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集DOC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4:43:00 | 只看该作者

练习七中的第3题。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课题一: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31页的例1、例2和“做一做”中的习题,练习八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口算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会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被除数各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
2.使学生会用两种读法读一个除法算式。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和学生都准备69根小棒(其中6个整捆,每捆10根,9根单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算。(教师读题,学生写得数,集体订正。)
  8÷4   6÷3   6÷2   35÷5   18÷2
  9÷3   8÷2   4÷4   24÷6   16÷4
2.学生独立解答教科书第30页“复习”的第2、3题,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教师可根据班里的具体情况,酌情补充几道类似的题目。
二、新课
1.教学例1。
先让学生将准备的小棒拿出60根(6捆),要求将这6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看学生分的过程是否正确,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分完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分的,根据学生的叙述,教师在黑板上摆出分的过程然后问:每份是多少根?(20根)
接着教师问:刚才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求出了把60根小棒平均分成 3份,每份是20根。那么我们能不能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得数呢?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呢?
当学生列出“60÷3”后,教师提问:这道题你们会计算吗?你是怎样想的?可让学生适当地讨论一下。指名说一说思考过程,教师适当引导:
“60里面有几个十?”(6个十)
“60÷3可以看成什么?”(6个十除以3)
“6个十除以3等于多少?”(2个十)
“2个十是多少?”(20)
结合提问和学生的回答,教师在“60÷3”下面做注释:
  60÷3=20
        ↑
   6个十÷3=2个十
教师可以再举一、两个整十整除以一位数商整十数的例子,如80÷2,90÷3,让学生先依照例1的思考过程说一说口算时怎样想,再说得数。
教师简要概括: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计算出的结果就是多少个十。
接着教师问:对60除以3计算时怎样想大家都已经会了,那么600除以3能不能算呢?6000除以3呢?你们试一试能不能自己推想出来?
让学生独立思考或采取讨论的形式。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并说出得数。
主要使学生明确,口算时可以把600看成“6个百”,把6000看成“6个千”,算出的结果就是2个百或2个千。
教师引导学生简要概括以上知识: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计算出的结果就是多少个十、百、千。
最后教学除法的另一种读法。可先让学生读算式 60÷3,再告诉学生除法跟乘法一样也有两种读法。即60÷3还可以读作“3除60”。
齐读两遍。
用两种方法读算式:600÷3,6000÷3。
2.做第31页上面的“做一做”。
第 1题,可以先让学生分组回答,互相检查。然后再指名在班上口答订正,回答时可以让学生看着书直接说。例如,看着40÷2,说:“40除以2还可以读作 2除40,得20。”
第 2题,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每个图中的三道题联系起来想一想:每组数有什么特点?需要把被除数看作是以什么为单位的数?除得的结果是以什么为单位的数?
3. 教学例2。
让学生摆出准备好的69根小棒。提问:把69根小棒平均分成 3份,每份是多少根?让学生实际分一分,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时,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演示,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分的。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先分的什么?(整捆的)每份分得几拥?(2捆)再分的什么?(单根的)把单根的分成了几份?(3份)每份分得几根?(3根)分完后每份共有多少根?(23根)
接着问: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计算时应怎样想?
结合分小棒的过程说明计算方法:69根小棒有6捆(每捆10根)和9根,也就是69可以分成6个十和9个一;先分整捆的,就是把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2个十(6个十÷3=2个十);再分单根的,就是把9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个一(9个一÷3=3个一);最后再把每份中整捆的和单根合起来(2个十+3个一 =23)就是所求的结果。结合讲解,可以把分小棒图做简单注释,如

然后列式计算。
在讲完之后,可再让两名同学把分小棒的过程叙述一遍。注意在教师引导下叙述,不必对学生的表述要求过高,只要意思正确即可。
4.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第1题,可直接让学生写在书上。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对每道题都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第2题,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最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八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并提醒学生想一想每组上下两题的联系和区别。集体订正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此作简单的讨论。比如30÷3和39÷3。30÷3只要算十位即可,而39÷3,先要算十位“30÷3”再算个位“9÷3” ,最后将两个结果合起来得13。
四、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回忆本节课内容,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五、作业:练习八的第2、3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4:43:00 | 只看该作者

