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集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1:45:00 | 只看该作者

  (2)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文中具体写赵州桥雄伟坚固的词语和句子。重点理解“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只有……横跨……”、“创举”各是什么意思。
  (3)同桌讨论上述词语在说明赵州桥雄伟坚固中的作用。
  (4)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向大家介绍赵州桥的雄伟坚固,以及其建筑结构在建桥史上的创举。
  (5)“创举”是什么意思?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是指怎样的设计?理解“既……又……”句式。
  出示文字:“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①划线部分的内容为可移动的文字片。②出示投影片后要求学习朗读。第一遍朗读按课文原句顺序进行。第二遍朗读时可将前后两条划线部分内容互相交换。这样,使学生从朗读的实践中理解“既……又……”是同一内容的两个方面,体会并列句式关联词语的使用。③在朗读中要求学生说出“减轻”和“节省”的反义词。)
  (6)指导学生以赞美的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7)引导学生小结:赵州桥非常雄伟,十分坚固。
  3.学习第3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讨论:
  ①第3自然段主要写什么?第3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的内容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②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练习填空:
  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①划线部分内容为可移动的文字复片,便于学生完成填空后,变换句子的顺序反复朗读,从实践中理解分号的作用。②在练习完毕,从实践中使学生了解分号的实际作用后,启发学生从感性上初步认识先总起后分述再总结的写法。)
  (3)小结:赵州桥的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4.学习第4自然段。
  (1)思考:课题是“赵州桥”,课文1至3自然段已把赵州桥建造的年代、外形特点和栏板上精美的图案作了介绍,为什么还要写第4自然段?
  (2)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怎样理解的;对“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又是怎么理解的。
  (3)大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读出自豪的感情。
  三、读课文,回顾总结。
  1.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
  2.填空:这篇课文讲的是历史悠久,世界闻名的赵州桥既坚固又美观,它的建造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附:板书
           语文百花园四
一、教学要求:
   1、辨析形近字,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2、练习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3、读读背背古诗《鹿柴》。
   4、阅读诗歌,体会雨中树林的美妙。
   5、练习介绍家乡。
二、重点、难点:
   1、正确辨析形近字。
   2、介绍家乡,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比一比,在组词。
   1、认读四组形近字。
   2、比较它们的不同。
   3、指名扩词后纠错,然后读一读。
二、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1、读题明题意。
   2、读题中例句,掌握合并句子的方法。
   3、学生齐读例句,再次感受合并的方法。
   4、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合并句子的练习。
   5、教师小结:平时说话、写话时遇到类似的情况,也就是由同一个主语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活动时,后面的主语就可以适当省略。
三、读读背背古诗《鹿柴》
   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诗。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认识多音字:柴、鹿柴。
   5、理解诗题:鹿柴——表示一个地名。
   6、学生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7、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诗句,给大家介绍介绍。
   8、学生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景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9、练习背诵古诗。
   10、认识诗人王维: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创作的许多古诗都是描写自然景物与田园风光的。
   11、师生交流王维创作的其他古诗。
四、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完成“阅读平台”与“能说会道”
二、教具准备
  课前调查:走走、看看、问问,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与风土人情。
三、教学过程

一、阅读平台——雨中的树林
   1、谈话导入。
   2、初读诗歌,感知大意。
   3、精读诗歌,体会雨中树林的美妙、神奇。
   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5、在这四小节的诗歌中,主要是围绕哪一个小节进行描写的?
