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部教案浙教版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25:00 | 只看该作者

    屋子和船都是我们生活中有的,凡是生活中有的,我们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他们的用处,再想一想这些小动物“躲在落叶里”或“坐在当中”会怎么样,就会明白了。在下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就可以用这个方法去想,去学习。
   第4段:
    默读课文,思考回答:
    出示投影:落叶落在(河里)。(小鱼)看见了,(游过来)。把它当作(伞)。
    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伞”是干什么用的?(挡雨淋)
    为什么说小鱼把落叶当作伞?
    小组讨论---订正
   自学第5段:
    小声读课文,用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己学习这一段。
    出示投影:树叶落在(院子里)。(燕于)看见了,把它当作(电报)。
  讨论明确:
    电报:是一种快捷的通信方式,一般用于某种重要的事或紧急的事。
    讲解:课文中生动而确切地把落叶比作电报,是指当落叶纷纷落下时,说明秋天来了,这是大自然的通知,作为候鸟的燕子确实该离开此地,往南飞了。课文通过燕子的话,生动地将树叶枯落,燕于南飞这两种自然特征联系起来。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深秋时节的特点:大气凉,树叶枯落,燕于南飞。文章写的富有情趣,而且在写法上很相近,都是按照——树叶落在什么地方?谁看见了?它是怎么做的?(根据它们的不同生活习性和活动姿态)它把落叶当成什么?
    (只有第5段是用燕子的话来结束。)
    小结学法:
    今天,我们不仅学习了课文内容,也学会了理解词句的方法--读到不懂得词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可以想象这些景物什么样,还可以想一想我们生活中这些事物有什么用处。这样把词句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想,就好理解了。
  五、老师投影片上的提示练习背诵。
   课后练习:
   1.填空:
    ( )起,( )凉,( )黄了。
    树上的叶子( )地从树枝上飘落下来。
    树叶落在( ),( )爬来,( ),把当作( )。
    树叶落在( ),( )爬上来,( ),把当作( )。
    树叶落在( ),( )游过来,( ),把当作( )。
    树叶落在( ),( )飞来,看见了,说:“( )。”
   2、读一读,写一写:
    【落叶】【蚂蚁】【当作】【躲藏】【屋子】【院子】
    【当中】【电报】【水沟】【催】
   3、看拼音写出下面的偏旁:
    shen zi pang   cong zi pang   shi zi tou
    (     ) (     )  (    )

    板书设计:10 落叶
         小虫   蚂蚁   小鱼   燕子
         (图)  (图)  (图)  (图)
        躲在里面 坐在上面 藏在下面  看见
         屋子    船    伞   电报 



15 树叶画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常见树叶的名称,以及他们的颜色和形状。
   2、仿照图形或发挥想象,把树叶拼成一幅画;感受树叶画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
   3、能把自己制作的树叶画用一段话清楚、明白地介绍给大家。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辨认常见的树叶、按规定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
   2、模仿(构思)制作树叶画。
  教学过程:

  1、谈话结题:
  秋风吹,树枝摇,红树叶、黄树叶,片片飞来像蝴蝶。这首儿歌讲的是什么?(落叶)今天这节课,要求小朋友利用采集到的树叶,自己动手贴制一幅树叶画,并能用一段话清楚、明白地向大家介绍你的树叶画。出示课题《树叶画》
  2、辨认树叶、进行说话训练。
  出示:银杏叶、枫树叶、甘薯叶、柳树叶、梧桐树叶,让学生辨认。
  (1)用”这是一片()叶子”说说这些各是什么树叶。
  指名说,开小火车说。
  (2)出示枫树和梧桐树叶,比较他们的颜色、形状有什么不同。
  (3)这些树叶的形状像什么?
  例:银杏树的叶子黄黄的,形状扁扁平平,像把小扇子。
  枫树的叶子火红色,有五个角,像五角星。
  柳树的叶子黄绿色,细细长长,像眉毛一样。
  让学生自由练说,开小火车说
  (4)看书上的树叶练说。
  (5)介绍自己收集的树叶,提问句式“我收集的这片树叶是()的叶子,她的颜色是(),形状()。”
  3、指导制作树叶画。
  (1)出示树上的树叶画,说说这些树叶拼制的是什么?是用什么树叶拼成的?
  (2)观察老师制作树叶画。
  (3)说说老师制作的过程。
  板书制作方法。
  4、学生制作树叶画。
  5、小结。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介绍制作的树叶画。
   2、展开想象的翅膀,把树叶画说得更好。
  教学过程:

  1、欣赏树叶画。
    挑选学生制作的优秀作品挂在黑板上,特别是有创造性的作品,让大家欣赏。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2、指导学生介绍自己的树叶画。
  (1)用”我用()贴成()”练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25:00 | 只看该作者

  (2)按要求介绍:
  树叶画的名称是什么?
  是用哪几种树叶拼起来的?各部分的样子怎么样?
  展开想象。
  3、小结。
  今天,我们用不同的树叶,通过自己动脑动手,做成了各种各样的树叶画,并能根据自己的想象,给树叶添上几笔,使画更美。还能当解说员位同学介绍你的作品。真能干。



◎ 练习3
  教学目标:
   1、--认识大写字母,学会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借助图意拼出音节,写出词语;会区别“向”“想”“像”3个音近字。
   2、--会把“谁怎么样”句式的句子补充完整。
   3、--能看图连贯地说一段话。
   4、--初步培养关心他人的品质。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大写字母,学会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
   2、--能借助图意拼出音节,写出词语。
   3、--会区别“向”“想”“像”3个音近字。
  教学过程:

  一、--第1题。
   1、--出示大写、小写字母对照表,学习字母表的读法。
   2、--让学生借助小写字母记住大写字母大书写。
   3、--将字母字形相同的、相近的、有明显区别的进行分类,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4、--背诵字母表。
  二、--第2题。
   1、--先让学生观察图画。
   2、--读拼音,注意读好轻声。
   3、--在括号里,按音节填写词语。
   4、--校对。
  三、--第三题。
   1、--结合看图进行辨析。启发学生;小明家里挂着什么?当学生回答“雷锋叔叔的像”后,教师板书“像”。接着问:小明看着雷锋叔叔的像想些什么?教师板书“想”。当学生回答要向雷锋叔叔学习时,教师板书“向”。
   2、--指名读短文,要求学生一并读出要填写的字。
   3、--书面填写。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把“谁怎么样”句式的句子补充完整。
   2、能看图连贯地说一段话。
   3、初步培养关心他人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第4题。把句子补充完整。
   1、--让学生读题目中不完整的句子,提问:每个句子中要补充哪一部分?使学生明白这是一个“谁怎么样”的句子,缺少了“谁”。
   2、--口头补充,答案不要求统一,但要符合实际。
   3、--选择一个写下来。
  二、--学习第5题。
   1、--整体看四幅图,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导一幅一幅地看图,说图意。
   3、--围绕“一杯开水”这一中心,连贯地说一段话。
  三、--第6题。
    夸夸班上关心别人的同学,说说他是怎么关心别人的。
16 锄禾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每行诗的意思和全诗内容,懂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教育学生要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
  3.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内容。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能背诵全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意及作者的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并正确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每个字的意思。
  教学准备
  一幅彩色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题目是“锄禾”。很多同学都会背诵这首诗了,那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锄禾》
  二、指名朗读课文。同学们认真看书,然后在书上划出生字来,指名读生字。
  三、讲读课文:
  (一)板书: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1.讲解字意:
   锄:给禾苗锄草松土,是在劳动,指动作。
   禾:指禾苗或庄稼。
   日:太阳。
   当:正是什么时候的意思。
   午:中午。
  2.请同学们讲解上述字的意思。
  3.说说前半句话的意思:
   (参考:在炎热的夏天,中午的时候,农民顶着烈日给禾苗锄草松土。)
  4.理解字意:
   滴:滴到的意思。
  5.说说后半句诗的意思。
   (参考:汗水滴到禾苗下边的土里。)
  (二)看图说说第一句诗的意思。
  中午,太阳高高悬挂在空中,农民在烈日照射下,一手拿着锄头,一手擦汗,在田间给禾苗锄草松土,一滴滴的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
  (三)板书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1.理解字意:
   盘:盘子
   餐:饭食
   皆:都的意思
  2.第2句诗的意思:
   (提示:可以让同学自己来说。)
   (参考:谁知道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用农民辛苦劳动的汗水换来的。)
  (四)说说这首诗的意思。(指名2~3人)
  (五)指名背诵全诗。
  四、小结: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提示:作者看到农民辛苦劳动,知道粮食来得不容易,表达了对农民劳动的艰辛的同情。告诫人们要爱惜粮食。)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
  指名3~5人。
  二、学习生字:
  (一)辅导学习:
     dāng当
  1.分析字形、上边“当”,下边“彐”。
  2.组词:当中、当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25:00 | 只看该作者