课题二:用一位数除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2~33页的例3、例4和“做一做”中的习题,练习八的第4~7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学会口算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数。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例3和例4的图;学生准备学具卡片中的计数板:2 张一百的和12条十个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第32页“复习”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2.口算下面各题。
  80÷2 900÷3 48÷4 24÷2
每道题指名用两种读法读算式、说思考过程,最后说得数。
二、新课
l.教学例3。
教师在复习题“24÷2”的24后面添一个0,使算式变成240÷2。问:这道题你们会算吗?240 除以2是什么意思?(把240平均分成两份,求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大家拿出计数板(240个)实际分一分,看每一份是多少。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先分什么,再分什么?
分完之后,指名说是怎样分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演示操作过程。要强调先分整百,再分整十。并做简单的注释。

在分完后,教师指着算式“240÷2=120”再带着学生说一遍思考过程。如:要求240÷2得多少,先把200平均分成2份(教师先指着240的2,再指除数2),每份是100(指向商中的1)。再把40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0(指的方法与上面类似)。最后得120。这样可渗透一些商的写法知识。
2.做例3后面的“做一做”。
教师先带着学生做(390÷3),讨论该怎样想。然后让学生独立做其他的习题。教师巡视,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思考过程。
3.教学例4。
教师出示题目:120÷3。
提问。这个算式怎样读?它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求出它的得数吗?拿出计数板(120)。看学生是否拿1张一百的和2条十个的。然后让学生实际动手分一分;把120平均分成3份,看每份是多少。在学生发现整百不够分,产生疑问时,教师问:1个百现在要平均分成3份,每份能分得一个百吗?(不能)每份不够1个百该怎么办?让学生思考一下。如果有的学生想出了正确的方法,教师应给予鼓励。如果学生想不出合适的方法,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每份分不到一个百,我们就看每份能分得几个十。这样就要把100看10个十,与20合起来就是12个十,再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把1张一百的换成10条十个的,与2条十个的合起来,再实际分一分,看每份有几个十。最后得出:
120÷3=40
      ↑
 12个十÷3=4个十
然后。教师指着算式把思考过程说一遍(类似例3 的作法),初步渗透试商时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除要看前两位的思想。
接着让学生想:1200÷3可以怎样算?得多少?引导学生在例4的基础上想。先指名说,然后教师再归纳。主要强调:由于1000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不到1个千,所以要把1200看作12个百。
4.做例4后面的“做一做”。
第 1题,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如果学生对300÷5 感到困难,可启发学生:“每份分不到1个百怎么办?”“能不能变成多少个十来分? 300可以看作多少个十?这样商是多少?”
第 2题,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让学生讨论一下每组上下两道小题的区别,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使学生明确:每组上面的小题,都是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够除的,所以要先分整百或整千,然后再分下面位上的数。而每组的下面的小题,都是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不够除的,所以要把最高位上的数变成比它低一位上的数,并与它下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分。
教师可结合第2题对本节课内容做简要的小结。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八的第4、5题。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可选两三道小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他们做完第5题后,可让他们做第14*题。
四、作业:练习八的第6、7题。

2. 笔算除法
课题一: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37页的例1、例2和“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九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和学生每人准备5捆零2根小棒;复习用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出示下面的卡片,指名口算。
 68÷2
 680÷2
 6800÷2
 8600÷2
 28÷7
 280÷7
 2800÷7
 6300÷2
指名说一说口算“48÷2”和“360÷3”时是怎样想的。
2.让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做“ ”、“ ”,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二、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例1“计算42÷2”及演示图。
教师:“这道题口算时怎样想?得多少?”
教师:“我们还可以用笔算来计算这道题。”(写出除法竖式: )。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 4捆零2根小棒,谁能用小棒演示口算‘42÷2’的过程?应该先分什么?再分什么?”(教师边指名学生分小棒,边写笔算过程。先分整捆的,所以在笔算时先用 2去除十位上的4;然后再分单根的,所以再用2去除个位上的2。)
教师边板书边说明: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被除数十位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4:43:00 | 只看该作者

