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部教案浙教版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24:00 | 只看该作者

    ②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说说哪些生字的字形最难记,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的;
    ③重点正音:栽、霞:
    ④重点分析的字形:栽、霞;
    ⑤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渎准字音,不添字、漏字;(读后评议)
   3.跟着课文录音轻声读课文。
   4.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5.用下列字口头扩词:牙、乡、霞、流、栽:
  三、指导书写生字。.
    指导重点写好“群、霞”这两个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掌握生字新词。
    抽读生字卡片。
  二、讲读课文。
   1. 课文中“我”的家乡指的是哪里? (用简笔画画出课文中的村子)
   2.齐渎第1自然段,说说这1段主要讲什么(板书:美丽)
  (二)学习2、3、4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3段课文写了月亮湾的哪些地方。
    (板书:后面、前面、河岸、河对面。)
    请说说这些地方怎样的美丽:
   2.学习第2自然段,去看看村子后面有些什么。指名读这一段课文。(板画梨树、苹果树。)
    展开想象,说说春天和秋天时山坡上的景色:
   3.齐读这一节课文;
   4.具体说说村子后面的美丽景色,美在哪儿,并用“”
     划出有关句子。
     出示句子:
     ┌───────────────┐
     │村子前面有河。│
     │村子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
     └───────────────┘
     说说哪个句子好,为什么?(板画小桥、流水)
     出示句子:
     ┌────────────┐
     │河水流着。│
     │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
     └────────────┘
     一群鱼在河里游。
     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
     ┌──────────────────┐
     │河水很清│
     │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
     └──────────────────┘
     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5.出示课文的有关插图,让学生看图说说月亮湾村子前面的情况。
   6.了解河岸上的景色。
    板书:桃花、农田。板画:桃花、农田、厂房;)
    出示句子:
    ┌──────────────────┐
    │河岸上栽着许多桃树:春天,树上开满│
    │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
    讨论理解,字、词训练:
    给“栽”换一个近义词:一片火红的朝霞指什么?
    上面的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说说写桃花开的时间、样子,颜色的词分别是哪一些。
    展开想象,说说到了秋天,河对岸又是一幅怎样的美丽景色:
   (三)齐读最后一段课文。
  三、完成课后第4题。

                第三课时
  一、课堂练习,做课后2、3两题,做后反馈校正。
  二、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说说春天月亮湾的美丽景色、
    出示练习:
    ┌───────────────────────┐
    │春天来到了月亮湾:山是那么( ),水是那么│
    │( ),山上( )的梨花、苹果花开了,岸│
    │边( )的桃花开了,农田一片( ),我的│
    │家乡真( )!我( )的家乡。│
    └───────────────────────┘
  三、总结课文,课堂练习。
   1.月亮湾这个村子.多么美呀!这样美的环境都是通过人们的辛勤劳动创造的;这也说明,月亮湾的人们是十分勤劳的,他们勤劳,又重视保护环境,所以才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像花园一样。
   2.完成课堂作业本上未完成的作业。



