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总主题与单一主题的关系
案例:
| “环境保护”(总主题)
| 子
主
题
| ·生活与垃圾
| ·树木与我们的生活
| ·保护野生动物
| ·我爱小鸟
| ·社区环境调查
| ·家庭用水调查
| ·保护水资源
| ·校园节水方案
|
总主题与单一主题或子主题的关系是整体与个体关系,即总主题是由单一主题构成的。
3、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方式的关系
案例:“我是小主人”主题活动
主题
| 活动目标
| 活动方式
| ·我们的学校
·班级竞选干部
·今天我当家
·我能行
……
| 通过以“我是小主人”为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让学生关注学校的过去和现在,关注自身,关注家庭,关注班级,初步体验“我能行”的真切感受,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各单一主题,要制定具体目标
| ·调查、访问、实践、设计
·各单一主题,根据内容选择不同学习方式或生成新的活动方式
|
具体来说,主题生活化,目标具体化,活动方式多样化。
(二)活动方案制定
1、“活动方案”由谁来定?由教师亲自设计,师生共同讨论而定,这样既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同时也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活动方案由几方面构成?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时间、地点及安排、活动条件和可能性分析、活动过程和方法、预设的活动成果、活动方案的可能性评价等。
3、活动设计需要哪些方面?
主题活动设计重点在于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活动方法的设计
(1)活动目标怎样分类、如何表述呢?
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可以分为:知识性目标、能力性目标、情感性目标三类,在进行目标具体化时,可以依据这三方面进行描述。
——知识性目标的具体化
·了解水平——了解与所从事活动相关的知识,可使用的行为动词如了解、知识、认知、熟悉等。
·理解水平——理解与所从事活动的相关知识,可使用的行为动词如理解、解释、找出、识别、调查等。
·运用水平——运用与所从事活动的相关知识,可使用的行为动词如掌握、分析、归纳、概括等。
例如“我是种植能手”知识性目标是这样设计的:
·了解一些蔬菜、花卉的分类;
·知道一些蔬菜、花卉生长的情况;
·掌握种植蔬菜、花卉的一般方法。
——技能性目标的具体化
·模仿水平——在他人指导下完成操作,可使用的行为动词如模仿、尝试等。
·独立操作水平——独立完成操作,与已有技能联系,可使用的行为动词如会、能、学会、使用、操作等。
·迁移水平——根据需要,选择并熟练操作技术工具,可使用的行为动词如掌握、实现、灵活运用等。
如“我是种植能手”技能方面的目标是这样设计的:
·学会查找、收集、整理资料;
·掌握种植方面的简单劳动技能;
·学会观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美化环境的能力。
——情感性目标的具体化
·经历(感受)水平——经历一项活动的全过程,获得感性知识,可使用的行为动词如感受、参与、经历、体验等。
·反应(认同)水平——在经历的基础上获得并发展感受、态度和价值观判断;作出相应的反应等。可使用的行为动词如关注、获得、发现、提出等。
·领悟(内化)水平——建立稳定的态度,一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可使用的行为动词如养成、形成、树立、发展、保持等。
例如“植物的生长”中情感方面的目标是这样设计的:
·在活动中,学生养成探索植物的热情与意识;
·在欣赏、种植植物的过程中,体验乐趣;
·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探究、创造的愉悦。
(2)活动过程如何设计,分几个阶段?
a、活动起始阶段的设计
寻求活动的逻辑起点,使活动的开端与活动的后续能相互呼应、衔接,有序与转换,要注意为后续的实践活动、认知活动、总结活动打好知识和能力的基础。避免低水平的循环,浪费时间,加重学生负担。
如:有些探究类活动可以从调查研究开始,而调查研究又可以从观察、查阅资料、走访有关人员等不同方式开始。
有些制作类活动则可以从设计开始,采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进行多方案的构思等开始。
有些服务类活动则可以从体验开始,让学生直接进入情境,进入现场,或是进行见习,然后再进行操作;或直接进入操作,边操作、边体验、边学习等。
b、活动实施阶段的设计
要围绕活动的主要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内容的设计。首先,对实践活动本身的设计,如制作实践中,包括对制作过程中的材料选择、工具的使用、若干部件的制作、不同部件的连接、整体优化、制作作品的测试、评价等。其次,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如学生的合作学习、组织形式等不同设计,学生的体验可以采用表演、示范等不同策略。
c、活动成果形成阶段的设计
严格意义上说,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本身就是活动的成果。对于活动成果形成阶段的设计,教师要注意使学生建立起成果意识;善于通过过程选择自己的成果表现形式;防止过于追求成果而忽视过程的倾向,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
d、活动总结阶段的设计
采取多形式,如让学生写总结日记、反思日记;召开总结会,让学生交流心得体会,对学生进行发展性激励性评价;也可以召开成果展示会,注意要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多方面进行有效总结。
四、注意的几个问题
1、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不能以书本为中心;不能以获取系统知识为目的;不能以教师讲解为主;不能以书面作业为主,要以“活动”为主要形式。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体验活动、设计制作活动等实践形式“学”出来的,使自己在情感、意志领域和认知领域都得到发展。
3、没有实践,就没有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实践,就谈不上综合实践活动理想追求。
4、问题探究是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学生自主探究能够“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行”。
5、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指知识层面的综合,也指应用层面的综合,新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学习。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学生的经验是教学的起点;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差异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