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国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集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21:32: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确定位置的有关内容。使学生能够熟练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熟练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题练习
1、        出示:(图片)
南瓜图片        萝卜图片        蘑菇图片        茄子图片
苹果图片        西瓜图片        菠萝图片        桃子图片
雨伞图片        闹钟图片        帽子图片        胶卷图片

第1层第1个是雨伞。
第3层第2个是      。
        在第2层第4个。
你还能怎样说?
先同桌相互说说,后集体交流。
2、        按要求涂颜色。
                       
                       
                       
                       

(1)        在第1排第3格涂上黄色。
(2)        在第2排第4格涂上红色。
(3)        在第4排第2格涂上红色。
(4)        在其它格子里涂上黑色。
先自己涂一涂,后小组同学一起对答案。
二、能力题训练。
1、观察公园示意图,然后填空。
(图略)
(1)儿童乐园在寄畅园的(   )面。
(2)动物园在锡山的(   )面。
(3)从惠山向南走,到(     );再向东面走,到(    )。
(4)从锡山向北面走,到(    );再向(    )面走,到(    )。
(5)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同桌相互提一提。
3、        成练习与测试中的题目,并集体订正答案。]
三、作业。
1、        在自己的房间里辨认东、南、西北。
衣橱在(    )面。床在(     )面。
门在(    )面。窗户在(     )面。
桌子在(    )面。
你还能说些什么?
2、在自己家的阳台上或大门口,看看东、南、西、北各有什么,并记录下来。
四、总结评价。
引导学生自己评价。





教后记:












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
教案设计:二年级备课组             执笔:杨国英      
教案审核:
教学内容:课本62-87页
教学目标:学会1-9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1-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重点:会熟背1-9的乘法口诀。学会连乘、连除混合计算,使学生明白计算的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学难点:体会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课时安排:(共17课时)
7的乘法口诀………………………………………2课时
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和除法竖式…………………2课时
练习六………………………………………………2课时
8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2课时
练习七………………………………………………1课时
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1课时
练习八………………………………………………1课时
乘法口诀表…………………………………………1课时
连乘、连除及乘除混合计算………………………1课时
练习九………………………………………………1瞌睡
复习…………………………………………………2课时
算“24”点…………………………………………1课时
预习作业:
预习课本62-87页内容
第一课时
执行时间:
教学内容:7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决的来源和意义,熟记7的乘法口决。能正确地运用7的乘法口决求积。
教学重点:学生动手操作,想象推出几个7是几。
教学难点:学生动手操作,想象推出几个7是几。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模式:三段式。
一、铺垫。
出示:○○○○○  ○○○○○  ○○○○○    ○○○○○
     用乘法算:              口决是:
四五二十是什么意思?   还可以计算哪道乘法?
二、探究。
1、每次加7把得数填在格子里
7                                               
后一格比前一格多几?前一格比后一格少几?
2、摆一摆再填表
出示1只小船
数一数由几个三角形摆的
    摆1只小船用7个▲ ,摆2只这样的小船要用几个▲ ?摆3只呢……摆7只呢?
照样子摆一摆
填表:
小船只数        1        2        3        4        5        6        7
▲的个数        7                                               
3、你能编出7 的乘法口决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一只船是1个7   乘法算式是:7×1=7
谁能编成一句乘法口决?
板书:
1个7      7 × 1=7       一七得七
二只船:▲ 的个数是几个几?乘法算式: 编出句口决
板书:
2个7相加   7 ×  2=14     二七十四
三只、四只……▲的个数表示几个几?乘法算式?口决怎样编?
学生在书上填写

