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人教版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0:34:00 | 只看该作者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例及反思



-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例及反思
  在讲《阿长与〈山海经〉》时,有一细节引起了我的深思》。
  ……
  师:刚才通过阅读分析,我们感受到了阿长身上可敬的品质,她真诚地关爱着孩子,热心地为孩子解决疑难,她的善良和爱心足以掩盖她的卑微、粗俗和愚昧,那么同学们觉得鲁迅对阿长是一种什么感情?
  生:十分感激
  生:充满敬佩
  师引导:同学们,能够被爱感动,能够对自己所得到的爱心心存感激,是一种可贵品质,只有能够感受爱,才能回报爱,付出爱,那么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里程中,你曾经得到过哪些爱和帮助,曾让你深深地感动?
  生:思考。
  师引导:同学们请想想,你们能够快乐地成长,健康、活泼、聪明,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这都是源于谁的关爱?
  一生:我小的时候,非常喜欢一本童话书,在我的请求下,妈妈给我买了,我很高兴,很感激妈妈。
  师:回答得好,感受到了母亲的温馨。
  生:有一次数学考试,我考得不好,老师没有批评我,而是耐心地帮助我分析错误的原因。我很感激老师对我的爱。
  师评点,鼓励。
  其他学生做沉思状,发言始终不是很积极。
  师:爱,源自于细节。每天放学时我看到不少的父母给自己的孩子送饭,他们骑着自行车,前边挂着饭盒,后边带着小板凳。同学们,当你舒服地坐在小凳子上,吃着父母送来的香喷喷的饭菜,你是否感受到了父母之爱的细心、体贴和无私?让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爱,懂得珍惜爱、进而付出爱、回报爱。
  ……
  反思:课前设计这一情节时,我设想学生会踊跃发言,有可能会形成课堂上的一个小高潮,可是事与愿违。一方面可能是教师授课语言的感染力不强,平时对学生的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的还不到位,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流的意识、敢于展现自我的素质;另一方面,我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当时确实很茫然,觉得无从谈起。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生活在蜜罐子里,却丧失了幸福感,感受不到爱,难以为爱感动,甚至有的还有牢骚和抱怨?那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在着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还应该努力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成长,利用语文课的优势,用优美的文章去感染学生,唤起他们心中美的情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品德,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和谐地成长,具有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0:35: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背影》反思



-

今天我独当一面,指导老师晏老师(4)班开了古诗,我一个人在八(3)班上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第一课时,自我感觉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导入是否太长?

    导入,我先后采用了两个题材:由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连接的是母子亲情,由歌颂母爱引入父爱这个话题,同时联系同学们前段时间写的文章《父爱无边》或《母爱无边》,概述大家的写作情况,说明表达父爱或者母爱的方式有多种,有人写诗,有人通过写文章,也有人通过音乐,于是引入第二个导入题材刘和羽的MTV《父亲》。这首歌是比较感动人的,我抛出这样一句话,“我第一次看这个MTV的时候,我是哭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受感动?我相信,我们接下来学习的《背影》,也会同样让大家感动的。”

     我觉得我在这里处理不太好,应该煽点情,让大家沉浸在感动的音乐给点空间大家思考思考。



看完了MIV 之后,才导入新课《背影》。



朗诵调动大家感情

我是带着感冒余音配乐朗诵的,我发现大家都很安静,同学们都会顺着我的朗诵看课文,很认真,连平时不大看书的莫小豪都认认真真地看着课本。我便多装个心眼地在朗诵的时候看看大家的状态,窃喜——大家似乎都进入了状态,读完之后,我顺着读之前给大家提的问题,文章中提到了多少次背影?



马上很多同学踊跃地回答,“两次,三次,四次“,徐姿皇、张思嘉、刘小西的声音,先不管他们回答得对不对,我都很开心,至少,他们是被我带进了作品的世界里。这是我的一个小小成功的地方吧。





问题的设置



我觉得我的问题设置前后衔接不是很紧密,有点脱节。这个问题我从一开始接触教学设计的时候就思考了。到现在自己上第二次课了依然有点迷茫。只是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尽量多读教案,多找网上的教案进行蟀选,整合,然后就放在课件上。顺着讲课的思路。



关于学生?

