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国标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集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22:07:00 | 只看该作者

    提问:图中是把哪一个图形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多少格?(先说给同桌听,再指名回答)平移前的图形中有几条线段?平移后的图形呢?
    你能在平移前的图形与平移后的图形中找到平行的线段吗?指给同桌看。
    你们找出了几组平行线段?(指名回答,并投影展示)
    谈话:将图形平移,平移前后的图形中所有的对应线段都是互相平行而且相等的。
    四、全课总结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2.谈话:“平行”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把你找到的“平行”写在数学日记中。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月    日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43页,第44页的“想想做做”的第1~3题
教学目的: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现
象,认识垂线。
          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作出一组垂线,能借助三角尺或量角器等工具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垂线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现象,建立垂
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借助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课时安排:本节共    课时,本课是第     课时
课    型:新授
教具准备:学生准备彩纸、方格纸、小棒、三角尺、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教科书第42页例题中的两幅照片。
    提问:在图中,你能找出哪些线是平行的?哪些线是相交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相交的直线,但只研究两条相交直线一种特殊的相交状况。
    二、新课
    1.教学第42页例题。
    (1)出示两幅照片中的红线,并在黑板上贴出根据图中的红线画出的两组相交直线。
    提问:观察这两组相交的直线,你有什么发现?(如果学生回答困难,则追问:每组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各是什么角?)
    学生回答相交成直角时,课件演示:用三角尺上的直角依次比量各角。
    教师讲述并出示板书: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让学生联系黑板上贴出的一组垂线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互相垂直的?谁是谁的垂线?并指一指垂足。
    (2)提问:你在生活里见过互相垂直的线吗?
    学生举例,教师相机出示教科书中的三幅图,对学生发言中一些不准确的表达及时给予修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仿照课本上的方法折纸,然后把纸打开。
    提问:两条折痕有什么关系?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同桌间先互相指一指、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
    3.教学例2。
    (1)谈话: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边的材料和工具,想办法做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
    (2)各小组学生推选代表交流各自的方法和作品。学生边口述方法,边展示作品。
    学生“做”的方法可能有:
    ①用小棒摆。
    ②用纸折。
    ③在方格纸上画。
  ④用三角尺“描”画。
    ⑤用量角器画。
    在学生交流展示时,教师引导学生摆出不同位置的“互相垂直”,帮助学生形成对“互相垂直”的正确认识。
    4.教学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1)板书一条直线,并定直线上一点为A点。

    (2)让学生仿照板书自己在练习纸上画一条直线,并表示出A点。
    (3)让学生尝试用直尺和三角尺经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4)提问:你是怎样经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能把方法说一说吗?
    学生回答时,教师边与一名学生共同在黑板上演示,边小结作图方法:①把直尺紧贴直线;②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靠直尺平移至A点;③沿直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
    5.教学“试一试”。
    出示问题:你能经过A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吗?





    学生试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试画”情况,并指出:我们一般用三角尺画垂线。再请一位“试画”成功的学生到黑板上演示画垂线(教师给予帮助)。
    师生共同交流:经过直线外一点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步骤是什么?
    6.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画,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同桌间检查画的直线与原来的直线是否互相垂直。
    三、总结
    提问:本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月    日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页例题,第4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垂直线段的性质的探索过程,知道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会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会利用垂直线段的性质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体会数和形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课时安排:本节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22:07:00 | 只看该作者