交流并板书:
3个7相加  7 ×  3=21    三七二十一
4个7相加   7 ×  4=28     四七二十八
5个7相加   7 ×  5=35     五七三十五
6个7相加  7 ×  6=42      六七四十二
7个7相加   7 ×  7=49     七七四十九
齐读口决   说说每一句口决有什么变化?
熟记口决
4、学生按顺序边理解边背
同桌悄悄背
指名背、男女生背
对口令背
填()的口决
二七(   )    (   )七四十九
5、P62:想一想
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
小组交流:说说每一题表示什么?用了哪句口决?
集体评定
三、训练。
1、P63第一题
学生独立计算
比较:小组讨论:上下、左右比较你发现什么?
上下:为什么每组题的结果相同? 几个7加上1个7是多少?
2、左右:5个7比4个7多几?比6个7少几?
交流评定:
出示P63第2题
直接说出得数
3、P63第3题
1、师生对口令
师:说口决:三七二十一
生:说算式:7×3=21     3×7=21
2、同桌对口令
在书上直接写得数
比一比谁算的又快又对
前五名的奖小红旗
4、P63第4题
出示图:同桌说说图意
        列式计算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5、第6题填(  )
独立填写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总结评价。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21:32:00 | 只看该作者

五、作业。
    课堂作业:63页第4题。
预习作业:预习64-66页内容,完成“试一试”
第二课时
执行时间:
教学内容:乘法的竖式计算。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乘法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相应的计算。2、能解决求几个几相加的和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等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乘法竖式的书写,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乘法竖式的书写位置。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课件
教学模式:三段式
教学过程:
一、铺垫。
1、背口决
   师生对口令
2、口算
       7×2=       7×5=      6 ×7=       5 ×3=
       7× 7=      1 ×7=     4× 3=       6× 6=
乘法各选一题说说各部分的名称及表示的意义。
3、用竖式计算、
  9+ 7=           24 -18=
  说说竖式的书写格式
二、探究。
1、出示例题图
根据图意列出乘法
4×2=            2×4     
口答它们的积和商
除了可以口算外还可以用什么办法计算?(用竖式计算)
2、揭示课题:用竖式计算乘法
3、乘法竖式
请同学看书乘法和除法的竖式应该怎样写?
交流:指名回答怎样写竖式
老师板书(画好线条的黑板)
指出:写乘法竖式时先写(     )接着写(     )再写(     )
最后写(      )。
说说竖式中各数的名称及分别表示什么?
试一试:5×7=     用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
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写的?
与上一题比较有什么不同?
说说积的个位应写在哪里?为什么?
三、训练。
完成第65页的想想做做
四、作业。
课堂作业:完成65页第2题。
预习作业:65-66页
五、总结评价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会做吗?


板书设计:






教后记:






第三课时
执行时间:
教学内容: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使学生会用乘法口决求商的方法,并能熟练地用7 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重点::想口决求商。
教学难点: 熟练地想口决求商。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模式:三段式。
一、铺垫。
1、指名背7的口决
2、把口决说完整
二(   )十四     (    )七二十一     六(   )四十二
四(   )二十八    (    )七三十五     七(   )四十九
3、口算:
7 ×3=   2×7=    4×7=       24÷4=
30÷6=   12÷4=   7×6=       15÷3=
说说15÷3是怎样想的?
二、探究。
1、指名背7的口决
2、把口决说完整
二(   )十四    (    )七二十一     六(   )四十二
四(   )二十八  (    )七三十五     七(   )四十九
3、口算:
7 ×3=   2×7=    4×7=       24÷4=
30÷6=   12÷4=   7×6=       15÷3=
说说15÷3是怎样想的?
4、学生独立完成
7×5=        7×1=         6×7=
35÷5=       7÷7=         42÷6=
35÷7=      7÷1=         42÷7=
说说你是怎样想商的?
指出:做除法时既可以想口决,又可以想乘法。
三、训练。
1、师生对口令
师说口决:六七四十二
生说两个算式:
2、同桌对口令
1、出示第4题第一幅图
   说说图意
   怎样列式?怎样算?
2、出示第2幅图
说说图意
列式解答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出示第5 题图
同桌自由说图意
列式解答
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填(    )
21÷7=(    )         14÷7=(    )
21÷(    )=7         14÷(    )=7
学生填写
比较上下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四、总结评价。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课堂作业:66页第3题。
  预习作业:67页,完成67页“试一试”

教后记:














第四课时
执行时间:
教学内容:除法的竖式
教学目标:学习除法的竖式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相应的计算。
教学重点:除法竖式的书写及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除法竖式的书写位置。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
谈话:我们上节课学了什么内容?该注意些什么呢?(小组同学相互说说,后集体交流)
二、探究
1、        背“1—7”的乘法口诀
2、        口算卡片:
(略)出示,学生口答,并说说是用了哪句口诀?
3、        用竖式计算:
42+18=    49÷7=    75-39=   6×7=
指出:除法也可以用竖式。
教师
三、训练
指名到黑板上板演67页试一试。
四、作业。
课堂作业:67页第2题。
预习作业:68-70页
五、课题总结。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教后记:


第五课时
执行时间:
教学内容:练习六。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巩固七的乘法口诀。
教学重点: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        背诵“一到七”的乘法口诀
小组同学齐背,后同桌相互背,单个挑出来背。
2、        根据一句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六七四十二   二七十四    五七三十五
一七得七    三七二十一   七七四十九
四七二十八
3、        口算比赛:
7×4=      7÷7=     21÷3=      42-7=     14÷2=      
35÷7=     5×6=     42÷6=      18+6=     2×6=
24÷4=     28÷7=    5×7=      49÷7=      21÷7=
两分钟完成,后集体订正,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小朋友进行表扬
4、        用竖式计算
36÷6=     7×5=     80-27=    46+39=
二、提高练习。
1、(1)把21盆花送给幼儿园3个班,平均每班有几盆?
(2)有21盆花,送给幼儿园一些后还剩7盆,送给幼儿园多少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21:32:00 | 只看该作者

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这么做?
自己编一道类似的题目。
2、7×□=□       □÷□=7
你能说出几道算式?
三、课堂评价。引导学生自己评价。
四、作业
课堂作业:69页第7题




第六课时
执行时间:
教学内容: 练习七的口诀练习。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和口算能力。
教学重点:速记七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背诵“一到七”的乘法口诀
小组同学齐背,后同桌相互背,单个挑出来背。
2、口算卡片
7×4=       7÷7=      21÷3=
35÷7=     5×6=       42÷6=
24÷4=     28÷7=      2×6=
42-7=     14÷2=      18+6=
5×7=      49÷7=      21÷7=
直接口算出结果,并说说是怎样算的?乘、除法用到哪句口诀?
3、用竖式计算
49÷7=        6×7=     90-36=
36+59=
二、能力练习。
(1)有16米长的绳子,做一根短绳要用2米,可以做多少根短绳?
(2)有16米长的绳子,可以做4根长绳,每根长绳长多少米?
三、作业。
课堂作业:70页第13题
预习作业:71-73页
四、总结评价。
引导学生自己评价


教后记:


第七课时
执行时间:
教学内容: 8的乘法口决。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决的来源和意义,熟记7的
口决。能正确地运用8的乘法口决求积。
教学重点:学生动手操作,想象推出几个8是几。
教学难点:学生动手操作,想象推出几个8是几。
教学准备:口诀卡。每体课件
教学模式:三段式。
教学过程:
一、铺垫。
每次加8把得数填在格子里
8                                               
后一格比前一格多几?前一格比后一格少几?
二、探究。
1、        出示课件:
摆1个大正方体用了8个小正方体,摆2个这样的大正方体要用几个小正方体?摆3个呢???????摆8个呢?(依次出示8个正方体)
学生在课本上把表格填完。
2、        你能编出8的乘法口诀吗?
小组同学编编看,后把课本第69页的口诀填完整。
3、        齐读8的乘法口诀,后同桌互背
4、        跳背口诀。
5、        齐背8的乘法口诀
三、训练。
1、        完成课本第59页的想想做做的第1题。
2、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3、        根据一句口诀,说两道乘法算式。
三八二十四     一八得八     六八四十八
八八六十四     二八十六     七八五十六
五八四十      四八三十二
4、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题,并说说用到哪句口诀。
四、作业。课堂作业: 第72页4题

五、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小组同学相互说说看)


板书设计:





第八课时
执行时间:
教学内容: 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用8的乘法口诀正确求商。
2、通过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能力以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在学生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同时,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熟记8的乘法口诀,会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准备:口诀卡片。
教学模式:三段式。
教学过程:
一、铺垫。
1、        把下面的口诀说完整。
课件演示:(  )八二十四    五(  )四十
          四(  )三十二   (  )八十六
          (  )八四十八   七(  )五十六
学生独立填在课本上,而后指名汇报。
2、        听算,直接写得数
42÷7     30÷5     18÷3     24÷4
12÷2     21÷7     36÷6     35÷5
指名汇报,并让学生说说42÷7,口算时是怎样想的
3、引入:我们已经能够用2—7的乘法口诀求商,今天我们将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探究。
1、        根据乘法算式写出下面除法算式的得数。
2×8=16       8×4=32      8×7=56
16÷2=□      32÷8=□     56÷7=□
16÷8=□      32÷4=□     56÷8=□
2、        根据一句口诀,说出两道除法算式。
三八二十四     一八得八     六八四十八
八八六十四     二八十六     七八五十六
五八四十      四八三十二
3、口算卡片:
32÷8=     8÷8=    64÷8=
8÷1=      16÷2=   32÷4=       ?????
56÷8=     40÷8=   48÷8=       ??????
三、训练。
8÷1=    8÷2=     8÷4=      8÷8=
8×1=    8×2=     8×4=      8×8=
说说看,在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四、总结评价。
引导学生自己评价。
五、作业。
课堂作业:课本第73页第10题。
预习作业:


教后记:






第九课时
执行时间:
教学内容:练习八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巩固前面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口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敏捷性。
教学重点:会根据图意提出问题。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        从“一一得一”背到“八八六十四”
(1)        横背
(2)        竖背
(3)        跳背(同桌说前面半句,自己说出后半句)
2、        口算卡片:
16÷8=    8×6=    56÷8=    7×8=
8×8=    21÷3=    8×3=     56+7=
32÷8=   40÷8=    24÷8=    40-5=
3、        口算比赛:
在练习纸上直接写出答案。
后集体订正。
说说看,在口算时要注意什么?
4、完成74页第4题。
二、提高练习。
1、妈妈带了8张5元的人民币去买锅,可以买哪一种锅?(口答)
出示课件(略):一种41元,一种38元
先自己想想看,后小组同学相互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21:32:00 | 只看该作者

集体交流时,说说看自己是怎样算的?
2、完成课本74页第5题
三、拓展练习
完成课本74页第6题
四、作业。
课堂作业:74页第3题。
预习作业:75-76页。
五、总结评价。
引导学生自己评价。


教后记:
第十课时
执行时间:
教学内容: 9的乘法口决。
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在记9的乘法口诀的同时发现规律。掌握9的乘法口诀和利用这些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重点:利用9的乘法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找出记忆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学准备:口诀卡。图片。
教学模式:三段式。
教学过程:
一、铺垫。
1、师生对口令
2、开火车(分组开火车)
3、选一题说说怎样算的。
二、探究。
1、出示★图
   请看一行有几格?每行有几个★?是几个
9?
2、出示第二幅图:
  观察图片:说说1个9比10少(  )是(   )。
2个9比20少(   )是(   )?
同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填在书上。
3、交流:说说18你是怎样算的?27呢?45里有几个9?63呢?
4、编写9的口诀
(1)编给你的同桌听
(2)把口诀填写完整
5、记忆9的口诀
根据口诀你能找到它们有什么规律
应用找到的规律记一记
同桌背一背、指名背、集体背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略

三、训练。
师生对口令
1、试一试
P75上下共练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P76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说
一组四题有什么不同?
小结:(略)
3、游戏小火车
        一个说口诀一个说四个算式
4、口算
看一组题说说怎样算快
    P76第2题
四、作业。
课堂作业:76页第4题
预习作业:77-78页,完成77页第3题。
五、总结评价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时
执行时间:
教学内容: 练习八
教学目标:能够熟练地进行口诀求积求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做练习八第1题。
学生开火车做,教师订正。注意看学生口诀的熟练程度。
3、        做练习八第2题。
学生根据口诀写出四道算式。
训练学生的口诀运用能力。
4、        做练习八第3题。
限时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学生做的情况,及时指导。
指名说出口诀。
二、重点练习
5、        做练习八第4题。
学生读题,强调做时一定要细心,最好把两边都算出来再比较。
6、        做练习八第6题。
学生观察图指名说出图意,做题时分析解题思路。
(1)        求9个3是多少?用乘法
(2)        求36里有几个4?用除法
(3)        求把36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用除法
7指导学生看图,列式解答。
8、学生弄清题意,指名回答,教师集体订正。
三、作业
做练习八第5题。