学生与老师对话:

我在上课的时候跟他们对话有两种情况:一是强调纪律。3班上课的纪律比较差,现在想想,其实班级纪律跟一个老师上课一定是很有关系的,如果一个老师的课很吸引人的话,学生们会顺着你思路跟着走,就没有其他精力去跟同桌讲话或者开小差了。因为在给同学们看MTV和我朗诵的时间里,他们都是很安静的。

所以我在调动大家情绪上,还要认真地琢磨,花工夫想手段去对付他们。



学生与作品的对话:

我觉得在这个班级里,要实现学生和作品内进行对话。初二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涵养,让学生真正地去理解作品里的思想感情,并得到共鸣,联系生活的实际,进行思维的拓展。拓展的前提就是进入作品,与作品进行对话。

而进入“对话”,很大的作用在于教师怎么去引导同学们进入。我犯难,我探索。我思考到,应该是我的语言组织能力。一个语文教师很重要的两个因素是语言组织能力和教学方式组织能力。著名语文教育学家于漪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语言美,是日久天长修炼的结果,她开始坚持把自己上课要讲的话写下来,一遍一遍地修改,然后背下来,才可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需要提高的地方:

1.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记住陶校长的话,要研读教案,思考教案。我觉得还需要不断地听老师讲课,听的时候要不断思考,思考老师的讲课思路,教学设计思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要研读教材,做到熟悉教材熟悉教案。

2.注意语言组织能力的提高。这一点对于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 世界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注意细节问题,前后衔接很重要,我有时候给大家讲的时候,会忘了换幻灯片,这样会造成一个教学过程中的脱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1:38:00 | 只看该作者
《台阶》教学反思

今天上午,完成了《台阶》一课的教学任务,心里总觉得不尽如人意。
  我始终认为语文教学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单篇课文,不见一类文章。语文教学应该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中把阅读权交给学生,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基于以上这几点的思考,本节课,从小说的文体出发,我安排了三个板块的教学。

     第一板块“抓关键词句,理读故事”。严谨的文学作品,作者非常注意内容的前后联系,段与段的过度,思路异常清晰,但我们的学生却往往忽略前后有关联的词句,从而把握不住作者的思路。教学中,刚好两位同学的意见有了分歧,其实,他们的分歧,也正是班上同学的困惑之处,因而,我引领学生抓关键词句,理清了作者的思路,思路理清了,学生对文本也就有了整体的感知和把握。阅读中,还要让学生尽可能地习得写作方法,我想抓关键词句,理作者思路,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也许能启发学生今后在写作中,也要注意前后句子的联系,段和段的衔接。

     由理读故事第一板块中父亲和台阶的关系,很自然地带出了第二板块“抓细节描写,析人物形象”的教学。这一板块的教学,我遵循先感性、后理性,教师引路、学生自主的教学理念加以设计。应该说,这一板块的教学设计还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学生的交流比较精彩,在感性——理性——感性——理性的螺旋式上升中,学生对细节描写理解的比较到位,第二天作业的反馈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应该说,这一板块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完成了“写了什么”“怎样写的”这两个板块的教学后,笔者引导学生进入第三个板块“读懂主旨、读出自己”的教学中。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笔者始终扣住关键词“父亲”“台阶”,始终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读懂父亲,读懂台阶的含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确实要重视,但这一目标的实现也应在文本的解读、把握中加以体现,对农民的关注、尤其是对农民精神世界的关注,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模模糊糊地意识到了,它只需要教师点一下即可,因而,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小说?编者为何又要编选这篇小说呢”,笔者想以此来推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整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不忘学法的指导,从抓关键词句、理读情节到对细节描写的总结,从整个一节课的学法总结到作业的布置,目标很清楚,那就是真正教会学生阅读小说、主要是阅读短篇小说的方法,应该说,整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师生互动较好。

    当然,一节课下来后,本人也存在着很多的困惑和遗憾。如,这么长的一篇小说,如何在一节课中,即能让学生、听者有整体感,又要在某一点上讲深讲透;又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该如何体现学生评价,但过后反思时,我还是觉得比较难操作,恳请各位同仁多加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1:39:00 | 只看该作者
《老王》教学反思

