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合集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7:26:00 | 只看该作者

4.有一块试验田,周长200米,长与宽的比是3∶2。这块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这道题给了长与宽的比是3∶2,指的是一个长与一个宽的比,而周长包括2个长和2个宽,因此先求出一个长宽的和,即200÷2,然后把100按3∶2去分配。)
5.看图编一道按比例分配题解答。
6.水是由氢和氧按1∶8的重量比化合而成的。5.4千克的水中含氢、氧各多少千克?(看谁用的方法多。)
         





以上二题只列出主要算式即可。

分析条件、问题以后让学生讨论:








试着让学生在本上做,老师巡视,然后把方法集中到黑板上。(找用不同方法计算的学生板演。)







以上方法4,5,6要写全过程。


教学反思        还可以。
                       
课题   练习三     第 10、  课时( 总第41    课时)
学材分析        课本第56页练习三第1――8题。
学情分析        已学了比、求比值、化简比按比例分配等知识。
学习目标        1、巩固比的意义、求比值与化简比的方法。2、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导学策略        练习
教学准备        习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概念
什么叫做比?
怎样求比值与化简比?
求比值与化简比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二、独立练习
第1题练习后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第2题巩固化简比的方法。

第3 、4题先弄懂题意,再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第5、6、7、8、题是运用比的意义解决一实际问题,先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中或全班交流不同的方法。

三、你知道吗?
学生自学,然后教师介绍黄金分割。
         
口答并结合练习加以说明

列表分析

教学反思        还可以。
                       






课题    测试与评讲    第 11、12 课时( 总第42、43    课时)
学材分析        比的应用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掌握的较好,希望通过测试进行查漏补缺。
学习目标        进一步巩固已学的知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便于查漏补缺。
导学策略         
教学准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分析试卷
二、重难点再次分析。        学生听完后自由提问,然后校对试卷。

教学反思        还可以。计算出错较多。
                       

五、统  计


课题条形统计图  第 1 课时(总第44 课时)

学材分析        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的用途有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四、五年级学过统计的知识,有一定的基础。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的用途;
2、了解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导学策略        导学法
教学准备        条形统计图
导学流程设计:
教    师    预    设        学    生    活    动
一、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会了制作条形统计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用统计图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条形统计图
(1)出示我校1998~2002年人数统计图。
(2)观察这张条形统计图你认为在制作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统计图要标明统计图的名称、制作时间、统计项目等。统计图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的每一小段长度都相等。
2、制作全校各年级人数统计图。
三、巩固练习
将课前调查的全班同学体重的情况制成条形统计图。
四、小结
1、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
2、你已经知道了关于“条形统计图”的哪些知识?还想知道什么?
五、课内作业
1、练习题。
2、创意、作业
         




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讨论注意方面。


学生将制作好的作品进行展示。











学生调查全班同学体重。



学生小结。





学生做作业。
教学反思        达标情况分析:良好
        教学心得体会:读图,绘图学生很感兴趣
                       






课题复式条形统计图第 2 课时(总第 45 课时)

学材分析        学会在有纵轴、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形表示相应的数据。
学情分析        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知道在制作方法上与单式统计图的不同之处。
学习目标        1、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作出简单的预测;
2、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的能力以及与他人讨论、交流的能力。
导学策略        尝试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单复式条形统计图
导学流程设计:
教    师    预    设        学    生    活    动
一、复习
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首先让我们见见老朋友。
这是实验小学五年级各班总人数的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
二、新授
1、质疑导入
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各班的男女生人数,课前请5位同学分别作了调查,并制成了表格。
继续用一个直条表示一个班级的人数,行吗?为什么?
2、初识复式统计图,了解和单式统计图的区别
3、自学复式统计图作图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4、学生汇报
5、分析统计图
小结: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各班总人数,还可以比较出各班男女生人数相差多少的情况。
三、拓展提高
1、创设情境
今天我们就以我国旅游业为研究对象,来做一名“小小统计师”。
2、点明课题
1995-1999年我国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情况。
3、请学生看书P-59页

看到这张统计图,你能获得什么信息呢?
请大家预测一下, 2006年我国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情况会怎么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7:26:00 | 只看该作者

