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冀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集

[复制链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2:17:00 | 只看该作者

课堂作业。
      

第3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照课文2、3段的样子说几句话并写下来。
2、        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3、        会用“觉得”写话。
教学过程:
1、        复习巩固:听写生字词。
2、        朗读课文2、3两段,回顾:这两段都十分哪三步来写的?
3、        练说。
你能想象一下小鸟事怎样学飞行和学打猎的吗?(提示:先说小鸟为什么想学,再说小鸟是怎么学的,最后说学的结果。)同桌没人选一样讨论互说,指明说反馈,评议。
4、        仿写。
完成课堂作业
5、        用”觉得”说话写话
(1)        指名读例句,想想这里“觉得”什么意思。(认为、感到)
(2)        读2、3句的前半句,想想说后半句。
(3)        用“觉得”口头造句。
(4) 笔答在作业本上。
6.朗读全文。
    7.总结。
(1)后来,人们为什么叫它白头翁?
    (2)学了这个重话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独立完成作业本第3题,齐读校对。
附板书:
               

29  狐狸和乌鸦
二、        教学目标
⒈懂得爱听奉承话就会受骗上当。
⒉学会12个生字和多音字“差”,能拒词定音;理解“东西、亲爱、不作声、 羽毛、嗓子、得意”等词语的意识;会写“高兴、漂亮等词语的近义词;会给较简单的句子加上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三、        教学重点、难点
⒈教学重点:学会12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理解要求掌握的词语;会给教简单的句子加上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了解寓意。
⒉教学难点:围绕狐狸怎样行骗这条主线,悟出爱听奉承的人,容易受骗上当的寓意。
四、        教学准备
⒈投影片、投影仪,课文磁带、录音机。
⒉自制图片、头饰。
⒊生字、词语卡片。
五、        教学时间:3课时
六、       
第1课时
㈠、教学目标
⒈学习生字词,完成课堂作业第1题。
⒉结合看图,初读课文,了解课文。
㈡教学过程
⒈谈话揭题。
⑴分别出示“乌鸦”、“狐狸”的剪贴图,粘贴在黑板上的放大插图上。问:你们认识这两种动物吗?你知道狐狸是怎样的,乌鸦又是怎样的?(狐狸是很狡猾的;乌鸦的一身都是黑黑的毛,叫声最难听了。)
⑵看图说说,狐狸住在哪里?乌鸦住在哪里?理解它们是邻居,彼此是比较了解的。
⑶看看狐狸的样子,它想干什么?乌鸦呢?(狐狸看见乌鸦嘴里的肉,馋得直流口水,只想吃那片肉。乌鸦有了这片肉,心里非常高兴。)
⑷看看课文中的插图,思考:乌鸦嘴里的肉怎样了?狐狸是想了什么办法弄到这片肉的呢?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就讲了这则故事。出示课题,齐读。注意“狸”读轻声。
⒉听课文录音,想一想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并注意多音字。
⑴多音字:差  出差      差  差不多
⑵讨论: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⒊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⑴自由读课文,遇到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⑵字学生字,划出新词。想想如何记住字形,再联系上下文想想词义。
⒋再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⑴说说课文一共有几段?
⑵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重点正音:肉  馋 直 读翘舌音。嗓 是平舌音。亲 是前鼻音
⑶你学会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重点分析:馋、嗓、极、直)
“馋”:就是贪嘴,看见好吃的东西就想吃。课文中指谁馋得怎么样?
“嗓”:为什么是“口字旁”?
“极”:右边“及”与“乃”比较。“得意极了”的“极”是什么意思?“直”:中间有三横⑷抽读字词。
⑸读通课文。
⒌作业指导:
⑴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馋”、“嗓”、“极”。
⑵完成课堂作业第1题。