课时,本课是第     课时
课    型:新授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两种?垂直是哪一种位置关系的特殊情况?特殊在哪里?
    指名回答。
    2.谈话:请你们各自用铅笔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在较远处画一个点A,用直尺和三角尺经过A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学生独立画图,指定二人到黑板上用教师提供的直尺和三角尺合作画图。
    共同检查黑板上的作图情况并要作图的学生指出垂足,其他学生同桌互相检查。
    3.谈话:同学们都知道了什么是垂直,掌握了经过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作垂线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有关垂直的很重要的知识——点到直线的距离。(板书课题)
     二、新课
    1.谈话:刚才两位同学合作经过A点向已知直线作了垂线,你们说,这条垂线是线段、射线还是直线?如果我在这条垂线上取两点,一点是A点,另一点是垂足,只留这两点间的一段,其他的部分擦掉(边说边擦),这样留下的一段是直线、射线还是线段?这条线段就是从A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直线段。请你们把自己画的垂线擦一擦,使它成为从A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直线段。
    学生动手改图。
    2.谈话:从A点再向已知直线画几条不垂直的线段会画吗?谁到前边来说说怎样画,并画一条让大家看看。
    指名回答并作图。
    请你们各自在自己刚才所作的图上画4条或更多条不垂直的线段,再把这些线段的长度与垂直线段的长度进行比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学生按要求作图、比较,小组交流。
    3.各组代表汇报比较方法和比较结果。
    学生的比较方法可能有观察;用米尺测量;剪一段与垂直线段等长的线或纸条,用它与其他线段比较。比较结果都是垂直线段最短。
    4.讲述: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对从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所作的垂直线段与所作的不垂直线段的长度作了比较,都发现垂直的线段最短。你们发现的是垂直线段的性质,就是从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所作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贴示此结论)这条性质对以后的数学学习作用很大。
    5.谈话:请你们量出自己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可以精确到毫米,把这个长度写在垂直线段的旁边。
    学生各自测量,指名到黑板上量出垂直线段的长度,并板书在黑板上。
    指名回答自己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一起看黑板上垂直线段的长度。
    谈话:(指着黑板上的图)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就是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谁来说一说,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学生回答)请把书翻到第44页,最下面的两行就是讲的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画下来,读一读,看看是不是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把自己所画的点到直线的距离告诉你的同桌。
    三、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谈话:题目要求我们量出点到直线的距离,那么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要量距离应该先怎么办?
⑵学生各自动手作图,测量。
(3)指名汇报测量结果,全班共同校正。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默读题目。
    (2)学生独立画图、量长度,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3)指名汇报测量结果,并说出自己的发现。
    (4)谈话: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有无数多条,长度都是相等的。(贴示此结论)这也是一条很重要的结论,这条结论在我们以后的数学学习中也会经常用到。我们曾经把一张长方形纸沿同一方向连续对折两次,(示范折纸)发现三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长度是相等的,现在你能用我们刚才得出的结论解释它们的长度为什么相等吗?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条平
行线之间的距离。
    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了关于图形的距离的三种说法:两点之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你能画图表示出这三种距离吗?
    各自画图,然后与同桌交流。
    3.做“想想做做”第3、4题。
  (1)谈话:我们学习的垂直线段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之间垂直线段长度相等的结论,不仅对以后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下面我们就练习用这些结论来解释说明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请大家阅读第3、4题,想想怎样回答这些问题,如果有困难可以与同桌商量,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
    (2)指名回答书上的问题。
    (3)教师小结:照片中测量身高的方法的根据是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相等。这里把小孩头上的横杆和脚下的平面看成两条平行线,竖着的伸缩尺和小孩的身体看作平行线之间的两条垂直线段,因为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长度相等,所以伸缩尺上的长度就是小孩的身高。
    测量跳远成绩的照片是利用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测量跳远长度的卷尺要和踏板垂直,这样测出的才是真实的跳远成绩。
    从A点穿过马路要沿过A点垂直于马路边的线段走,其根据是垂直线段的性质,即点到直线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
    (4)提问: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很多,你还能找到这样的例子吗?
    四、总结
    1.提问:本节课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22:07:00 | 只看该作者

2.谈话: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垂直线段的性质,知道了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作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知道了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就是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还结合练习认识了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许多条垂直线段其长度都相等。我们应用这些结论解释了一些生活现象。课后大家可以再从生活中找出一些实例,来说明我们得出的这些结论,或用这些结论解释生活现象。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月    日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练习六(1)
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垂直线段的性质的探索过程,知道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会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会利用垂直线段的性质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体会数和形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课时安排:本节共    课时,本课是第     课时
课    型:练习课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1、下面每组的两条直线是什么关系?






