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850|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部教案全集DOC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6: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果需要下载国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部教案全集DOC的附件,请直接拉到最后一页的最后一个帖子链接中下载附件即可!如只是浏览观看参考一下,则无需下载!
课 题:小学语文第三册教学计划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三册   
主备教师:李钰    备课时间:2007/10/15    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坚持课外阅读和唐诗诵读,他们聪明好学。但也存在班级学生两极分化情况较严重,加上课堂纪律不是很好,本学期教学压力还是有的。好的学生态度不够认真,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合作,帮助他人,热爱集体,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意识。对于后进生,增强集体意识,培养他们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落实培尖补差工作是这学期的重点,还要做好家访工作,争取家长的配合,努力不让一名学生掉队!
二、教材简析
(一)教材整体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由四部分内容组成,即“习惯”、“识字”、“课文”和“练习”。
“习惯篇”共有5页彩色插图,旨在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和母语学习的规律,积极开发学生的早期阅读,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识字写字”安排了两个单元,每单元4课,共8课。本册教材继续采用“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方法安排生字。本册共安排生字408个,其中要求写的为277个,另外的131个生字只认不写。这样安排既能让学生多识一些字,不至于拖阅读和写话的后腿,又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特别是识字内容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更能使学生在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中达到“多识”、“写好”的目标。
“课文”安排了6个单元,每单元3~5课,共23课。本册教材分为6个单元,安排课文23篇,其中韵文6篇。所编选的课文内容丰富,有革命传统教育的(《朱德的扁担》),有赞美人间真情的(《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有揭示自然现象的(《云房子》),有反映动物天地的(《小动物过冬》),有劝勉勤学苦练的(《梅兰芳学艺》),也有崇尚科学实践的(《有趣的发现》),等等。每篇课文后面设计练习3~4题。前两题主要突出朗读、背诵、复述和识字、写字这些重点训练项目。除此之外穿插安排了抄写常用词语、用重点词语说话以及读说写结合的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练习。这样的安排,简约实用,抓住了关键,学生能远离烦琐机械的练习,高效率地达到《标准》规定的主要目标。
“练习”共安排综合练习8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分四个板块:学用字词句、写字训练、读读背背和口语交际等。它们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三、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查字典的方法。
2、鼓励学生在作业、写日记时不会写的字要主动查字典,看书时有不认识的字主动查字典。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3、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利用它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4、学会在每天学习新课之前进行预习。继续使用“画一画、拼一拼、读一读、记一记”的学习生字的方法,并逐步放手自学。
5、重视偏旁和笔顺的教学。注意第一印象的加深。
6、在写字教学中要关注学困生的表现,对他们给予及时的纠正和帮助。特别是继续强化写字习惯地培养。
7、根据规律,及时听写。
8、要在初读感知阶段,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要求达到正确、流利。结合初读,使全班学生读准字音,感知字型,初步理解字义。教师要关注那些不肯好好读书,总是溜号的学生,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9、在精读理解阶段,要通过指导、点拨和精当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句子的情境意义,理解课言语内容。教师重点关注那些不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培养他们和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10、在积累运用阶段,要结合熟读、背诵、复述,使学生储备语言材料,实现常用词语、句式等的转换迁移。教师多关注中等生的表现,根据他们的掌握情况,来找出哪些地方还需要教师的讲解。
11、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精读时多用,初读时少用)
12、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在正确、流利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关注那些平时朗读声音小、不使用普通话的同学,多给他们一些机会,使他们得到锻炼和提高。
13、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14、教给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方法。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知道课文的大意。
15、向学生推荐适合的课外读物,上好每周的阅读课。
16、上好每一次“口语交际课”和“课前三分钟”。让所有学生得到训练。
17、 在平时的作业布置、回答问题时,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尽量做到不带书面作业回家。
