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相思》评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22:3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长相思》是纳兰性德的一首词,知道这首词源于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教学设计。看到过他的教学设计,为他精妙的设计所折服。于是决定拿着王老师的实录去教学,看看到底有没有好的效果。

    上课那天学生虽然不是那么了解诗句的意思,但凭着“思乡”这一主题,在反复读中也一次次地读出了那种伤感的语调来。特别是“纳兰的身在哪?”这个关键的问题,让学生思绪飘向艰难的从军征途,去感受那离乡的愁与苦。一次又一次地将纳兰的的背井离乡的情形,用语言“播放”,学生一次次地读“山一程,水一程……”,在学生的眼前不仅看到了征途的跋涉,更“触摸”到纳兰的伤痛。学生沉浸在课堂上良好的氛围里。

燕子:

词,如何读?

    诗词教学,读是它的主旋律。怎样细化读,让读成为诗歌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让读使诗歌在课堂中化静为动,激活语言文字背后的隐性内涵?读是主旋律,用读贯穿整首词的教学。读,不是单一空白的读,是一种盘旋环绕,回复上升的读。教师要用他诗歌般的语言,循序渐进地浮载起“长相思”的意境,从读准字音到理解词意的读;从感受身在征程到心系故园的读;从领悟故园美梦到征程心碎的读,一个“读”字里,把作者纳兰性德思乡的情切、思乡的无奈、思乡的痛楚表现得一览无余。

春风化雨:

境,如何创?

    中国诗词的丰富意象决定了它深沉的内涵和表达的含蓄,如何把诗歌教学的浑厚内在传达出来,让学生与它一起深呼吸?这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情景的创设。然而,合理有效的情境的创设在我们的现实教学中又是一根软肋,我们创设的情境很多时候要么过于注重外在的花哨,要么与文本本体的意境隔着一层皮。教师要与文本浑然一体,课堂要与文本浑然一体,学生置身其间,便也与课堂的意境浑然一体了。

小溪:

    语文课堂要创设意境,一种与文本贴近的意境;语文老师要有一种语文的气质,达到这样一个水乳交融的高度。在这样的情境创设下,学生对文本的领悟才能深切。此时的课堂才会变成一首动人的诗、丰富的词,一幅清丽的画。

向晚微风:

    文本细读所钻研的不是剥离了语言的内容,而是言语本身。文本细读,首先让文本返回到原初状态去,将文本返回本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做为文本的“文本”是学生学习的源。教师只有对教材进行文本细读,才能实现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才能找到一种神采飞扬的感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21: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