   6、教师总结:诗歌按照从总到分的写作方法,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雨中树林发生的事情写得十分生动、有趣,让我们感受到了雨中的树林犹如一个新奇、美妙的童话世界。
   7、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诗歌。
二、能说会道——谁是最佳小导游
   1、指名认读本题中的提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1:45:00 | 只看该作者

   2、学生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与任务。
   3、学生独立准备口语交际的内容
   4、指名反馈,联系介绍家乡。
   5、集体评议,指导学生进行清楚,有序地介绍家乡,突出家乡的美丽或可爱。
   6、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相互介绍,交流。
   7、各小组推选一名小导游,在全班交流、介绍。
   8、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不懂或不清楚的地方,举手向小导游提问,请小导游认真回答。
   9、全班评议:十佳小导游。
   10、教师总结:家乡有勤劳善良的人民,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家乡有有趣的风土人情,家乡有我们幸福的家园,我们不仅要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我们还要好好学习,长大建设家乡、美化家乡。
三、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完成“笔下生辉”。练习描写身边的一处景物。
二、课前准备
   课前观察自己身边的一处景物。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习作要求。
   1、教师:细心的孩子一定能够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美丽的景物。如:树林、小河、田野、道路、建筑……,今天我们就来练习动笔赞美它们。
   2、教师板书:介绍一处景物。
二、观察表达,口头介绍
   1、说说你最喜欢身边的哪一处景物?问什么?
   2、出示提示,引导观察、说话。
   3、学生按提示独立观察,准备描述。
   4、指名反馈。
   5、集体评议。
   6、同桌互相介绍,互相评议。
三、理清思路,动笔写作
   1、教师导言: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所说的再整理一下,然后动笔开始写作。
   2、学生独立写作,教师巡视检查,进行个别指导。
   3、作品展示、评析、练习修改。
四.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7. 七颗钻石
一、教学目标:
  1?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此时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水意味着什么?
  师: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某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如果你是她,你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   
 师:是啊,多么珍贵的一罐水啊!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个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拿出放在课桌里的文章,放声地读,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
三.交流自学成果
   1.检查朗读情况
    师: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4个)
    我们就请四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
四.研读课文,体会感悟
   1.(师:看来大家已经能读通课文了。那么请你再仔细地放声读读课文,你读了课文之后有什么问题想问?可以把问题写在旁边的空白处。)
  自由提问:
  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
    (1)为什么水罐里装满了水?(是啊,好奇怪啊!)
    (2)为什么水没有洒?(真是奇迹啊!)
    (3)为什么水罐变成了银的?(老师也想知道啊!)
    (4)为什么水罐又变成了金的?(难道它会变魔术吗?)
    (5)为什么从水罐里会跳出七颗钻石,还会涌出一股巨大的水流,钻石还会变成星星,越升越高?
    (6)为什么水罐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
  2. 师:是啊,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神奇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水罐里会装满清澈新鲜的水?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二自然段,找找原因。
   (1).师:天上的神仙看到了什么?
   (2).师:神仙看到后,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
   (3.)师:好的,那么现在这个问题你能解决了吗,到底是什么力量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呢?
       (生:是小姑娘对母亲的爱,是孝心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师:是的,是孝心感动了上天,使她拥有了这一罐清澈新鲜的水。那么这个问题我们解决了吗?好的,那我们就把这个“?”擦去了。(板书:孝心感天)
  (4.)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部分,边读边体会小姑娘对母亲的那份爱。
  (出示)一天夜里……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3.师:那是多么清澈,多么新鲜的一罐水啊,可是这罐水怎么会掉在地上,而且一点儿都没有洒呢?
   (1.)a. 学生说感悟,师引: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吗?(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谁还想用你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体会?老师也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小姑娘的高兴劲儿,也体会到了小姑娘是多么地关心自己的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1:45:00 | 只看该作者

     b.学生读文中内容,师引:老师从你的朗读中感觉到你也是“喜出望外”的,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喜出望外”的呢?
   过渡:第二个问题,谁还有补充吗?
  (2.)师:小姑娘,你这样匆匆忙忙的是干什么呀?(
   师:你是担心母亲啊,多孝顺的孩子!
   (3).师:同学们,使水罐又一次显示它的神奇力量的原因是什么呀?
