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教案全集DOC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30:00 | 只看该作者

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小组内交流讨论。想像儿子在一个星期的工作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指导学生读出儿子的愤怒的语气。
   对比儿子上两次的表现,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试着说说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通过学习,你的体会是什么?写在日记本上。
   布置作业
   通过学习,你的体会是什么?写在日记本上。
   
   
   板书设计:
                  一枚金币
         老人
             “受不了”  只有亲手创造财富才会珍惜
   
   
   
   
   
   2《钱被风刮跑以后》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叙述导入:有一个寒冷的冬天,北风刮得很猛烈,这时,我骑车撞到了一位老人,手里的钱刮跑了,这可怎么办?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到底老人怎么办?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字音是否读的准确。
   2、检查生字读音
   3、再读课文,边听边把自己不懂得问题画出来
   4、质疑解疑
   
   二、激情引趣,设问引思
   1、指名读2-3自然段
   边读边想,从这里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指名回答
   [板书]
   老人 着急 我 沉重
   2、分角色读
   为什么老人会这样呢?
   想像没有钱,老人的生活会怎样?
   注意老人的表情,读出老人的心情
   
   三、自主探索,分层指导
   1、默读4-6自然段。
   边读边想,事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我的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2、听录音读,边听边画出表现人们神态变化的句子来,小组内读读
   3、小组之间交流一下你们的看法,把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说一说?
   结合两个“抢”,谈谈人与人之间真诚互爱的美好品德
   4、全班交流。
   5、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6、指导朗读:有关描4、5、6段
   7、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迁移拓展,自主发展
   朗读全文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总结课文
   [板书]
   互爱
   假如这件事发生在今天人们会怎样做?
   说一说,写一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定学生朗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2、用“轻松”“沉重”说一句话。
   
   二、交流讨论
   1、小组合作运用假如这件事发生在今天人们会怎样做?
   2、教师参与各小组的学习交流,适当给予指导帮助,
   3、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
   4、总结课文
   用所学的字组词并造句,积累词语,练习口头表达。
   当堂听写生字,检查识字、写字效果
   必做:假如这件事发生在今天人们会怎样做?
   说一说,写一写
   选做: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这样的故事,找出来讲给小伙伴们听。
   
   
   板书:
   
                 过路行人:“抢”——〉“还”
       钱被风刮跑以后   老大爷:“迟疑”——〉“肯定”  人与人互助互爱
                 “我”:“沉重”——〉“轻松”
   
   
   
   
   
   
   3《毽子里的铜钱》
   
   第一课时
   
   一、交流“钱能做什么”的课前问题
   a 互相汇报调查结果:10元钱能做什么
   b 小结钱的重要性
   
   二、复习预习课文的方法,预习课文。
   1、小组交流。
   A 认识多音字:
   B 指导书写
   C 理解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想一想:
   A 本文写谁?写了一件件什么事?
   B 尝试给课文分段,归纳大意。
   C 质疑。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毽子里的铜钱》,昨天讲到短短的文章中,介绍了一件怎样的事情呢?
   教师小结,随机板书
   [板书]
   我 老人
   
   二、讲授新课:
   (一)学习1-4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
   老人为什么送给我不要钱,而却为李婶的一个铜钱不高兴?
   2、读读2-3段对话话,再次体会老人的“慈祥、善良”
   3、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
   
   (二)学习5-14段
   熟读课文,找找课文我是怎么做的?画出我的心理描写的句子以及老人动作的词
   1、小组里读读,表情、动作的句子重点读读
   引导质疑;
   毽子里的铜钱珍贵吗?
   2、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小组内交流讨论。
   ⑴ 想像老人卖烤山薯的艰辛?
   ⑵ 作者体会到了这种艰辛吗?
   读读老人又送山薯的句子,
   以及作者心理描写的句子
   3、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4、对比李婶、我两次的表现,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5、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试着说说你对老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通过学习,你的体会是什么?写在日记本上。
   布置作业
   通过学习,你的体会是什么?写在日记本上。
   
   
   
   
   
   语文天地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文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天地》。
   
   二、讲授新课:
   (一)进行形近生字的比较,组词练习。
   1、[出示投影片]
   从——丛
   评——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30:00 | 只看该作者