7、点击“共享情报”可以把你的想法写在留言板里。
小结
四、深入研究
同学们进行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做投球游戏,把结果与教材数据比较,这个问题,同学们还可以进行深入研究。
五、总结回顾
学完这节课后,同学们还可以进入“广阔天地”,进入其他网站了解一些统计知识。
        你能说说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
学生回答。








请学生看一看它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从这张图里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小组讨论,汇报。





1、学生小组合作,自己试一试。
学生制图,师巡视指导。
2、汇报展示
3、分析统计图,在留言版交流感受










同学们进行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做投球游戏,把结果与教材数据比较,这个问题,同学们还可以进行深入研究。







学生总结。
教学反思        达标情况分析:良好
        教学心得体会:复式统计图学生很容易两者混淆
                       


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第 三 课时(总第 46 课时)

学材分析        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知道它的制作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制作方法。
学习目标        1 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知道它的制作方法,学会在有横轴、纵轴的方格图上用折线表示相应数量的多少和变化情况。
2 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简单分析;进一步渗透统计思想,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知道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操作和实践的能力。
导学策略        讨论法、尝试法
教学准备        复式条形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例题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例题的方格纸。
导学流程设计:
教    师    预    设        学    生    活    动
一、 复习旧知
1 出示复式条形统计图。
以例题的数据为素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出示。
说说统计图的意思。
说明:在复式统计图上,为了区分不同的数量,都要先用图例来说明每种数量各是用哪种图来表示的,才能使人看得清楚。
3 出示单式折线统计图
让学生说说折线统计图的意思,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
你认为制作这样一份折线统计图要注意什么?
提问:如果这个统计图上要表示出第二门市部相同年份的利润上缴情况,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我们就要用到复式折线统计图。
二、 教学新课
1 出示例题
说说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情况统计表的意思。
2 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统计图的名称是什么?先要画什么?横轴上要哪几个年份?年份之间的间隔要怎样处理?纵轴上的数量至少要表示出多少万元?
让学生看看课本,想想自己画的对不对。
提问:图中两条折线各表示哪个门市部的数量?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 加深认识
提问:谁来说说这个统计图的意思?
4 简单分析
请同学们看第60~61页统计图下面的几个问题,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下。
5 加深制图的认识
提问: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在画法上有什么相同电和不同点?
三、 巩固练习
1 做练习四第1题
学生说说统计图的意思
口答问题
2 做练一练的题
说说统计图的意思
让学生看清图例,在方格图里描点连线,画折线统计图。
提问: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有哪些想法?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统计的过程包括哪些工作〉?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画法上有什么不同?
五、 作业
         



学生讨论:
提问:你是怎样看出同一年份中两个纸条各是哪一个门市部的呢?(根据图例)








学生制作折线统计图。




学生讨论方法。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所画的折线统计图,并在全班说说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问题的思考结果,全班交流。











学生看清图例,在方格图里描点连线,画折线统计图。
学生讨论提问: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有哪些想法?



学生自己小结。
教学反思        达标情况分析:良好
        教学心得体会:折线统计图学生能绘制,也能读懂
                       



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第 四 课时(总第 47课时)

学材分析        数学十一册P-62页
学情分析        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一定的基础。
学习目标        1、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能看图准确分析图中包含的信息。
2、掌握当统计数据的时间不连续的时候,水平射线表示的距离要根据实际时间多少来确定的方法,并知道这样做的道理。
导学策略        讨论法、尝试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两张数据统计表,学生准备一张方格统计图纸
导学流程设计:
教    师    预    设        学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你长大了想干什么?
2、设计一个某某城市的气象员,下面分管两个城市,即甲市,乙市,其他同学担任气象员助理。
(二)循序渐进,探求新知。
1、气象员走马上任,首先调出甲市和乙市一年气温情况统计表
2、观察书中已经绘制好的折线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能获取什么信息呢?
3、根据统计表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4、回答书上的问题。
5、说说两城市的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6、学生讨论。
7、两组折线在一个图中,我们怎样区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7:26:00 | 只看该作者

8、观察统计图,你从中又能获取什么信息?产生什么联想呢?
(三)巩固知识。做一做课堂作业相关题目。
(四)结束语:今天某某过了一把气象员瘾,其他同学也跟着过了一把气象员助理瘾,其实就在明天,我们这个地方经济发达。真诚的希望同学们认真学好统计的知识,并用统计的知识管理好我们的气象,让我们的气象为人们服务。
         
学生回答问题。







1、观察书中已经绘制好的折线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能获取什么信息呢?