一、一个结合:课文思想内容和课文语言的结合

  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已成为语文老师的共识。即课文的内容和课文的语言不是两块皮,而是一个整体,只有把两者很好的结合,才能借助精妙的语言来感悟文中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情感。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想每个教师应该清晰的认识到,既要有对文本的深入认识,又需要设置与之相照应的语言教学环节,任何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如果离开语言的支托,那文本内容的精髓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反之则一样。《老王》的第三个教学设计就因为在文本内涵的挖掘上很好地借助语言的品味来实现,学生的内心对什么是善良,什么是尊重、什么是平等都有了自己的体验。


二、两头并进:理解突出个性,语言品得实在

  1、个性的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理解的个性化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往往是作为读者与文本对话,在这“前理解”上应当对课文的内容有自己的理解与心得。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在阅读中要认真质疑文本,让自己的心灵与文本撞击,在撞击中受到触动,真正读出一点心得感受。不能浅尝辄止,不能失此顾彼,也不能混沌不明,面对洋溢着至理至善、真情妙理的文章,如果自己没有心得,以俗读,浅读,误读来理解来“说文解义”,可能会缺乏智慧而让精彩文章变得庸俗,可能会缺乏明辨而让清晰内容一团雾水,所以我以为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教师对文章内容该有自己个性的理解,尤其对文本的提炼、加工、组合,或朴实或大气,或精巧,全在教师的“会之于心”的彻悟。如《老王》的第三个教学设计就是在阅读文本时感受到作者行动上的善良,既而感受在她的意念上更有着强烈的愿望,希望老王的生活能好起来。所以最后决定在“善”──“愧怍”上立足。

    有了自己的心得与感悟,有了整体的考虑,但如果没有恰巧的新颖的教学角度切入,这也不能体现教学的个性。《老王》的第三个设计就是抓住文章最后一句中的“愧怍”而展开的。如今年的优质课评比中,在对《济南的冬天》的文本理解上,着眼于济南的“慈善”“温情”的特点展开辩论。这其实就是在教学整体风格中的“设巧”环节。教学的内容的个性理解就有了个性的切入。

  2、有效的品读,课文语言品得实在:

    新课标理念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在语文课上不能少了语言的品味,在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上,都有感悟品味语言这一环节,这是一个很大的改观。但在设计这一环节时,现在好多的教师都“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好?”这样的提问来设置这一环节,我总是有这样的疑惑和担心。怎么样才算好?这是比较模糊的。虽然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揣摩品味了,在品中对语言有自己的想法,有了一点感悟,但这样的品总显得有点零碎,这样的说总有点东凿一斧,西掘一刨的味道,有许多学生的鉴赏因为没有教师的总结归纳而成了昙花一现。

    我以为在品味语言教学这一环节中,必须在“情”“质”的带动下品,去感受、体验语言表情达意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如上次在萧山的优质课的评比中,有一老师在《济南的冬天》的语言品味中做得很出色。她把所有的有儿化音的句子找出来,引导这是北方的语言的特点,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儿化音。学生读了之后马上就感觉有了儿化很软,感觉上很亲切,很温暖,这是老舍对济南有感情,去掉就会觉得冷冰冰。这种语言教学的设计才是有效的,实在的。学生明白了爱济南可以爱济南的山山水水,也可爱它特有的方言并运用它。所以品语言,要让学生在品中体会作者不用那个词而偏要用这个词的原因与情感。如果这样去考虑品味语言的教学设计,那肯定能让学生在语言的品味中品出味道。

  总之,在教学设计中无论以文本内容为切入,还是以文本语言的推敲为切入,均要牢牢地把握内容与形式如漆似胶,互为依存的这条线。这样无论侧重哪点,都会让你的教学设计略胜一筹。值得注意的是:以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设计时挖深挖透,语言品足品够,过于追求自己教得深刻、教得顺畅、教得轻松,即为“教”而设计的教学设计是行不通的。只有在关注文本的同时,关注内容,关注语言,教出自己的个性,不忘给学生上实实在在的语文课,这样,任何的教学设计都是一个好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1:39:00 | 只看该作者
《信客》教学反思(2篇)