18、 有计划地布置观察任务,并学写观察日记。
四、教学进度安排表
单元   一         
周次   1--2           
课题   识字 1、2、3、4    练习1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6:54:00 | 只看该作者

单元教学重点:培养良好的的惯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各种朗读、背诵形式,训练正确的朗读、背诵方法,培养学生勤于朗读、背诵的良好习惯。通过指导观察,使学生初步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形式,逐步养成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单元  二         
周次  3--4
课题   1、秋游     2、 2008,北京!   3、英英学古诗        4、乡下孩子   练习2
单元教学重点:
1、按顺序仔细观察图画,通过朗读、背诵,能把图画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
2、词语联系起来,初步了解会意字、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习汉字的兴
趣,提高识字能力。                    
3、学会《汉语拼音字母表》,能正确读、背、书写。积累有关秋天的词
语、诗歌。学会祝贺。
单元  三         
周次  4--6
课题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6、一株紫丁香    7、有趣的发现    练习3
单元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能复述指定的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严格按照田字格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图文结合,仔细观察插图,理解内容,进行语言训练,培养想象能力,启发思维能力。
4、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帮残的意愿。体会老师的辛苦,激发崇敬老师的情感。知道认真思考、亲自尝试的重要。
5、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学会问路。
单元  四      
周次  6--8
课题   8、小鹰学飞    9、青蛙看海    10、狼和小羊    11、狐狸和乌鸦   练习4
单元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复述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严格按照田字格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从小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不讲道理。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
4、认识大写的数字,学会买文具。
单元  五         
周次  10--11
课题  识字5    识字    6识字    7识字8    练习5
单元教学重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掌握几个新偏旁。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仔细观察图,能把图画内容同所学词语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说话能力。
3、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4、初步了解象形、会意字、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5、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菜市场的菜,在写一写。说出自己长大的理想。
单元  六         
周次  12--13
课题  12、要好好学字    13、朱德的扁担    14、梅兰芳学艺    15、大禹治水16、孔繁森   练习6
单元教学重点:
1、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复述课文。
3、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真鲷革命需要文化,从小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要苦练基本功。感受大禹为民治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学习孔繁森,从小确立关心别人、主动帮助别人的思想。
4、认识气象等标志,知道表示的意思。学会问候生病的同学。
单元  七         
周次  14—15
课题  17、登鹳雀楼    18、青松    19、小动物过冬    20、美丽的丹顶鹤     练习7
单元教学重点:
1、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懂得对朋友要关心。知道丹顶鹤是美丽的珍禽,初步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4、会使用“他、她、它”,能写几句问候的话。学习《二十四节气歌》,学会待客。
单元  八         
周次   16--17
课题   21、水乡歌    22、云房子    23、夕阳真美   练习8
单元教学重点:   
1、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了解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培养爱观察、爱想象的良好习惯。感受夕阳的美,培养欣赏美的健康情趣。         
4、学会看图写几句话,能说说自己的寒假计划。
        ☆教学调整☆

课 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三册
主备教师:李钰授课时间:2007/9/2   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各种朗读、背诵形式,训练正确的朗读、背诵的姿势及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及背诵习惯。
2、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及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健康的课外书报的习惯。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三张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第l页画面