8 秋天的画
教学目标
   1.了解秋天的景色特征,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
   2.学会生字、新词,会读多音字“行”。
   3.会用“桂花、小草、树叶、果园”等词语写一句反映秋天景色的句子;
   4.仿照例句“先、再、又、还要”的顺序说话。
   5.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背诵课文。
   难点:用“先、再、又、还要”的顺序说话: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出示图片)这是一幅什么季节的画?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为什么说它是秋天的画?从哪儿看出来?
  二、随着问题出示生字,学习生字。
   1.出示:桂熟提帮叔助
     正音重点:熟、叔。结构分析的重点:熟
     联系课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桂花、成熟、帮助。
   2.小朋友的这张画是谁画的?他为什么要画这张画? (引出生字“墙、报”)
     教学生字:“墙”、“报”,理解意思,分析字形,说说该怎样记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24: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生字“让”、“闻”、“味”(用为什么“我”要画桂花的问题引出以上生字),理解意思,分析字形。(重点读准“让”的字音)
  三、自由轻声读课文。
  四、复习、巩固掌握生字新词。
   1.给本节课学的生字找朋友;
   2.用下列字口头扩词:闻、味、熟,提、帮、报、墙
   3.开火车逐节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多音字“行”的读音)
  五、课堂练习。
    指导生字的书写,重点指导写好“墙”与“熟”两个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用卡片复习生字、新词(认渎):
   2.做《课堂作业本》中的字、词习题;
  二、理解课文。
    轻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共有几节思考:这幅画是谁画的?为什么要画这幅画?
   l.齐读第一节,说说这1节讲什么。
   2.墙报上画了什么? (板书:桂花、草坪、果园、小朋友)
    找一找,找出哪些是表示画画次序的词,并用“”划出。
    板书:先、再、又、还要。
   3.用上“先、再、又、还要”说说“我”画了什么。
   4.仿照例句,练习用“先、再、又、还要”这些表示顺序的词,说一段话,
    ①口头填空:扫地时,我们先,再,又,还要。
      早上起床后,。
    ②独立说一句(用上以上表示顺序的词)
    ③做《课堂作业本》中的有关习题。
  三、逐节分析课文。
   1.指名读第2节课文、
   2.讨论、理解:这—节有几句?每句讲什么?哪些词句写出了画中景色的美? “我”为什么要画桂花(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
     板书:桂花、金色、香味:
   3.背诵本节课文。
  四、学习3、4两节课文。
   1.回忆学习第2节的方法,说说刚才是怎样学懂第2节课文的,
   2.归纳,并出示:①细读课文。
            ②想一想:这—节有几句?每句讲什么?
            ③哪些词句写出了画中景色的美。
            ④背诵。
   3.练习用以上方法学习3、4两节。
    理解句子:“小草不像夏天那么绿”这句话的意思、;
    出示句子比较:
    ①小白杨落下叶子。
    ②草地边的一行小白杨,飘下几片金黄色的叶子。
     出示句子:果园里有好多红星在闪烁,那是苹果成熟啦!
     句中的“红星”指什么? “闪烁”什么意思?
   4.朗读3、4两节,并试背课文,:
  五、学习第5节课文。
   1.指名读本节课文。、
   2.议议读读,加深理解:从哪儿看出这是秋天的景象?
     想象说活,说说果园中的情景:
   3.结合课后第3题,练习用“帮助”说活: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读拼音写词浯(内容略)、
   2.有感情地朗读l一5节课文::
  二、学习最后一节课文。
    齐读课文,并说说“我”把画画好后又怎样做。
  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总结:让学生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以后,学到了什么。
   2.说说还知道秋天的哪些特点。
   3.练习用上“田野、菊花”两个词,写一句反映秋天景色的句子。
  四、检查课文背诵情况。

  附板书:
         先画   桂 花:金色 香味
    秋天的画 再画草地 小白杨:飘金黄
         接着画  果 园:闪烁 成熟
         还画   三个小朋友帮助



9 桌椅的对话
教学目标
   1.懂得桌椅来之不易,初步培养爱护公物的好习惯。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学会用“爱护”写一句话:
   4.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了解故事内容的过程中学习生字新词。懂得爱护桌椅;
    难点:懂得桌椅来之不易。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小朋友,你们说桌子、椅子会说话吗?可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却是说桌子椅子会说话的;那么,桌子、椅子到底说了些什么呢?我们来看课文;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教学生字:桌、椅: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要求:轻声读课文。
   1.读准生字的字音,遇到难的多拼读几遍。
   2.想想生字在课文中的意思;
   3.想想生字该怎么记。
   4.了解桌椅说了些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音检查的重点是:容、知、主。
     形检查的重点是:接、容、啊。
     义检查的重点是:容易、爱护、知道。
     扩词的重点是:接、护、知、容:、
   2.用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3.指名读课文、评渎。
  四、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接、易、啊、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
    看拼音写生字:
  二、学习第1节课文。
    一天早晨,丁丁走进了教室,发现了什么奇怪事?
   1.齐读第1节课文。
     板书:听见、又听见
   2.出示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24:00 | 只看该作者

