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紧紧扣住一个“_________”字来写,先写为什么“_________”,接着写怎样“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的结果是打开了消灭敌人的道路。
第二课时(略)
一、 导入
(一) 根据课题,说一说,本文重点应写什么?
(写董存瑞怎样舍身炸暗堡)
(二)课文在写这个重点前,还应交代清楚什么?(交代清楚董存瑞为什么要炸暗堡)
二、 放录象“我军前进受阻”片断,再现当场情景。
三、 学习第一大段,领会:
(一)解放隆化的战斗打响了,我军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这说明当时我军处于一种怎样的形势?(表示战斗打得激烈,我军士气高昂)
(二)敌军一方的形势又怎样?(暗堡喷射出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敌人狠毒狡猾。同时显示我军前进受阻,点出这就是董存瑞炸暗堡的原因)
(三)指名朗读体会(要求读出我军的勇猛、敌人的阴险、形势的严峻),归纳:
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突然间,敌军暗堡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四、 导读分析第二段。
(一)这一段应该怎么读?(应该读出憎恨敌人,誓死炸暗堡的决心)
(二) 投影,分析描写董存瑞神态的句子。
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
1、用近义词替换法领会描写董存瑞神态的句子。把“瞪”换成“望”或“看”,把“迸射”换成“放射”好不好?为什么?
2、讨论后小结:这句用“瞪”、“迸射”,有力地、充分地表现了董存瑞对敌人的刻骨仇恨以及誓死炸掉暗堡的决心。
3、 归纳:董存瑞坚决请战获准,郅顺义担任掩护。
(三) 朗读体会,领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抓住敌军的形势和董存瑞的有关动作进行对比,体会董存瑞沉着、机智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第三课时
一导入,带入情景
当士气高昂的解放军部队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时,却遇到了暗堡。在这紧急关头,董存瑞挺身而出,主动请求炸堡。在他冲向暗堡的过程中,尽管他的处境危险,尽管敌人还是作垂死的挣扎,董存瑞却表现得异常英勇顽强。我们现在随着录象再一次回到解放隆化的战斗中去,看看董存瑞是怎样做的。
二、放录象(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段),再现情景,激发想象。
过渡:在这枪林弹雨中,董存瑞决定用什么方法炸掉敌人的暗堡?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三、 自由朗读第八自然段,思考:
董存瑞决定用什么方法炸掉敌人的暗堡?课文是怎样描写的?(投影出示)
四、 学生汇报
(一) 投影,分析句子:
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1、 自由朗读这一句
2、 用“ ”标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站、托、顶、拉),
从这些简单的动作,看出他的行动怎样?(果断、坚决)
3、 谁能用这种语气读好这句话?(自由读、站读)
4、 为什么董存瑞的动作这么坚决、果断?
(1)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
A从“万分紧急”这个词看出当时的情况有多紧急?(默读课文,结合录象想一想)
(炸药包没处放,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战友们已冲上来了,如果不及时炸毁暗堡,就会给冲锋部队造成极大的伤亡,将直接影响到战斗的最后胜利。)
B投影句子:
就在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
(用换词法理解“嘹亮”、“惊天动地”,再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当时情况紧急以及我军声势浩荡、士气高昂。)
C:“就在这时候”是指什么时候?(读一读,找一找)
(由于桥底四周的地形环境所限,炸药包放在河沿上会往下滑,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而冲锋号已吹响了,我军发起了冲锋,军情紧急,炸暗堡已刻不容缓了,所以也不允许他多想了)
(2) 从内因来看:
从董存瑞这些坚决、果断的动作,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舍生忘死、英勇献身,表现出他的大无畏精神)
5、 齐读这一句。
6、 指导背诵
学生自选背诵方法练背:
(1) 熟读理解背诵法
(2) 编列纲要背诵法
(3) 抄记关键词背诵法
(4) 背诵和联想结合法
(5) 背诵和抄写结合法
7、 整体背诵
(二)课文还抓住了人物的神态来写,读课文,课文是如何描写董存瑞的神态?
1、投影,分析句子:
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
(1)、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比喻句)
(2)、这句话中“钢铸一般的脸”是用_________比喻_________。
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
2、投影句子:
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1) 回顾学法。
(2) 用“懂、联、想”的方法小组自学这两句。
(3) 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并质疑。
(引导学生理解画线部分的词语,从中体会人物坚定、无所畏惧、毫不动摇的思想感情。)
(4) 感情朗读。(读得坚定、沉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