学生讨论。



学生自己制作,交流评比。




自行设计,展示风彩,学生自评。

教学反思        达标情况分析:良好
        教学心得体会:有趣的教学情境,能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题练习四第 五 课时(总第 48 课时)

学材分析        P63练习题1、2
学情分析        学生进一步了解条形和折线统计图的格式和作用。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条形和折线统计图的格式和作用,会根据条形和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有关的问题。
2.能掌握绘制条形和折线统计图的方法,能独立绘制条形和折线统计图。
导学策略        导学法
教学准备         投影仪、自制投影片、小黑板
导学流程设计:
教    师    预    设        学    生    活    动
一.揭题。
二.展开
  1.投影出示P63练习第1题的统计表。
先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画法,再回答表后问题。
(1)2001年与1991年相比,哪些行业的人数增加了?哪些行业的人数减少了?
(2)2001年与1991年相比,哪个行业的人数增加最多?哪个行业的人数减少最多?
(3)结合这个地区的总人口是增加还是减少?写理由。
2.尝试画条形统计图。
3.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完成下图(第2题)。
 投影出示P63练习四第2题。
 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请学生说说是画什么统计图?
  (1)学生自己试一试,完成统计图。
  (2)学生交流互评。
  (3)教师小结。
三.巩固
练习基本练习题
四.总结
五.作业
    1、《课堂练习》

         


先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画法,再回答表后问题。









先学生自己试一试,独立完成,再学生讨论互评。



学生尝试画条形统计图。







学生自己试一试,完成统计图。


学生交流互评。
教学反思        达标情况分析:良好
        教学心得体会:通过练习学生加深了印象
                       

   



课题练习四第 六 课时(总第49 课时)

学材分析        P64练习四实践活动题  自制练习纸(每生一张:内容是身高统计图)
学情分析        掌握条形和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的方法。
学习目标        1     1、掌握条形和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的方法,加深对条形和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数据的理解,能利用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
  2.联系实际进行统计,经历统计过程,体会统计在实际中的应用和作用,培养统计的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导学策略        导学法、尝试法
教学准备        利用条形和折线统计图
导学流程设计:
教    师    预    设        学    生    活    动
一.复习
   (1)复习条形和折线统计图的有关知识。
   (2)说说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二、学生实践活动
1、请学生测量全班的身高,并把数据记录下来。
2、学生完成书中表格。
3、师生核对。小结。
4、完成书中复式条形统计图。
提问:你认为完成一项统计要经过哪些过程,
说明:一项完整的统计,先要收集数据并进行分类整理,再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或
     5.做P63练习四实践活动第(3)小题。
让学生看第3题,说一说第3题的题意和从统计表里知道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合作研究,派代表发言。
  2.统计表表示出相关的数据,然后对数据作出比较,分析、推理和判断。
三.实践性练习
  1.做补充练习。
    让学生了解题意。要求两名学生相互合作,按要求从复印的身高记录上收集自己
和同伴的身高数据。要求在课本上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让学生与自己的同伴讨论从
图中能得出哪些结论。组织学生在班内交流自己得出的结论。提问;你认为复式折线
统计图有什么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数据,帮助我们进行分析?
  2.统计家庭电话费支出情况。
    让学生拿出事先收集的家庭电话费支出情况,要求学生看一看每月的支出的金额。你能与自己的同桌同学合作,制作出你们两家的电话费支出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吗?学生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制作的复式折线统计图,看看你们家的电话费支出情况怎样,比比两家去年下半年的电话费支出有什么不同。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内容?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问题?
四.作业
        自制练习纸(每生一张:内容是身高、体重统计图)
         



学生说一说。



学生实践活动
学生自己测量全班的身高,并把数据记录下来。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看第3题,说一说第3题的题意和从统计表里知道了什么。