     2、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找样子折一折打开,看看哪些折痕互相平行,哪些折痕互相垂直。
  






3、在下面的字母中找出互相平行或互相垂直的线段
E     F     H     K     L     N     Z

4、经过A点,先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再画出它的垂线。






5、你能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个面上找到互相垂直的线段吗?






6、在右图中,a和b是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1和∠2是相等的吗?先猜一猜,再量一量。






7、要从大街边上把自来水管接到小明家,怎么接比较合适。







8、你会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把右边的图形画出一个长方形吗?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月    日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找规律(1),教科书第48~49页。
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
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课时安排:本节共    课时,本课是第     课时
课    型:新授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自主、合作探索,初步发现规律(学习例题)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快来看呀,多么漂亮的图画啊!(出示例题场景图)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各有多少个?还想提些什么数学问题?听,小猴子看着图画编了一首儿歌:(播放儿歌)
    小兔子,真粗心,晒上手帕忘了数(shù)
    手拉手儿跳起舞,脚边蘑菇又没数(shǔ)。
    眼睛看见竹篱笆,不数不数别管它。
    我们仔细来观察,一一发现告诉它。
    2.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数一数。
    谈话:看了图画,听了小猴子编的儿歌,同学们又提出了这些问题,(整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为例题中的问题)咱们比比看,谁先数出手帕和夹子、蘑菇和兔子、篱笆和木桩的数量,告诉大家。(教师板书:手帕、夹子、蘑菇、兔子、篱笆、木桩。学生板书相应的数量)
    (2)看一看:手帕和夹子、蘑菇和兔子、篱笆和木桩各是怎样排列的?
    (3)比一比:手帕和夹子、蘑菇和兔子、篱笆和木桩的数量,发现了什么?
    3.合作交流,体会规律。
    (1)小组交流:手帕和夹子、蘑菇和兔子、篱笆和木桩各是怎样排列的,这三组图有无共同特点?
    (2)从手帕和夹子、蘑菇和兔子、篱笆和木桩这三组数字中发现了每组两种物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3)从以上三种现象中发现了什么共同规律?
    四人小组相互交流。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只要学生有所发现,表达意思清楚、正确都给予肯定。
    二、动手操作.探索规律(学习“试一试”)
    1.谈话:我们帮助小兔子解决了许多问题,还发现了手帕和夹子、蘑菇和兔子、篱笆和木桩这种现象中存在的规律,下面咱们动手摆摆,任意拿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再在每两根中间摆1个圆,数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的个数看是否有所发现?
    2.学生自主操作。
    摆小棒,数数,记录,比较,分析关系。
    3.小组交流。
    先说出自己摆了几根小棒、几个圆,小棒根数和圆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再通过比较,找出各人操作结果的相同点。
    4.全班交流。
    提问:你们是按什么规律摆放小棒和圆的?它们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你们通过操作发现的规律与在例题里发现的规律一致吗?你们能把发现的规律总结出来吗?
    三、联系实际,寻找规律(学习“想一想”)
    谈话:两种物体间隔排列的现象在生活中广泛存在,你能在生活中,找到这种规律吗?把你找到的例子告诉同学,让我们共同分享快乐。
    如果学生答不出,启发:看着自己的手、想想放学的队伍、广场的栅栏、学校里栽的树……
    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I做“想想做做”)
    1.做“想想做做”第l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22:07:00 | 只看该作者