4表示4个十,4个十除以2商2个十,要在商的十位(跟被除数的十位对齐)上写2。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表示从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数,写在42十位的下面。4减4得0,表示十位上的数已分完了,个位上还有2,要落下来继续除。2除以2得1,要在商的个位(跟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上写1,再用除数2去乘1,积是 2,表示从被除数中又分掉的数,写在落下来的被除数个位上的 2的下面。2减2得0,在余数的位置上写0,表示个位上的数也分完了,计算过程结束。
教师:谁能通过这个例子说一说做笔算除法应先从哪一位除起?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上?(教师再次说明笔算除法要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并且对齐。)
2.做第36页例1下面的“做一做”中的习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同时请三名学生到黑板上做。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正确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最后共同订正,总结一下竖式的写法及计算过程。
3.教学例2。
出示例2“计算52÷2”及演示图。
教师板书: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5捆零2根小棒,想一想怎样把5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
教师边与同学们一起演示,边说明边板书:我们这里还是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被除数最高位有5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最多能分得2个十,也就是商2个十,要在商的十位(与被除数十位对齐)上写2。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写在52十位的下面。5减4得1,表示十位上还剩 1个十没有分(也就是5捆小棒分掉4捆,还剩1捆)。
教师:这里和例1不同,例1中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恰好可以分完,这里还剩1捆怎么办?
启发学生把剩下的1捆小棒拆开,与2根会在一起,是12根;也就是把竖式中的2落下来,与十位上余下的 1个十合在一起是12。再把1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也就是商6,在竖式中商的个位(与被除数个位对齐)写6。用除数2去乘 6,积是12,写在12的下面,12减12得0,在余数的位置上写0,表示恰好分完。
教师:通过这个例子,谁能说一说做笔算除法时,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除后有余数怎么办?
教师结合例2边整理计算过程边说明: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被除数的哪一位除后有余数(要注意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就把余数与被除数的下一位数合起来继续除。
4. 做例2下面“做一做”中的习题。
让学生独立做,也可以请三名学生到黑板上做。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如:余数比除数大,书写不规范等),及时纠正。订正时,要着重纠正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九中的第1~3题。
1. 第1题、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发现问题,给于纠正。可以让学生说
一说竖式的写法。
2. 第2题、也让学生自己做,同时请三名同学到黑板上做。订正时,注意强调每除一次如果有余数应该怎么办。
3. 第3题、先让学生写横式,再用竖式计算,最后订正。
四、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一下用一位数除二位数商二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课题二: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9~40页的例3、例4和“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十中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法则,会计算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用第39页例3的挂图,复习用口算卡片;学生用计数板(学生学具卡片第5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出示下面的口算卡片,指名口算。
 430+50
 700×6
 9000-4000
 640÷2
 510-30
 3000×3
 420÷2
 420÷6
指名说一说在口算“420÷2”和“420÷6”时,各是怎样想的。
2. 让两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 ”,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并让学生说一说这两道题商写的位置为什么不同。
二、新课
1.教学例3。
出示例3“计算128÷4”及演示图。
教师让学生拿出像例3演示图那样已经剪好的计数板,并动手将128个方块平均分成4份。
教师:谁能说一说求128除以4的商是怎样想的?
教师:例3中被除数最高位是1个百,1个百除以4,不够商1个百,怎么办?
由于学生在口算除法中,学过一位数除几百几十的数商是整十数的除法,可以启发学生想出:把1个百看成10个十,与十位上的2个十合并,一共是12个十,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
教师:谁能说一说商3个十的3写在商的什么位置?为什么?
因为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所以应在商的十位上写3。
教师边板演边说明:用除数4去乘3个十,积是12个十,表示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数,写在12的下面。12减12得 0,表示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个位上还有8,要落下来继续除。
教师:谁能说一说个位上落下来的 8怎么继续除?商应写在什么位置上?为什么?因为8除以4得2个,所以要把2写在商的个位上。
2.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中的习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注意商的第一位数的书写位置和竖式的写法是否正确。然后共同订正,最后总结一下竖式的写法。
3.教学例4。
教师出示“185÷5”,让学生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订正之后,将185÷5改成184÷5,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发现问题,给予辅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4:43:00 | 只看该作者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和除数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学生还不太清楚,教师可以进一步启发:它们的大小关系怎样?
然后,教师可进一步说明: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并向学生说明在横式中余数的书写格式。
4.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先从哪一位除起?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数比除数小,怎么办?
教师: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上?
教师:每次除得的余数与除数有什么关系?
然后,师生一起总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①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接着让学生看书上第40页的法则,并齐读一遍。
5.做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习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订正时,抽出一道题,让学生结合计算过程说一说除法法则。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的第1~3题。
1.第1题,让学生自己做,并请四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订正时,注意纠正学生书写格式及计算步骤上出现的错误。
2. 第2题,也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发现问题,给予辅导。订正时,结合某一题的计算过程指名说一说除法法则。
3.第3题,教师可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限定做题时间,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四、小结:教师:谁能说一说用一位数除的除法法则?(最好让学生齐读书上除法法则)