让学生了解题意。要求两名学生相互合作,按要求从复印的身高记录上收集自己。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制作的统计图把分析情况进行交流。

学生小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7:26: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达标情况分析:良好
        教学心得体会:要让学生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
                       




课题整理与复习  第 七 课时(总第 50 课时)

学材分析        整理与复习学到的知识,试一试第1题。
学情分析        学生知识的整理和归类。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以前学过的知识和计算方法。
2、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  
导学策略        练习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投影仪、投影片
导学流程设计:
教    师    预    设        学    生    活    动
一.引入
1.  问:以前几个单元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知识?指名回答。
2.  师生一起归纳、整理几个单元所学内容。
3.  揭示课题。
4.  请学生把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并写下来。
5.  与同学进行交流。
二.展开(要多设计一些学生生活实际的题目,让题目靠近学生生活。)
1.  根据学到的知识,请学生提问题。
2.  学生自己尝试解决。
3.  与同学进行交流。
   注意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三.综合应用。
   投影出示P66练一练第1题。
   先4人小组中讨论,并解答,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汇报,特别要说清思考过程,最后,教师讲解。
  三.总结
四.作业
        学生指名回答。以前几个单元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把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并写下来。
与同学进行交流。


根据学到的知识,请学生提问题。
学生自己尝试解决。
与同学进行交流。




先4人小组中讨论,并解答,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汇报,特别要说清思考过程。
教学反思        达标情况分析:很好
        教学心得体会: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学生更喜欢。
                       

        




课题整理与复习  第 八 课时(总第51 课时)

学材分析        整理与复习第2、3题
学情分析        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能灵活运用本单元的知识解答问题。
2.通过图形的组合,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导学策略        练习法
教学准备        尺、三角板
导学流程设计:
教    师    预    设        学    生    活    动
一.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
(1)复习条形和折线统计图的有关知识。
(2)说说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二.练一练
1.  出示P66练一练第2题。
2.  请学生讨论题后的问题。
3.  学生回答、交流。
三. 展开练习
  1. 设计一个学生生活实际的折线统计图题目,让题目靠近学生生活。
   先指名板演,其余同学各自做在草稿纸上,然后全体师生共同讲评,指出存在的错误,尤其是做在草稿纸上的同学一定要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解答过程,特别是解题的思路。
  2.独立尝试练习。
3.分4人小组进行练习。
四.练一练第3题。
1.  出示题目。
2.  学生独立尝试练习。
3.  师生交流,互评。
  4.小结。
三.巩固
请学生做统计图的相关题目。多练。
四.总结
五.作业
        《课堂练习》
         
学生复习知识。






学生回答问题,交流问题。




先指名板演,其余同学各自做在草稿纸上,然后全体师生共同讲评,指出存在的错误,尤其是做在草稿纸上的同学一定要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解答过程


分4人小组进行练习。





学生练习。
教学反思        达标情况分析:良好
        教学心得体会:分4人小组进行练习,学生进行的很顺利
                       




课题整理与复习第 九 课时(总第 52 课时)

学材分析        整理与复习第4、5、6、7题
学情分析        主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
学习目标        1.能灵活运用本单元的知识解答问题。
2.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
导学策略        练习法
教学准备        练习题
导学流程设计:
教    师    预    设        学    生    活    动
一.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
(1)复习比和比值的有关知识。
(2)说说求比的注意事项。
二.练一练第4题
1.出示P66练一练第4题。
2.请学生独立尝试完成。
3.学生回答、交流。
三. 练一练第5题
1.出示P66练一练第5题。
2.请学生读题。
3.学生独立尝试完成。
4.学生回答、交流。
   (注意事项:先指名板演,其余同学各自做在草稿纸上,然后全体师生共同讲评,指出存在的错误,尤其是做在草稿纸上的同学一定要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解答过程,特别是解题的思路。)
四.练一练第6题。
1.出示题目。
2.学生独立尝试练习。(先指名板演,其余同学各自做在草稿纸上。)
3. 然后全体师生共同讲评,指出存在的错误,尤其是做在草稿纸上的同学一定要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解答过程,特别是解题的思路。
  4.小结。
五.练一练第6题。
1.出示题目。
2.学生独立尝试练习。
3. 然后全体师生共同讲评,指出存在的错误,尤其是做在草稿纸上的同学一定要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解答过程,特别是解题的思路。
  4.小结。
六.巩固练习
请学生做统计图的相关题目。多练。
四.总结
五.作业
        《课堂练习》
         学生复习知识。