(1)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这些小朋友是怎样朗读课文的?
二、引导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小结。让学生明白朗读姿势的规范。
身正肩平 双手拿书
左右两臂 自然平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6:54:00 | 只看该作者

目光课本 保持垂直
眼睛书本 距离一尺(33厘米)
三、模仿练习。相互评判
教师:图中的小朋友在朗读课文时个个姿势正确,读得多专心,多投入呀!我们也和他们比试比试,怎么样?请大家学着他们的样子做做。(学生各自练习朗读姿势)
1.请几个学生模仿练习。
2.其他同学给予评判。
(评判中,教师相机指出:朗读时注意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
四、集体训练
教师:从刚才同学的演练中,我们明白了朗读姿势的一些规范,下面我们一起来练习。(全体学生参与姿势训练。教师走下去进行指点、纠正。从班级中选出姿势规范的同学进行表扬,为其他同学作示范。)
五、指导学生学习朗读。
1.请两位学生朗读课文片断。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做小评委。
2.指导学生进行评议。教师参与评议,并相机揭示朗读要领。
朗读要领: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态度自然大方;字字入目,句句过心;正确,流利,有感情;神情专注,边读边想。
3.学生自己练习朗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同桌合作,相互评议,看是否达到要求。
4.学生集体朗读一段课文,教师巡视,倾听,作指导。
六、听录音。激发朗读兴趣
播放一段精彩的朗读录音(最好是学生熟悉的人或班级学生的朗读),听完后,请学生谈谈听朗读录音的感想,教师相机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在一年级时,我们已经知道了读书写字的姿势,掌握了握笔写字的方法,还知道了保护视力的一些要求。今天我们又知道了朗读的姿势和朗读的要求。刚才还听了别人优美的朗读,我相信,只要我们天天坚持练习朗读,自觉训练,你的朗读水平一定会提高,你的语文学习水平也会提高。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来进行比赛,看谁最勤于朗读,看谁的朗读水平提高最快。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图画
1.指导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引导学生说图意。
第一幅图:全班集体背诵。
第二幅图:老师指导学生看图背诵。
第三幅图:两个同学在互相背诵,一个同学在自己背诵。
第四幅图:一个女同学在家长面前背诵。
第五幅图:同桌相互背诵。
3.指导学生观察集体背诵图。
(1)教师提问:背诵时课文和文具盒怎样摆放?这些同学是怎样坐的,他的双肩和双臂怎样?眼睛看着什么地方,神情怎样?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身正肩平,交臂平放,眼向前方,态度认真,神情自然。
(3)背诵时还要注意什么?(声音响亮,边背边想,正确流利,富有情感。)
(4)模仿练习,深化对要领的认识。
请一小组同学背诵一段课文,其他小组同学当评委。背诵后,引导学生从姿势、神情、熟练程度、感情等方面进行评议。
(5)全班学生模仿练习。
集体背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教师检查评判。
4.图上的同学背诵的是哪篇课文?他们是怎么背诵的?
(明白这些同学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借助图片背诵的。)
看图背诵有什么好处?要注意什么?
(图中有文,文中有图,按序背诵,一边看图,一边回忆书中的语言,边看边想边背。)
(出示挂图)我们也试着借助图片来背诵相应的课文。
5.观察三幅小图,按图模仿训练。
那么,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背诵呢?观察下边三幅小图,想想。
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谈感受从而明白一些背诵的方法。
(背诵课文,可以在安静的地方,一个人边读边想,熟读成诵,或两三个好友合作,互相背诵,切磋记诵方法;也可以将自己熟记的课文从容自信地背诵给家长听,让家长检查背诵效果;还可以同桌相互合作,像右下方图中的小朋友一样,一个认真背诵,一个仔细倾听,相互指正。)
6.小结。
这一课我们通过看图学习,掌握了背诵正确的姿势、要领,了解背诵的形式,知道了背诵的许多方法。今后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就要做到多读、勤背、乐背。
第三课时
一、观察上边三幅图
1.从第一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图上的一位小朋友借到了一本心爱的课外书,他笑得多开心啊。)
阅读课外书一定有很多好处,一定让人感到很快乐!要不,他怎么那么开心呢!
你平时看课外书吗?有什么收获吗?
(请学生谈自己通过读课外书了解的知识,懂得的道理等。)
看来,多看书,真的好处多多。咱们再读两条名言,看看名人是怎么谈论读书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教师小结:
多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不断进步,还对我们学写文章帮助很大呢!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读课外书的好习惯。
2.看第二幅图,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读报的?你有什么想法?
(他们看报时专心致志,做到眼看、心记、不出声。这样才能了解更多知识和信息,也不会影响别的同学。)
3.观察第三幅图。
图上几个小同学在干什么?你对课外阅读又了解了什么?
(当我们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可以去查阅一些资料,但是,在公共场合,要注意安静。)
4.小结。
第三幅图上,同学们借到一本心爱的书时是那么高兴;在阅览室阅读时又是那么专心;在挑选课外书时又是那么认真。书,一本好书,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所以我们说: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二、观察下面两幅图。
1.从第一幅图上可以看出这是在什么地方?同学们在干什么?
2.说说去阅览室看书的过程:
挑书——借书——看书。
3.观察第二幅图。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6:54:00 | 只看该作者

(图上的小朋友正在津津有味地交流,一定是他们看到什么有趣、精彩的内容,与同学分享呢!)