课题三:用一位数除商三、四位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3页例5和例5下面的“做一做”中的习题;第44页练习十一中的第 1~2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熟练掌握用一位数除的除法法则,会计算用一位数除商三、四位数的除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复习用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2.教师出示下面三道题,请三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然后 集体订正。
   
二、新课
1.教学例5。
教师出示例5的三道题,让学生计算,并提醒学生注意每一位商的书写位置。教师巡视,最后集体订正。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三道题,它们的商各是几位数。
想一想:我们能不能在计算一道除法题之前,就看出商是几位数?
下面各题,很快说出商是几位数。
  
  
2.做“做一做”中的习题。
让学生做题之前先想一想商是几位数。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试商是否正确,商的书写位置对不对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订正时,教师可结合8648除以4 的计算过程,讲一讲笔算一位数除法的注意事项。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一的第1~2题。
1.第1题,做题之前,先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的商各是几位数,再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重点辅导。
2.第2题,做题之前,教师先向学生说明题意,并启发学生想一想,做题时用不用把三个式子的答案都算出来?最后集体订正。
四、小结
教师:谁能说一说在做除法之前,怎样很快判断出商是几位数?

课题四:除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7页上的例题和“做一做”中的习题,练习十二中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培养自觉进行验算的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复习用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出示下面口算卡片,学生回答。
230×2
3500÷7
780-90
240+80
96÷3
34×2
60+250
840-200
2.教师出示“286÷5=”,让学生独立做,并要求验算。
教师:谁能说一说怎样用乘法验算除法?
二、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二的第5~10题。
1.第5题,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做题情况。订正时提问: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第6题,让学生按顺序口答。
3.第7题,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限定做题时间。看一看还有多少学生没有全做对,以便进行针对性训练。
4.第8题,教师也可以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限定做题时间,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验算情况。对没有验算的要及时指出应该验算。
5.第9题,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做题时是否自觉进行验算。
6.第10题,先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看一看有没有把乘数和被乘数的位置写错的。
解答完第一个问题时,教师可以稍作提示:编除法应用题需要几个条件?这三个条件中可以选用哪两个条件?
这三个条件中选98千克和7只或98千克和14千克都可以,只要符合题意就行。如果有的学生把两种分法都编出来了,应当表扬。
7.先做完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做思考题.这两题答案是:798÷6=133,262 ÷4=65……2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该怎样验算?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先把商和除数相乘算出结果后,进一步问:算出的结果等于被除数吗?还应该怎么办?
使学生看到:有余数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
最后教师边板演边说明验算的格式,并强调: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
4.做“做一做”中的习题。
第1题,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用乘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第2题,让学生直接填出得数,可以问一问学生是怎样想的。
三、巩固练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4:44:00 | 只看该作者