学生练一练。
学生独立尝试完成。





学生独立尝试完成练习题5。
学生交流、回答。









全体师生共同讲评,指出存在的错误,尤其是做在草稿纸上的同学一定要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解答过程,特别是解题的思路。



(先指名板演,其余同学各自做在草稿纸上。)





学生练习。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7:27:00 | 只看该作者

达标情况分析:很好
        教学心得体会:练习多了,学生掌握的也很好
                       





课题生活中的数(1) 第 十 课时(总第53 课时)

学材分析        P--68、69页
学情分析        学生自己看信息。
学习目标        1 .能够了解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发展数感。
2.使学生能看懂数据,能对数据作简单分析。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操作和实践的能力。

导学策略        导学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相关数据资料。
导学流程设计:
教    师    预    设        学    生    活    动
一、 数据世界
1 、出示书中数据事例。
以例题的数据为素材,结合生活实际回答问题。
(1)人们需要什么?需要多少?
(2)学生讨论数据。
(3)说说这些数据说明什么意思。
2、提问:你在现实生活中还收集了哪些数据?
二、 小组活动
1、 出示例题第1-5小题。
先小组讨论,再说说你们小组讨论后的答案。
2、师生互评。
3、教师小结。
4 、简单分析
请同学们看第69页第(2)小题的问题,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下。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问题的思考结果,全班交流。
5 、加深认识 ,学生在书中完成题目。
三、 试一试
1、 读题。
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
2、小组讨论问题。
3、学生代表口答问题。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数据有什么作用?
五、 作业         





学生讨论数据。(了解数据的意义和作用。)





学生交流课前准备的数据。说说数据说明了什么?
让学生说说这些数据的意思,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  


小组讨论。






加深认识 ,学生在书中完成题目。


试一试
1、学生 读题。
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
2、学生小组讨论问题。
3、学生代表口答问题。


教学反思        达标情况分析:很好
        教学心得体会:综合实践能力较好,平时在生活中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数学。
                       




课题生活中的数(2) 第 十一 课时(总第 54 课时)

学材分析        P--70页  练一练
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1 .能够了解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发展数感。
2.使学生能看懂数据,能对数据作简单分析。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操作和实践的能力。
导学策略        导学法、尝试法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相关数据资料。
导学流程设计:
教    师    预    设        学    生    活    动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 、说说数据的作用。
2、提问:你在现实生活中哪些数据?举例说明。
二、 练一练
1、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题目。
2、师生互评。
3、教师小结。
4 、简单分析
请同学们看第70页第2小题的问题,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下。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问题的思考结果,全班交流。
5 、加深认识 ,学生在书中完成题目。  
三、 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数据有什么作用?
四、 作业
请学生收集一些数据进行分析。         

学生讨论数据。
说说现实生活中哪些数据。



学生练一练



同学们看第70页第2小题的问题,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下。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问题的思考结果,全班交流。




学生自己小结。
教学反思        达标情况分析:还好
        教学心得体会:应重视学生的实际分析数据的能力。
                       






课题数字的用处第 十二 课时(总第 55 课时)

学材分析        P—71、72页
学情分析        学生了解知识的特点。
学习目标        1 .经过设计编码的过程,体会数字在表达、交流和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2.了解数字在具体情景中所代表的意义。
导学策略        导学法、尝试法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邮政编码数据资料。
导学流程设计:
教    师    预    设        学    生    活    动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 、说说数据的作用。
   学生讨论数据。
2、提问:你在现实生活中哪些数据?举例说明。
二、 出示例子。
明明想为六年级的同学编一个号码,请你说说编法。
(1)、小组讨论。
(2)、说说小组讨论的结果。
(3)、怎样编码较合理?
(4)、列举生活中的编码。
(5)、教师小结。
三、试一试
1、 请同学们看第70页第1小题的问题,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下。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问题的思考结果,全班交流。
2、加深认识看第70页第2小题的问题 ,请学生在书中完成题目。  
四、实践活动
先小组自己讨论交流。
再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数字有什么作用?
四、 作业
请学生收集一些数字进行分析,并说说表示的意思。         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学生说说数据。