(1)出示图画。提问:观察插图你能发现电线杆和广告牌的排列规律吗?
    (2)指名口答得数。追问:你是怎样想到广告牌的个数比电线杆的根数少1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如果学生做第(1)题有困难,可以引导他们折断小棒去体会,还可以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分析,体会锯的次数和锯成的段数之间的关系。
    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1)第一个问题学生独立完成。
    (2)第二个问题:①独立思考,合理猜测(让学生猜测栽桃树的棵数);②小组合作,验证猜测(先画一个圆,在圆周围摆小棒和圆片,两根小棒中间摆一个圆片看小棒的个数和圆的个数有什么关系;或画圆在圆周上点若干个点,数数段数和点数);③汇报交流,找到规律(沿圆周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同样多)。
    (3)比较第3题两个问题的结果,使学生体会,间隔排列两种物体排成的形状不同,两种物体的数量关系也不同。
    (4)游戏:我是小小设计师。
    运用本节找到的规律,结合生活实际,搞一个小小的设计。装扮生活,美化环境,服务人民。(如用彩灯布置教室,用美丽的图案打扮自己的卧室,设计美观大方的广场,设计有创意的游戏等)
    五、全课总结
     谈话:同学们,我们通过探索找到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并将其规律应用于我们的生活。请把你找到的规律告诉同桌,下课后与同学共享你的设计。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月    日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找规律(2),教科书第50~51页。
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运用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间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探索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课时安排:本节共    课时,本课是第     课时
课    型:新授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找规律,找到了什么规律,你能举例说一说吗?(指名回答)
    这节课我们将运用间隔排列的物体数量间的关系,也就是我们上节课找到的规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的上半部分及情境图(暂不出现问题)。
    提问:从情境图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林阴道旁的树,做操的兔子,送花盆的猴子)
    阅读题目中的文字,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怎样理解“从一端到另一端共栽了7棵树”,“相邻的两棵树相隔3米”?(学生回答时强调林阴道的两头都栽树,相邻两棵树相隔3米,也就是林阴道被树分成的每段的长度是3米)
    2.出示第(1)个问题:林阴道长多少米?
    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利用题目中的哪些信息?观察情景图,再想一想,你会列式计算吗?
    3.学生列式解答,教师巡视,如发现不同的解法都让学生写在黑板上,并组织讨论。
    讨论题:(1)计算林阴道的长度,应该把每段的长度与树的棵数相乘,还是与林阴道被分成的段数相乘?
    (2)在两头都栽树的情况下,林阴道被树分成的段数与树的棵数有什么关系?
    (3)这道题应该分几步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出示第(2)个问题:兔子做操的队伍长多少米?
    学生独立解答,共同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步求出的是什么。
    5.提问:比较(1)(2)两题,在物体的排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从一端到另一端,物体的间隔长度一定)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物体个数一1一段数每段长度×段数一总长度。
    三、教学“试一试”
    1.做第1题。
    学生独立解答,一人做在小黑板上,全班共同订正。
    2.做第2题。
    (1)谈话:这道题中的林阴道指的是哪一条林阴道,全长知道了吗?观看图中小猴放花盆的情境,自己思考这道题怎样解答,并尝试计算。如果想不出算法可以画出18厘米长的线段,用图片摆一摆。
    (2)学生尝试计算,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算法。
    (3)指名把算式写在黑板上,并说出每步算出的是什么。
    (4)提问:这道题与例题的第(1)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教师小结:这两题的不同点是例题(1)已知栽树的棵数求林阴道的长度,这道题是已知林阴道的长度求放花的盆数,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是相反的;相同点是都要先求林阴道被分成的段数,而被分成的段数都是比物体(树或花盆)的个数少1。所以都还用到了我们上节课找到的规律。
    四、教学“想想做做”
    1.做第1题。
    (1)指名读题。
    (2)谈话:先想一想走廊的两端放花和不放花一样吗?如果走廊两端都放花,是我们熟悉的问题;如果走廊两端不放花,比如在离走廊端点l米处放第l盆花,或者在离走廊端点3米处放第一盆花,这两种放法放花的盆数,与3米、3米地分走廊把走廊分成的段数有什么关系?你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列出不同的算式解答吗?
    (3)学生独立计算。
    (4)展示不同情况的算法,共同订正。
    2.做第2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22:07:00 | 只看该作者

(1)谈话:学校准备在长80米的跑道一边和边长20米的正方形草坪四周植树。如果让你们当家做主,提出植树方案,然后根据你们的方案购买树苗,那么,你们先想一想,植树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①栽什么树?②怎样栽——跑道两头栽不栽?草坪四个角上栽不栽?每隔几米栽1棵?③计算出需要多少棵树苗。
(2)        各小组讨论植树方案,填制下表。





