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互相出题并解决,形式不限。
4.谈话:通过那次比赛,小雨特别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任意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瞧,她一会儿站在房子的正面看,一会儿站在房子的侧面看,一会儿站在天桥上往下看!(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右边的形状分别是她看到的哪个房子的形状?她又是站在哪里看到的?请你连一连。并对同桌说说是怎样想的?
5.延伸。
谈话:像刚才遇到的这些问题,你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过吗?在身边找一找,编一道题给你们小组的成员做做。
四、回顾总结求深化
提问:在这节课上,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有哪些收获?
谈话:教科书第55页有道思考题,是教科书编者在向我们挑战,你们愿意应战吗?如果愿意,课后做出来。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月 日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科书度56页~58页,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加法验算。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理解不同算式间的相等关系,发现规律,概括运算律。
教学难点:概括运算律。
课时安排:本节共 课时,本课是第 课时
课 型:新授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教学加法交换律
1.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挂图呈现例题画面)谈话:请仔细观察画面,并根据题中所提问题(跳绳的有多少人?)选择相关的已知条件,来把这道题完整地复述一下。
(2)指名复述,并请其他学生对复述情况评议。
(3)学生各自列式、解答。如果出现两个算式:28+17=45(人),17+28=45(人),让学生交流想法。如果只出现28+17=45(人),提问:还可以怎样列式?不管出现哪种情况都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两个算式板书。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谈话:观察两道算式,得数怎样?
讲述:28+17和17+28的得数相同,说明这两道算式是相等的,可以写成等式:28+17=17+28(板书)。
(2)提问: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
学生写出等式后,指名说出自己写的等式,教师板书在28+17=17+28的下面。
(3)谈话:比较一下等号两边的算式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4)教师小结:同学们都发现了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5)谈话:大家看这些等式(手指板书的等式)里面的加数都是具体的数,哪个数都不能代表另一个数,你能创造两个符号分别表示两个加数,把你们发现的规律表示出来吗?
让学生把自己的表示方式写在黑板上。
(6)谈话:你们能自己创造符号表示数,一个符号可以代表很多不同的数,这在对数的认识上是很大的进步。但是,自己创造的符号往往只有自己明白,所以还要学习数学界公认的表示方法,那就是用字母口、6分别表示两个加数,我们发现的规律就可以写成a+b=b+a(板书),这个规律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加法交换律。谁来说说加法交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用语言怎样表达?
二、教学加法结合律
1.解答例题,发现规律。
(1)(小黑板出示例题)提问:要求算出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怎样列算式?
组织学生讨论得出:
①先算出跳绳的有多少人。(28+17)+23=68(人);
②先算出女生有多少人。28+(17+23)=68(人)。
(2)提问:依据上面两道算式可以写成怎样的等式?学生回答后板书:(28+17)+23=28+(17+23)
(3)(小黑板出示)算一算,下面的( )里能填上等号吗?
(45+25)+13( )45+(25+13)
(36+18)+22( )36+(18+22)
谈话:一定要先分别计算,再根据计算结果填符号。
(4)谈话:认真观察、比较这几个等式,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5)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小结:等号两边算式的加数相同,加数的位置不变,只是运算顺序不同,等号左边的算式是先把前两个加数相加,右边的算式是先把后两个加数相加,得到的和是相等的。也就是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2.呈现运算律。
提问:如果用 a、b、c表示三个加数,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学生回答后板书:(a+b)+c=a+(b+c),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谁能看着加法结合律的字母表达式,再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加法结合律?
三、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小黑板出示题目,让学生说一说每一个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先说给同桌听,再指名回答。
其中75+(48+25)=(75+25)+48运用的是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先把括号内的48和25交换位置,再运用加法结合律把先加后两个加数改为先加前两个加数。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