   师:是的,又是小姑娘的孝心啊,,这个问题我们也解决了。(擦去“?”)(板指:孝心感天)
   (4.)师:小姑娘的孝心使水罐发生了两次神奇的变化,真让我们感动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小姑娘对母亲那份孝心!(齐读)
   (5). 师:明明是木头做的水罐又怎么会变成银的呢?真是太神奇了,谁能解开这个疑惑呢?
   (学生说,师引:你从哪感悟到的呢?)
     (1) 师:课文第二段也有一句描写小狗的句子,找到了吗?(出示“小狗却只是哀哀地尖叫”;“小狗变得欢喜起来。”)
     (2) 师:它在向小姑娘哭诉什么,哀叫什么呢?
     (3) 师:而当小狗舔净了小姑娘手中的水后,它变得欢喜起来。它会欢喜地和小姑娘说些什么呢?请你写下来。(写)(交流)
       (生:因为它得到了生命之水,它获得了新生;
        因为它又有了生命力,它感谢小姑娘真挚的爱心。)
       (师评:你很会想象;你的语言真美;你说得非常真诚)
     (4) 师:你能像刚才那样概括水罐发生变化的真正原因吗?
       生:小姑娘不但爱自己的母亲,还用真挚的爱心对待小动物,她的爱心是广博无私的!(板书:爱心如银)
     (5) 师: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赞美小姑娘广博无私的爱。(齐读)
五.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课文内容上的)
    在学习方法上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
            装满水  孝心感天
            没有洒
            旱灾水罐 银 爱心如银
                 金
        七颗钻石    一股水流
18、平分生命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生字7个,会写生字11个。
   2、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3、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初读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来了一个与生命有关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2、放音乐讲故事。
   3、故事后来发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
     ②不明白地方画下来。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本课的生词
     血液 抽血 颤抖 惟一 渗出 一瞬间 挽起
    (1)自由读生词
    (2)开火车读生词
    (3)齐读生词
   2、学生质疑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课文,思考:男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画出表现男孩勇敢的句子,想想为什么?
   3、小组讨论。
   4、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
    (1)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
      (男孩不想让妹妹为自己紧张、担心,所以抽血时,男孩很安静,并微笑着,安慰邻床上的妹妹。)
    (2)当抽血完毕后,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声音地问:“医生叔叔,我还能活多久?”
      (“立刻停止”“一动不动”“颤抖”从这些词中此时男孩心里非常害怕,认为自己就要死了。)
      指名朗读
    (3)医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这个男孩只有呀!他以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当他决定给妹妹输血的那一瞬间,他一定是下了,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
      A、理解“震撼”的意思。
      B、结合课文体会“震撼”的意思。
      C、指导朗读。
     当男孩从医生嘴中得知自己不会死,还能活到100岁时,他又是怎样的呢?
    (4)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个圈,确认真的没事,就又一次伸出胳膊,挽起袖子,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请您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俩各活50年!”
    A、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话。
    B、理解“郑重其事”的意思。(联系说话的语气理解)
    C、出示插图,看图理解“郑重其事”的意思。(观察男孩的表情)
    d、同桌互读这段话,互评。
    E、指名读。
    F、齐读。
 四、教师根据板书进行总结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课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谈谈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1:46: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自读课文,谁来把课文流利、有感情地读一读?