静——净
   搏——博
   2、想一想:观察这每一组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3、老师进行巡视了解情况。
   4、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
   5、这些生字形状和发音差不多,那么我们怎么来区分他们呢?
   6、引导学生理解生字的意思。
   7、进行生字的组词练习。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鼓励进行说话练习。
   
   (二)进行词语抄写、说话练习。
   [出示投影]
   渴求 盘旋
   滑行 绿盈盈
   空隙 撒落
   追逐 素质
   立即 猛烈
   敏捷 晴朗
   摇晃 遮蔽
   讨人喜欢
   互相交流不懂的词语意思。
   老师重点指导“滑行、渴求、遮蔽”
   先指有能力的学生进行说话,给其它学生做个范例。
   
   (三)积累表示动作的词语,练习使用。
   1、学生看书中给出的例子:
   蹦跳、捧扒、退、追
   2、学生模仿例子,自己思考表示动作的词语。
   3、指学生回答。老师进行板书。
   老师将相应的部分进行标示。
   
   (四)积累表示时间的词语,练习使用。
   [出示]
   描写小虾吃东西、松鼠搭窝的两段话。
   指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思考这些时间词语之间有什么联系?
   指学生尝试用这些时间词语说说话。
   老师重点关注口头表达能力一般的学生进行辅导。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形近生字生字、表示动作、时间的词语和句子,尝试自己也用表示时间和动作的词语造句。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语文天地》。
   
   二、讲授新课:
   (一)阅读短文《人民币背后的风景名胜》。
   1、思考:你了解了哪些内容?
   2、在预习过程中,你对短文有哪些感想?说一说。
   
   (二)畅所欲言,积累学习方法。
   周围的同学怎样支配压岁钱?
   老师结合学生交流的资料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讨论:我们应该怎样的爱护金钱呢?
   指学生集体交流发表想法,互相点评,互相补充。老师结合学生的意见进行板书。
   总结:大家都是从哪里获得的这些信息?大家再看的时候有哪些方面需要提醒大家?
   老师将学生的建议用投影片进行展示,学生阅读。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说了说怎样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如果请大家来想些方法,使大家都能来爱护金钱,学会分配,你们有什么好建议?
   好我们就请大家用自己想出的合理的方法来表正确看待金钱在生活中的地位。
   
   
   
   第三课时
   (习作略)
第11单元:大与小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有三篇主体课文,《扫一室与扫天下》《井底之蛙》《三颗钮扣的房子》这组课文体裁各异,以古喻今,从不同角度阐述大与小的相对性,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语文天地围绕主体从积累、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创设了一个更大的语文学习空间,是主体课文的内容更加开阔。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部分学生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34个生字,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2、通过课文学习,体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学会脚踏实地的做事情,不盲目自大,学会容纳别人、善待他人。
   3、在阅读实践中有选择的运用略读与精读。
   4、在习作与口语交际中联系使用所学成语典故。
   
   重点难点
   1、体会“大”与“小”这两种相对的现象,感受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2、运用自己所积累纪录的词汇。
   
   教学策略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以读代讲,感悟文章内涵
   
   教学过程
   
   
   
   1《“扫一室”与“扫天下”》
   
   第一课时
   
   一、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讲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本文讲的是东汉时代,有个青年陈蕃,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打扫。他的父亲的朋友告诫他:连一件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这个故事还警示人们,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河;只有勤于“扫一室”,才能“扫天下”。
   
   二、找学生朗读课文,检查一下生字掌握情况。
   蕃 薛 喧 蜘 蛛
   
   三、小组讨论学习,找出课文的层次。‘
   第一自然段,整体概述东汉时代的青年陈蕃志存高远,但生活懒惰。
   第二自然段——第五自然段,描述薛勤针对陈蕃的“扫天下”和“扫一室”的观点,阐述了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道理。
   第三自然段,写了陈蕃的感悟。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许多琐碎的小事,有些同学善于从小事中汲取经验教训,养成良好的习惯;而有些同学则认为事太小,无关紧要,往往忽略不计。那么这些事小吗?它们与同学们眼中的大事有什么联系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相关的课文。
   2、齐读课题——“扫一室”与“扫天下”。
   从课题中你读懂了什么?推测一下课文可能写些什么?
   