                                   第2课时
㈠教学目标
⒈理解课文,懂得乌鸦爱听奉承话上了狐狸的当。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⒊完成课堂作业第2、3、4题。
㈡教学过程
⑴认读生字、词语。
⑵完成课堂作业第2题,做完后反馈讲评。
⑶齐读课文。
⒉学习课文第1、2、3段。
⑴学习第1段。
指名读第1段,思考:从第一段中我们知道了一些什么?
⑵学习第2、3段。
讨论:狐狸为什么要骗五鸦嘴里的这片肉?
①        想想乌鸦有了这片肉会怎样想?这“东西”指的是什么?(给小乌鸦吃的食物。)
②        练习朗读。读出乌鸦高兴的语气,“找到”、“叼”、“高兴”等词读重音。
“高兴”的近义词是什么?(愉快、快乐、开心)
③        狐狸看到这块肉又是怎样的一副馋相,请你看图,说说狐狸馋的样子。
(可以这样说:狐狸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那片肉,张大了嘴巴,伸长了舌头,口水不停地往下流,身子也直了起来,两只前爪不停地抓,恨不得扑上去,把肉抢过来。)
④        练习朗读,读出狐狸的馋样,“直流口水”要读重音。
⒊学习课文第4、5、6、7段。讨论:狐狸怎样骗?乌鸦又怎样受骗?
⑴自由读4—7段。
⑵启发质疑:狐狸“看见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想了想”,狐狸为什么想?它想什么?
(狐狸很狡猾,它想,用什么办法把肉弄到手呢?对!乌鸦最爱听好话了,就拣最好的话说吧,乌鸦一定会受骗上当。)
⑶找一找,划一划。
①        狐狸说了几次好听的话?把它说的话用“~~”划下来。
②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又怎样?用“——”划下来
⑷用小黑板揭示狐狸说的三次话,练习有语气地朗读。说说狐狸是用什么口气说的?(讨好地、装腔作势、假心假意、细声细语、装出一副笑脸、假装亲切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2:17:00 | 只看该作者

⑸边读边体会: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狐狸是假心假意的?(神态上:“笑着”,故意装出笑脸,讨好乌鸦。“您”,虚假的尊敬;“亲爱的”,伪装的亲热;“孩子”,进一不讨好,表示对小乌鸦的关心;“羽毛真漂亮”,“嗓子真好”,别用心的奉承,目的让乌鸦开口。)理解:亲爱、羽毛、嗓子。
乌鸦的羽毛漂亮吗?嗓子好听吗?狐狸为什么这么说?
⑹练习朗读。
①        自由读。
②        教师读提示语,大家读狐狸的话,想想这三次话之间有什么关系?(狐狸的奉承话是一次比一次好听。)
⑺乌鸦又是怎样受骗的呢?
①        找出反映乌鸦态度变化的关键词语。板书:不做声  看了一眼  还是不做声  得意极了 唱
②        乌鸦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起初,乌鸦为什么不作声?(对狐狸有警惕,头脑还比较清醒。)这时乌鸦可能会想什么?”看了一眼”说明什么(乌鸦心有所动。)这第二次的”不作声”与第一次有什么不同?乌鸦为什么会“得意极了”“唱起歌来”?(得意忘行,头脑发昏… …)理解:不作声、得意
小结:乌鸦就是这样上了狐狸的当。
⑻看板书,用上“当狐狸… …的时候,乌鸦… …”连起来说说乌鸦是怎样受骗的。
⒋学习第8段。
⑴指名第8段。
⑵故事的结果怎么样?(板书:“掉”肉   “叼”肉)
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狐狸的假心假意,乌鸦听得一次比一次得意的语气。
⒍课堂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第3、4题。


第3课时
㈠教学目标
⒈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全文,理解寓意。
⒉展开合理想象,训练说话。
⒊能给教简单的句子加上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⒋完成课堂作业第5、6、7题。
㈡教学过程
⒈复习检查。
①        狐狸说:“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唱几句吧!”
②        喜欢听好话的人,容易上当。
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要求读出狐狸怎样假心假意说话,乌鸦怎样听得一次比一次得意的语气。
⒊总结全文,理解寓意。
⑴乌鸦为什么会上当?想想课后第2题,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爱听别人说好话,听了人家的话,不动脑子想一想,人家为什么这么说,他说得对不对?所以,结果乌鸦上了当。)
⑵小结:爱听别的奉承话,就要受骗上当。这就是这篇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出示寓意,读一读。)
⑶做课堂作业第6题。
⒋合理想象,训练说话。
⑴指名读课后第4题。这是一到弹性题,启发学生这样思考:
①        乌鸦嘴里的肉被狐狸骗走后,它的孩子怎样?
②        乌鸦会怎么想,怎么说?
③        它以后会怎样呢?
⒌课堂作业与练习。
⑴课堂作业第5题。



