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乐意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课时设置:
16《形形色色的植物》………………………………………………………………………………2课时
17《爬山虎的脚》……………………………………………………………………………………2课时
18﹡《门前的小树死了》……………………………………………………………………………2课时
19《绿叶的梦》………………………………………………………………………………………2课时
20《鸟的天堂》………………………………………………………………………………………2课时
阅读链接《生命离不开的绿色》……………………………………………………………………2课时
综合学习四……………………………………………………………………………………………1课时
口语交际《请你来当设计师》………………………………………………………………………1课时
我的小笔头……………………………………………………………………………………………3课时
综合测评………………………………………………………………………………………………1课时
16 形形色色的植物
文本细读: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抓住“形形色色”这一文眼,从植物世界的“庞大、复杂”与“奇趣无比、五光十色”之处落笔,以流畅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神奇有趣的植物世界。有详有略,重点突出。作者对整个自然、对奇妙的绿色世界、对生命都洋溢着满怀的热爱。
课文共6个自然段。一至三自然段围绕“植物世界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世界”,分别从植物的种类、生存环境、形体、寿命、生长速度几方面进行了介绍。作者采用了对比的说明手法。
四至五自然段则围绕 “植物世界还是一个奇趣无比、五光十色的世界”,继续描绘着“形形色色的植物”。作者用了三组“你也许以为……?不是。”这样的排比句式,分别列举出特性奇异的植物种类加以论证,既强化了表达效果,又增强了说服力与感染力。段末的省略号,则给人以不尽的遐想。
文章的结尾,读罢仍感余音未绝,让人意犹未尽。
通观课文全篇,文中还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植物的特点。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品读体会、比较句式、仿写等手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富有情趣的表达,让他们逐步学会积累语言表达的“样式”。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庞大”“形形色色”“随风见长”“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所传达出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继续学习从题目入手,抓住中心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3、要通过品读体会、比较句式、仿写等手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运用的对比、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让他们逐步学会积累语言表达的“样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植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对绿色生命的关爱情感。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一些有趣的植物的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紧扣题目,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后,学生齐读课题。然后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题目中“形形色色”的理解。(学生畅所欲言。)
2、师:为什么说植物是形形色色的?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哪些形形色色的植物?让我们快快打开书,一睹为快!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出声读课文,遇到不易读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的词借助工具书把它弄明白。反复读,达到字字响亮,句句通畅。
2、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庞大” “随风见长”“五光十色”等词语可联系生活实际、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相机解决。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味。
1、学生再读课文,要求一边默读、一边想:“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很有趣?有趣在哪里?”勾画有关的重点词句,还可在书旁写下批注。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体会。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通过感情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A:汇报交流第三、四自然段植物的不同生存环境、形体、寿命、生长速度,以及第五自然段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前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结合生活实际来适时补充、来谈感受。(注意:要逐步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话来交流材料,不要照本宣科。)
B:在汇报交流第五自然段时,可让学生先体会段末省略号的用法,再按照作者“你也许认为……吧?不是” 的句式,进行一个简短的续写。
4、总结:同学们,课文学到这儿,你现在想说什么?(学生畅谈后,齐读最后一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