做练习十二中的第1~4题。
1.第1题,指名三人每人板演一道题,做完后在练习本上做其余两道题;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规,发现问题,给予帮助。订正时,对学生中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纠正,并提问:谁能说一说没有余数的除法怎样验算?有余数的除法怎样验算?
2.第2题,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视,看一看学生在验算的书写格式等方面还有没有问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验算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重点辅导,并在订正时让他们说一说怎样用乘法验算除法。
教师在学生做第2 小题时,还可以提问:如果商和除数相乘的结果不等于被除数怎么办?(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最好先检查一遍乘法的计算是否正确,然后再用竖式做一遍除法计算,找出是乘法做错了还是除法做错了。)
3.第3题,先让学生自己做,如果发现学生不知道怎样验算,教师可稍作提示:没有竖式只有横式的除法的验算方法、步骤及格式与前面两题一样。
4.第4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视,看一看学生验算的情况。对没有验算,除法又算错了的学生,教师要及时指出验算的重要性,并鼓励自觉进行验算的学生。
四、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能说一说怎样用乘法验算除法。

课题五: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1页例8、例9和“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十三中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会书写答案。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例8、例9的挂图;学生准备操作用的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教师出示复习题的第1题。
教师:第一行摆了几个○?第二行摆了几个○?求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几倍用什么方法算?
2.教师接着出示复习题的第2题。
教师:第一行摆了几个○?第二行○的个数与第一行○的个数有什么关系?求第二行摆多少个○用什么方法算?
教师:谁能说一说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接着教师引入新课。
二、新课
1.教学例8。
教师出示例题挂图。

第一行摆多少个○?
教师让学生在第二行(靠近桌子下边的地方)摆8个圆片。
教师:现在要在第一行(第二行的正上方)摆圆片,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条件?还知道了第二行的个数与第一行应该摆的个数是什么关系?那么第一行应该摆几个圆片?
教师要启发学生这样想:已知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就是说如果把第一行圆片的个数看作1份,第二行圆片的个数就是 4份。要求第一行圆片的个数,就要把第二行圆片的个数平均分成4份,算出1份是多少个,要用除法计算。
然后教师列出算式。
8÷4=,让学生算出得数,并在第一行摆上圆片。再让学生看一看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不是用第一行的4倍。
教师:谁能说一说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摆的?
2.做“做一做”中的习题。
此题只让学生看着书上的图,想第二行应该摆几根就可以了。如果个别学生想不出来,可以让他们用图片代替小棒动手摆一摆。
订正时要问一问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条件?第一行和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
3.教学例9。
教师出示例题及线段图。

先让学生读题,接着教师提问:已经知道了什么条件?问题是什么?杨树的棵树和柳数的棵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指着线段图启发学生想:这里把柳树的棵数平均分成了 5份,杨树的棵数是5份中的几份?为什么?(因为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5倍,也就是说柳树的棵树是5份,杨树的棵数只是其中的1份。)
教师:知道了杨树的棵数是1份,柳树的棵数是5份,又知道了柳树的棵数是85,那么怎样求1份是多少棵?用什么方法算?
然后让学生在书上列式解答。
4.做例9下面“做一做”中的习题。
(1)第1~2题,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情况和答案书写情况。
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母鸡的只数和公鸡的只数是什么关系,小鼓和大鼓的面数有怎样的关系。
(2)第3~4题,让学生自己列式解答,要求写出答案。教师巡视,对理解题中数量关系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一定帮助,使学生弄清楚已知什么,求什么,谁是谁的几倍,还要注意学生答案写得对不对。
订正时,可以问一问做错的学生: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大米和面粉的重量有什么关系?羊和牛的头数是什么关系?用什么方法算?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三的第1~3题。
1.第1题,先让学生试做一下,教师巡视,看一看学生对数量弄清楚了没有。如果大部分学生没有搞清楚谁是谁的 3倍,教师可以有启发性地提问:谁是石榴花棵数的3倍?
接着让学生列式解答,并写出答案。并注意观察全班学生是否都弄清楚了题里的数量关系,还有没有答案没写完整的学生。
2.第2题,此题在叙述的顺序上与前面的有些不同,让学生做题之前要仔细审题。订正时,可以问一问学生: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蓝布的米数和花布的米数有什么关系?
四、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课题六:有倍数关系应用题的对比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页例10和“做一做”中的习题,练习十三中的第3~7题。
教学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4:44:00 | 只看该作者

