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37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8-4 08: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

       三、总体目标: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具体目标

      (一)、数与代数

      1、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除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4、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二)、空间与图形

      1、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四)、实践活动

      在从事“节日广场”“趣味运动会”以及“小调查”等活动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之间的联系;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具体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如:组织学生进行“数一数”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含义;开展“分一分”的活动,在大量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等等。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8-4 08:58:00 | 只看该作者
六年制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三册教学计划
一、        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教材的计算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这两部分内容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二、        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  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  加强知识内容和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
3、  继续强化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4、  把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三、        本学期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想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  能辩论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8-4 08:58: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计划
一、    教材内容
1、认识乘法 2、乘法口诀(一) 3、认识图形 4、认识除法 5、口诀求商 (一) 6、厘米和米 7、位置与方向 8、乘法口诀与口诀求商(二) 9、时、分、秒 10、观察物体 11、统计与可能性 12、期末复习
本册教材共安排五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
二、班级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的学习习惯是关键。
对于上学期的知识掌握尚可,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人计算不过关、走进生活题说理不清、变化题不懂思考方法等问题。通过本册知识的学习,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三、教学目标
1、经历求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在相同加数的个数比较多的时候,乘法算式比连加算式简便。
2、使学生理解1-6乘法口诀,并能用口诀计算乘法和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知道图形的边,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感受图形的变换。
4、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5、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后,不再需要通过平均分的操作寻找得数,而是用口算求商
6、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能用这两个单位计量物体的长度。
7、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的空间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常识,充分地观察、操作、判断、交流,在内容丰富的活动中体验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
8、7~9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和相应的除法。
9、看看、数数、算算,了解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初步形成1时、1分的观念。认读钟面上的时间。
10.    感受“秒”,认识秒与分的关系10、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11、整理事件里的信息,用方块图表示数据;感受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初步体会可能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8-4 08:59:00 | 只看该作者
昭阳实验小学教师  顾冬凤  郑慧萍



一、        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要求、重点:

主要任务:   

数与代数领域

? 认识乘法? 乘法口诀(一)

? 认识除法? 口诀求商(一)

  ? 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 时、分、秒
空间与图形领域
  ? 认识图形? 厘米和米? 位置与方向? 观察物体
统计与概率领域
  ? 统计与可能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
  ? 本册教材共安排五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

目的要求:





1、若干个相同加数相加的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在相同加数的个数比较多的时候,乘法算式比连加算式简便。

2、使学生理解1-6乘法口诀,并能用口诀计算乘法和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知道图形的边,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感受图形的变换。

4、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5、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后,不再需要通过平均分的操作寻找得数,而是用口算求商。

6、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能用这两个单位计量物体的长度。

7、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的空间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常识,充分地观察、操作、判断、交流,在内容丰富的活动中体验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

8、7~9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和相应的除法。

9、看看、数数、算算,了解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初步形成1时、1分的观念。认读钟面上的时间。感受“秒”,认识秒与分的关系。

10、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11、分类整理事件里的信息,用方块图表示数据;感受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初步体会可能性。

重点、难点:

重点:乘除法的计算及解决问题

难点:平面图形的平移。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年、月、日的认识,大月与小月,平年和闰年。

由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搭成的物体的三视图。



二、        本年段的课程标准要求

知识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 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给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 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 学会用具体的数描 述现实世界中的简 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 位置关系、运动的 探索过程中,发展 空间观念。

解决问题

●在教师的帮助下, 初步学会选择有用 信息进行简单的归 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 能进行简单的、有 条理的思考。

●能在教师指导下,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 并提出简单的数学 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 有不同的解决办 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 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 问题的大致过程和 结果。

情感与态度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 助下,对身边与数 学有关的某些事物 有好奇心,能够积 极参与生动、直观 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 助下,能克服在数 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 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 来描述某些现象,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 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 归纳等学习数学的 过程,感受数学思 考过程的合理性。

●在他人的指导下, 能够发现数学活动 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三、教改措施

⒈学期一开始就严格要求,加强学生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⒉利用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析,从而轻松掌握所学知识。

⒊加强补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不落人后。                        

⒋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觉学习不再枯燥无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8-4 09:00:00 | 只看该作者
授课计划