    (3)各小组展示植树方案,全班评议。
    评议重点:①根据树的品种考虑相邻两棵树的距离是否合适;②根据设计的栽法,树苗棵数的计算是否正确。
    五、全课总结
    1.提问: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什么样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规律?你还有哪些疑问?
    2.谈话:我们今天解决的问题有的书上称为“植树问题”,类
似这样的问题在生活中很多,希望同学们做有心人,发现这样的问
题,并努力解决它。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月    日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观察5个或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教科书上的52~53页。
教学目的:1.通过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5个或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利用已有的观察物体的经验,借助直观思考探索不同的摆法。
课时安排:本节共    课时,本课是第     课时
课    型:新授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操作引入
    1.谈话:同学们都喜欢搭积木,我们先来做个搭积木的游戏好不好?请大家拿出4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按下面的要求摆一摆,看谁搭得又快又对。要求是:
    (1)把3个正方体摆成一排。
    (2)在最左边的前面摆一个。
    2.小组合作,对照要求,评议各自摆成的物体是否正确。
    3.全班交流,出示正确摆成的物体(如下图)。
    4.谈话:请大家观察刚刚摆成的物体,从正面、上面、侧面分别看到的是什么?
    (1)你能把你看到的视图用笔画出来吗?
    (2)全班交流汇报:
    从正面看到的是:
   
从上面看到的是:
   
从侧面看到的是:
  5.引人。
    (1)这个物体是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观察5个或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二、教学例题
    1.出示视图:         
    提问:这个视图是从这个物体          的哪一面看到的?
    2.讨论:如果在这个物体上再添一个同样大的    ,要求从正面看形状不变,应摆在哪里?
    (1)自己先想想看,该放在哪里?
    (2)尝试操作:动手摆摆看,放在哪里符合题目的要求?
    (3)小组交流,各自展示不同的摆法。
    3.全班交流。
    (1)你们得出几种不同的摆法?分别摆在哪里?
    将各种可能出现的立体图用图片形式贴在黑板上:
   



(2)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结:只要在原来物体的前面或后面,与原来的某一个正
方体对齐着放一个正方体就行了。如果摆在前面,有3种摆法,如
果摆在后面,也有3种摆法,所以共有6种不同的摆法。如果允许
在原来的3个正方体后面不对着某个正方体摆,那摆法就更多了。
    三、尝试拓展
    1.讨论:如果还是在这个物体上添上一个同样大的     ,要求从上面看形状不变,可以摆在哪里?
    (1)自己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摆法?各摆在哪里?
    (2)再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想法。
    (3)动手摆一摆,验证各自的想法。
    (4)全班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只要摆在这个物体的上面,对齐某个正方体放就行了,有4种不同的摆法。
    2.提问:如果要求从侧面看形状不变呢?这个小正方体应摆在哪里?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1)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
    (2)动手摆一摆,验证各自的想法,并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
    (3)全班汇报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只要摆在这个物体的左侧面或右侧面,与原来的某个正方体对齐就成了,有4种不同的摆法。
    3.交流:通过刚才的观察与拼搭,你知道了什么?
    让学生体会到,在同一个位置看到的相同的视图可能有不同的摆法,也就是摆成了不同的物体;从不同的物体中也可能看到相同的视图。
    四、综合练习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教科书中的立体图。
    这个物体是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请同学们观察这个物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
    (2)在书上连一连。
    (3)在小组内互相检查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三个立体图:这三个物体都是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



    (2)小组合作,先照样子摆一摆。
    (3)从正面观察这三个物体,形状相同吗?从侧面和上面看呢?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指名读题,说出题目的要求。
    (2)用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右边的长方体:
    (3)各自按题目的要求在这个长方体上添上一个同样大的正方体。
    (4)讨论交流。
    ①添上一个同样大的正方体,要求从正面看到的还是
该怎样摆?你找到了哪几种不同的摆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22:08:00 | 只看该作者

