要侧重抓住重点词句、含义深刻词句的理解。

2、加强预习的指导
     3、渗透阅读学习重点。
     4、精读课文的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5、重视朗读指导,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09:55:00 | 只看该作者
三)关于略读课文
     教师要放手一些,要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和教师自行设计的少量思考题,指导学阅读、讨论。
     (四)关于选读课文
     建议在每组课文学完之后,选学一篇内容相似的选读课文。
    (五)词语盘点
     读读写写中的词语要求学生能自觉地默写,能熟记和运用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四、教学措施:
     1、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
     2、授课时,努力创设情境,采取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的形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知识。
     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4、拓宽学生视野,培养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对新知识点要增加训练量。
     6、勤于和各科教师和家长联系,取得他们的配合和支持。
     7、继续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使他们的成绩再上台阶,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成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09:55:00 | 只看该作者
五、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10——12课时               第五单元             9——12课时
第二单元             11——13课时              第六单元             12——14课时

第三单元              10——12课时               第七单元             10——12课时

第四单元              10——12课时               第八单元             10——12课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04: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