  3.指导书写:
     pán盘
  1.分析字形:上下结构,上边“舟”,下边“皿”
  2.组词:盘子一盘菜
  3.指导书写:
  (二)自学生字:
     wǔ 午  hàn 汗  lì 粒  xín 辛  kǔ 苦
  要求:分析字形结构并组出词语来,然后自己在田格里各写一个。
  (三)读词语
     当中 当时 中午 下午 汗水 盘子 米粒 辛苦
     苦瓜 饭粒 汗珠 一粒米
  (四)组词练习:
     汗(  ) 午(  ) 粒(  ) 苦(  )
  (五)读读作者写的另一首诗,同样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之心。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7 我会查字典了
  一、预设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读写“字典”等13个词语。会用“已经”“果然”等词语写句子。
  2、懂得学会查字典的意义和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的重要性。初步学会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懂得音序查字法查字的方法。
  3、理解“只要……就……”句式的句子,积累句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音序查字法。
  教学难点:音序查字的步骤(操作性较强,易混淆)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预设目标
  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 学习12个生字,读写“认识”等词语。
  (二)教学准备
  人手一本《新华字典》。
  (三)教学过程

  1、猜谜入题,简介字典。
  (1)猜谜:一个老师不说话,肚子里面学问大,有啥字儿不认识,你就快去问问它。(板书:字典)。学习“典”:八字底,最后一笔是“、”。
  (2)让小朋友翻翻手中的字典,说说字典会告诉我们一个生字的什么?
     板书:字音、字形、字义 
  (3)“字典”与教你学习的老师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板书:不会说话
  (4)字典中有那么多字,要找到我们要查的那个字,怎么找呢?这就要我们学会查字典的方法。
  (5)揭题,查字典的方法很多,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一种方法。待会儿你读读课文就知道了。你就会说“我学会查字典了”。
     教学:查翘舌音,木字头。给“查”找几个好朋友。(检查 查询 查问……)
  2、听课文录音,边听边划出生字新词,标好自然段。
    思考:今天学的查字方法是什么?用“——”划出。
  3、 学习生字词语。
    出示生字词语:
    rèn shí  běn  yǐ hòu   qiǎo   jīng  pīn yīn
    认 识 一本  以 后  正 巧  已 经  拼 音
      mǔ   xíng   biàn chá  diǎn
    字 母 字 形  方 便  查 字 典
  (1)学生字,读准字音。用好办法记住字形,再给生字找找朋友,有困难的与同桌一起讨论。
  (2)鼓励学生用“我已经用好办法记住了某个字”的形式来说说对生字音、形的学习,说得好的给予表扬。
    学习过程中重点指导:
    ①“母”书空笔顺。
    ②用“已经”说话。
    ③给“正巧”换种说法。(恰巧、刚好)
    ④指名背汉语拼音字母表,并分别让学生写出黑板上带点字的大写字母。
  (3)读读带拼音的字。
    hàn   rú     jié     bù    mǎ    yì   dì   qín
    汉 语  如 果  音 节  表 部  页 码  意义  第三声 勤
  4、 高声自由朗读课文,找找:妈妈把字典叫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叫?
  5、 反馈:为什么妈妈把字典叫做不说话的老师?(用“因为……所以……”句式)
  (1) 因为字典像老师一样教我们生字的音、形、义,字典是不会说话的,所以它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
  (2) 因为字典不会说话,可是会教我们识字,所以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
  (3) 字典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是因为它虽然不说话,但是能教我们学习生字。……
  6、 齐读第一段。“请教”说明了我们做事要怎样?
  (四)巩固练习
  1、 随堂练习。
  (1) 抄写生字。(课堂作业本第一题)
  (2) 比一比,再组词。
     认(  ) 经(  ) 母(  ) 己(  )
     以(  ) 轻(  ) 每(  ) 已(  )
  2、 课后作业。
  (1) 选字填空:
      己  已
    A.我们()学会了许多字。
    B.自()能做的事要自()做。
      经  轻
    A.小雨()()地下,种子发芽了。
    B.雷锋小时候()常帮助同学。
  (2) 写出下列字母的大写字母:
     ɑ(  ) j(  ) t(  ) y(  ) ɡ(  )
     d(  ) e(  ) b(  ) h(  ) l(  )