     看图,这时丁丁感到怎么样?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丁丁心里怎么想?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节。
   4.看图说说丁丁坐的是一把怎样的椅子。
  三、学习2、3、4节课文。
   1.下面,我们来听听桌子、椅子说了哪些话一一播放课文录音。
   2.听了课文录音,你知道桌子和椅子对丁丁满意不满意?
     为什么不满意?丁丁做错了哪些事呢?
     板书:椅子:叹气摇来摇去摇坏
         桌子:不好真疼
   3.练习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5节课文。
    是啊,丁丁确实不是好孩子,所以自己坐的桌子、椅子都生了气,那么,旁边的桌子椅子听了怎么样呢?
   1.指名读课文,说说这一节有几句,每句讲什么。(板书:生气)
   2.他们为什么能这么爱护桌椅?
   3.重点学习桌子说的活,了解桌椅的来历;
    “来得很不容易”是什么意思?说说做桌椅的木料哪儿来,桌椅是怎样做成的;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要爱护桌椅。
   5.学到这儿,你想些什么?请说一说。
   6.练习用“爱护”说话,再书面造句。
  五、学习最后一节课文。
    齐读课文,说说丁丁低头、脸红说明什么。
    想象说活,说说丁丁以后会怎样。

                 第三课时
  一、完成课后第2题。
  二、分角色朗读全文。
  三、总结全文,思想教育。
   1.课文总结(略)。
   2.评一评:哪些同学爱护桌椅做得好,哪些同学:做得不够好?今后怎么办?
  四、指导完成课后3、4两题。
  五、做《课堂作业本》上未完成的作业。



10 夸家乡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已的家乡,夸夸自己的家、
   2.能连贯地说一段话。
   3.初步培养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提出听说要求。
    我们已经学过了《我的家乡》一课,今天这节听说训练课我们就来夸夸我们自己的家乡,看谁说得好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怎样才能说得好呢?讨论后板书:听、看、想、说;
  二、看图听录音,练习说话。
    图—:
     1.要说好我们的家乡,大家先来听听冬冬是怎样夸自己的家乡的。
     2.听录音,听后提问:冬冬的家乡在哪里?家乡的景色如何?冬冬觉得家乡怎样?
      板书:1.家乡在哪里?
     3.景色如何?
     4.觉得怎样?
     5.再听一遍,学说这段话。
     6.总结听说的办法:边看图边听想一想最后把听到的看到的内容说出来。
       说的顺序:先说家乡在哪儿再说景色如何最后觉得怎样
    图二:
     1.播放有关的录音,
     2.要求从三个方面来夸自己的家乡,自由练说,、
     3.比一比,谁说得好?为什么?
     4.小结:
    图三:
     1.看图、听录音:
     2.自由练说,个别说、
  三、联系实际,夸夸自己的家乡。
   1.这三位小朋友的家乡都很美,我们也有自己美丽的家乡.
    同学们,下面跟老师走一走,看一看家乡的景色,感受一下家乡的美丽吧!
    放《家乡的风光》录像:
   2.要向同学们介绍我们家乡的美丽景色,应该先说什么,接着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3.逐题提问,分步练说;
   4.连起来夸夸,先自由说,再指名说,
   5.自由说说自己的家乡:
  四、课堂总结。
   1.说说我们的家乡美,为什么会这么美,我们长大了还应该替家乡做些什么。
   2. 小结(略)

  附板书:
               家乡在哪里?
       听、看、想、说 景色如何
               觉得怎样



◎ 练习2
  教学目标:
   1、--了解秋天的景色。
   2、--能区分前后鼻音的读法,读准带有这些韵母的音节;初步学会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能把排列错乱的词语连成通顺的句子。
   3、--能仔细看图,辨别图中画错的地方。
   4、--能正确的朗读练习中的诗歌,了解诗歌的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区分前后鼻音的读法,读准带有这些韵母的音节。
   2、--初步学会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
   3、--能把排列错乱的词语连成通顺的句子。
   4、--能正确的朗读练习中的诗歌,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第1题。复习巩固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的读法,要求读准词语中,带有这些韵母的音节。
   1、--读题,明确题目的要求。
   2、--自由练读。
   3、--指名读词语,评议、正音。
  二、--第2题。
   1、--读题后,告诉学生,这题告诉我们“什么”,要求填上说明“怎么样”的词语。
   2、--举例:()的田野,让学生想一想学过的课文中是怎样形容田野的。
   3、--让学生口头回答。
   4、--书面填写。
   5、--校对,改错。
  三、--第3题。
   1、--让学生练习整理词语,连成句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25:00 | 只看该作者

   2、--分别以“什么东西怎么样”“谁干什么”的句式说说为什么这样连词成句。
  四、--第4题。
   1、--读题,明确要求。
   2、--自由朗读,带拼音的词多读几遍,再看看插图,想想诗歌写了些什么。
   3、--指名朗读,评议、正音。
   4、--指名说说诗歌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集体讨论。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秋天的景色特征,仔细看图,辨别图中画错的地方。
   2、--能联系实际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