30 各有各的本领 (听说训练)
教学目标:      
1、        知道应全面地看问题,不光看到自己的长处,更应该看到别人的长处。
2、        能看图听懂故事,会说啄木鸟和大象各有什么本领。
3、        会看图续编故事,给故事加个合理的接尾。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人人会说啄木鸟、大象和老牛各有什么本领。
       教学难点:懂得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给故事续编合理的结尾。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        谈话揭题,明确目标。                       
(1)小朋友,你会干什么?请用“我会……”这个句式说一句话。
           师:你会……,他会……,你有你的本领,他有他的本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领,这就叫——各有各的本领。(出示课题)
(2)明确目标:这节课,是看图听说故事和看图编说故事。要求:一、认真看图;二、仔细听故事;三、要会讲啄木鸟和大象各有什么本领。四、动脑筋编说故事。
     2、看图听说故事。
    (1)出示第1、2、3幅图,说说图上有些什么动动物可用下面的句式
说:①……有( )、有(  )、有(),还有()。②……有(  )、()、()和(  )。
     (2)看第一幅图,听说故事。   ①师讲故事:一天,啄木鸟、大象、老牛都想比一比谁的本领大。他们请小猴做裁判。
    ②指名回讲。
    ③自由轻声回讲。
    (3)看第二幅图,听说故事。
    ①听老师讲故事,边听边思考:
    A、他们来到什么地方?
    B、小猴怎么说?
    C、大象和老牛怎么样?啄木鸟怎么做?
    D、小猴又说了些什么?
    他们来到一棵大树旁,小猴说:“你们谁能把这棵树上的虫子捉出来?”大象和老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说没有办法。啄木鸟飞过去。用那长长、尖尖的嘴东敲敲、西啄啄,很快就把害虫啄出来了。小猴翘起大拇指说:“啄木鸟的本领真不小。”
    ②根据思考题,指名回讲故事,评议,纠正。
    ③谁能说说啄木鸟有什么本领?可这样说:A,啄木鸟的本领真大,它会用它那长长的、尖尖的嘴把大树上的害虫啄出来。B啄木鸟会用它那……它的本领真大!板书:捉虫
    ④同桌互说。
  (4)看第三幅图,听说故事。
    ①根据刚才的方法听说故事。把思考题中“啄木鸟”和“大象”的位置换一下。
师讲故事:树旁有一堆木头,小猴说:“谁能把这大木头扛起来呢?啄木鸟和老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说没办法。大象走过去,用长鼻子轻轻一卷,木头就被卷起来,举得高高的。小猴高兴他说:“大象的本领真大!”
    ②根据思考题,指名回讲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2:17:00 | 只看该作者