使学生通过对比练习进一步掌握有倍数关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将例10的三道小题用小黑板写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让学生看书上第 51页例9,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解答这类应用题,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二、新课
1.教学例10。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例10,让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订正时,让学生先说一说每道题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数量关系是怎样的。
然后,再说一说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做“做一做”中的习题。
第1题,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列式解答。教师巡视,对理解数量关系仍有一定困难的学生给予辅导。订正时可让学生说一说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第2题,可指名读题,并让学生说一说题意。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做的。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三中的第3~7题。
1.第3题,让学生按顺序快速回答,还可以再出两组题让学生练习。
  360÷9   430×2    560-80    1200+600
  65-17  470+90   6300÷30   8×400
2.第4题,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也让学生说一说两道题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3.第5题,此题只要求学生正确列出算式即可。订正时,可以问,问做错的学生是怎样想的。
4.第6题,教师先提醒学生仔细想一想左边方框里给出了哪些条件,缺少什么问题要到右边方框里去找。然后,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5.第7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填出不同的符合题意的条件,然后列式解答。订正时,要表扬填出3种或4种条件,并且列式解答正确的学生。
课题七: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5~56页的例题和“做一做”中的习题,练习十四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是“0”,会正确计算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复习用小黑板二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在小黑板上出示下面的口算练习。
7×5= 35÷5= 42+0=
0×2= 3×0= 0×9=
2.在小黑板上出示下面三个数。
  14   104   140
问一问学生0在后两个数中的位置有什么不同,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二、新课
1.教学例11。
教师出示例11:“0÷5=□”。
教师:哪个数和5相乘得0? 0除以5得几?
教师要启发学生这样想:根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要求0除以5得几,就得想几和5相乘得0。因为0和5相乘得0,所以0除以5得0。
再让学生想一想:0除2得几?0除以3呢?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是0。
2. 教学例12。
出示例12:“408÷2= ”。
教师列出竖式,用2去除百位上的数,除的过程让学生说,教师板书。除到十位时,提问:0除以2得多少?在哪一位上面商0?为什么?
教师强调:商十位上的0必须写,起到占位作用。
用2去除个位上的数除的过程仍由学生口述,教师板书。除完之后,向学生说明这种题的除法竖式,可以按照书上的简便写法那样写,并让学生看书。
3.做“做一做”中的习题。
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注意有没有学生漏写商0,第2小题有没有学生在商的千位上也写 0。如果有人这样写,可以提醒学生回忆一下前面学过的笔算除法法则,想一想应该怎样写商。并说明:在商的中间该商0的地方写0是起占位作用,而在一个数的前面写,是没有意义的。第3小题的百位和十位上都应该写商0,有没有只写一个0的。要告诉学生:商中间应该商几个0,就写几个0,不能只写一个。
4. 教学例13。
教师出示例13:“324÷3=”
并在黑板上列出竖式,指名说计算过程。
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时,让学生想一想,用3 去除十位上的2,不够商1,怎么办?
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在求出商的最高位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 1,就对着那一位商0。
教师边板书边说明:十位上商0 以后,用除数3 乘0 得0,把0写在2的下面。2减0得2,与被除数个位上落下来的4 合在一起是24。24除以3商8,8写在商的个位上。
教师:哪一步可以省略不写?为什么?
让一名学生口述,教师用简便写法写出竖式。
教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例13与例12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使学生明白:两道例题都是商中间有零的除法。例12是除到中间一步,被除数是0,商0;例13是除到中间一步,不够商1,商0。
最后教师小结:两种情况都是在求出商的最高位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十位不够商1,就对着十位商0。从而得出教科书第109页的结语,并让学生看书。
5.做“做一做”中的习题。
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注意提醒学生弄清哪一位上应该商0。订正时,可以问一问学生为什么商0?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四的第1~3题。
1.第1、2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再针对学生发生的错误予以纠正。使学生清楚地知道,
(1)被除数首位不够商1,要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首位的上面不必写 0。
(2)商的哪一位写0,不是看被除数的这一位是不是0,而是看除到这一位够不够商 1。这就是说,不只是看被除数这一位上的数,而要看前一位的余数和这一位数合起来够不够除。
(3)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 就商0,这一位上的数要落下来,与后一位数合起来再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4:44:00 | 只看该作者

2.第3题,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发现问题,给予纠正。订正时,可以问一问学生是怎样验算的。
四、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在求出商的最高位数以后,在什么情况下商0?