《信客》出自声名显著的学者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讲述的是民国时一位老信客因失信于人,自感“名誉糟蹋了”,干不下去了,找到年轻人,年轻人最终不好回绝,当了第二代信客,年轻信客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宽容待人,受到了人们的敬重的故事。
  余秋雨的散文,把感性的生命体验和理性的思考相融合,内涵丰富,打动人心;而感性和理性相融洽的语言之舟,又负载着思想的重量,把现代散文推向了一流。因此我把解读“信客”人物形象,理解本文深刻的思想内涵作为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切入,如何创新地解读“信客”这个人物形象,是我看到这个课题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上网查找了很多资料,大多从梳理文章内容入手,进而在梳理过程中解读信客这个人物形象,然后让学生写墓志铭。这种教学流程也能体现我的教学目标,但缺乏新意,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我必须寻找突破口。我采用了平时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设计几个问题把课文内容串起来,以达到长课短教的目的。为了进一步解读人物形象,同时挖掘文本的教育内涵,让学生树立诚信为本、宽容待人的做人理念。我还是想保留“写墓志铭”这一个教学环节,但如果能换一种形式就更好了。

第二篇:

《信客》教学反思
初中部语文组 郭敏
    终于上完《信客》后,略感轻松。余秋雨作品是我非常喜欢的,其历史的厚重感和语言的凝重感是我以及我的学生所缺乏的,所幸在这节课上同学们与我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为余秋雨喝彩,为当代中国有如此优秀的散文家喝彩。其后又感困惑,或许这种师生间的良性交流与互动是一种偶然,或许这只是后排坐着的许多领导与老师所营造的压力氛围下的一种激情,然而当这一切都过去之后,我们又剩下些什么呢?
    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五年来,颇感语文老师之为难。语文课似乎人人能听,人人能评,人人都有想法的课。语文教学也是为许多教育家、专业或非专业人士诟病最多的。于是从上第一天课起,脑子里就混沌模糊,既怕误人子弟,耽误学生前程,又怕辜负学校厚望,于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此五年,甚为辛苦。然在与前辈、同行与学生的共同研讨与交流中似发现两点略有点价值的东西,一是语文课必须是基于语言文字的,二是语文课必须要达到师生共鸣的目的。
犹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即是南山区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之时,我抱着极其虔诚的心态去听各种各样的课(特别是公开课),突然发现大多数语文课听不懂了。有在课堂上翩翩起舞者,有在课堂上离题万里者,有整节课道德者教化者,不一而足。由此深感自我见识之浅陋,于是在课堂上依样画瓢,结果有一天一位前辈听完我课后醍醐灌顶式地问了我一句:“你在上语文课吗?”我猛然间全身震颤了一下,是啊,我在上语文课吗?由此发现,其实当语文课离开语文本质的时候已经异化了。
    于是在以后的工作中无论上怎样的课,上哪一篇课文,我都时刻牢记:一定要把这节课上成语文课。语文者,语言文字也。当然这里特指汉语言文字,语文课不能离开汉语言文字,不能离开文本,否则就是离水之鱼,断翅之鸟。许多老师说《信客》这堂课最成功的一点就是无论对信客辛苦工作的分析还对信客优秀品格的分析都没有离开过文本,师生不断地从文本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我认为无论《红楼梦》还是《阿Q正传》,它们是文学名著而不是哲学名著或心理学名著,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作者通过他们高超语言运用技巧表达他们对人、对世界的认识。因此,学生从语文课上要学到的首先应该是语言与文字。虽然,这堂课在语言文字的赏析上还显得比较粗浅,但是毕竟是自己的一大进步。
    第二点深刻感悟是师生共鸣的重要性。一堂课应该是由师与生共同组成的,它不仅属于老师,也不仅属于学生。属于老师变成了一言堂,属于学生变成了菜市场。师生之间的关系应是和谐的,心灵共通的,能产生共鸣效应的。这种共鸣效应一方面源于教师课堂上良好的提问与引导和学生的回答,但更重要的是师生间长期的交流与沟通。莫说沟通对于班主任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任课老师也同样重要。对于自己所任课的学生没有了解,没有信任,就没有师生的长期的合作,课堂也就失去了活力。常言道:“听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听”,才会“信”,才会学好。而这个“听”,源于心灵上的“听”,而非耳朵之“听”。这种境界需要的是一种融合。不幸的是,这方面,在这节课上表现得并不太好,课堂虽显热闹但深层次的沟通不足。希望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会越变越好。
    教学至今已五年有余,深感语文教学之艰难。究竟该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尚有许多困惑,还是运用中山先生那句遗嘱勉励自己吧:“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1:41: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石拱桥》教学反思