   二、检查预习,全文初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30:00 | 只看该作者


   1、昨天布置了预习,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课件)这些生字词,你认识了吗?请几位同学度,视情况决定人数。
   2、认识了生字词,我们请几位同学来读读课文。其余学生注意:
   ①认真听,在你有疑问或有感受的地方做记号。
   ②思考:课文写了件什么事?
   3、讨论交流,理清层次。
   ①(1)陈蕃志存高远,但生活懒散。
   ②(2-5)薛勤告诫陈蕃,不扫一室是扫不了天下的。
   ③(6)陈蕃的感悟。
   (梳理课文顺序,以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为契机,相机进行。)
   
   三、精读课文,深层感悟。
   1、自己再小声读读书,你认为陈蕃是个怎样的人?并谈出你这样认为的理由。
   全班交流。
   (估计学生会谈到“勤奋好学”“志存高远”“懒散”……,引导学生将课文一二三自然段中的内容尽数找出)
   2、相机出示句子:薛勤一进书房,着实吓了一跳。
   薛勤一进书房,吓了一跳。
   (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陈蕃书房的肮脏,体会出他的懒散、不拘小节,同时感受作者用词的精确)
   3、你认为陈蕃这样对吗?可他却怎么认为?指导学生体会“理直气壮”“得意”,试着读出这几句话。
   4、如果让你劝劝他,你会怎样说?拿起笔简单列一列你发言的提纲。(将写引入课堂,读写结合,使学生在读中悟理,在写中明理。)
   5、全班交流。
   6、和我们大家的观点一致,薛勤也认为陈蕃的做法欠妥,他是怎样劝诫的?指名生读第五自然段。
   出示句子: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
   这句话什么意思?你能换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吗?
   7、如果你是陈蕃,你听了薛勤这句话会想些什么,又会怎么做呢?在小组中交流一下。陈蕃到底是怎样做的呢?找课文答案或交流查找资料。
   
   四、总结课文,提高认识。
   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是呀,要想干轰轰烈烈的大事,必须从小事一点一滴积累。那些课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了,课桌、位洞脏点不要紧;考上清华大学是大事,平日的学习是小事……的同学们,现在你们还认为小事可以不计吗?
   
   五、布置作业:
   1、仔细读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2、从陈蕃的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写一写,在下次语文综合实践时交流。
   
   
   板书设计:
   “扫一室”与“扫天下”
   (平凡小事) (轰轰烈烈的伟业)
   陈蕃 不扫 只扫
   ↑(告诫) 从小事做起
   薛勤 不扫 更 不能扫
   
   
   
   
   
   2《井底之蛙》
   
   第一课时
   
   一、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板书课题]
   井底之蛙
   [出示生字卡片]
   检查读音。
   
   二、读课文,理解青蛙和鳖对世界的不同看法
   1、想一想,青蛙住在什么样的地方,鳖住在什么样的地方?
   2、青蛙住在什么样的井里?它的态度是什么样的?画出相关的句子,谈谈你的认识
   3、鳖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他对自己的生活环境的态度是怎样的?和相关的词句谈谈你的感受
   4、鳖和青蛙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三、对青蛙和鳖的不同见识,感受青蛙的浅陋无知   
   1、提问:他们的生活环境差别这么大,青蛙却仍然自吹自擂,尽情的夸耀
   2、谁愿意告诉大家,鳖和青蛙为什么对井有不同的态度?
   3、听了鳖的话青蛙有什么表现呢?
   [板书]
   “井底”、“大海”
   4、指板书小结:青蛙盲目自大是因为它的见识浅薄。
   5、同学们讨论一下,生活当中有没有像青蛙一样没见过世面却又安于现状,容易满足的人  
   
   四、指导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意思
   1、放幻灯及教学录音。
   你最喜欢读几句,读给大家听听。
   
   
      