教后记:




第十二课时
执行时间:
教学内容: 乘法口决表
教学目标:整理1~9的乘法口诀,使学生熟练掌握的乘法口诀,可以横着背、竖着背、拐弯背。
教学重点:熟记9的口诀。
教学难点:有序整理,帮助记忆口诀。
教学准备:乘法口诀表。
教学过程:
一、讨论填表。
1、我们学过了哪些口诀?学生背一背(指名、同桌、集体)
2、出示口诀表:仔细观察表里的口诀是怎样排列的?然后在表格里填完整。
3、交流填表的情况。
二、找规律。
1、同桌讨论:表里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2、交流得出:横看分别是:1的口诀,2的口诀……
竖看分别是:一几、二几……九几的口诀。
最上面斜着:都是两个相同的数相乘。
3、怎样能很快记住这些口诀?讨论,交流。
4、齐横背、拐弯背、竖背。
5、任意抽对口令。
三、活动练习
1、打手势乘除法练习;师出一个数,学生出一个数,然后说出两题乘法,及相应的除法。
2、生生互动。
3、出示P80第1题游戏找位置。(学生每人手上两张数字卡片)
先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是怎样 得到的?你能很快找到它的位置吗?并说出它是哪两个数的乘积?
四、开放练习。
1、出示:
(  )×(    )=8                   (   )×(    )=18                (     )×(     )=24
12÷(     )=(   )                    16÷(     )=(    )  36÷(     )=(     )学生独立完成
2、有哪些不同的方法,你是怎样想到的?
3、归纳:积是8、18、24、12、16、36的口诀分别有几句?
五、作业。
课堂作业:80页第3题。
预习作业:课本81页。

教后记:

第十三课时
执行时间:
教学内容: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
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白计算的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体会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计算的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学难点:体会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教学准备:口诀卡。媒体课件
教学模式:三段式。
教学过程:
一、铺垫。
出示:6×8+7      8×5-7        30+9-6     27+9+10    79-20-9
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探究。
1、出示
2×3×4         36÷4×3
观察这些算式有哪几种运算?
2、再出示计算过程观察:它们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同桌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4、试一试:48÷6÷2      8÷3÷6
说说有哪几种运算?试一试怎样算?
交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归纳:今天的算式有什么特点?(揭示课题)怎样计算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3×3        2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21:33:00 | 只看该作者

  32÷8
9×5        6×8               4÷2
3×3×5     24÷4×8          32÷8÷2
独立完成,同桌讨论:
一组三题有什么关系?然后交流。
三、训练。
1、练习:  6×3÷9 =       16÷4÷2=       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4÷9=        32÷4×9=
2、卡片:练习,其中一、两题说说过程。
3、游戏:夺红旗指名俩个人比评出优胜者
同桌比赛。
四、总结评价。
今天学习了什么?怎样计算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五、作业
    课堂作业:
    预习作业:

板书设计:








教后记:




第十四课时
执行时间:
教学内容: 练习九
教学目标:巩固乘法口诀,并能利用口诀熟练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巩固乘法口诀,并能利用口诀熟练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让学生独立思考,去探索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口诀卡。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诀练习。
1、背口诀(2分钟预备铃,竖、横、拐弯)
2、对口令
3、看一句口诀说四个算式
4、写出积是8、16、18、24、36的乘法算式。
二、口算练习
1、完成P8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计算乘数和除数的?
2、完成课本82页第3题。
3、完成第5题。集体批阅,说一说连乘、连除及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找规律。
1+3=        1+3+5=     1+3+5+7=
2+2=        3+3=        4+4=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同桌讨论能发现什么?
四、作业。
课堂作业:课本82页第4题。
总结评价。
引导学生自己评价。