课题八:商末尾有零的除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60页的例题和“做一做”中的习题,练习十五中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会正确计算商末尾有零的除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复习用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下列口算卡片,学生回答。
 5×70
 1600÷4
 800×7
 80÷4
 420÷7
 3600÷9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几道口算除法的商有什么共同点?(引入新课:商末尾有零的除法)
二、新课
1.教学例14。
出示例14: 480÷3=
先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视。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除法法则,可能会这样做。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哪一步可以省略?
教师向学生说明:做除法时,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个位又是 0,就不必再除下去,只要在个位的上面商0就可以了。然后演示书写格式。
2.做“做一做”中的习题。
(1)第1题,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商的末尾有的有一个0,有的有两个0,要提示学生类推。
(2)第2题,让学生自己列式解答。订正时,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教学例15。
出示例15 “3424÷6”。
先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视。当学生除到被除数的个位时,有些学生利用前面学过的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的知识,可能会在个位上商 0;有些学生可能就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可提示:我们在学习商中间有零的除法时,除到被除数时哪一位不够商1,怎么办?这里除到被除数的不够商1,怎么办?为什么?
教师可向学生说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如果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尽,同时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可以不必再除,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 0,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就是余数。
4.做“做一做”中的习题。
(1)第1题,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做题情况。尤其是第3 小题商的中间和末尾都有零,对学生计算中的错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
(2)第2题,让学生自己列式解答,订正时,可问一问做错的学生怎样理解“还剩多少辆?”。使学生知道余数就是第二问要求的还剩多少辆。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五的第1~3题。
1.第1、2题,让学生自己做,抽出3道题让学生板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做题情况,发现问题,给予纠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2.第3题,让学生自己做,请两人板演,订正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验算的。
四、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怎样计算商末尾有零的除法?应注意什么?


3.整理和复习
课题一:复习除法口算、笔算、验算和文字叙述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3页的第1~5题,练习十六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本单元新学的口算除法。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并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包括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3.使学生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叙述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除法
1.做第63页的第1题和第3题。
第1 题,先让同座位的两个同学互相检查读法是否正确,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60÷2 的含义,并让学生说一说0÷8=0应该怎样想。再举出0÷4、0÷9等,让学生说应该得多少。提问:“0除以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结果是多少?”“任何不等于零的数除零呢?”
第3 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时,注意学生中出现的错误,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及时帮助。集体订正时,可以有意识地让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怎样想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对本单元所学除法口算的几种题的口算方法作简要地概括,可有意识地运用一些笔算中的术语,以为复习笔算做准备如:3500÷5。可说成:3个千除以5,商不够1个千,再看前两位,把3500看作35个百。
2.做练习十六的第1题。
教师提出要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同时提醒学生不能只图快,首先要正确。通过此题检查学生口算掌握的情况。对于做得好的学生,以及进步比较大的学生应给予适当的表扬。
二、复习笔算除法及除法的验算
1.第63页第2题,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的各种况。先让学生想一想每道题的商各是几位数。指名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然后让学生通过计算,看判断的商的位数是否正确。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除法法则。对于计算中的错误要及时纠正,特别是商中间和末尾有零的除法。
2.第63页第5题,复习除法的验算。
教师问:要想检验除法计算得对不对除了用再算一遍的方法检查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验算?(乘法)
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验算。订正时,要提醒学生做题时一定要注意检验。并说明:凡题里要求验算的,要验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应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
3.做练习十六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三、复习文字叙述题
1.第63页第4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0 10: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