4.小结。
阅读课外书报,勤于交流都是学习的好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会使我们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寻求知识,对今后的学习大有好处。
5.你平时是怎么看课外书报的?有什么好书、好的读书方法与同学交流交流?
(通过交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材用活 让儿童乐学
平时在学生写字时,这么做:
师:头—— 生:(齐答)正
师:肩—— 生:(齐答)平
师:臂—— 生:(齐答)开
师:足——生:(齐答)安
或者这么说也行:
师:眼离桌面 生:(齐答)一尺远
师:胸离桌面 生:(齐答)一拳头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识字1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三册
主备教师:李钰授课时间:2007/93浏览人数:3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3个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
2.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
3. 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按笔顺正确的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的端正、匀称。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画,(多媒体出示画面,船儿归来,音符跳跃)觉得美吗?你觉得哪儿美?(学生自由发言)
二、学习课文,感受金秋水乡的美
1.小朋友猜猜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
出示:枫叶、金秋(认读)
过渡:这是一幅美丽的金秋水乡画,真让人陶醉!
2.出示:水乡(认读)你们知道“水乡”吗?(水乡就是湖泊、河流多的地方,我们无锡就是江南水乡。)
3.我们来看看这幅美丽的图画上还有些什么?
(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教学)
学生认读时把相应生词卡按顺序贴在黑板上。
1)烟波(江面上雾气很多)认读
2)芦苇(在图上指出来)认读你能来介绍一下吗?
3)荷塘认读
4)塘里开满了荷花,真漂亮!小朋友知道在荷叶的底下,在池塘的泥土里还有什么吗?(藕)小朋友们吃过藕吗?介绍一下
过渡: 藕的味道十分鲜美,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样美味,(出示实物 “菱”)认识吗?介绍一下
出示:菱藕(认读)
5)归舟一条条渔船迎着夕阳回家了
认读:夕阳归舟
小朋友,你们想象一下,这时渔船上的渔夫在干什么?想什么?
相机出示:渔民们满载而归,放声歌唱
6)过渡:夕阳西下,渔民们回家了,吃上了热气腾腾的晚饭,不知不觉,月亮就挂上了天空。(课件出示:黑夜的水乡图)
出示:灯火月光(认读)
4.指导朗读
过过渡:(两幅图都出现)今天老师和你们共同游览了美丽的金秋水乡。你们喜欢这美丽的水乡吗?能把它读好吗?
1)那老师和你们一块儿来试试,好吗?(师生同读识字)
2)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已经能和老师一起把这么多的词语都读出来了,那一个一个小朋友来读,敢吗?先练练。(同桌练读,互相纠正)
3)指名读,师生评议。
5.指导感情朗读
1)小朋友们读得那么棒,老师也想读一读(老师配乐朗读)
2)读得好吗?老师读的时候,仿佛真的来到了水乡,陶醉于水乡的美,边读边想象,就能读得美了,想试试老师的好办法吗?(学生自读)
3)指名读,师生评议
4) 齐读真美!老师很感谢你们优美的朗读,把我带进了美丽的金秋水乡
三、学写字
芦、苇、夕
1、 读一读
2、说说你记住了哪一个生字,用了什么好方法?
3、 自学字的笔顺,告诉孩子怎么把这个字写漂亮?
4、 学生描红,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
2.朗读全文
二、练习说话
1.以《游水乡》为题练说一段话
叙述顺序:白天(湖面、荷塘)——傍晚——黑夜
2.练说
填空:金秋,我们乘着小舟到水乡游玩,先看到__________, 接着,我们来到荷塘看到了________。太阳落山了,我们看到了,听到了__________。夜幕降临了,我们又看到了_______。
3.小组合作交流
三、指导背诵
四、教学写字
1、烟归 歌 灯
2.读一读,怎么记?
3.教授偏旁“火”、“欠”
4.按笔顺描红
5.完成《习字册》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识字2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语文>>第三册
主备教师:李钰授课时间:2007/9/4浏览人数:7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会课文生字,认识新偏旁,其中田字格上面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国庆大典的盛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美观。认识“反犬旁”。
教学课件:找相关的录像带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  :
同学们,一年中我们要过好多节日,请你说一说下面的日期各是什么节日。1月1日3月8日5月1日
6月1日7月1日8月1日
10月1日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新课文,一同欢度一个节日。请小朋友一边照拼音读课文,一边看课文插图,猜猜看: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节日?