   第二课时
   
   一、指读课文
   
   二、谈谈这篇课文给你的启发
   
   三、表演“井底之蛙”,进一步体会寓意
   1、假如你是青蛙,来到海边之后,你会看见些什么,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带上头饰即兴表演,大家评议。
   3、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小结:小鸟和青蛙都是说的实话,可是由于它们所见的世面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井底之蛙”是一个比喻,就是把那些目光狭小、自以为是的人比做“井底之蛙”。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启发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对比古文,体会文言文的韵律
   师范读古文:
   夫/千里之远, 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九旱,而/崖/不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对照古文找出课文中相关段落。
   跟读古文,感悟古文句中的停顿和朗读的节奏 
   
   五、课堂练习
   1、提问:
   (1)你在学习这课生字时有什么发现没有?谁能告诉大家?
   2、听写生词
   3、写一写:为什么青蛙原来觉得自己很快活,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很渺小呢?
   
   
   
   
   
   3《“三颗纽扣”的房子》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30:00 | 只看该作者

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么?今天我们就来读一篇意大利童话:三颗钮扣的房子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课文较长,可以先快速的看完一遍了解课文大意,再有重点的读课文。
   2、认读生字:
   钮扣 出租 搁置 锤子 刨子
   锯 门槛 膝盖 拒绝 仆人 嘭嘭
   寡妇 喇叭 娶亲 笑眯眯
   开火车读生词。
   3、默读课文,自己看看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说说自己的理由。
   4、三颗钮扣都为人们做了些什么事情?
   5、它的小木屋为什么能够容纳这么多的人?
   6、默读课文,找出能够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
   品读国王的话,体会问题不在于房子,而在于心。
   
   三、小结:
   想一想,老国王为什么摘下自己的王冠?
   木匠用它博大纯朴的爱心容纳了自己身边的人,它的爱心虽小却能温暖众生,我们能为身边的人做些什么呢?
   想一想,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开火车读生字,
   注意:“槛”“囔”的读音。
   
   二、表演
   请同学把自己组编的故事演一演,想一想,木匠的房子为什么能够容纳下这么多的人?
   作业:
   如果你是那位国王,你会为自己的人民做些什么?
   把你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语文天地》
   
   第一课时
   
   一、交流摘录笔记
   1、读一读自己从课文中摘抄下来的好词佳句
   2、说一说自己在阅读中还收集到了哪些课外词句,比较难以理解的要为同学们加以讲解。
   3、读例句考虑冬冬提出的问题:
   人的心只有拳头那么大,
   可一个好人的心容的下全世界的人。
   考虑:前半句说“小”后半句说 “大”,用可连接,“可”还能换成什么词?
   你能不能再说几句这样的话?
   
   二、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有了解到不少名人名言吧,互相读一读谈谈自己的理解: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进一步理解心存大志也要从小事做起
   班级交流,并进行板书
   根据同学的交流,在自己的摘录本上进行补充。
   
   三、读开卷有益
   自己读文章,说说你从中受到的启发。
   交流你最近读过的好书或者好的文章,说说内容,谈谈感想,把它推荐给你的好朋友读一读
  
第十二单元 风雪
   
   教材分析:
   1、本单元以“风雪”为题,包括两篇主题课文和两篇自读课文。《瑞雪图》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雪前、雪中和雪后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这场预兆丰年大雪的喜悦之情。《下雪的早晨》写作者在雪后宁静的早晨,想起了夏天树林里的小孩天真、活泼,抒发了作者喜悦和期盼之情。《深山风雪路》记叙了邮递员在冬天的风雪里,仍在古长城旁的荒凉险峻的山间邮路上,为人民送书报信件的事迹,赞扬了老吕二十五年如一日,为邮递事业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的无私奉献精神。两篇主体课文和一篇阅读课文和谐的唱出了一曲雪瑞人美的颂歌。说明文《雪》,对雪的形状、重量,雪的形成及雪对农业生产的作用等,做了较详细的介绍。
   2、本单元语文天地中的摘录笔记和错别字检阅,主要是复习以前的内容并进行归纳总结。“读一读”介绍了两句与雪有关的古诗,主要是由今而古,领略雪的意味。
   3、口语交际中安排了说雪或想象中雪景的内容,旨在启发学生把平时所见、所想与本单元所学结合起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4、笔下生花安排了写学期总结,既是对总结这种形式的学习,又是学生对自己语文学习的总结,可与金钥匙的内容结合起来。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部分学生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学写14个生字。
   2、学习一些朗读技巧,做到有感情的朗读(朗诵)。
   3、领略大自然的美好及给人们带来的幸福生活。感受诗的意境,学习联想与想象。
   4、学习整理资料。学习写个人总结。
   5、“开卷有益”让学生自己品味,培养学生多读自悟,品词赏句。
   