②如果从侧面看到的是       ,该把这个正方体摆在哪里呢?你找到了哪几种不同的摆法?
    ③如果从上面看到的是                 ,已经摆放了几个正方体?有没有不同的摆法?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左边的立体图。
    提问:你能数一数有几个正方体吗?
    (2)指名回答。要求说出自己是怎样数的,以及数的结果。
    (3)谈话:我们可以从上往下一层一层地数:上面一层有1个,下面一层有6个,一共有7个。也可以从左往右一排一排地数:左面一排有4个,中间一排有2个,右边一排有1个,一共有7个。
    当然还有其他的数法。
    (4)让学生数出其他立体图中正方体的个数,并在全班交流。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观察的物体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月    日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55页。观察两个分离的简单物体;
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观察两个分离的简单物体的组合,学会辨认相应的视图,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2、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生活空间,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能克服操作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增强成功的体验,从而不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课时安排:本节共    课时,本课是第     课时
课    型:新授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兴趣
    1.出示挂图:两个小朋友在玩具角里面玩搭积木。
    2.谈话:有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小豆与小雨进行搭积木比赛。瞧,他们多开心呀1
    3.小豆:这是我用5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例题的左图),你能画出从正面、侧面及上面看到的形状吗?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分别从三个不同面上所看到的形状。)
    4.小雨:我也用5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一摆(例题的右图),从正面、侧面及上面看到的形状和小豆的是完全相同的。
    5.小豆:不对不对,不一样
    6.谈话:你们说呢?帮他们做一下裁判吧!
    二、自主探究学新知
    1.看图作画初判断。
    (1)谈话:你从屏幕上观察,也把小雨摆的物体从正面、侧面及上面所看到的各种形状画一画,再判断到底与小豆的是否完全相同,好吗?
    (2)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分别从三个不同面上所看到的形状,并与前面所画的进行比较,初次作出判断。
    2.实际操作再判断。
    (1)谈话:要知道从各个面上观察到的形状到底是怎样的?除了画一画,还有更具说服力的方法吗?可以怎么做?你们想不想也来搭积木呀?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摆出屏幕所示物体,然后实地观察再次作判断。
    谈话:通过操作摆一摆后,你知道从哪个面观察得到的形状是相同的?哪个面观察得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吗?
    (3)指导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有秩序地分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两种不同的摆法,并对观察到的形状进行比较,通过交流获得相应的结论。
    3.电脑演示得结论。
    (1)结合学生的回答,屏幕上闪烁并出示在各个面上所观察到的形状。(如正面与正面一起闪烁作对比后,再出示看到的形状等等)
    (2)提问:为什么从正面看到的两人摆的形状是不同的?
    学生观察思考后交流。
    4.重新出题再比试。
    (1)小豆:如果从上面看,要使形状不变,还可以怎样摆?
  谈话:我们大家先摆一摆,看看会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让学生在小组中按要求摆一摆后互相检验。)
    追问:从上面看是不变,从其他面看呢?
    小结:从上面看形状不变的摆法共有四种,分别是“左一右四”“左二右三”“左三右二”“左四右一”。
    (2)小雨:如果从侧面看,要使形状不变还可以怎样摆?
    谈话:我们也先摆一摆,再跟他们俩比一比,谁想的摆法多?
    追问:从其他面观察会出现什么情况?
    小结:如果只摆成两个分离的物体,而且位置固定的话,从侧面看形状相同,有两种摆法,分别是“左三右二…‘左二右三”。如果允许位置移动,或分离的物体不限于2个,那么摆法就很多了。
    三、多样练习求巩固
    谈话:小豆与小雨在一轮比赛过后,不分胜负,他们互不相
让。瞧,他们又想出了其他方式出题了。
    1?动画演示小雨搭积木,搭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图略)
    小雨问:请你仔细观察、想像,再按要求连一连。
    学生先在教科书上完成后,屏幕出示小豆连出正确答案。(如果有困难,可以让学生先用3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一摆,实地观察后再连)
    追问: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2.屏幕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图略)
    小豆问:如果这幅图是从正面看到的,应怎样摆?
    学生在小组中摆一摆、互相检验后,屏幕出示小雨摆的正确答案。
    小豆追问:如果是从侧面看到的,应怎样摆?
    如果是从上面看到的,又应怎样摆?
    同样先让学生在小组中摆一摆、互相检验后,屏幕逐个出示小雨摆的正确答案。
    3.谈话:小豆和小雨在互相出题后,又对答如流,不分胜负。你们也会像他们一样互相编题,然后再解决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22:08:00 | 只看该作者