2?根据学生自由交流的答案,师生共同选定:国庆节。
二、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识场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6:54:00 | 只看该作者

1?学生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指名分行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启发学生对照画面认识天安门“城楼”“红灯”“金水桥”“中国龙”“腾飞”推断出课文写的是首都北京国庆大典的场景。
二、细读课文,看图学词,理解词义
1?指导学习第一行。
(1)多媒体显示天安门城楼的画面,学生看图后自由说说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出示:“城楼”“红灯”“金水桥”,学生朗读。
2?指导学习第二行。
(1)多媒体播放礼炮声和国歌及天安门升旗仪式片断。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大典正在这里隆重举行。出示:“大典”,学生齐读词语。
(2)播放录像:阅兵式片断,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海陆空三军的图片。出示:“检阅”“海陆空”。
3?指导学习第三行。
(1)播放“狂欢夜”录像。
(2)启发学生自由交谈“狂欢夜”的情景。
(3)朗读:“礼炮”“焰火”“狂欢夜”。
4?指导学习第四行。
(1)启发学生自由交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看了国庆五十大典的盛况,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
(3)出示词语,齐读:“神州”“腾飞”“中国龙”。
第二课时
一、复习阅读,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配以相应的乐曲和画面,引导学生诵读全文,读出情趣。
二、指导写字。
(1)学生找出相同偏旁的字:桥、检;炮、焰。说说左右结构比例。
(2)教师范写“焰”,重点提示“焰”字去掉“火”后剩余部分的笔顺。(或用多媒体显示)
(3)教学“犭”旁。提示“礻”是示字旁。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教室里播放适合的乐曲)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识字3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语文>>第三册
主备教师:李钰授课时间:2007/9/5浏览人数:2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2个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儿歌内容,教育学生做事要细心。
3.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会看图领会字义,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韵文。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板书课题,引导自学
1.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三。(板书)
2. 引导自学。
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六幅图和图旁的字有什么联系。(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   导)
二.复习熟字,理解会意字的特点。
1. 出示“笔”图:这是什么?毛笔是用什么做的?所以人们把“竹”和 “毛”组合在一起表示“笔”字。
2. 出示“尖”图: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外形和它有点像?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看出来了么?所以人们用上“小”下“大”表示“尖”字。
3. 出示“看”:这只小猴子的手放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所以人们把“手”放在“目”表示看“看”字。
4. 小结
(1)、这“笔、尖、看”三个字都是由两个简单的字组合在一起表示的,可以从两个简单字的意义联系上来领会它们的意思,用这种造字方法造出来的字就叫会意字。
(2)、我们怎样学的?小结学法。
三.同法学“灶、歪、尾”
四.复习巩固
1. 看图读字,读准字音。
2. 给生字找朋友。
五.读儿歌
1. 轻声读儿歌,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 再读儿歌,把句子读通顺。
3. 反馈检查。
4. 齐读儿歌,读通读顺。
五.课堂练习
在习字册上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 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2.交流讨论,指导朗读。
(1)、从哪儿看出宁宁很粗心?(读有关语句)让生试着江宁宁改成细心的小画家。
(2)、 “炉灶”、“鸭子”、“桌子”、“大马”正确的画法应该是怎样的?
(3)、指导朗读。
3.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4. 指导背诵。自由背、看图背、指名背、同桌互背。
二.教学生字,正音。
1. 认读儿歌中的生字,正音。
2. 教学新偏旁。
3. 学生看笔顺、描红。
4.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5. 练写生字。
6. 认读课后词语。
7. 听写词语。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识字4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三册   
主备教师:李钰    授课时间:2007/9/5    浏览人数:2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苗”能跟许多部首作朋友,大家请看书第13页。
二、学习形声字
1、(出示字盘)看一看,“苗”跟哪些偏旁部首作朋友了啦?
2、组合后的字都有“苗”这一部分,读音也跟“苗”相同或相近,“苗”是声旁,部首就是形旁,表示与字的意思有关的,“描、瞄、喵、猫、锚”都是形声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6:54:00 | 只看该作者

3、学习“苗”。
(1)“苗”的偏旁是什么?你想想这与什么有关?