③刚才小猴于是“翘起大姆指”说,这次小猴子是怎么样他说?
    ④大象有什么本领?可以按照刚才的句式说说大象的本领。板书,搬木头
    ⑤自由回讲故事。                ,
    3、指导看图,编说故事。
(1)指导观察第四幅图,让学生思考这幅图主要讲什么?可以按怎样的步骤编说故事?(让学生自己悟出前面听故事时的四个步骤。)
①        他们又来到了什么地方?
②        小猴怎么说?
③        啄木鸟和大象怎么样?
④        小猴又会怎么说?
(2)学生轻声自编故事。
      可这样编:他们走啊走,走到一块稻田旁。小猴说:“谁能帮助农民伯伯耕地?”啄木鸟和大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说没办法。老牛下了田,不声不响地背起犁就耕了起来。小猴夸奖说:“老牛的本领真大!”
     (3)指名说。评议、自由说。板书:耕地
      4、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1)啄木鸟、大象和老牛各有什么本领?用前面的句式说说。
      (2)啄木鸟、大象和老牛会怎么问小猴?小猴又会怎么说呢?请你根据课题,想一想这个故事的结尾该怎么编?
      (3)自由编说后指名编说。
      可以这样编:啄木鸟、大象和老牛要小猴说说,究竟谁的本领大。小猴说:“你们各有各的本领。”大家听了点点头说:“对!还是小猴说得对,我们各有各的本领。”
      (4)你觉得小猴说的话对吗?为什么?)
      (5)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知道应该全面地看问题,不光看到自己的长处,更应看到别人的长处。)
      5、有条件的班级和学生可指导讲完整的故事。
      (1)完整地听一遍故事,注意各部分的连接。
      (2)自己准备后同桌或四人小组内练说。
      (3)指名完整他讲故事。
(4)回家后把整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31浪娃娃
  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人们可以利用海浪来推动发电机发电。
    2、学会11个生字;理解“数不清、整天、追打、贪玩、应该、海岸、奔跑、建造、机器”等词语的意思;会写半包围结构的字:应、建、注意笔顺。
    3、能把句子补充完整,能判断句子的正误。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第4段浪娃娃推动机器发电。
    2、教学难点:识字教学中强调字音——数、应整奔;字形一懂、建、奔、器;朗读指导第2、3段。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小黑板。(句子比较。朗读指导的两句活。)
     3、投影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有关的生字。
     3、学习第一段。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引人新课。
    小朋友,你可知道电是从哪儿来的吗?电是发电厂(站)发出来的。发电厂(站)怎么发电呢?有的是用江河里的水来推动发电机发电的。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讲人们利用大海的海浪来推动发电机发电。(出示幻灯)你看这些海浪多象一个一个可爱的娃娃!(出示课题)学习生字,”浪”
      2.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看清字形,想想意思,划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给课文标上小节序号。
    (3)通读课文,思考:浪娃娃是谁的孩子?他们原来怎样?后来怎样?
      3.检查自学情况。
      (1)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读生字:
    重点正音:“数”、“追”是翘舌音;“应”是后鼻音;“建”“贪”是前鼻韵母;数
      重点分析字形:
建:左下半包围结构,先写” “,再写” “,建之旁,不要“走字儿”            
懂:左右结构,
贪:分析字型完成课后练习1
器:上中下结构,构字部件可分为“口和犬”
  (3)指名分段读课文。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口头填空。
    浪娃娃是(      )的孩子,他们原来(  ),后来听了(    ),去给人们( )。科学家让他们(   )。
    4、学习课文第1段。
      (1)指名读第1段,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
      (2)第1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浪娃娃是谁)
      (3)齐读第2句话,出示句字读一读,再进行比较,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浪娃娃很多。
       浪娃娃多得数也数不清。
该怎样读?
(4)第2句话除了写浪娃娃很多,还写了什么?
出示词语“贪玩”,读一读,想一想从哪个词语看出浪娃娃贪玩?(板书:整天)
出示句子,读一读,比较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浪娃娃和很爱玩。
浪娃娃整天灾海妈妈怀里跑来跑去,追逐着玩。
(用红色的比在“整天、追来跑去、追打着玩”下面加点,指导朗读,体会浪娃娃非常爱玩,就是贪玩。)
5、有感情的朗读第1段,用自己的话说说浪娃娃怎样地贪玩。
6、巩固字词
7、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懂、建、器
课堂作业第1题。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学习课文第2——4节。
教学过程:
1、        复习字词。卡片认读,完成课堂作业2看拼音写词语。
2、        齐读课文第1段,说说浪娃娃是怎样一个孩子?
3、        练一练,(口头指名说)
(1)天上的(     )多得数也数不清。
(2)海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2:17:00 | 只看该作者

)多得数也数不清。
(3)海面的(     )多得数也数不清。
自己照样子说句子。
(花园里的花)多得数也数不清。
(公园里的人)多得数也数不清。完成课后练习3
    4、讲读课2、3、4段。
(1)        讲读第2段:
      指名读这一段,思考:海妈妈讲了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海妈妈是怎样教育浪娃娃的?(贪玩不好,应该学会给人们做点事。)
        (板书:学做好事)
      (2)指导朗读:谁来做海妈妈?想一想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语气要亲切,速度稍慢,加点的字读得强调一些)
      出示:孩子们,你们老是贪玩,这/可不好啊。你们应该/学会给人们/做点好事。
        (指名读,齐读)
   5、讲读第3自然段。
      (1)齐读第3段,思考:听了海妈妈的话,浪娃娃是怎样做的?
      (2)出示投影片,图文结合。
      ①理解“海岸’、“奔跑’。
      ②从哪儿看出浪娃娃很高兴学做好事?
      出示句子,想想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语气要读得高兴,速度略快)
      他们一边奔跑,一边欢叫:”哗哗,哗哗,我们来啦!我们学做好事来啦!”                    
      (”哗哗”是流水声,这里是浪娃娃欢快的喊声。教师范读句子,指名读,齐读,把”欢快”的语气读出来。)
    6、讲读第4段。
     (1)学生自由读第4段,思考:
      ①科学家们听懂了浪娃娃的什么话?(板书:科学家)
      ②他们怎样帮助浪娃娃做好事?(板书:建造发电站)
      ③浪娃娃怎样为人做好事?(板书:推动机器发电)出示幻灯:理解“推动”、“机器”(指发电机)
      (2)小结:浪娃娃真不错,听了妈妈的话,在科学家的帮助下,给人们做好事——推动机器发电。
      (3)齐读这一段。
      5、朗读全文。
      6、作业:
      (1)扩词课堂作业 3、4题
                                 