   重点难点
   学会生字。记准读音,分清字形,了解意思。能够正确、工整、美观的进行书写。
   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条理、有顺序的进行观察、描写的方法。
   
   
   教学策略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以读代讲,感悟文章内涵
   
   教学过程:
   
   
   
   1《瑞雪图》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文。
   1、大家喜欢下雪吗?
   2、讲述:四十几年前,在我国的胶东半岛上,下过一场大雪。当时,正是自然灾害严重,农业欠收的时候,这时候下一场雪是多么的及时啊!著名作家峻青怀着异常高兴的心情写了一篇文章《瑞雪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一)、学习字词
   1、师范读,生边听边划记生字词。
   2、认读生字,相机释义。
   瑞雪 胶东半岛 骤然 彤云密布 簌簌 万籁俱寂 咯吱 嗬 眺望 粉妆玉砌 投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30:00 | 只看该作者

3、给生字扩词。
   4、比较形近字。
   瑞 端;眺 挑 逃 桃;掷 郑
   5、默读课文,推荐好词语,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答疑。
   
   (二)、整体感知课文
   1、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生有感情的自课文,对照金钥匙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4、师总结: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4部分,一、下雪前;二、下雪时;三、下雪后;四、点题,赞扬雪景。
   
   三、再读课文,要求准确流畅。
   1、点名读,师生评议。主要侧重字音准确,是否流畅等。
   2、全班齐读。
   
   
   
   第二课时
   
   一、旧知导入。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二、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下雪前,天气有什么变化?
   2、齐读课文,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板书:骤然变冷)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齐读课文,思考:这是一场怎样的雪?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2、默读课文,找出这一段的的象声词,说说它们模拟了怎样的声音。
   3、自渎课文,想想这一段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4、总结:“开始的时候,还伴着一阵小雨。”——读得轻、快。“大片大片”“彤云密布”——读得厚重。“夜里……”——读得轻,脆。
   5、师范读。生揣摩,再读。给本段课文加上小标题。(板书:雪大夜静)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师范读课文,生思考105页填空题:雪后的景色,先写( ),再写人;先写色彩,再写( );先写静,再写( );先写( ),再写近处。
   2、课文,找到写“景物、人物”“色彩、声音”“静景、动景”的句子,读给老师和同学听。
   3、读下面2组句子,说说哪句更好一些,为什么?
   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银条儿。
   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雪球儿。
   4、指导朗读。试一试,怎样才能读好这一自然段。强调读好“嗬”“蓬松松沉甸甸”
   “毛茸茸亮晶晶”等词语。比较枯枝被积雪压段的“咯吱”声与人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声的不同读法。
   5、总结:通过语速语调的轻、重、缓、急表现人们雪后的愉悦心情。
   6、根据老师的指导,有感情的读课文。说说这一部分用一个什么样的标题合适。(板书:景美人欢)
   
   (四)、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1、齐读课文。说说作者向我们描写了哪些“图画”。
   2、师生补充“瑞雪兆丰年”的理由。
   
   三、总结全文。
   1、说说你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
   2、你还有什么疑问?
   3、齐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幅《瑞雪丰年图》
   
   
   
   第三课时:开卷有益 雪
   
   一、谈话引入。
   学习了《瑞雪图》以后,大家对雪有了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雪的知识的文章——雪。
   二、读课文,找找有关“雪”的信息。
   1、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词,师生释疑。
   2、分小组学习课文,收集信息。把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学习课文的一部分。学习完了,要求把收集到的关于雪的知识汇报给老师和同学。
   3、分小组汇报。其他成员相机补充。
   
   三、体会古诗、谚语的妙处。
   1、找一找,文中有哪些古诗和谚语,说说它们有什么用。
   2、我所知道的有关雪的古诗和谚语。
   
   
   