(2)你们见过什么植物的苗?
(3)读准字音、组词。
4.学习“描” “瞄” “喵” “猫” “锚”
三、巩固练习
1、转动字盘,分成组来认读。
2、开火车读拼成的形声字,分别组词。总结。
3、通过对这5个形声字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形声字的特点,老师这儿还有首小儿歌,专门来介绍形声字的。
学习形声字,辨别要仔细。
声旁多表音,形旁多表义。
    掌握规律性,困难变容易。
4、学生念儿歌,激发他们对学习汉字的兴趣。
四、说话练习
1、你能用书上这6个词语中的一个说一句话吗?
2、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苗、猫、铁、描、准”,仔细观察这些生字,怎样才能把它们写美观?
2、指导。
3、教师书写示范。
4学生练习书空、描红、仿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齐读书上的词语。
二、学习儿歌
1.教师范读这首儿歌。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要求:正确、流利。
3.指名读,师生纠正。
4.指导朗读。
(1)我们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首儿歌呢?
(2)通过读这首儿歌,你懂得了什么?
5.指导背诵。
(1)谁能背得准,背得快?
(2)自背,同座位互背。
(3)比赛背。齐背。
三、学习生字
1、学习剩余部分生字
2、自学课后的笔顺表,写笔顺。
3、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4、指导写字。
5、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练习1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三册   
主备教师:李钰    授课时间:2007/9/7    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学会《汉语拼音字母表》。
2、照样子练写左右结构的字。
3、熟记4条成语,朗读背诵诗歌《秋天到》。
4、动手做一张贺卡,并在贺卡上写一句祝贺的话。
教学重点、难点: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背诵字母表,默写大写字母表。
2、学会祝贺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 指导
(1)指导朗读字母的呼读音。
(2)教唱《汉语拼音字母歌》,熟记字母名称和顺序。
(3)背诵大写字母并练习默写。
3、 练习
(1)出示卡片,集体练读。
(2)按字母表顺序背诵。
(3)默写大写字母。
4、 反馈
(1)请学生试背字母表。
(2)展示默写写得好的字母,表扬默写好的同学。
二、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烟 陆 铁”3个字。
(2)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出的写字、描红要求。
(3)指导书写“棉”。
3、 练习
教师个别辅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4、 反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 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学习要求。
2、 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
3、 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位练习背诵。
4、 反馈
二、教学《秋天到》
1、审题。
指读练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范读,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①诗歌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②第一、二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3)学生边读边想象庄稼的样子和水果的色彩。
(4)再读诗歌,逐步达到生动流畅有感情。
(5)练习背诵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练习背诵。
5、 反馈
(1)检查朗读。
(2)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第六题
一、审题
1、 揭示言语交际的话题。
2、 板书课题:学会祝贺
二、指导
1、指导观察
观察图片,教师节到了,图上的小朋友正在做什么?
2、 指导说话
(1)看看图,想想你自己在教师节是怎样做贺卡的.
(2)你把贺卡送给了哪位老师?送贺卡时,你对老师说了什么?老师又会怎样呢?
(3)分角色扮演老师和学生,练习对话。
3、 句式练习
(1)你去送贺卡,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2)句子训练。
找老师
①那天你去送贺卡,怎样找老师的?
②你看见老师正在干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③老师一大早就这样认真地为大家工作,你有什么想法?今后怎样学习?
④把“找老师”这部分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送贺卡
①你找到了老师,送贺卡,当时你是怎样做的?
②全班讨论,板书动词。
③把“送贺卡”的经过连起来说一说。
收贺卡
这时,老师非常高兴,脸上是什么神情?会对你说什么?
4、 练习说一段话。
(1)我们按“找老师、送贺卡、收贺卡”的顺序讲情了给老师送贺卡的经过。
要求:连贯通顺。
(2)个别练说,指名口述,集体评议。
5、作业:
(1)完成书本练习。
(2)写一张贺卡。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1、秋游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三册   
主备教师:秦志平    授课时间:2007/9/12    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6:54:00 | 只看该作者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齐背练习1中的小诗《秋天到》,并说说这首诗歌里主要讲的是什么?