1、备课首要的是备知识,老师对课文的分析理解及要传授的语文知识,要了如指掌。

2、课堂提问要有梯度,使学生每次回答起来都不觉得太难。

3、有学生不会的知识,及时讲解;有学生遗忘的知识,及时提醒温习路径。如:卢沟桥的说明中有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学生不容易明确。老师先提示学生看说明方法列表,等学生用排除法判断准确后,再诠释一下这种说明方法。

4、及时小结,注重前后学习内容的相互照应。如:先分析4-6段,分别总结说明元素,比较两座桥的异同。然后,分析1-3段,联系前面的内容总结文章主要部分的思路。归纳9-10段内容后,再联系全篇总结:文章内容、构思、以及说明元素在其中的呈现方式。

5、利用好教材配套习题进行拓展延伸。如:重视对练习三提供的材料与课文对应内容进行比较思考,明确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分辨说明文和记叙文在语言特色、构思特点方面的差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1:41:00 | 只看该作者
《桥之美》教学反思

画家吴冠中先生《桥之美》,主要不是体现桥本身的结构美,而是为了表现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体现出来的形式作用。其形式作用在文中主要有四方面的表现,一、桥能带来舒畅美,以乌镇石桥架在密不透风的两岸芦苇间为例。二、桥形成了对立统一的和谐美,以江南水乡纤细的杨柳吹拂坚硬的石桥为例。三、卧龙般的长桥给苍茫的水天间增添了活力与生机。四、险峻的山峰间风雨桥给人带来了休闲美。

这篇课文涉及到美学问题,而美育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方面,所以教学这篇课文我重点不是放在对文体写作方面的探索,而是从欣赏美的角度来体验桥与周围环境所形成的那份和谐美。

但是对于一些美学专业的问题比较陌生,是没有美学理论来支持理解的。所以对于桥之美的欣赏教学,我主要是采用了比较欣赏的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去对比欣赏一副副图画,假如这样的环境里没有这座桥会怎样?有了这座桥后又怎样?通过这个环节,不仅桥的这个形式美就有了比较清楚地了解。而且还懂得了欣赏这类图画。

在讲到桥的不同环境中所表现的不同的形式作用时,我引导学生做这样的思考:如果在险峻的山峰间造一座古朴坚硬的石拱桥会有什么感觉呢?答案显而易见,哑然失笑中明白了坚毅的山峰间适宜休闲的风雨桥,却不适合厚重的石拱桥,也因此明白了,温柔的江南为何多古朴的石拱桥。从而明白了,不同的环境中需要不同形式的桥。

在讲到桥的建造需要注意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的和谐美时,为了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强与弱,刚与柔形成的对立统一美。我做了一个类比,这坚硬的石桥与轻缓的河水,与桥头纤细的柳丝构成了一副和谐的图画。这份和谐就如强健的男性与柔美的女性所组成的那份刚柔相济的美,这份和谐就如壮伟的高山与清幽的流水所形成的山水相依的美。在这样的类比中,对于对立统一的和谐美有了比较真切的了解,脸上绽开了满足的笑容。

我觉得需要理解桥的美究竟美在何处,然后来看作者如何去表现自己对桥之美的发现,教学的思路也就是看文章写了什么?怎样来写?教学的重点难点我放在了欣赏桥的美,主要是从美育角度出发,只有去理解了美才能去表现美。有了前者做了铺垫,后者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3 03: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