   
   
   2《下雪的早晨》
   
   第一课时
   
   一、了解作者。
   学生汇报收集到的资料,教师做适当补充。
   
   二、读诗。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正字音。
   2、学生自由读。要求:流畅。
   3、指名分小节读。师生评议。
   4、全班齐读。
   
   三、品诗,再读诗。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说说诗人在第一小节写了什么?
   (2)我们应该怎样来读第一小节?(轻、美)
   (3)试着背诵第一小节。
   2、学习第二、三小节。
   (1)老师读第二、三小节。同学们思考:这两小节写了什么?它发生在什么季节?
   (2)人们经常在冬天想着夏天,在夏天想着冬天,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3)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男孩?你觉得他会是谁?
   (4)指名读第二、三小节。说说作者在诗中透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我们应该怎样来读这两小节。
   (5)自己再读这两小节。
   (6)同桌互读,互评。
   (7)全班齐读。
   
   四、背诵全诗。
   
   
   
   第二、三课时:畅所欲言 说说你见过的雪或想象的雪。
   
   一、看。出示挂图或课件,指导学生观察。
   1、留心观察雪花的形状、大小、颜色,体会雪花的外形特点。
   2、确定观察的顺序,注意屋顶上、树上、马路上、旷野中下雪后的不同情景。
   
   二、议。小组内议论,体会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情景。
   1、在组内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或图片,大家说一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31:00 | 只看该作者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并进行补充或合理的想象。
   
   三、说。全班汇报。
   1、一组派代表汇报,大家从以下几方面评议。
   (1)说的顺序。
   (2)是否运用了适当的修辞手法。
   (3)是否生动,具体。
   (4)有没有感情的表达。
   2、师生介绍其他描写雪的段落。
   
   四、写。整理自己的思路,自拟题目,写成一段话话或一篇文章。
   
   
   
   
   
   《语文天地》
   
   
   第一课时:我的摘录笔记 读一读
   
   一、我的摘录笔记。
   1、总结近一段摘录笔记的情况。表扬坚持做摘录笔记的同学。表扬动脑筋作摘录笔记的同学。
   2、交流摘录笔记。
   (1)读一读别人的摘录笔记,学习别人的优点。
   (2)帮助同学查找笔记中的问题。主要是错别字的问题。
   (3)把检查的结果告诉同学。
   
   二、读一读。
   1、读诗句。
   2、介绍全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雪梅》。
   3、领会两句诗的意思。说说诗人是怎样来写雪的。
   4、抄写诗句。
   
   
   
   第二课时: 开卷有益 深山风雪路
   
   一、课前谈话,交代学习目的。
   今天,我们学习《深山风雪路》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学习主要依靠同学的自学,
   
   二、默看课文,弄懂生字词。
   1、学生默看课文,划记生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或找同学老师解决生字词的问题。
   
   三、理清脉络,理解课文。
   1、出示思考题:
   (1)课文写了谁,一件什么事?
   (2)课文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你要推荐哪些词语或句段。
   2、带着思考题,再看课文。解决这些问题。
   3、看看自己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教老师或同学。
   
   四、有感情地读课文。背诵好词好句。
   
   五、总结学法,举一反三。
   刚才我们自学时经历了哪些步骤。你在哪个步骤花的时间最长?
   
   
   
   第三、四课时:笔下生花 写学期总结
   
   一、看例文,明白什么是学期总结。
   1、学生看例文,说说它和我们平时见过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2、总结:(1)内容比较单一;(2)没有对过程的描述;(3)分条列出。
   
   二、指导总结的写法。
   1、专题总结和综合性总结。
   2、突出学期的概念。
   3、想一想,自己本学期在哪一方面或哪几方面进步最大,确定写的内容。
   4、分析自己为什么会有进步或做过哪些努力,取得了什么经验,分条列出。
   5、找出在此方面存在哪些不足或今后努力的方向,奋斗目标等。
   
   三、写总结的格式。
   
   四、动笔写总结。
   
   五、交流自己的总结,师生评议。
   
   六、誊写总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32:00 | 只看该作者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教案全集DOC版下载地址:http://www.lspjy.com/showtopic-78454.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7 02: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