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树空空
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了。
28、白头翁的故事
一、教学目标:
1、 懂得做事、学本领都要有始有终,坚持到底,才能成功。
2、 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本领、意思、开头、厌倦、黄英、唱歌、动听、受不了、后来、飞行、打猎、有头有尾、坚持、直到”
3、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4、 能找课文2、3段的样子,说说白头翁跟大雁学飞行,跟老鹰学打猎的经过。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用”觉得”写话;能仿照课文2、3段说话:懂得做事、学本领都要有始有终,坚持到底,才能成功。
教学难点:理解2、3段的结构和写法,能照样子说一段话;能说出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投影仪、投影片(前两幅课文插图)、录音机、磁带、美丽小鸟的图片和白头翁的图片。
四、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2、初步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1段。
教学过程:
1.谈话导人,揭示课题。
(在黑板上贴上美丽小乌的图片)这是一只多么美丽的小鸟啊,可惜它直到头发白了也没有学到什么本领,就成了“白头翁”。(把白头翁的图片贴在黑板上)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出示课题。读题,”翁”字正音。
2、听课文录音,边听边划出生字新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想一想哪些字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2)可以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字形,哪几个字容易写借。
(3)想一想生字新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4)课文有几个小节,标上小节号。
4.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时哪几个字要特别注意?为什么?
重点正音:莺、受、持、 火车抽读卡片)
(2)你自己学会了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引导学生用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生字) 重点分析:
厌:不要忘了一点,这一点在大的右上角,不要写到“厂字头”上面去。
练:右下不要写成一个“小”字。
(3)连词读生字,理解词义。
(4)这篇课文有几个小节?
5.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请四位同学分小节读课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习第1段。
齐读第1段课文。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它想干什么?
(4)小鸟都跟谁学过哪些本领?逐幅观察图画,分别用一两句讲述图意。
(5)找出课文的哪一自然段与哪幅图相对应,再读一读。
(6)用上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连起来说一说小鸟跟谁学过哪些本领。(小黑板出示:先……再……又……还……)
6.巩固生字词。
(1)开小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书写指导,每个生字抄3遍。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学懂课文1一4段。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回头答课后问题。
教学目标:
1.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生字新词。
(2)多音字组词:
(3)区分形近字:
①比较字形,口头组词:
借( )恩( )厌( )受( )
猎( )累( )庆( )爱( )
②笔练作业本第2题”选字填空”,反馈纠错。
(4)自由读课文,同桌互相说说小鸟跟谁学过哪些本领。
这只美丽的小鸟学过这么多本领,为什么直到头发白了,还是没有学到什么本领呢?这节课我们来仔细读课文。看着它是怎么学本领的。
2、学习第2段。
(1)自由读课文。
①标出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2)反馈:开小火车,一人读一句。
(3)讨论课文:
①小鸟为什么想学造房子,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指导朗读:要读出感到新鲜、有意思的语气。
②小鸟是怎么学造房子的?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开始时的态度与后来一样吗?两种不同的态度是用什么词连起来的?小结“可是”的用法。
指导学生看图想象:鸟开始是怎么学的,后来怎么会厌倦的。
指导朗读:用厌倦的语气读读小鸟说的话。
③小鸟学造房子的结果怎样?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④小结:这段课文先写了小鸟为什么想学造房子,(板书:为什么想学)接着写了小鸟是怎么学造房子的,(板书:怎么学)最后写小鸟学造房子的结果。(板书:结果怎样)这样按顺序一步一步写下来,就把小鸟跟喜鹊学造房子的事写清楚了。让我们再读一遍课文,体会一下。
⑤引读。(师按1、2、3提问,生接读相应的课文内容。)
⑥练说。
根据板书提示,看图说说小鸟跟喜鹊学造房子的事。(先自由准备,再指名说)
3.学习第3段。
(1)自由读课文。
①标出这一段有几句话。
②想想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提问反馈①②后小结:这一段和第2段的写法是一样的,也是按这样的顺序(指板书上的提示)分三步来写的。
(2)练说。
根据板书提示,看图说说小鸟跟黄莺学唱歌的事。(先分步指名说,再练起来同桌互相说)
(3)知道朗读。
5、 讲读第4段。
(1) 齐读第一句。小鸟学会其他本领了吗?为什么学不会?
什么叫“有头有尾”?”没有一件事”回想一下小鸟学早房子是怎么有头有尾的?学唱歌又是怎么有头有尾的?学飞行和学打猎的结果也是怎样呢?
(2) 齐读第2句。为什么小鸟直到头发白了,还是没有学到什么本领?(板书:有头有尾)
(3) 朗读课文。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