学生讨论例子。







同学们看第70页第1小题的问题,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下。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问题的思考结果,全班交流。






学生实践活动。
先小组自己讨论交流。




学生小结。
教学反思        达标情况分析:好
        教学心得体会: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实际,这样学生更感兴趣。
                       






(一)课题正负数第 十三 课时(总第56 课时)

学材分析        P—73、74页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体会负数的意义
学习目标        1 .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正负可以相互抵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7:27:00 | 只看该作者

导学策略        导学法、尝试法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邮政编码数据资料。
导学流程设计:
教    师    预    设        学    生    活    动
一、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 、说说数字的作用。
2、提问:你在现实生活中哪些数字?举例说明。
二、揭题。
今天我们来认识新的一种数字---负数
三、 出示例子。
六(1)班和六(2)班比赛。看比赛记分办法。出示记分规则和记分办法。
(1)、学生认识负数。
(2)、说说负数和正数的关系。(重点是1和-1可以抵消。)
(3)、说说各班的得分
(4)、回答第(2)小题。
(5)、教师小结。
四、试一试
1、请同学们看第73页第1小题的问题,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下。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问题的思考结果,全班交流。
2 、加深认识看第70页第2小题的问题 ,请学生在书中完成题目。  
五、练一练
先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再小组讨论交流。
再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负数有什么作用?
七、 作业
请学生收集一些正负数字进行分析,并说说表示的意思。

         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学生读例子。


学生认识负数。








同学们看第73页第1小题的问题,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下。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问题的思考结果,全班交流。



学生完成题目。



学生练一练。
先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再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小结。自己评价自己。
教学反思        达标情况分析:好
        教学心得体会: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较好。
                       



课题正负数(二) 第 十四 课时(总第 57 课时)

学材分析        P—75、76页
学情分析        学生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出正负数的关系,和事物的变化。
学习目标        1 .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意义的理解。
2.会画折线统计图描述事物的变化情况。
导学策略        导学法、尝试法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邮政编码数据资料
导学流程设计:
教    师    预    设        学    生    活    动
一、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 、说说正负数字的意义。
二、揭题。
今天我们结合折线统计图来进一步了解负数
三、 出示例子。
看书本P-75页例子。某市水电站讯情公告。
(1)、学生读题。
(2)、说说任何画折线统计图。
(3)、说说负数和正数表示的意思。
(4)、学生在书上完成题目。
(5)、全班交流讨论。
(6)、教师小结。
四、试一试
1、请同学们看第76页第1小题的问题,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下。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问题的思考结果,全班交流。
2 、加深认识看第76页第2、3小题的问题 ,请学生在书中完成题目。
五、练一练
先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再小组讨论交流。
再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
七、 作业
请学生收集一些正负数字进行分析,并说说表示的意思。并画折线统计图。

        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说说正负数字的意义。






学生读例子。


学生认识负数。







同学们看第76页第1小题的问题,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下。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问题的思考结果,全班交流。


学生完成题目。



学生练一练。
先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再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小结。自己评价自己
教学反思        达标情况分析:还可以
        教学心得体会:多在生活中找找例子,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第课时
课题 整理课 第 十五、十六 课时(总第 58、59 课时)

学材分析        单元练习、评析
学情分析        学生复习和整理自己所学的知识。
学习目标        进一步巩固已学的知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便于查漏补缺。
导学策略         
教学准备         
导学流程设计:
教    师    预    设        学    生    活    动
5、      测试  
6、      评析
3、   总结
         学生答题。


学生分析。
教学反思        达标情况分析:好
        教学心得体会:分析时不能面面具到,应有侧重点。
                       
单元目标:
1、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形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 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立方体的数量范围。
3、 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课题   观察物体  第 1 课时(总第60  课时)
学材分析         
教学重点:从上面、左侧面和正面观察物体
教学难点 :能辨认相应的视图的形状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
学习目标        1、通过从下面、上面以及不同侧面观察5个或6个相同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2、使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察。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导学策略        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
教学准备        学具盒、课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7:27:00 | 只看该作者