         第3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字词。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1)        认读生字、词语。
(2)        听写字词
2、有感情地钥读课文。
(1)跟课文录音练读。
(2)同桌分角色练读。   
(3)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3、小结。     
(1)        浪娃娃原来怎样贪玩?后来学做什么好事?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2)        教师介绍。
   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人们可以利用海浪来推动发电机发电,此外,有的发电站是用人力发电,还有的用核发电。如我省的秦山核电站。电给人们带来光和热,有了电,人们的生活、工作就很方便了。
4、作业指导:课堂作业5



32雪被子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大雪能给麦苗保暖,使麦子丰收的道理。
2、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麦苗、雪白、被子、淘气、北风、蓝天、口哨、麦穗、跳舞、丰收”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13个生字,理解要求掌握的词语;能背诵课文,懂得,“雪被子”能给麦苗保暖,使麦子长得好而获丰收。
教学难点:理解下雪怎么会给麦苗保暖,对麦苗生长有好处;理解课文是通过麦苗的两个快乐的梦,来说明现实生活中下雪对麦苗生长的好处。“舞,穗”是字形难点。
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生字词卡片。图。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学会“麦、盖、淘、哨”6个生字,理解部分词的意思。
  3、读通课文,学习课文第1段。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引人课题。
    (1)谈话内容:
    小朋友,冬天一天比一天冷,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吹着,把天空中的云雾变成一朵朵晶莹美丽的小花朵,飘飘悠悠地降落到地面上来,这些小花朵洁白洁白的,人们叫它什么?(雪花)雪越下越大,越下越多,慢慢地,慢慢地,地上,房子上,树上都积了厚厚的一层,就像盖上了雪被子。
   (2)揭题《雪被子》,齐读课题。
2、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听后说说:你喜欢这篇课文吗?为什么?
3、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初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划下生字新词,想想它的意思。
    (3)看田字格中的字,记一记字形。
    (4)想一想:课文写谁喜欢什么?
    4.检查自学情况:
(1)看生字卡片(带拼音)读生字。
   
(2)记字形。
    用熟字记形:”篮——蓝   表——麦    梦是林+夕(多的下半个)    群一一裙”
    部件分析法记形:盖、淘、哨。
    师范写”舞、穗”,生书空。
    (3)口头组词,理解部分字义。
    麦:麦地、麦苗。麦穗(看图理解)
    盖上:小麦苗盖上什么?
        人睡觉又盖上什么?
    暖呼呼:温暖的感觉。
    淘气:调皮、捣蛋。
    (4)指名分段读课文,课文主要讲谁喜欢什么?
    出示句式”课文主要讲(   )喜欢(    )。”
(用这个句式说课文大意).
5、学习课文第1段。
   (1)指名读第1段,思考:雪被子是怎么做成的,它对小麦苗有什么好处?
   (2)读后讨论。
       (3)齐读第1句,比较句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2:18:00 | 只看该作者