教后记:



第十五课时
执行时间:
教学内容: 复习(1)
教学目标: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初步认识乘除法竖式,会列竖式计算表内乘除法。
教学重点: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复习1
学生看图写出相应的算式。
2、复习2学生独立做教师讲解,此题比较简单。
3、复习3看表格求出得数,学生做教师指导,注意求的是什么,如何列式。
二、重点练习
4、复习4
限时学生做,集体订正,看看准确率和时间。
5、用竖式计算。
学生到黑板做,教师指导,订正时说出列竖式的步骤的方法。
三、作业
第5题。

教后记:






第十六课时
执行时间:
教学内容: 复习(2)
教学目标:熟练运用口诀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实际问题的解答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84页第6题
教师说出题意,学生口答。
2、84页第7题
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让学生找出什么特点,教师总结,帮助学生理解。
二、重点训练
3、84页第8题
学生读题,指名做,集体订正时强调本题求一共要把三个数都加起来。
4、84页第9题
学生读题,指名说出用什么方法做,强调求平均用除法做。加深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5、85页第10题
让学生动脑筋思考,用学过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可以用除法做。63÷7=9(个)
6、85页第11题
学生理解题意,教师讲解。
7、85页第13题
学生读题,理解,列式,教师巡视,个别指导,集体讲解。
三、作业
8、9、10、12题
第十七课时
执行时间:
教学内容:算24点。
教学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根据3张或4张牌数选择运算方法计算出24,不仅加强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激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根据3张或4张牌数选择运算方法计算出24。
教学准备:扑克牌
教学过程:
一、3张牌。
1、介绍牌:每人准备1~9张牌,A看做1。
2、介绍方法:出示7、6、3张牌,根据3张牌上数字,选择加、减、乘、或除进行计算,每个数只能算一次,算出的得数是24同桌讨论,然后交流。
学生自己随意拿3张怎样算,得数也是24?然后交流。
二、4张牌
1、如果拿4张牌,按照刚才的方法,会算吗?出示:1、2、5、8
2、交流有哪几种方法?
3、一组四人每人出一张,怎样算?如果实在算不出就重新换牌
(在草稿上算)
然后交流,(多进行几次)
三、比一比
四人为一组,选一名组长,看谁最快,谁就获奖,再重新比一比。
四、总结评价。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这个游戏可以回去和朋友爸爸妈妈一起玩,人数不限,看谁算得快




第九单元   时、分、妙

教案设计:二年级备课组        执笔: 李国辉
教案审核: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
2、让学生经历1时、1分、1秒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1分=60秒。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执行时间:
教学内容:时、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让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准备:媒体课件
教学模式:三段式。
教学过程:
一、铺垫。
1、        小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滴答滴答响,,催人早早起(打一物)是什么?
2、        钟有什么用处?
3、出示图,小朋友什么时候上学?你们每周一什么时候到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21:33:00 | 只看该作者

小结:我们生活里经常需要知道时间,每天按一定的时间进行学习生活。要知道时间就要学会看钟。

二、探究。
1、        出示钟:观察钟面上有什么?同桌说一说,然后交流。
2、钟面上有几个大格?集体从1数到12
3、每个大格有几个小格?一共有几个小格?你是怎样数出来的?
1、        长针叫什么?短针叫什么?
2、分针走路看小格,一小格是什么?2小格呢?分针走过一大格是几分?从12走到3是多长时间?,到5呢??到9呢?到12?
3、体验一分钟:
1分钟做些什么?
(1)        从1开始数数,看能书到几?
(2)        看人的脉搏1分钟能跳几下?
(3)        1分钟能做几节眼保健操
(4)        1分钟能做几道口算题
(5)        1分钟能写几个字?
(6)        1分钟能跳几下绳?
4、时针走路看大格,一大格是1小时,走2大格呢?从12走到4是多少时间?走到7?
5、时与分进行走路比赛:
老师示范,分针和时针在同一起跑线12上,学生也动手拨一拨,你们发现了什么?
时针走了多长时间?分针走了多少时间?
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1小时=60分)
6、体验一小时:
(1)        一节课是(  )分钟,课间休息(  )分钟,再加上(  )分钟是1小时。
(2)        晚饭同学们从在5时进食堂吃饭,然后洗澡结束时针指向6时,请问用了多少时间?做了哪件事情?
三、训练
1、妈妈早上8时上班,到中午12时下班,爸爸上午工作了几小时?
2、中午有1个小时的时间,你做一些什么?
小结:今天你们认识了什么?
有关时间的名句有很多:
时间是生命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你们还能说出有关的吗?
4、作业:89页第2题。

