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评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7: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科学性说明文,文章的内容虽然浅显易懂,但是紧跟时代步伐,洋溢着时代的气息,让学生在思想上热爱科学,认识到科技的力量之强大。上课的老师根据这一情感目标,再结合课标中所指出的这一年段的教学目标,制定了自己的三维目标,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堂扎实、自主的语文课。

  一、自主识字,扎实记词。

  执教的老师很重视养成学生主动识字、理解词语的习惯。在理解课题中“呼风唤雨”一词时,老师让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初读课文后的字词检查中,老师非常重视用词和对词语的理解,做到字、词、义三结合的训练方式。首先认读本文中难读难懂的词语,再进行理解。在这一学习过程中,老师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去精神。课堂成为生生、师生交流互动的平台。

  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查找工具书或者在原有的认知上饶有兴趣地解释一个个词语。老师根据课堂预设与生成的情况进行删减和补充,“程控电话、互联网、农耕社会”这些词语的理解并不是单调地讲解,而是结合图例,感性认识促进理解。

  在理解、积累课内词语后,老师又例出部分词语,进行四人小组的合作学习。一开始,我觉得这一环节是没有必要的,但是上课的老师并不是像一年级那样开火车或是一一指读,而根据学情进行小组和读,然后扩词,有效地积累了词语量。

  二、以读促理解

  听了这堂课,我觉得这个班级的学生班底相当不错,但是老师还是肯花时间让学生一遍又一遍的读,阶段性目标明确。

  【2】

《呼风唤雨的世纪》评课稿曾经听过陈俊老师的语文公开课《一次成功的实验》,让我感觉既像一堂科学课又像一堂综合实践课,怎么都闻不到语文味。那时候的陈俊老师像一只羽翼未丰的雏鹰,在蓝天上扑腾学飞。一年后再听她的《呼风唤雨的世纪》,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个成语---“刮目相看”。陈俊老师讲授的《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七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充满ji情地歌颂20世纪,开篇便用“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点明中心、总起全文。紧接着,第二自然段进一步说明是人类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发明、发现,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下文三、四自然段用对比的方法,对第二自然段进行了细致阐述:20世纪将幻想变为现实,百年间的改变胜过了百万年的总和。最后,通过第五自然段进行总结。文章各段落间内在联系非常密切。这堂课最大的亮点是:一、导入课堂新颖自然。陈俊老师运用了最新时事政治------“嫦娥一号”的成功奔月,让学生感受到20世纪的科学技术在迅猛发展,人类现在正处于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这样既新颖又自然地揭示了课题。二、整个教学流程清晰,结构紧凑。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的同时,还穿插的词语认读,并找出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然后再读课文,让学生围绕这一中心句找相关的内容来充实对“呼风唤雨”一词的理解。在讲解课文的3、4自然段的时候,陈俊老师利用了大量的现代科技发明成果的图片,让学生更深刻更直观地感受20世纪的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三、在教学中抓住关键词语“发明”与“发现”的区别,引导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再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具体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细细品味课文用词准确,语言简洁等方面的特点。整堂课体现了语文的“生活性”、“文字性”和“创造性”。在感叹陈俊老师的羽翼逐渐丰满的同时,我有几点不太成熟的看法提出来大家商榷:1、陈俊老师在教学课文中“比较”“举例”“引用”等写作方法的时候,比较生硬把这些内容拿出来单独教学,把全文的整体感悟给支离开了。学生的思维暂时性地中断,随着老师的指挥棒硬生生地接受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建议是否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讲解得更自然深刻一些。2、在理解课文的3、4自然段中,陈老师让学生对“农耕社会”的想象与感受上时间花得比较多。是否可以侧重于感受现在“呼风唤雨的社会”和想象推测将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的状态。这样既突出了课文的主题,又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探索科学的兴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0-4 07: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