①小雪花落在麦地里。
        ②小雪花满天飞,轻轻落在麦地里。
        哪句好,为什么?(②句好。因为②句用“满天飞”说明雪下得很大,“轻轻”说明雪是怎么样落下来的。)
        指导朗读:“轻轻”读得轻些,“满天飞”一词读重音。
       (4)指名读第二句。
        “雪白的被子”是什么意思?(厚厚的一层雪)小雪花给麦苗盖上雪白的被子,麦苗喜欢吗?你是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暖呼呼)“暖呼呼”是什么意思?(十分温暖)
        从这句话我们看出了麦苗喜欢盖雪被子。那雪被子为什么会让小麦苗觉得暖呼呼的呢?(教师讲解有关知识:因为,大雪盖地,能阻挡地面温度的失散,使地面温度相对稳定,麦苗扎根土地,能得到地温的保护而安全地或下去。)
        指导朗读:这句要读出“感觉舒服”和“喜欢”的语气。(学生练读)
        (5)齐读第1段。
        (6)指导背诵:这段共2句话,讲了 “雪花飞”和“盖雪被子”两个意思。
        读读、记记、背背。
    6、复习巩固。
        (1)带词读生字。(要求学会的6个)
        (2)指导书写。“盖、麦、蓝”位置正中,“淘、呼。哨”左窄右宽,“淘、”右边先书空再写。
    7、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第1题:照样子写字。(6个字)
        (2)完成课堂作业第2、3题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第2、3段,懂得大雪能给麦苗保暖,使麦子丰收的道理。
2、继续理解“丰收、口哨、麦穗、北风”等词的意思。
  3、初步学会背诵。
4、学会书写余下的6个生字。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背诵第1段,说说第1段主要讲什么?(第一段讲雪被子能给麦苗保暖。)
    板书:雪被子保暖
    2、学习2、3两段,进行词句训练。
    (1)学习第2段。
    ①雪被子对麦苗还有什么好处呢?指名读第2段。
    ②什么叫淘气?(顽皮、捣蛋)
    为什么说北风是淘气的?看图说一说。
    (“吹着口哨”“想吹跑雪被子”)
    这儿”吹着口哨”指什么?
    (刮风和刮风发出的声音)
    北风把雪被子吹跑了吗?你从哪里看出?
    ③比较句子:
    A、北风想吹跑雪被子,可是怎么也吹不动。
B、北风想吹跑雪被子,可是吹不动。
C、北风想吹跑雪被子,怎么也吹不动。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体会A句用上“怎么也”把北风拼命吹也没有用的意思写出来了。C句缺少可是,少了转折的语气。)可是:表示转折,也就是前半句和后半句意思相反,请用“可是”说一句话。
    ④指导朗读:读出调皮又无奈的语气。
    ⑤读了这段,你知道雪被子对麦苗还有什么作用?板书:挡北风
    ⑥练习说话:用“……能……还能……”说说雪被子对麦苗的作用。
    (2)学习第3段。
    ①在雪被子下面,小麦苗又在干什么呢?自由轻声读第3段。完成课后4题。
    ②读后讨论。板书:梦
    ③指名读写第一个梦的句子。
    理解:梦见——梦中看见
    小绿裙——课文指麦苗的绿色叶子像小女孩穿的绿裙子。跳集体舞——指无数麦苗在春风吹拂下摇摇摆摆,像在跳舞。
    板书:穿小绿裙、跳集体舞
    想象:春天,天气暖和了,雪被子化成了水,这时候的小麦苗怎么样?
      指导朗读这句:读出快乐的语气。(齐读)
      ④指名读写第二个梦的句子。
      他们梦见夏天,在阳光下唱丰收歌。从什么地方看出麦子丰收了?(结满金色的麦穗。)
      从这句话你还可以看出麦子是什么时候丰收的?(夏天)
      板书:结满麦穗唱丰收歌
      指导朗读句子:读出为丰收而高兴的语气。
      ⑤讨论:作者写的是雪被子,那为什么要写这两个梦呢?
      (作者通过写这两个梦告诉大家雪被子能保护麦苗安全过冬,使他们第2年长得更好,获得丰收。)
      ⑥连起来读第3段。
      3、读2、3两段,看板书练习背诵。
      4、复习巩固
      (1)齐读全文。
      (2)指导书写:“舞、穗”在放大的田字格中范写。“舞”上面部分的
笔顺是:    下面部分的右边是:              
      5.作业。
      (1)抄写余下的6个生字。
(2)完成课堂作业第5题:按课文内容填空。


                            第3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字词,听写词语。
      2、背诵课文。
      3、总结全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词。
      (2)听写词语
      2.总结全文。
      (1)自由轻声读全文
(2)小麦苗喜欢盖雪被子,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①麦苗盖上雪被子,觉得暖呼呼的。②麦苗在雪被子下面做快乐的梦。)
      (3)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在一句句说的基础上,可用    “……能……能……能……”的句式连起来说一说。
      (大雪能给麦苗保暖,能杀死躲在上层里的害虫,融化了的雪水,滋润了泥上,能促进麦苗的生长,能给麦子带来丰收。)
      3、训练朗读背诵。
      (1)听课文录音,生模仿读,师评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2:18:00 | 只看该作者

(2)提出各段朗读的要求,分段指名读,评议,齐读。
      第1段:读出“温柔舒服”和“喜欢”的语气。
      第2段:读出调皮又无奈的语气。
      第3段:读出高兴。快乐的语气。
      (3)看板书按以上要求自己练习背诵。
      (4)指名背,同桌互背,齐背。
      4.课堂练习。
      (1)口头填空。完成课后3题。
      雪白的(          )  淘气的(          )
      快乐的(          )  金色的(          )
      口头练习后书面填写。
      (2)完成课堂作业第7题:按课文内容填空。(查学生是否熟记课
文。)
(2)        完成课堂作业第4题:词语积累


