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遥遥相对(看图)、坐落、各色各样"等词语的意思。
③重点研读两句话:
河水净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绿的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抓住"净、静""透明、带子"等词语,通过朗读来体会。)
不时有一叶叶小舟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又在河上轻轻飘过。(重点抓住"一叶叶、悄悄、轻轻、飘"等词语.通过朗读来体会。)
(4)按"总--分"有感情地读第2自然段。
(5)小结:第2自然段用"总--分"的写法,围绕"恬静"的特点,从"霞光、小河、小船"几个方面写出了小镇的恬静。
(6)背诵指导。
3.学习第3自然段。
(1)速读第3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在写法上相同的地方。
(2)自学第3自然段。
①轻声读一读,划一划,完成口头填空:
这一自然段从( )、( )、( )这( )个方面说明了( )。
②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是怎样体会的。
(3)同桌交流,说一说,读一读。
(4)重点研读:
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拥挤的人流向前走去。
(抓住"不宽、很多、不由自主、拥挤的人流"来体会。)
来赶集的农民面带微笑,甜甜地诉说着自己的产品价廉物美。
(结合上文说说,农民怎样诉说,结合理解"诉说、价廉物美",理解这句话说明了农贸市场的繁荣景象。)
(5)用"价廉物美?造句。
①价廉物美的( )。
②把"价廉物美的商品"分别放在句首、句中、句尾说一句话。
③用"价廉物美"造句。(口头)
(6)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4.作业。
(1)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2)完成课堂作业4(1)(2),5(1)。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4自然段,理解"经营、招揽、诱人"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吸引"造句。
2.能给句子加上顿号,并能说出顿号的作用,能在指定的词语中正确使用"的、地、得"。
3.能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感受蚕乡小镇在改革春风沐浴下欣欣向荣的气氛。
(二)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听写词语:经营、开张、招揽、诱人、吸引、急匆匆、移动,说说"经营、诱人"的意思。
2.回顾学法。
上节课我们怎样学习总分写法的自然段?(找总起句、中心词一分述部分从哪几方面说明总起句一抓住重点词句细读体会o)
3.自学第4自然段,并完成课堂作业4(3)。
4.交流。
(1)边交流体会,边进行朗读训练。(抓住"早早开张、忙个不停、紧张、急匆匆、人流"等词语,读出小镇早晨紧张的情景。)
(2)用"吸引"造句。
读原句,什么吸引谁?
①用课文的内容说一句话:什么怎样地吸引着谁'
②用"吸引"说一句话。
(3)哪两句说明了蚕乡小镇今昔的不同? (买丝绸、买丝线--办各种厂)
课文用哪两个词来说明这种不同'(变化、前进)这两个词可以调换位置说吗?为什么?(不能。说明了小镇的改革开放后欣欣向荣,不断繁荣进步。)
(4)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
6.作业指导。
(1)正确使用"的、地、得"。
①找出课文中用上"的、地、得"的地方各两个,比较用法上的区别。
②说出用上"的、地、得"的词语各两个,说说为什么这样用。
③完成课堂作业2。反馈、订正。
(2)正确使用顿号。
①找一找课文中使用顿号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顿号用在什么地方?
②完成课堂作业3,反馈、订正。
(3)写话训练。
①回顾总分写法。
②说说学校或家庭早晨的紧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说明?(老师、学生准备上课,爸爸妈妈准备上班,我准备上学等。)
③先说后写,以"学校(或家庭)的早晨是紧张的"为总起句写一段话。
练习六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确定难查字的方法查字典;能正确拼读音节,根据音节写出学过的词语;能根据意思写出学过的成语。
2、能仿照例句改写句子,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能用“各式各样”、“仍然”造句。
3、能用看题目推想文章内容的方法读懂短文。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1——4题。
第二课时:教学5——7题。
19、船过三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26个新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词句之间的关系,能找出自然段中的重点词句。
3.学会借助段落中的重点词句背诵课文,能背诵3、4自然段。
4 感受长江三峡的风光美,培养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借助重点词句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教学难点:学习借助重点词句背诵一段话的方法;神女峰的故事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听课文录音,听了课文你觉得长江三峡怎么样?
(2)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并联系上下文想想词义。
2.楦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卡片。重点指导: “吼”不读kǒng应读hǒu,“善”是翘舌音。
(2)字形分析。重点指导:“缠”的一点不能丢;“漩”不能写成“游”;“善”上面是个“羊”;“嘶”与“撕”(形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