  一、--第5题。
   1、--读题,明确题意。问: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张画那个季节的画?让学生明白这是一张画秋天的画,画了不是秋天的东西就是错的。
   2、--根据图中的事物,按一定的顺序逐一提问,让学生一边仔细看图,一边思考识别。
   3、--划错的地方,让学生讲一讲为什么说是错的。
   4、--说一说如果让你画一张秋天的画,你准备画什么。
  二、--第六题。
   1、--问:你的家乡在哪里?要求回答是什么省什么市什么县。
   2、--指名回答:“你为什么爱自己的家乡?”让学生从家乡的美丽景色和丰饶的物产来回答。
   3、--写下来。
   4、--反馈、评议。
10 毛主席看戏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认识“戈”字旁;读写“看戏”等7个词语,“秩序”“一定”等词语学会运用。
   2、会仿照“--看见--就--”说写句子。
   3、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感受毛主席遵守公共秩序和群众亲密无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生字。理解要求掌握的词语;会正确朗读课文。
   难点:读准“一”的变调;学会运用“秩序”、“一定”等词语;会仿照“--看见--就--”说写句子。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要求
   1、学会12个生字,认识戈字旁;理解7个词语,
   2、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
  教学过程

  1、提示课题。
   (1)小朋友,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关于毛主席的故事。(板书课题)
   (2)读课题,注意“席”和“戏”的声调区别。分析“席”和“戏”的字形。
     “席”:半包围结构,广字头,里面是“廿”和“巾”。
     “戏”:认识戈——戈字旁,注意“戏”左边第二笔是“、”,。不是“”
   (3)理解题意:毛泽东自1945年3月起一直担任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所以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毛主席。课文讲的就是他担任党中央主席的时候一次在延安看戏的事。
   (4)了解题意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根据学生的问题,随机反馈)
  2、初读课文,教学生字新词。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划出不懂的词语。
   (2)教师出示投影,让学生读词语,并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毛主席看戏剧团演戏院位子《秩序》一定不肯腿上
   (3)指名分段读课文,读中指导。
  3、写字指导
   (1)找出相同偏旁的字:席序(广字旁)
      找出相同结构的字:戏演位站乱(左右结构)
      定肯(上下结构)
      腿(左中右结构)
      团(方框儿)
   (2)抄写生字:觉得哪个字容易写错,字形记不住的多写几遍,已经记住的字少写或不写。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包括写字姿势。
  4、作业:完成作业本第1题。

                 第二课时
  课时要求
   1、会写本课新词。
   2、会用“看见--就--”说写句子。
   3、感受毛主席遵守公共秩序的品质。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用卡片抽读生字新词。
   (2)复习偏旁“戈”
   (3)说说“席、戏、次、延”的偏旁。
  2、指导朗读1、2自然段,反复读,要求基本会背。
   (1)生自由读1、2自然段,把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如:a 延安:在陕西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毛主席等领导人在这里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b 什么叫“一动秩序就乱了?”
        大家坐原来的座位就是秩序。一动,有的人找不到座位,秩序就乱了。
       c 毛主席的话还可以怎么说呢?(小组讨论反馈)
     如:毛主席就站起来说:大家不要动。一动秩序就乱了,大家还是坐原来的座位吧。”
   (2)四人小组学习讨论,第2自然段中有几个写毛主席的句子很相似,把他找出来。
      学生交流后,打出投影:
     a 毛主席看见前面坐满了人,就在后面找个位子坐下了。
     b 毛主席看见大家给他让坐,就站起来说:“大家还是坐原来的座位吧,一动秩序就乱了。”
     (1)读读句子,找出写毛主席行动和语言的词句。
     (2)从毛主席的行动和语言中,你体会到毛主席怎么样?
       (毛主席遵守公共秩序,毛主席对人很亲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25:00 | 只看该作者

     (3)你能不能仿照“谁看见什么,就怎么样”的句式来说话写话?
      a 先把下面的这句话补充完整:
       星期天,丁丁看见妈妈忙着洗衣、擦地板,就()。
      b 学习小组交流:独立照样子说一句完整话。()
  3、指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读熟基本会背。
   (1)齐读这段,找出与上面2句相似的句子。
      毛主席看见大家不肯坐下,就走到前面,坐在一个小朋友的座位上。
   (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毛主席怎么样?
  4、小结。
  5、作业。
   (1)抄写词语,自己选择抄写的词语及确定抄写的遍数。
   (2)完成作业本第2、5题。
   (3)学有余力或时间有余,抄写3个写毛主席的句子,掌握“--看见--就--”的句式。