                    33、动物过冬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蚂蚁、啄木鸟、黄莺、燕子。青蛙等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2、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认识青字旁,理解:“四周、静悄悄、忽然、声音、消灭、青蛙、冬眠、准备、粮食”等词语的意思。
      3、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招呼、发问、回答的不同语气。用 “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静悄悄的”句式写话。知道小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教学难点:说说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能够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静悄悄的”句式写话。“忽、悄”是字音难点,正确理解“冬眠”的意思。
教学准备
      投影片,投影仪、课文磁带、录音机、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哪些动物的过冬方式。
      2、初步学会12个生字,做到能读能写,认识青字旁,理解“四周、静悄悄、害虫、声音、消灭”等词的意思。
      3、初步了解冬天的特征,能用“冬天到了,树林里变了样(       )(        )。”来写话。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天气越来越冷,小朋友生活有什么变化?(可以引导学生说衣服增多了,睡觉时间变长等。)
      我们人类都穿上了保暖的棉衣,那么森林里的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知识童话故事第33课(动物过冬),它将告诉我们动物是怎么过冬的。(齐读课文)
      2.初读裸文,自学生字
      (1)听录音,边听边思考:课文中讲了哪些小动物的过冬方式?用 “——”划出来。
      指名:先按句式分别说说:课文讲到了(        )过冬的故事。”再概括他说:“课文主要讲(        )、(    )、(      )和(      )  过冬的故事。
        (2)自学课文、生字。
        ①轻声读一读课文,碰到生字多读几遍。
        ②划出带生字的词语,想一想在课文中的意思。
        ③记一记生字的字形。
        ④数一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
        (2)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加偏旁、换偏旁……)
        重点指导识记:“周”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土”和“口”。
        “静”认识“青”字旁。      
        (3)抽读词语。
        重点理解:“害虫”指的是对人类、树木有害的昆虫,与它相反的词语是益虫。
“声音”:课文中指什么声音?是怎么样的?(指啄木鸟发出 “笃、笃。笃”的声音。)“消灭”:(联系上下文理解)“消灭”是什么意思?(使其灭亡。)课文中消灭什么?“忽然”同义词“突然”
        (4)分段指名读课文,及时正音。
        4、学习第一节。
        (1)从课文题目我们就可以知道文章是写冬天。自由读第1段,用 “~~”划出写冬天气候特征的句子。
        指名读,思考,从这句话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冬天?理解“四周”“静悄悄”、“满地”这三个词。
      (2)学习用“冬天到了,树林变了样,……”的说法,说说冬天的其他景物。
        如:冬天到了,公园里变了样,(      )。
            冬天到了,树木变了样,(      )。
      (3)冬天到了,四周静悄悄的,森林为什么会那么安静,齐读第3句。朋友们指的是谁?
          朋友们到哪儿去了呢?
比较:
          动物们到哪儿去了呢?
你觉得哪一句更好,为什么?(“朋友们”说明小动物之间团结友爱,很亲热。)
(4)齐读全段,学习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段落大意:这一节只要写了小蚂蚁看见冬天___。
(5)小节过渡:朋友们到底去哪儿了呢,他们干什么去了,这个问题我们下一堂课再学习。
5.巩固练习。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齐读词语卡片。
  (3)完成书上练习2比一比,再组词。
      6.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周:注意“横折钩”的折要写直,里面“上”和“口”不
宜大小。与“同”比较
      忽:上下要相差不多。勿取之于“物”
      挖:注意最后一笔”横折弯钩“横短,弯长。
      7.作业:生字各写3个。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小蚂蚁。啄木鸟、黄莺。燕子。青蛙等小动物的过冬方式。
      2、理解”忽然、冬眠、准备、粮食”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2:18:00 | 只看该作者