               第二课时
  (一)预设目标
  初步学会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懂得音序查字法查字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
  人手一本《新华字典》、计时表一只。
  (三)教学过程

  1、 复习巩固。
  (1) 开火车读生字。
  (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25:00 | 只看该作者

多音字组词。
         jiāo(   )
      教{
         jiào(   )
  (3) 读课文,填空:
     这篇课文写了()教()用()法查字典的事。
  (4) 查音序:按照汉语字母表顺序,请学生动手翻翻“音节索引表”。
  2、 学习课文第2—4段。
  (1) 哪一段写了李老师教丁丁查字典的过程?
  (2) 朗读第2段。
     “正巧”是什么意思?
     “先”说明了什么?(还有其他的方法)
  (3) 自由朗读第3段,读后讨论:
    ① 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必须知道生字的什么?
    ② 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要在字典中的哪几个地方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记号标上去。板书:先……再……
    ③ 以“母”为例,谁来说说你怎么查?(结合字典,学生口述。教师点击课件,逐一出现。)
     母mu→第一个字母“M”→音节表中找到“M”→在“M”部找到“mu”的页码→在字典正文中找到“mu”的第三声→找到“母”→找意义。
    ④ 教师小结:我们来检查这个过程对不对?全班翻字典,教师口述,学生按照口述的步骤进行。
    ⑤ 理解“果然”,李老师说的和同学们做的结果一致吗?课文中哪个词说明后来的事实和原先预料相符合?(果然)
    ⑥ 独立按步骤查“母”(教师一边巡视一边计时)
    ⑦ 自由读文,提出不理解的大家讨论→齐读→自由准备背→同学互背→指名背→齐背。
  (四)巩固练习
  1、 随堂练习。
  (1) 按照这个方法,每个同学查自己的姓,比比谁查得快。
  (2) 把下面的字母按字母表的顺序排列:
     M K C N G D J H A I B E L F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2、 课后作业。
  (1) 把课文中的每个生字查一遍,在书上写上大写字母的页码。
  (2) 读一读,填一填。
    ①音序查字法是:先看音节的( )是哪个大写字母,在( )表中查到音节的( ),再在字母正文中查到( )和()意义
    ②查字母的“母”,它的音节是( ),从音节表中的( )部查到( )的页码,再在字典正文中找到mu的( ),就可以查到“母”的( )和意义。

               第三课时
  (一)预设目标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第五段。
  (二)教学准备
     课堂作业本、字典、计时表一只。
  (三)教学过程