                 第三课时
  课时要求
   1、读句子,体会“秩序”、“次序”的不同。
   2、会用“一块儿”写一句话。
   3、会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2、说说毛主席为什么要抱小朋友一块儿看戏,出示填空题:
    毛主席来看戏,看见(),就说:“”毛主席见()就(),(),()让他坐在腿上一块儿看戏。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互相来复述课文。
  4、指导学生用“一块儿”写一句话,完成作业本第6题。
  5、作业指导。
   (1)第3题,读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
     a “次序”表示先后有序,上车、发言都要按先后。
     b “秩序”除表示先后以外,还表示不混乱的情景。
  (2)完成作业本第2、3题。
     作业做完以后选择部分作业打出投影评议。



12 分橘子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认识火字旁,读准多音字“少”;读写“惹人爱”等四个词语。
   2、会写“谁什么时候,在哪里读书”的句子,会抄写句子,会说树上的橘子怎么“惹人爱”。
   3、懂得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要,愿意跟同学分享快乐。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读写“惹人爱”等4个词语。
   2、知道朱老师为什么说刘少奇是个好孩子。
  教学时间3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学习生字“分”。
  2、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学课文,要求:(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提出不懂地词语。
            (2)带着刚才同学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想;
            (3)教师巡回指导,了解读的情况,解答个别学生的提问。
  2、检查自学。
  (1)课文讲了谁分橘子?分给谁?
  (2)简介刘少奇的生平(刘少奇爷爷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和毛主席一起为建设新中国,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受到发全国人民的尊敬,这篇课文是讲他小时候的故事,他从小就是个好孩子。)
  (3)教师出示卡片,读读词语,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读书枝头灯笼惹人爱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达到读正确,读通顺,读熟课文。
  3、读熟课文,再质疑。
  (1)学生再读课文,围绕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能当场解决的,让学生自学解决,跟理解课文内容有关的,细读课文时解决。)
  三、写字指导。
  1、借助生字卡片,巩固读音。
  2、学生细看田字格中的生字,自己提出书写有困难的字。
  3、教师重点指导“读、灯、惹”其余生字,指导学生自己看田字格,照样子学写。(完成课堂作业第1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卡片抽读生字词,并用“灯、屋”口头扩词。
  2、学生做课后练习2。
  二、细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1、4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第1自然段,读后做练习。
  (1)刘少奇在哪里读书?刘少奇在()
  (2)刘少奇什么时候,在哪里读书?
  刘少奇()
  2、朱老师是怎么夸刘少奇的,齐读第4自然段。
  (1)朱老师为什么说刘少奇真是个好孩子?刘少奇好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读读2、3两个自然段,划出有关词句。
  (二)学习2、3两个自然段。
  1、交流、讨论同学们划出的词句。体会刘少奇小时候的好品质。
  (1)出示句子:刘少奇从来没有摘过一个橘子。
  a “从来”可以换成哪些词?
  b 是橘子长得不可爱吗?(引导学生读第2句话,读后口头填空课后第3题)
  出示投影变换句式练习:秋天,橘子真惹人爱,()。
  c 是他不爱吃橘子吗?
  d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少奇是个怎样的孩子?(刘少奇是一个懂规矩,守纪律,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好孩子。)
  (2)出示句子:朱老师奖给刘少奇三个大橘子,他没有自己一个人吃。
  a 刘少奇是怎样把橘子分给同学吃的?
  b 三个大橘子,朱老师是奖给刘少奇一个人的,结果他自己吃了多少?
  c 刘少奇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刘少奇是一个爱同学,有快乐愿意和别人分享的好孩子。)
  2、有感情地朗读第2、3段。
  三、总结全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25:00 | 只看该作者