导学流程设计: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总结
教    师    预    设        学    生    活    动
一.     活动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从左侧面和右侧面观察物体,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观察两个简单的物体。先请同学们从学具盒中取出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根据78页上的立体图形,将它摆出来,看看哪个小组摆的又快又好。
二.分组观察,讨论,交流
1、师:大家都摆的不错,现在请同学们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你们桌面上的立体图形。告诉老师两个物体的形状相同吗?
2、学生活动:分组摆出两个立体图形,进行观察,交流(教师活动: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出学生从不同面看到的视图。教师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比较,获得相应的结论。)如图:从正面看:  从侧面看:  从上面看:3.引导学生总结为什么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同?(评价方式:这部分的评价要以学生是否按要求进行有序的观察和有条理的思考及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为重点。对于空间观念较薄弱的学生,要注意他们的拼摆过程,以及积极参与操作的的程度多给予关注)
三.  练习巩固1、试一试如果要从上面看形状不变,还可以怎样摆?如果从侧面看,要使形状不变还可以怎样摆?(教法:组织学生动手摆一摆,然后进行集体交流。体会不同的摆法,丰富自己的经验。这个题目比较开放,对于空间观念较好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借助想象和推理解决问题。在通过全体动手操作进行验证)
2、想想做做组织学生利用在操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交流
         
学生练习

校对





六年级



强化练习

讨论



教学反思        由于在教学中,教师进行了实物演示所以学生作业完成的教好。
                       


课题   观察物体  第 2课时(总第61  课时)
学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从不同面,观察两个简单的物体,能辨认相应的视图,教学难点 :体会物体的相对关系 。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
学习目标        1.观察两个简单的物体,能辨认相应的视图,体会物体的相对关系 。2.通过分组合作,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3.激活学生已有的观察物体的经验,提高在物体及视图之间转换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导学策略        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
教学准备        学具盒、课件
导学流程设计: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总结
教    师    预    设        学    生    活    动
一、探究新知:
二、出示课件:书P77图让学生照图摆一摆。找一找他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看到的形状相同吗?指名说一说,你看到的形状。(如果学生没有发现从物体的右侧面和左侧面看到的形状并一样,引导学生重新进行观察。重点交流右侧面和左侧面看到的形状有什么不同,并且联系观察的位置说说原因。)
三、教学试一试:出示课件:P77试一试图一学生观察后,按照要求摆一摆。引导学生观察从左侧面和右侧面看到的各是什么形状?
出示课件:P77试一试图二先摆一摆再从右侧面和左侧面来观察,各是什么形状?
提问: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感受到:有的物体从左右侧面看到的形状不同,也有的物体从左右侧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学生练习

校对





六年级



强化练习

讨论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样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会提高的快一些。
                       

课题   观察范围   第 3课时(总第 62 课时)
学材分析        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
学习目标        1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2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导学策略        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投影
导学流程设计: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总结
教    师    预    设        学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
有一个果园里桃子成熟了,地上掉满了桃子,猴子闻到了香味馋得直流口水,连忙爬到树上张望,
1、站在A点小猴能看到离墙最近的哪个点?
2、站在B点小猴能看到离墙最近的哪个点?
3、站在C点小猴能看到离墙最近的哪个点?
4、小猴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越( )。
二、尝试练习
1、画出夜晚路灯下秆子的影子。
思考:同样高的杆子离灯越近,它的影子就越(   )。
三、巩固练习
1、有一辆客车在平坦的大路上行驶,前方有两座建筑物。
(1)客车行驶到某位置1时,司机能看到建筑物B,如果继续向前行使,那么他所能看到B的部分是如何变化的?
(2)客车行使到位置2时,司机还能看到建筑物吗?
四、课后实践
80页实践活动两题。         







学生练习

校对





六年级



强化练习

讨论



教学反思        画点有时不够准确。
                       


课题   观察范围   第 4课时(总第63  课时)
学材分析        继续让学生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
学习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4 17: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