  1、 复习检查。
  (1) 听写生字词语。
  (2) 口头扩词:
     识——认识知识识字常识
     查——检查查问查字典
     母——字母父母母爱母亲
  (3) 背诵音序查字的方法。
     师:我们已经会查字典了,是不是会查就可以了呢?
  2、 学习第5段。
  (1) 指名朗读,理解“熟能生巧”。
  (2) 我们做个测试,在请小朋友们查“母”,教师记下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的时间。拿出第一次记的时间进行对比,为什么你的速度会快起来?
     熟:熟练多查就能熟练,就会加快速度,就会得出窍门。怎样才能更熟练呢?要求学生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3、 总结全文。
  (1) 齐读全文。
  (2) 学生总结:学了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3) 练习用“先……再……”说话。
  (四)巩固练习
  1、 随堂练习。
  (1) 查字典比赛。(课堂作业本)
汉字        音序        音节        页码
趣        Q               
紧        J               
辣        L               
若        R               
沟        G               

  (2) 用“已经”写一句话。
  2、 课后作业。
    同学之间相互组合,进行查字典比赛。



18 最好马上找到他
教学目标
  1、学会读写生字12个,读准一个多音字“发”;读写“民警”等12个词语,了解它们的意思,会用“马上”等词语写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拾到物品要设法归还别人,初步养成关心别人、同情有困难的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新词。懂得拾到东西要归还别人。
  教学难点 体会“我”关心他人、体谅他人的思想感情。
  字形难点 警、钱、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看图学会用句式说话。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生字“怀、娃、难、呀、标”等9个生字。
  4、学习课文第2、3、4三节,用自己的话说说妈妈、叔叔、小弟弟为什么心里难过、着急。并有感情地朗读这几节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揭示课题:(5’)
  1、出示课件:学生看图说一说:什么地方有什么?出示“钱夹”一词,读一读。如果你在马路上看到这个钱夹,你会想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题,18、最好马上找到他,齐读课题。
  3、我们一起来猜一猜,这个钱夹可能会是谁丢的?那个人丢了钱夹会怎么样?自由准备,后指名说一说。
  4、那么,书上说这个钱夹可能是谁丢的呢?我们一起学一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8’)
  1、学生自学课文,拼读生字,读通课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25:00 | 只看该作者