  1、朱老师为什么称赞刘少奇“真是个好孩子”呢?(可以用老师给的句式说,也可以自己用不同的句式说。)
  2、出示句式:朱老师高兴地说:“刘少奇(),真是个好孩子。”
  四、作业
  课堂作业3、5两题。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乍拼音写词语。
    suì yuè dú shū zhī tōu dēng lóng rě rén ài wū li měi rén
    ( ) ( ) ( ) ( ) ( ) ( ) ( )
  2、朗读课后练习5。
  二、朗读课文,讲故事。
  1、自由读。
  2、指名读(评议)
  3、分组比赛读。
  4、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各自准备,指名讲,同桌互讲)
  三、总结、交流感受。
  师:小朋友,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以后,知道了刘少奇从小就懂得守纪律,关心同学,有快乐和别人分享(出示刘少奇画像)此时此刻,你们想对刘少奇爷爷说些什么呢?
  四、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第2、4、6题。

  附板书:
                   12、分橘子
                   少奇真是个好孩子
                从来没有     分给同学
               懂规矩,不随便  爱同学,有快乐
               拿别人的东西方  与别人同享



13 小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重点学会”急、等、最、捆、束、麻”6个生字,理解“性急、等一等”的意思。
   2、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学会课文第一部分,能感情朗读,会背诵。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 请小朋友随录音唱《小雨沙沙沙》的歌,创设学习课文的情景。
    2) 启发谈话:种子、麦苗请小雨沙沙地下,而有个小朋友却要请小雨等一等再下,这是为什么?
    3) 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
    1) 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边听边想:课文中谁跟小雨在说话?他向小雨提出了什么要求?为什么要提出这个要求?
    2) 听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
  3、指导自学课文。
    1) 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难以读准的生字在田字格的生字上注音。
    2) 看看田字格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一记字形,容易写错的字做上记号。
    3) 划下带生字的词语,联系句子想想它们的意思。
    4) 再读课文,想想课后问题1。
  4、检查自学情况。
    1) 认读生字。
     重点正音:
      等:后鼻音;最:平舌音;束:翘舌音;信:前鼻音;然:读ran,不要读成ran。
    2) 你用什么办法学会了什么字?说说生字的偏旁名称,认识角字旁。
    3) 指名带读划下的新词。从图入手理解“麻”。
    4) 指名试读课文,读后纠正。
    5) 齐读诗歌。
  5、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 出示插图的放大图,看图说说:
    i. 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
    ii. 他双手托着下巴,会在想什么呢?
    iii. 他会对小雨说些什么?
   2) 指名读1至4行。
     板书:性急的小雨等一等再下
   3) “性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它是“性急的小雨”?你能从图上找到答案吗?
   4) 课文为什么连同三个“等一等”?
   5) 指导朗读三个“等一等”,用请求、商量的语气,读得慢一些、轻一些,一个比一个轻。
   6) 指名试读,评议。
   7) 集体朗读。
   8) 指导背诵第一部分。
    i. 自由朗读第一部分,试背。
    ii. 齐背第一部分。
    iii. 指名背诵、评议。
  6、指导书写。
    等:“土”的下面一横较长,在横中线上,“寸”的一点不要漏写。“最”取的第一横要加长。
  7、课堂作业。
   1) 抄写生字:急、等、最、捆、束、麻。
   2) 背诵课文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学会书写余下的6个生字,会正确地书写角字旁。
   2、理解”最后、邮递员、解放军、下班、然后”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课文第二部分,明白这部分具体说明了为什么要小雨等一等再下的理由,能回答课后问题1的前半题。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 卡片认读生字、新词。
     急:为什么“急”字下面是个“心”?组词:着急、急事、急忙。
   2) 指名背诵第一部分,说说这一部分告诉我们什么?
   3) 用”等一等”说一句话。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 指名读课文。
   2) 这位小朋友请小雨等一等再下,等到什么时候呢?轻轻读课文,划下有关句子。
    交流讨论:
    ①“最后”是什么意思?“邮递员”是干什么的?
    ②看图理解“一捆”、“一束”、“靶”等词语。
    ③逐行理解诗的意思。
    (以上三步有机地穿插进行,同时出示“爸爸收稻、妈妈剥麻……”等图片帮助学生学习课文。)
   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25:00 | 只看该作者