   2、复习词语
     血液 抽血 颤抖 惟一 渗出
     挽起 降临 犹豫 一瞬间 郑重其事
二、学习本课生字
   1、学生独立看书,自己先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
   2、指学生回答。
   3、出示生字:
   4、小组内谈论一下,这些生字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5、小组讨论,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6、指学生说说这几类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7、“颤”、“瞬”:教师范写,加以指导。
   8、学生独立观察其他的生字自学写法,老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9、学生独立学习完毕后,老师根据巡视的情况,指学生上黑板范写。(出示小黑板)
  三、布置作业:
    认真练写生字,进行扩词。
19、倾斜的伞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五个生字,掌握十三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的“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
  3、体会“倾斜的伞”所代表着的祖孙间的亲情,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和别人共打过一把伞吗?当时是怎样一种情景?有什么感觉?(学生讲述)
  看来,好多同学都有过和别人共打一把伞的经历。今天我们和作者一同走进他和外公在倾斜的伞下发生的故事。
二、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
    (1)、学生独立阅读,扫除生字障碍;
    (2)、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
   2、开火车分段检查朗读。
   3、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困惑”、“微颤”、“浑浊”等词可以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同学间互助等方法自主解决。
   4、认读生词(自读、指读、开火车读等)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说说雨中的伞下发生着怎样的故事。
   2、思考:从这把“倾斜的伞”你感受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在昨天的语文课上,我们初读了《倾斜的伞》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词,这节课我们再次跟随作者走进发生在伞下的故事,感受倾斜的伞下那浓浓的温情。
二、品读课文
    让我们再次用心地细细品读这个故事,边读边想,从这把“倾斜的伞”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体会“我”和外公的所思所想吗?是从课文中什么地方感受到的?可以在文中画一画,读一读,也可以和小伙伴说一说。
三、全班交流
  1、(1~2自然段)“很小的时候,我就十分喜欢下雨……一同走进雨的世界中。”
     从“每逢”、“一蹦一跳”、“挽住”感受到“我”和外公感情很好,外公对我精心呵护,我对外公很依恋。
   2、(3~11自然段)“抬起头……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干一半湿的”
     从“一半是墨绿色,一半是灰蒙蒙的”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关注外公的三次笑有什么不同,尤其是第二次的“笑而不语”,可在适当时机追问:外公笑而不语,他在想什么呢?
     小结:是啊,外公为了不让雨水淋到我身上,自已的一半身子已浸在了蒙蒙的雨中,这把倾斜的伞是外公对我深深的爱呀!
   3、(13~14自然段)“‘丹丹,伞歪了。’……已开始混浊的双眼泪光点点”
    “我的心热了起来,”我在想什么?
    “外公嘴角微微一颤,已开始混浊的双眼泪光点点。”外公在想什么?
   4、(15自然段)“那是把倾斜的伞,是把充满了温情的伞,我会永远珍惜它,爱护它。”
    文中的我是要珍惜什么?爱护什么?
    小结:这雨中、这伞下,笼罩着浓浓的亲情。年幼时外公对我的呵护以及长大后我对外公的照顾,穿越了时空,在倾斜的伞下传递着,温暖着我的心灵。
四、拓展
    同学们,也许这把倾斜的伞就在你的身边,你却对它视而不见,如果我们能像作者那样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观察生活,用心感悟生活,那么我们就能从平凡中悟出真谛,从点点滴滴中感受亲情。
    你留心了吗?在生活中,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一个小小的举动……往往能给人带来温暖和快乐。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记在小本本上吧。
  
        20 一颗小豌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小豌豆长大了,小姑娘也慢慢地长好了”这句话的内涵。
  2、继续学会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边读边思的好习惯。
  3、感受小豌豆、在长叶、爬藤、开花的生长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姑娘带来的无限愉快和生机,赞赏小豌豆有理想,热情,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小豌豆长大了,小姑娘也慢慢地长好了”这句话的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小豌豆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豌豆荚。
    师:你们的想象很丰富,让我们来读读大作家安徒生是怎样描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1:46:00 | 只看该作者

   2、齐读课文第一小节。体会普通的豌豆荚在作者笔下是那么富有情趣。
   3、导读第二小节,出示课文3——8节。
   4、学生自由读,说说豌豆们各自的打算,并用几个字归纳它们的愿望。
   5、引读第9、10节。
    师:同学们,要是你来写其中的一颗小豌豆,你会写哪一颗?