  2、想想哪几节写这个钱夹可能是谁丢的?找出来读一读。
  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读准多音字“发”。
  3、练习:多音字选择读音。课堂作业第4题。
  5、说说书上说这个钱夹可能是谁丢的呢?结合出示课件。
  三、学习课文第2节:(8’)
  1、师:这位妈妈丢了钱夹,她怎么样呢?
  2、出示投影,指名说话:
   1)、她是什么人?在干什么?注意表情怎么样。
   2)、想象说说这位妈妈难过的样子。
   3)、结合学习生字:“怀、娃、难、呀、票”。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了知道了什么?
    交流:
   1)、比较句子:她是位妈妈。
          她可能是位妈妈。
     (可能表示一种猜测,不能肯定,因为我们没有看见丢钱夹的人)
   2)、用一句话说说这位妈妈为什么心里难过?也可以用两句话说。学习生字“难、呀、票”注意“难”的右半部分写法。
  4、那我们该怎么读呢?自己试试。并读给同桌听一听。
  5、指名朗读,齐读课文第2节。
  四、学习3、4两节:(10’)
  1、课文第3、4两节中选你们喜欢的一节,四人小组学习,看图说一说话,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2、交流:
   1)、指名读第3节。
    A、看图想象,说说叔叔在干什么,注意他着急的样子和动作。学习生字“差、啦、丢”。
    B、读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结合讨论叔叔为什么着急?
    C、比较“难过”“着急”,(难过主要是指心里伤心,着急是指事情比较紧急,急于处理。)。说说你什么时候非常难过,什么时候又很着急。结合口答完成作业本题目5。
    D、朗读这一节。指名读,并齐读。
   2)、指名读第四节。
    A、看图说说孩子在干什么,注意他着急的神态、动作。学习生字“街”。
    B、读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结合讨论“我”为什么哭着不敢回家?
    C、你准备怎么朗读这一节。
     指名上台表演朗读,评议,同桌互读,齐读。
  3、朗读2、3、4两节,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4、想象说话练习:
    丢钱夹的人是谁,课文中有三种猜测,还可能是谁,你能根据想象说几句话吗?自由准备,后指名说说。
    提示:她可能是位奶奶,……(提着篮子上街买菜,发现钱夹丢了,心里不知有多着急。)他也许是……
    机动:
  四、认读和书写生字:(9’)
  1、认读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并说说注意点。
  2、指导书写生字,师范写“警、钱、难、呀”
  3、学生练习写字,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1、5两节,能看图说几句话。
  2、学习生字“警、钱、夹”,能正确书写。并能用“马上”说几句话。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那位小朋友拾到物品设法归还别人的好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卡片。
    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2、完成作业本题目5。
  3、指名读课文第2、3、4三节。说说这三节讲了什么?
  三、看图说话,学习第一节: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猜了这个钱夹可能是一位妈妈的,可能是一位叔叔的,也可能是一位小弟弟的。那么这个钱夹最后怎么了,最好马上找到他这句话是谁说的呢?今天接着学习课文。
  2、看投影片:说说丁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丁丁在马路上捡到一个钱夹,交给民警叔叔。)学习生字“警”、“钱”、“夹”。说说民警是干什么工作的?
  3、想象说话:丁丁捡到钱夹时怎么想,对民警叔叔说些什么?
  4、出示第一节读一读:民警叔叔,
    我捡到一个钱夹,
    交给您吧,
    最好马上找到他。
  5、说说你读后知道了什么?
  6、结合交流:
   A、从哪里看出丁丁说话很有礼貌?
   B、与学生说的句子比较:捡到还可以用哪个词来替换?(拾到)。
   C、“最好马上找到他”你是怎么理解的?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法或问题。(从哪个词语看出丁丁想到别人?)
   D、指导用马上说话。“马上”还可以怎么说,能不能用“马上”说一句话。师示范说话(课后题目3例句)。后学生准备,说一说。
  6、指导朗读这一节。
    指名读,并齐读。
  7、为什么要说“最好马上找到他”呢?因为……
   1)、按照2、3、4三节内容回答。
   2)、结合回答,齐有感情地朗读2、3、4三节。
  二、学习课文5节:
  1、自己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理解:这一节为什么重复第一段的内容。(我心情的迫切)
  2、朗读课文。
  三、朗读课文。小结,说说你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
  四、课堂作业:
  1、书写生字:重点指导“啦、街”的写法。
  2、完成课堂作业第3题。比一比,再组词。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新词。
  2、背诵课文,懂得拾到东西要归还别人。
  3、完成作业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26:00 | 只看该作者

  1、卡片抽读生字,口头组词。
  2、完成作业本题4。
  3、读拼音,写词语。课堂作业第2题。
  4、查字典。课后练习第2题。先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二、朗读并背诵课文。
  1、齐读全文。
  2、指名朗读,同桌互相美美地读一读。
  3、说说课文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4、自由看板书试背课文。
  5、回忆内容试背课文。
  指名背,集体背。
  6、说说课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说说你捡到东西后是怎么想的?(表扬能为他人着想的同学。)
  三、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4题。按课文内容填空。
  独立完成后交流。
  2、课后作业第3题。用“马上”写句子。
  读题,明确要求。
  读例句,体会马上的意思。
  口头发言,然后写下来,交流。
  3.课堂作业第6题。独立完成后交流。
  4.尝试把丢钱夹的人还会是谁,会怎么样,写一写。

  板书      最好马上找到他
           可能是妈妈 难过
     捡到钱夹  也许是叔叔 着急  最好马上找到他
     交给民警  也许是孩子 哭着  