理解“也”字的运用,练习用“也”说话。
   4) 这位小朋友为什么要这么向小雨请求?
   5) 朗读指导。
    a) 出示小黑板,教师范读:
      等爸爸/收起/最后/一捆稻,
      等妈妈/剥完/最后/一束麻,
      等邮递员/把信/送到,
      等解放军/打完了/靶,
      等小鸟/回到了/窝,
      等下班的人/也/回到了家。
    b) 学生看小黑板朗读。
   6) 齐读最后2行。
    a) 课文中哪个词语说小雨可以下了?理解“然后”的意思。
    b) 为什么这时候小雨可以下了?联系前面内容回答。
    c) 指导朗读:三个“轻轻地”要读得一个比一个轻,读出请求、商量的语气。
    d) 练习朗读。
   7) 集体朗读第二部分。
  3、书写指导。
    重点指导:
    解:正确书写角字旁。
    窝:上面是“穴”。
    然:左上是“夕”,不要少一点。
  4、课堂作业。
   1) 抄写剩下的6个生字。
   2) 完成课堂作业第3题。
   3) 朗读课文第二部分。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听写生字、新词。
   2、能根据所给名词特点,填写适合的量词。
   3、能按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 认读生字、新词、组词:解:解放、解放军、解开;信:书信、写信、信纸。完成课堂作业第2题。
   2) 听写生字新词。
  2、指导背诵。
   1) 指名抽背第一部分。
   2) 引导学生掌握第二部分的背诵方法。(看图)等什么人(或物)干完什么事?
   3) 试背第二部分。抽背、评议。
   4) 背诵全文。
  3、完成课堂作业第5题。
  4、总结谈话:
   1) 你觉得这个小朋友是个怎样的孩子?
    板书:心中有他人
    结合完成课堂作业第6题。
   2) 联系实际讨论:我们班上的同学也能经常关心别人?
   3) 小结:
    这首诗通过一位小朋友请小雨等一等再下的一件事,颂扬了他心中有他人的好思想。我班也有许多关心同学的好人好事。老师相信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同学们会做得更好。
  5、作业指导。
   1) 读课堂作业第4题的要求。
   2) 联系课文说说:一()稻、一()麻。
   3) 延伸:还可以说:一捆(什么)、一束(什么)。
   4) 交流讨论,第4题其他可以填上什么词。
   5) 完成课堂作业第4题。



14 落叶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秋大到”、“天气凉”、“树叶枯”,“燕子南飞”等自然特征。
   2.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对落叶用途的比拟,学习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
   3.学会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小虫、蚂蚁、小雨、燕子各把落叶当作什么。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句于,提高分析句子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每当秋季到来,凉风阵阵,树上的叶子在秋风的吹拂下,一片片轻轻地飘落下来,它们就像一只只彩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俏悄地落在屋顶上、落在地上、落在小河里,非常有意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一篇关于落叶的课文。
  二、范读课文:
    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思考:课文中有几种小动物和落叶有关?
    (小虫、蚂蚁、小鱼、燕子)
  三、学习课文:
   1.第一段:
    你观察过吗?一当秋风吹过,树叶一片片落下来,那这树叶又是怎样落下来的呢?
    指名读,思考:树叶为什么会落下来?
    (秋风起,天气凉,树叶黄了。)
    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
    (树叶一片一片地落下来。)
    “一片一一片”与“一片片”有什么不同吗?(看图回答)
    “一片一片”是时有时无地飘落。
    “一片片”是接二连三地,纷纷扬扬地飘落。
    指导朗读:注意“起”“凉”“黄”“落”四个词语,简洁明了地写出了树叶飘落的原因,同时也写出了落叶的美。
   2.第2-5段:
    落叶不仅颜色美,而且落下时的样子也很美,小朋友们喜欢它,小动物们也喜欢它。
    自由读2一5段,思考:树叶落在什么地方?谁看见了?它是怎么做的?它把落叶当成什么?
   第2段:
    根据问题回答:出示投影:落叶落在(地上)。(小虫)看见了,(爬来)。把它当作(屋子)。
    想一想:我们住在屋子里有什么好处?(可以挡雨淋,太阳晒……)
    为什么说“小虫把落叶当作屋子”呢?它躲在落叶里有什么好处?
    (小虫躲在落叶里,也可以挡雨淋,太阳晒……,就像人们住在屋里一样)
   第3段:
    根据问题回答:出示投影:落叶落在(沟里)。(蚂蚁)看见了,(爬上来)。把它当作(船)。
    想一想:在生活中,“船”是干什么用的?
    (船是帮我们过河或在水上前进的交通工具。)
    为什么蚂蚁把落叶当作船呢?
   小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9 07: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