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互相出题并解决,形式不限。
    4.谈话:通过那次比赛,小雨特别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任意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瞧,她一会儿站在房子的正面看,一会儿站在房子的侧面看,一会儿站在天桥上往下看!(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右边的形状分别是她看到的哪个房子的形状?她又是站在哪里看到的?请你连一连。并对同桌说说是怎样想的?
    5.延伸。
    谈话:像刚才遇到的这些问题,你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过吗?在身边找一找,编一道题给你们小组的成员做做。
    四、回顾总结求深化
    提问:在这节课上,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有哪些收获?
    谈话:教科书第55页有道思考题,是教科书编者在向我们挑战,你们愿意应战吗?如果愿意,课后做出来。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月    日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科书度56页~58页,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加法验算。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理解不同算式间的相等关系,发现规律,概括运算律。
教学难点:概括运算律。
课时安排:本节共    课时,本课是第     课时
课    型:新授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教学加法交换律
    1.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挂图呈现例题画面)谈话:请仔细观察画面,并根据题中所提问题(跳绳的有多少人?)选择相关的已知条件,来把这道题完整地复述一下。
    (2)指名复述,并请其他学生对复述情况评议。
    (3)学生各自列式、解答。如果出现两个算式:28+17=45(人),17+28=45(人),让学生交流想法。如果只出现28+17=45(人),提问:还可以怎样列式?不管出现哪种情况都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两个算式板书。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谈话:观察两道算式,得数怎样?
    讲述:28+17和17+28的得数相同,说明这两道算式是相等的,可以写成等式:28+17=17+28(板书)。
    (2)提问: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
    学生写出等式后,指名说出自己写的等式,教师板书在28+17=17+28的下面。
    (3)谈话:比较一下等号两边的算式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4)教师小结:同学们都发现了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5)谈话:大家看这些等式(手指板书的等式)里面的加数都是具体的数,哪个数都不能代表另一个数,你能创造两个符号分别表示两个加数,把你们发现的规律表示出来吗?
    让学生把自己的表示方式写在黑板上。
    (6)谈话:你们能自己创造符号表示数,一个符号可以代表很多不同的数,这在对数的认识上是很大的进步。但是,自己创造的符号往往只有自己明白,所以还要学习数学界公认的表示方法,那就是用字母口、6分别表示两个加数,我们发现的规律就可以写成a+b=b+a(板书),这个规律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加法交换律。谁来说说加法交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用语言怎样表达?
    二、教学加法结合律
    1.解答例题,发现规律。
    (1)(小黑板出示例题)提问:要求算出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怎样列算式?
    组织学生讨论得出:
    ①先算出跳绳的有多少人。(28+17)+23=68(人);
    ②先算出女生有多少人。28+(17+23)=68(人)。
    (2)提问:依据上面两道算式可以写成怎样的等式?学生回答后板书:(28+17)+23=28+(17+23)
    (3)(小黑板出示)算一算,下面的(  )里能填上等号吗?
    (45+25)+13(  )45+(25+13)
    (36+18)+22(  )36+(18+22)
    谈话:一定要先分别计算,再根据计算结果填符号。
    (4)谈话:认真观察、比较这几个等式,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5)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小结:等号两边算式的加数相同,加数的位置不变,只是运算顺序不同,等号左边的算式是先把前两个加数相加,右边的算式是先把后两个加数相加,得到的和是相等的。也就是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2.呈现运算律。
提问:如果用 a、b、c表示三个加数,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学生回答后板书:(a+b)+c=a+(b+c),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谁能看着加法结合律的字母表达式,再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加法结合律?
    三、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小黑板出示题目,让学生说一说每一个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先说给同桌听,再指名回答。
    其中75+(48+25)=(75+25)+48运用的是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先把括号内的48和25交换位置,再运用加法结合律把先加后两个加数改为先加前两个加数。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9 15: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