第二课时
执行时间:
教学内容:认识几时几分。
教学目标:
能正确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
教学准备:媒体课件
教学模式:三段式。
教学过程:
一、铺垫。
1、时针走1大格是多少时间?分针走一小格是多少?走1大格呢?
2、1小时=(   )分
二、探究。
1、出示8点零5分的钟面
观察这时表示的时间是多少?你是怎样认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方式说一说。
(8时过5分    或8时零5分)
8点过5分是表示什么意思?
指出:所以读:8时零5分
如何写出这个时间?老师板书:8时零5分
你们见过电子表吗?所以还可以写成:8:05(强调这里的0要写)
2、出示3点零55分的钟面
观察这里的时间是多少?你是怎样认的?跟同桌说一说,然后交流。
学生交流。
快到4点,说明什么?
指出:3时55分
大家把这个时间写出来。学生写时间,交流得出:3时55分或3:55
3、出示9:35   9:05      11:55    11:05让学生认一认
4、小结:怎样认识钟面上的时间?
三、训练
1、        学生独立完成P90第1题,全班交流。
2、        找朋友;连一连
3、        拨一拨
师说一个时间,学生拨。一个学生说时间,另一个拨时间。
4、        添分针与时针
先读时间,再看钟面,觉得缺什么?,应该怎样画,集体交流,并与拨钟验证。
作业:90页第1题。


板书设计:







教后记:















第三课时
执行时间:
教学内容:认识秒。
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比分小的单位:秒,体会1有 秒多长,知道分与秒的关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比分小的单位:秒。
教学难点:体会1有 秒多长,知道分与秒的关系。
教学准备:实物
教学模式:三段式。
教学过程:
一、铺垫。
1、运动会上小明跑的真快,跑100米只用了16秒,得第1名,小华用了17秒,得第二名。
2、你知道你自己跑100米用多少时间吗?
3、我们这里用的时间单位是什么?
你们觉得秒比分大还是小?
4、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时间的最小单位:秒(板书)
二、探究。
1、出示钟:哪根是秒针?
2、观察分针与秒针的比赛,你能发现什么?
3、学生交流:1分=(  )秒
4、在什么地方还见过秒?


1、看秒针走动拍手,每秒拍一下。

2、数数:数到60 看走了几秒。就是几分?
3、同桌合作:
(1)        做一次深呼吸用(  )秒
(2)        跳绳20下用(  )秒
(3)        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  )秒
三、训练
1、在(  )里添上时、分或秒
(1)夏天午睡大约1(  )
(2)小芳吃饭大约要25分钟(  )
(3)脉搏跳10次用了8(  )
(4)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2、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说一说这时同学们在干什么?
出示各钟表同桌先互相说,然后交流。
3、趣味题:一人唱一首歌要用3分钟,5人合唱这手歌要几分钟?让学生先猜测,然后试一试验证。


板书设计:








教后记:












第四课时
执行时间:
教学内容:时、分、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加深对时、分、秒有关知识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能快速认、读、写钟面上表示的时刻。
教学准备:实物
教学过程:
一、口答。
1、钟面上共有(   )大格。共有(   )小格?分针走一大格是(    ),时针走一大格是(     )。
2、1小时=(     )分    1分=(   )秒
3、分针从12走到3,要走(    )分,12走到6要走(     )分,从12走到9,要走(   )分。时针从12走到5,要走(   )小时,从12走到7要走(    )小时,从12走到11,要走(    )小时。
4、小明每天下午3点放学,走了10分钟到家,然后做30分钟作业,再加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21:33:00 | 只看该作者