19 学画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那样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段。
   3.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第2段。
   2. 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本文悟出王冕的画画得那样好的道理,即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同时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
  教学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设疑,激发兴趣。
  (一)板书课题。
  (二)简介王冕:
     王冕是我国古代的一位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从小刻苦自学,晚年以卖画为生。他善画梅花,题画的梅花诗也很有名。
  (三)设疑、激趣: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是讲王冕小时候学画的故事。他学画什么?画得怎样?他是怎样画荷花的?
  二、初读课文。
  (一)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二)借助拼音,同桌互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
  (三)自读课文,并找出上面提出的三个问题的答案,同桌可商量、讨论。
  三、讲读课文。
  (一)请三位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集体评论他们读的如何。
  (二)从讲读最后一段入手:
  1.师:王冕学画什么?画得怎样?为什么?书中哪一段是写的这三个问题?
   生:读第3段,然后再回答。教师板书:就像……一样
  2.师:谁像谁?
   生:王冕画的荷花就像真的荷花。
  3.师:他为什么画得这样好?
   生:他天天画,不灰心。(老师马上板书:天天画,不灰心。)
  4.师:什么叫不灰心?
  小结:这说明王冕开始学画,也画不好,但他不怕失败,画不好继续画,刻苦努力,最后终于把荷花画得像真的一样美丽。
  5.师:王冕学画画的条件好吗?和你们自己比一比。(请班上参加课外小组的同学谈谈。)
   生:先说自己参加学习的情况,如到外边学习父母接送,要什么学习用品,家里都给买,吃穿不愁,还能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而王冕家里很穷,他一边放牛,一边找些书来读。他画画用的东西是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钱买的,纸是找来的。
   指导朗读1和3自然段。
  6.师:你从王冕学画这件事你知道王冕小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生:是一个有志气,在艰苦的环境中自觉地学习,不怕艰苦,勤奋好学的孩子。
  7.师:你从王冕学画这件事知道了什么道理?生答: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否则就学不好。
  (三)师问:王冕为什么要学画荷花?请一位同学读第2自然段。本段共有几句话?
  1.请五位同学每人读一句。并说出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实行类比的方法“入境”。
   (1)让学生说说某种花雨后与雨前有什么不同?生说:花的叶子更绿了,花瓣更艳了,花瓣和花叶子上还有小水珠,比下雨前更美丽了。
   (2)让学生看插图,说说雨后的荷花有什么特点?生说:荷花更鲜艳了,花瓣……荷叶……
  3.师问:王冕为什么要学画荷花?
   生答:雨后的荷花很美,美丽的荷花吸引着他。所以王冕想把它画下来。
  4.师问:书中哪句话写王冕想要把荷花画下来?
  5.教师范读第五句。让学生仿读。(要读出王冕渴望把荷花画下来的心情。)
  6.指导学生背诵,看着黑板上的板书背诵。然后同桌互背互查。最后指名背诵。
  7.师问:王冕学画荷花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谁说说他的愿望是怎样实现的?
  (说明:因此问题是本课的难点,所以再次重现,加深理解和巩固。)
  教师板书:勤学苦练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
  一、预习生字、新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26:00 | 只看该作者