    说明: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来构思一篇童话。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构思来学习大作家安徒生笔下的童话,学生更感兴趣。
   6、揭示课题《一颗小豌豆》
     过渡:这颗小豌豆有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呢?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拿出课文,标上小节号。
   2、学生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A、这颗小豌豆的愿望是什么?这颗小豌豆做了一件什么好事?
    B、你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把这些句子划下来?
      说明:让学生能带者问题去读课文,并从课文中去找到有关语句。
三、边读边思,体会情感。
   1、联系课文,完成填空:
    A、小姑娘对小豌豆微笑,从心底里感谢它,感谢它。
     (感谢它让她看到绿色;感谢它让她看到嫩黄色的花朵;感谢它使她战胜了病魔;感谢它使她慢慢地站起来……)
    B、小姑娘对小豌豆微笑,从心底里感谢它,因为当小姑娘看到小豌豆。时,小姑娘。
     (小豌豆长出了小叶子,小姑娘心里真高兴;小豌豆沿着线猛劲儿长,小姑娘的脸色好多了,还能自己坐上一个钟头呢;小豌豆开出一朵嫩黄色的小花,小姑娘真实高兴极了,慢慢地,竟站了起来……)
     (体会小豌豆以它充满生机的活力,唤起了小姑娘对生命的渴望,从而使小姑娘逐渐恢复了健康。)
    2、师:当小豌豆开出嫩黄色的小花时,小姑娘的生命之花也随之绽放了。小豌豆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也从小姑娘的感谢中获得了快乐。
     在我班也有像小豌豆一样助人为乐的同学,你们知道她是谁?在此大大地表扬陶佳莹每天帮助陈豪亮抄写备忘录。
四、拓展练习。
    这颗小豌豆实现了自己的愿望,那么其他四颗小豌豆有没有实现各自的愿望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颗小豌豆,展开想象,续编一个童话故事。
    生:第一颗想要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小豌豆,它飞啊飞啊,飞啊飞啊,来到了大沙漠,茫茫一片,没有它扎根的地方,不久,它渐渐地枯死了。
    生:第二颗想要飞往太阳上去的小豌豆,它飞啊飞啊,飞啊飞啊,感到越来越热,它后悔了,想要回到地上,可是,它却被烤熟了。
    师: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而且,你们都达成了共识,只有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你的生命才更有意义!
语文百花园五
  教学目标
   1 .通过杳字典,自学不认识的字:
   2 .通过词语接龙练习,丰富词汇。
   3 .通过读读背背、采集本,积累语言,丰富课外知识。
   4 .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观察思考及书面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能说会道”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笔l ;生辉”训练观察思考和一15 而表达能力。
  教学时间 3 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语海畅游”和“积少成多”。
一尝试“自学汉字”
   1. 说说平时你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是用什么方法去认识它的。
   2. 自由读“自学汉字”部分,看看“门票”上的字你有哪些不认识。把它画出来,然后查字典学会它,看准学会得最快。
   3. 你查字典学会了哪些字?同桌互相交流。
   4. 自由读一遍这张门票上的内容,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5. 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听这位同学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你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二练习“照样子组词语”
   1. 先说一说“劝、招、终”这三个字可以组些什么词。
   2. 自己练习词语接龙,看看你能想出多少组词语。
    如:劝:(劝说)——(说明)——(明白)——(白雪)
        (劝解)——(解决)——(决心)——(心中)
        (劝阻)一一(限止)——(止痛)——(痛快)
   3. 四人小组合作,看看哪一小组想出的词语最多。
   4. 指名说。
   5. 自由读一读这四组词语。
三指导“读读背背”
   1. 自由读,遇到不会读的字请同学或字典朋友帮忙,然后再多读几次。
   2. 同桌合作,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错音。
   3. 指名读,检查、正音。
   4. 自由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 四人小组合作,每人读一遍,其他同学做小老师认真听,然后评一评谁读得好。
   6. 指名读。
   7. 你知道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自由读,注意停顿,有感情地读一读。
   8. 齐读,然后试着背一背。
四交流“我的采集本”
   1. 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 同桌互相听读,纠正错音。
   3. 指名读,想想这段话讲了什么内容。
   4. 拿出你的采集本,四人小组互相交换,欣赏欣赏别人采集的好词佳句名段。
 
                 第二课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1:46: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内容“阅读平台”和“能说会逆”。
一走进“阅读平台”
 1. 自由读短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同学。
   2.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3. 同桌互相听读短文,纠正对方的错音。
   4. 再读短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 四人小组合作读短文,要求读得通顺流利。
   6. 指名检查读,评读。
   7. 听老师范读短文,想: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8. 默读短文,想想为什么“回家的路上,我心里美滋滋的”。
   9. 你喜欢短文的小作者吗?为什么?