)分钟是1小时。
二、基本训练。
1、填空
出示钟面。
   时   分     时   分      时   分     时   分
   :           :          :           :   
2、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下面的时刻。
3:45    6:55    9:05    10:30
12:15   ??????
3、同桌相互说一个时刻,然后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
4、在(   )里填上小时、分钟或秒
(1)我每天晚上大约睡8(   )
(2)早操时间大约是15(  )
(3)学校的下课铃声大约响了10(   )
5、        完成《练习与测试》上的题目。
作业:93页第6题。


第十单元  观察物体

教案设计:二年级备课组        执笔: 李国辉
教案审核: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的判断观察这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的判断观察这的位置。
教学难点:从一个面推测到另一个面的形状。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
执行时间:
教学内容:观察物体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1、        你们照过像吗?老师有几张照片, 能看出是谁?都是老师,看上去为什么不一样?
2、同学再看看这两张照片,你知道是在哪里拍的?为什么也不一样?小组先互相交流。叫学生试一试站的位置。                                                                     
小结:拍照你们很有经验,同样一个人,同样一个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拍出不同的照片。
今天我们就来从各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物体。(揭示课题:观察物体)
二、        观察实物
1、今天请来了企鹅小博士和我们一起学习,高兴吗?小博士最喜欢开动脑筋,专心听讲的小朋友,你们能做到吗?现在每个人就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仔细观察,然后给它也拍个照片。(老师示范架起镜头对准小博士,仔细看)
2、        刚才我们拍的照片全放在信封里,请你们打开信封从里面找到你刚才拍的照片,再仔细对照。
3、        找到吗?出示照片
看到1号照片的同学举手,是从小博士的哪一面拍的?能看到什么?
看到2号照片的同学举手,你又是从小博士的哪一面拍的?能看到什么?
1号和2号有什么不同?
3号照片的有哪些同学?看到什么?剩下的同学是看到几号?又能看到什么?
4、        你们都给小博士拍了一张照片,现在请大家到每个方向去观察小博士的样子和刚才每个位置拍的照片是一样吗?
5、        看到的和照片一样吗?
6、        过从四个方向的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是的不同的方向,看到不同的样子。(板书)
三、比较
1、        请组长拿出一个杯子,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的杯子是什么样的?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2、        看到1号照片的起立,2号杯子的也起立。他们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然后汇报,观察他们站的位置怎么样?
3、        看到3号照片的呢?剩下最后一个图形是谁?
4、        出示P43第4题图,(录音:童话故事)小山羊造了一座新房子,听说可漂亮了:红红的瓦、紫色的墙、绿绿的窗。小动物们都想来看看,小松鼠来了,一看,咦,怎么只有红色的瓦呀?小白兔也来了,自言自语地说:“我怎么只看到一面紫色的、五边形的墙呢?”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看到的不同?
四、议一议
1、(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情形不同,所以你想看到某一副图形,就要站在一定的位置。)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 这是什么? 从它们的哪些面可以看到这些图形(                   )   小组相互讨论,交流。   
板书:前后
      左右
    前后
小结:从不同的方向可以看到不同的样子,观察时如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可以更加全面了解物体。
3、(出示第2题)下面就来观察这幢楼房。这是楼房的四个面的图形,你能说出他们是从楼房的哪个面看到的?小组讨论,然后交流,说一说是怎样知道的(2、3、4)?
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
一般情况下,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样子不同,但有时候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一样,你们猜是什么?









第十一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教案设计:二年级备课组        执笔: 杨国英
教案审核: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方块统计图,并用方块统计来表示统计数据。
2、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有些是确定的。
3、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4、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方块统计图。
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有些是确定的。
使学生进一步进行经历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用方块统计来表示统计数据。描述一些简单的现象。利用可能性进行估算。
课时安排:4课时








                 统计
执行时间:
教学内容:统计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方块统计图,并用方块统计来表示统计数据。
教学重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9 15: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