       (2)完成课堂作业第2题。
        (3)抽读词语卡片,完成《课堂作业》第2题。
        (4)指名读第1自然段。
      2.学习第2段。
        (1)我们通过第1段的学习知道冬天到了,树林里变了样,四周静悄悄的。那么小动物都到哪儿去了呢?他们又是怎样过冬的?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2)抽动复合投影片,图上画了什么?(小蚂蚁看到一只啄木鸟在捉虫。)书上哪一段是写这部分内容的,指名读第2段。联系上下文理解:
    忽然(表示刚才安静,一下子有了动静。)小蚂蚁遇见了谁?数一数他们进行了几次对话?(两次)
        (3)自由读第2段,想一想:每次对话都告诉了我们些什么?(冬天,燕子、黄莺到南方去过冬,明年春天再回来。啄木鸟不怕冷,留下来消灭害虫。)
        教师解说:
        候鸟:世界上很多鸟儿都像燕子。黄莺那样冬天到南方去过冬,明年春天再回来。这样的鸟,人们称它们“候鸟”。
        留鸟,有些鸟像啄木鸟一样终年生活在一个地区,不到远方去的,人们称它们“留鸟”。
      板书:黄瑛、燕子 飞到南方过冬
            啄木鸟     不怕冷留下来工作
      看板书指名连起来说一自己说一指名说
      (4)指导朗读:读出小蚂蚁有礼貌地问的口气;啄木鸟的话要读得清楚。明白。
      3.学习第3段。
        (1)指名读课文。
        (2)引导学生仿照第2段学法来学会第3段。(看图——找相应的段
    落一读课文一想问题。)
        (3)看图说话:(抽拉投影片)小蚂蚁来到哪里?碰到谁?通过谈话
    知道了什么?(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连起来说一说)
        联系上下文理解冬眠:睡在洞里不吃不动。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也是冬眠的。
        板书:青蛙冬眠
        (4)指导朗读。
        4、学习第4段。
        (1)自己读第4段,用一句话说说小蚂蚁是怎么过冬的。
        (2)比较小蚂蚁与青蛙的过冬方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3)朗读第4段。
        5、总结谈话。
        今天,我们运用“看图、读课文、想问题”的方法学习了课文第1一4段,你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看板书,连起来说说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冬天到了,黄莺、燕子飞到南方去过冬;啄木鸟留下来工作,青蛙冬眠了,在洞里不吃不动,小蚂蚁准备粮食过冬。)
        6、齐读全文。
        7、作业:完成(课堂作业)第6题:按课文内容填空。
        板书:        31.动物过冬
          动物        过冬方式
        黄莺、燕子      飞到南方去
        啄木鸟          不怕冷,留下来工作

第3课
课时目标:                     
    1、了解其他动物过冬的方式。                                                                                             
2、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3、能够仿照“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静悄悄”的例句说话,并能把句子补充完整。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1)认读并听写词语:四周、静悄悄。忽然。声音、抬头、害虫。树木、消灭、挖洞、冬眠、准备、粮食。
    (2)指名读第一节。①想一想第一节讲了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怎么样?(冬天树林里静悄悄的。)
    ②指名说。
    ③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怎么样”句式自由说话。
    ④完成《课堂作业》第5题。
    ⑤完成课后第3题。
    2、分角色朗读课文。
    (1)小蚂蚁和啄木鸟的对话:要读出小蚂蚁有礼貌、询问的语气;要读出啄木鸟讲道理的语气。
    (2)小蚂蚁和青蛙的对话:要读出小蚂蚁疑问的语气,读出青蛙有礼貌的语气。
    (3)练习指名读~自由读。
    (4)同桌分角色读一指名分角色读一男女生分角色读。
    3.复习课文内容,进行课外延伸。
    (1)完成课后第4题。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动物?他们是怎样过冬?
(3)        你还能说说其他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蛇是冬眠,大雁是飞到南方过冬的。)
                       



                        34、您好!新年老人(听说训练)
教学目标
1、懂得在新的一年里,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2、能看图说几句话到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仔细观察,了解图的主要内容,并能看图说几句话到一段话。
教学难点:抓住图画的主要内容,有顺序他说几句话到一段话。
    教学准备
    放大挂图一幅、新年老人服饰、礼物袋。小朋友汇报的成绩道具若干。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练习说一句完整的话。
师:当、当、当……洪亮的钟声送走了旧的一年。迎来了新的一年,新年老人向我们走来了。
    (1)出示挂图,练习用下面句式说一句话。
    “谁,怎么样地走来,来干什么?”
    (新年老人,扛着一大袋礼物,笑眯眯地向我们走来……)
    (2)小朋友看到新年老人来了,多高兴啊!会怎么欢迎他呢?
(××说:“新年老人,您好!”
       “欢迎您!新年老人!”
           “祝您新年快乐!”
            “祝您健康长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9 07: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