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植的不幸,岳飞的痛苦……但是诗句对这些事件的记述只是概括地一提而过,要想真正理解,还需要了解有关背景资料。第三小节总结全诗,概括写出读书的好处,即读书可以使我们了解"中外灿烂文化",拓宽我们"走向世界的道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8个生字,学会书写12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继续练习运用查阅课外资料的方法丰富对文章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阅读诗句,体会读书给“我”带来的收获快乐,激发热爱读书的情感。培养读书、爱书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课前让学生充分做好预习。一方面可以读读诗句,查字典、词典理解生字词。另一方面可以问问家长或自己查阅的有关资料,尽量多的了解诗句中涉及的有关名著人物、名著故事、历史人物以及历史故事。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再设计及随笔
一、 谈话引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有了更多的学习渠道,比如:看电视、上网等。但是,读书仍然是人们不可缺少的学习方法。相信你们也都喜欢读书,那么你们都有自己的书橱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那小小的书橱,去感受一下书中的灿烂文化。
二、 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 明确自学要求
(1) 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 检查自学效果
(1) 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4、 开火车一人读一句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的正确、流利。
三、 品读课文,联系事例,理解诗句。
1、 引导学生,再次默读课文,然后检查课前布置的预习情况,让学生谈谈自己读了哪些书,有哪些收获,明白了哪些道理。
2、 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中提到了哪些故事和人物。用几句话简要介绍一下故事的内容和人物的事迹和作品。
(如果学生说的不全面,教师可适当给学生介绍一下四大名著:曹雪芹写的《红楼梦》、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施耐庵写的《水浒传》、吴承恩写的《西游记》,以及《伊索寓言》、《格林童话》等。)
3、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多好的书橱啊,里面有那么多的好故事,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对书橱的喜爱之情吗?
四、 拓展延伸
引导有兴趣、有余力的学生把自己读的书和读书的体会,试着用诗歌的形式写一写。可以先替换不带韵脚的诗句,这样比较容易;再试着替换带韵脚的诗句。比如:琵琶舞,七色鹿;黛玉葬花,悟空学武;智取生辰冈,挥泪斩马谡;走过名山大川的徐霞客,长大成了发明大王的小汤姆……
五、 记忆字型,指导书写
1、 本课中涉及 的姓氏较多,并且有几个是生字,如:"司马、曹、岳、贾"等,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写一写带有这些姓氏的其他人名。同学或亲友中的姓氏生字,也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记一记。
2、 班内交流记忆字型的方法。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读书的情感。了解当今学习的渠道很多,读书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一种。
相信学生能学会,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学会利用各种手段解决生字、新词。
让学生在交流中了解有关的名著人物、名著故事、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情感,同时培养表达能力及倾听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交流学法,相互学习,相互补充。
教学反思:
12 孔子学琴
文本细读:孔子及其门人创立的儒家思想,在当时的春秋时代就有一定影响。到了汉代"罢黜百家,独树儒术"以后,统治阶级更是把儒家思想视为教化中国百姓的正统文化。如今,两千多年过去了,儒家思想仍然反映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伦理等各个方面。对于这样一位世界级的文化名人,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必要去认识他,了解他。或许,我们从孔子的经历中,会体会出一些面对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经验。
《孔子学琴》的典故出自《史记》,讲的是孔子向师襄学习弹琴的一个小故事。表现了孔子谦逊、好学的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治学精神。
课文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孔子是位思想家、教育家,有多方面的特长,还向师襄学习弹琴。表现了孔子从不自满、谦逊好学的优秀品质。从已经"是位音乐行家"了,"尤其弹得一手好琴。"五十岁的人了"还特意向鲁国的著名音乐家师襄学弹琴"可以看出。
课文第2~6自然段写的是孔子学琴的经过,表现出孔子治学的严谨——一丝不苟,做事的认真——精益求精。孔子学琴共经历了四个层次:一是学曲谱;二是练技巧;三是领会内容;四是体会作者,最终达到"炉火纯青"。
孔子学曲谱用了将近十天,从"毕恭毕敬””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可以看出孔子做事很踏实,"弹完一遍又弹一遍"说明孔子已经学会了曲谱,正在揣摩弹奏的技巧,所以师襄劝他学习一首新曲子时,孔子表示自己还要练习练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