单元

教时


重点和难点

难题指导要求

  

认识乘


3

1.在现实的情境中加强对相同加数连加的认识。

2.在有意义接受的基础上理解乘法的意义。

3.逐步培养利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先写出加法算式,再改写成乘法算式,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继续体会乘法的意义。(2)根据图画里“几个几”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初步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3)整理乘法问题情境里的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


若干个相同加数相加的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在相同加数的个数比较多的时候,乘法算式比连加算式简便。



乘法

口诀(一)

12

1.让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体会口诀的意义。

2.教学乘加、乘减,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帮助记忆乘法口诀。(1)在列出乘加、乘减算式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2)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明确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并向乘减计算迁移。(3)设计较特殊的乘加式题,渗透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

3.练习活动多样化,帮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1)重温编口诀的过程,加深对口诀的理解。(2)不断整理口诀,科学地记忆口诀。(3)通过合作学习和独立口算,检查口算能力。

4.结合计算教学解决实际问题



使学生理解1-6乘法口诀,并能用口诀计算乘法和解决实际问题

  认识图形

2

1、以“边”为切入口,体验平面图形可以按边的数量分类。(1)安排不同的教学方法,认识多边形(2)用小棒搭图形,体会几边形有几条边(3)把图形按边的数量分类,获得多边形的概括性认识。2.通过图形的变换活动感受图形的联系与区别,培养空间观念。

3.通过开放性的问题激活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数学能力。

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感受图形的变换
  认识除法

6

1.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平均分。(1) 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平均分。

(2) 联系平均分的操作,体会平均分。(3) 整合认识,进一步理解平均分。2. 联系平均分的活动,教学除法知识。(1) 有意义地接受除法知识。(2) 通过练习,形成初步的除法概念。


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口诀求

商(一)

4

1、.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后,不再需要通过平均分的操作寻找得数,而是用口算求商。教材只编排一道例题,着重教学用口诀求商的思考方法。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方法、形成技能,“被除数为12以内数的除法;被除数是比12大的数的除法。2、练习五是全单元的综合练习,以除法口算为主,适当穿插乘法内容,起组织新的认知结构的作用。教材还编排了许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引导学生及时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

口算求商
  厘米和米

4

1. 认识线段要体会它的特点。2. 教学厘米,要通过多种活动建立清晰的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中去。

3. 教学米,要通过多条渠道建立1米的表象4. 掌握长度单位,要用于实际测量。

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能用这两个单位计量物体的长度
  位置和方向

3

1. 用两个“第几”确定位置。(1) 在现实的情境里体会“排”与“个”的含义,以及数的方法。(2) 在开放的问题中体会两个“第几”确定位置是必要的、合理的2. 用东、南、西、北描述位置关系。(1) 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生活空间里的东、南、西、北。(2) 借助肢体活动,学会辨认方向。(3) 从现实空间过渡到平面图,认识平面图上的方向。


第几排第几个”以及类似的表达方式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乘法口

诀和

口诀

求商(二)》

17

1. 让学生编乘法口诀,帮助记忆口诀。

2. 引导学生主动地用口诀计算。

(1) 主动计算表内乘法。

(2) 主动计算表内除法。

(3) 教学乘法和除法的竖式。

(4) 教学乘除混合两步计算。

(5) 在游戏中练习口算。

3. 在计算教学的同时重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用口诀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和相应的除法
九、

时、分、


3

1. 看看、数数、算算,了解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


2. 初步形成1时、1分的观念


3. 认读钟面上的时间。


4. 感受“秒”,认识秒与分的关系。

 初步形成1时、1分的观念。
 认读钟面上的时间
    观察物体

1

2、

让学生观察的是生活中常见的、特征明显而且结构比较简单的物体,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十一统计和可能性

4

一是,
统计知识分类整理事件里的信息,用方块图表示数据;二是感受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初步体会可能性。


“可
可能性研究的是不确定现象,因为在不确定现象里,事情的发生会有两种或多种可能。通过不确定现象的教学,能培养学生全面而仔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本单元初步教学不确定现象,选择简单而有趣的事情作为研究对象。

初步体会可能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5 23: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