   10. 你也做一回小作者,向失学的同学献爱心,把你的零用钱汇给他们,你会填写汇款单吗?先用铅笔在书中的汇款单上练习填一填。
   11. 同桌互相看看对方填得怎么样,大家讨论讨论应该怎样填。
   12. 老师评点。
二学习“能说会道”
   1. 自由读引导语。
   2. 默读。你明白了这道题的要求吗?
   3. 想一想你自己见过、听过或亲身经历过的与爱心有关的事。对哪一件事你印象最深?
   4. 四人小组先练习说一说。要求讲述时要把事情说清楚。听的同学要听明白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询问,或让讲述人讲得再具体一些;也可以对大家都感兴趣的事情展开讨论;还可以评议一下讲述人的普通话发音是否正确,声音是否洪亮,说话是否流利等。
   5. 指名说。评一评讲述得怎么样,好在哪里,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笔下生辉”。
   1. 读内容,明确写话要求。
   2. 把四幅图连起来观察,想一想画中的爸爸和儿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先自己准备一下,再指名说说。
   3. 仔细观察每幅图,想想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正在干什么。
   4. 四人小组讨论讨论每幅图的内容。
   5. 面向全班交流,互相评议。
   6.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故事完整地写下来,注意这四幅图的内容要衔接

21、 群众也在淋雨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会写14个字。
   2.抓住文中描写周总理的有关句子,体会句子的意思,感受周总理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情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让学生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初步培养质疑能力。
  重点难点
   抓住文中描写周总理的有关句子,体会句子的意思,感受周总理的精神风貌和关心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怀。
  教具准备
  教学时间:2-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是谁吗?周恩来总理是一位深受我国人民尊敬和爱戴的好总理,也是国际上很有影响的外交家和政治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这位伟大人物的一个感人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音和字典把生字读准确。
   3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4.指导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默读课文,试提问题
   1.提出问题,默读课文,把不懂的问题写下来。
   2.交流问题。学生可能提的问题有:
    (1)什么叫“元首”
    (2)周总理的右臂是怎么负伤的?
    (3)周总理为什么不抬起左手?
    (4)周总理为什么不让工作人员为他撑伞?……(1)
   3.解决问题。
  四指导书写部分生字
   1.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提出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2.教师归类指导:“陪、祥、伤”要注意左大右小,“集、慈”笔画较多,要注意写得紧凑一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生字词。
   2.指名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抓住重点,深入体会。
   1.出示课后思考题:
    ①欢送外宾时,大雨突然倾盆而下,周总理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②外宾的飞机起飞后,周总理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2.根据思考题,默读课文,并划出有关句子。
   3.讨论交流。
    交流问题①
     ⑴学生回答怎么做,出示有关句子:
      只见他还是彬彬有礼地站在原地,向飞机上的外宾招收致意。
      周总理轻轻地摆摆手,谢绝了。
       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
     ⑵对“为什么要这样做?”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彬彬有礼、轻轻地、谢绝、.群众也在淋雨”等词句,体会周总理爱国的情怀、文雅的风貌和礼貌待人的亲切态度。
     ⑶观察课文插图,说说画面内容。
     ⑷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
    交流问题②
    ⑴外宾的飞机起飞后,周总理又是怎么做的?