2、过渡:秋天这么好,你们都想出去玩玩吗?
二、板书课题,解题
“秋游”是秋天出去游玩的意思。
秋天到哪儿去游玩?看些什么,玩些什么,看看图,读读课文就知道了。(出示投影)
三、指导看图
1、秋天的天空怎么样?你们看白云像什么?
2、秋天农田里哪些庄稼成熟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草地上小小朋友怎么玩?(出示小黑板:小朋友有的(),有的(),有的()。要求学生用“有的“组成句式说话)
四、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
(3)识记生字。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重点领会“郊外、追逐、打滚儿”的意思。
(2)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5、理清脉络,出示思考题:课文四个自然段的意思分别写在了下面,对照课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号里填上序号。
()同学们玩得很高兴。
()同学们跟老师到郊外游玩。
()天空美。
()农田美。
指名到前面填写。
6、齐读课文
五、读抄词语(课后第三题)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训练
1、指名读。
2、分自然段讲读。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一句能不能先说“天气渐渐凉了”,再说“秋风起了”?
(3)比较加了“渐渐”有什么不同。
(4)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秋游要到郊外呢?
(5)过渡: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看到些什美丽的景象呢?请读第二段。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谁来读读写秋天天空景象的句子。
(3)你觉得秋天的天空的景象怎么样?
(4)有感情地朗读。
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说的是秋天哪里的景象?秋天农田的景象怎么样?
(3)比较:a、稻子黄,高粱红,棉花白。
b、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这两句话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4)齐读第三段。
第四自然段
(1)老师范读。
(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想想“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是指做什么?
(3)第二句说了什么?“奔跑”和“追逐”两个词语完全相同吗?
(4)这一段第一句用“有的……有的……”,第二句用“大家”,想想有什么不同?
(5)“多开心呀”表示什么样的语气?学生练读。
(6)齐读第四段。
3、总结。
这篇课文写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秋天的天空和农田都很美,大家玩得很开心。你读了有什么感受?
4、齐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朗读指导
1、指名读课文。
2、这篇课文里哪一句表达了人们欢乐的心情?所以整个课文都要用欢乐喜悦的语气读。
3、第一自然段用陈述口吻,要读得平缓。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4、第二自然段的“蓝蓝”、“白”、要重读;“一望无边”、“有时像”要读得慢;“几朵白云”、“一群白兔”、“几只绵羊”要读得轻快,流露出喜悦心情。
5、第三段的“黄了”、“红了”、“白了”要重读。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6、第四段中三个“有的”,声音要逐步提高,语速加快;“大家”、“多开心”要重音读,读得缓慢。
7、个人练读。
8、指名读。
9、齐读。
二、写字指导
三、作业
1、描红练习。
2、比一比,再组词。
交()兔()家()喊()
郊()晚()逐()城()
3、根据提供的句式说话。
在操场上,小朋友们有的(),有的(),有的()。大家(),多开心呀!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2、《2008,北京》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三册   
主备教师:秦志平    授课时间:2007/9/13    浏览人数:2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十个生字。两条绿线条的七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申奥成功的喜悦。
教学时间:三课时
课前准备:
1、向父母了解一下关于奥运会的知识。
2、会上网的小朋友自己查一些关于奥运会的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这个暑期是非常幸福的,因为我们看到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健儿为国争光、勇于拼搏的风采。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上一次又一次地升起,你看奥运了吗?你对哪场比赛记忆最深刻?你记住了哪个运动员的名字?
2、看来大家真是关注奥运了?那你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举办吗?
3、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感受一下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时在天安门广场庆祝的人们喜悦的心情。板书课题《2008,北京!》
二、初读感知
1、请听:北京人是怎么欢庆申奥成功的!(播放课件中的朗读录音。)
2、小朋友们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要把课文中的生字的字音读准。
此时,教师在黑板上板演下列词语:北京中国   成功 广场 四面八方 人山人海 举着  飞奔 映亮  狂欢 跳跃   此时此刻 汇成 一句话
3、齐读、指名、开火车读词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纠正字音。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再次进行正音。把课文读正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9 08: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