  (一)把本课生字词用“—”画下来。
  (二)读准音,分析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
  二、教学生字,新词。
  (一)集体读生字词卡片。
  (二)指名读,说字形的记法。
  1.独体字:(讲清部首和应注意的地方。)
   父读fù   是部首字。叫“父字头”。                   组词:父亲、父母。
   乌读wū   是“丿”部。把鸟字去掉点就是乌。乌是黑色,乌云是指黑颜色的云。组词:乌云、乌鸦、乌黑。
   平读píng 是“一”部。                         组词:平时、平常、平安。
   更读gèn  是“一”部。写时注意不要写成“”。“更”是越发、更加的意思。 组词:更好、更美丽、更快。
   丽读lì  是“一”部。2、5笔为竖。                   组词:美丽、艳丽、华丽。
  小结:属于“一”部的字有几个,都是谁?“父”是什么部,“乌”呢?
  2.上下结构的字:讲清应注意的地方。
   亲读qīn    是“立”字部,下边是变形的木,不要写成木。             组词:父亲、母亲、亲人、亲热。
   荷读hé    是“艹”字头,荷花、荷叶的荷。左边不要写成“氵”。
   想读xǐang 上边是“相”,下边是心字底。                     组词:想一想、想念、心里想。
   美读měi  上边是“羊”字头,但写美时,上边不要写成“羊”,而是“”,下边是大。组词:美丽、美好、很美、美国。
  3.左右结构的字:(重点分析。)
  读读dǔ右边易错,应写成十卖第三笔是“”,不要写成“”或“冖”,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组词:读书、读一读、读报。看书、念书都叫读书。像读xiàng像不像的像。右半边较难,笔顺为,,第6笔是一撇,从扁口中穿出来。
  组词:好像、真像,像不像。在课文中是好像的意思。
  三、巩固生字和新词。
  (一)指名抽读生字卡片,并组词。
  (二)开火车读生字、新词。
  四、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亲、读、乌、更、美、丽、像。
  (一)亲上下各占田字格的二分之一,第6笔横要比第5笔横要短。
  (二)“读”和“像”都为左窄右宽的字。
  (三)乌第3笔竖折弯钩的折一定比第2笔横折钩的折要宽,这样写出来才好看。
  (四)丽第一笔横写的要长些,下边“”宽窄、高矮都相同,整齐的排在大横的下边。里边的两个点均点在横中线上。
  (五)美上半部写在上半格,三横一样长,第三横写在横中线上。下半部的大的第一笔横要长于上边的三横。
  (六)更“”写在上半格,横与下边的曰宽窄相同,第5笔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第6笔撇要顶着第一笔横,最后一笔捺要比上半部宽出去下笔。
  范字:
        
  五、作业:
  每个生字和新词各写两遍。

                第三课时
  指导作业:
  一、选合适的词填空,再读句子。
  (一)荷花开得(很)鲜艳。(很、更)
  (二)王冕(只)念了三年书,就去给人家放牛。(就、只)(三)他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钱买画笔。(平时、有时)(二)(三)句比较容易,都是书上的原句,在讲课文中已理解。但第(一)句就不同了。要给学生讲清楚,前面没有表示“在什么情况下”之类的词语,不能填“更”,只能填很。可与课文对照一下。
  二、读一读,再把句子抄下来。
  (一)他一边放牛,一边读书。
  (二)大雨过后,荷花更美丽了。
  (三)他天天画荷花。
  (四)他画的荷花像真的一样。
  以上几个句子是课文中的重点句,反映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读和抄写使学生更加熟悉这几个句子的句式和课文内容,同时也复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
  三、验收:
  独立完成练习册的作业。



20 小猴过生日
  教学目标
   1.懂得朋友之间赠送礼物是为了表达友情,做到不收别人不是劳动所得的成果。
   2.能听故事记住要点,并能看图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3.能说几句祝贺别人生日的话,并能用因果句式说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听讲故事记住要点,并能看图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难点:用因果句式说理,并理解其含义。
  教学用具 投影片、四种小动物的头饰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题。
   l、猜谜语。
     一身是毛,有手有脚,坐着像人,爬着像狗(打一动物)。
     贴:猴头
   2、出示第一张幻灯片。
     看投影,说说小猴今天要干什么,再用“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来说话。(小猴在树林里过生日)板书:过生日
   3.出示课题。
     小猴过生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听讲的故事,即第20课,板书:20 过生日(读课题)
  二、明确要求。
    听老师讲故事,请小朋友记住:
   1.小猴过生日时,来了哪些小动物?板书:小动物
   2.这些小动物分别给小猴送来什么礼物?板书:物
   3.它们送礼物时说了什么话?板书: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9 08: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