    ⑵从周总理的动作和话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⑶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 朗读全文。
  三指导书写余下的生字
  四布置作业
   1.摘抄词句。
   2.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1:46:00 | 只看该作者

           
22  珍贵的教科书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字,会写14个字。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通过读书思考、质疑讨论,体会教科书的“珍贵”,感受战争年代读书学习的困难和张指导员舍身护书的可贵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学习生活。
   3.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教科书的“珍贵”,感受战争年代读书学习的困难和张指导员舍身护书的可贵精神。
   教学时间:2-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简介背景
   1.读课题,想一想: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2.简介故事背景。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一件什么事?
   2.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预习生字词情况。
   3.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理清顺序,重点感悟
   1.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2.课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你最受感动?
   3.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张指导员为教科书而献身的可贵精神。
   (1).“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
     ①“完整无缺”是什么意思?
     ②把句子改成“那捆书压在他的身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好不好,为什么?
   (2).抓住张指导员临牺牲前说的话,结合课文插图,引导体会,并指导读出感情。
  四指导书写部分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生字词。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是按“盼书—取书-护书-激励”的顺序进行叙述的,并且重点学习了“张指导员舍身护书”这一部分内容,体会到了教科书的珍贵。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其他部分的内容。
  二继续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1-7自然段,想一想,从哪些地方还可以看出教科书的珍贵?
   2.组织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抓住重点词句引导体会。
   (1)“我们多么渴望有一本印好的教科书啊!”
     ①“渴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们”渴望有一本教科书?
     ②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我们”当时盼书的迫切心情。
     ③把“渴望”换成“盼望”或“希望”好不好,为什么?
   (2)“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
     ①“节省”是什么意思?
     ②党中央从文件重要不重要?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印书说明了什么?
   3.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抓住“激励”一词,引导体会句子的意思。
  三归纳小节,畅谈体会
   1.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教师组织交流讨论。
   2.引导学生总结提问题的方法。
  四指导书写余下的生字
23  《“神童”的秘诀》
  教学目标
   1. 认识10个字,会写13个字。能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习成绩好主要是靠专心用功和好的学习方法。
   3. 继续训练边读边想、提出问题的学习习惯,体会冒号、引号的用法。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通过读书思考、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神童”的学习秘诀,懂得学习成绩好主要是靠专心用功和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读题思疑
   1.这节课我们学习《“神童”的秘诀》(教师板书课题)。大家把课题读一读。
   2.理解“神童”、“秘诀”的意思。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学习生字,读通课文
   1. .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音和字典把生字读准确。
   2.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导把生字词读准确,并重点理解“私塾、名列前茅、劝阻“的意思。
   3.指导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1)按自然段分别指名读,并纠正读错的地方。
    (2)全班齐读。
  三读书讨论,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神童”平时是怎么学习的?“神童”的秘诀是什么?
   2.找出有关词句,在小组里谈体会。
   3.全班交流,教师结合插图,相机引导理解和朗读。
  四指导书写部分生字。
   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复习生字词。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神童”的秘诀是什么?
  二质疑问难,讨论交流
   1.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2.梳理问题,启发引导解决问题。
   3.结合课文“指南针”的话,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平时是怎么做好预习工作的。
  三朗读指导
   1.抓住“连忙劝阻、亲切、惊奇、高兴、称赞”等词语,指导读出相应的语速、语气、和情感。
   2.小组分工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请一、两个小组分角色朗读,并进行评价。
   4.出示课后第3题的句子,指导体会冒号、引号的用法。
  四指导书写余下的生字
  五布置作业
   在课外读一读写革命老前辈小时候故事的书,读后讲给同学听。
24 * 说话算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23: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