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部教案全集DOC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6:44:00 | 只看该作者

二、交流格言,感知赞美
师:(板书:赞美)说得真好。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来,一个关于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故事。1921年卡耐基付出一百万美元的超高年薪聘请了一位执行长,人们感到非常困惑。当记者采访时,卡耐基意味深长地说:“因为他最会赞美别人,这是他最值钱的本事。”确实,赞美就如同是拂面而来的春风,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碰撞,是需要精心呵护的鲜花。德国诗人歌德就曾有这样一句名言:“最真诚的慷慨就是赞美。”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一些关于赞美的格言。现在,大家就来交流一下,感受赞美的魅力。
生拿出材料进行交流。
三、情境互动,学习赞美
1、师:赞美别人,仿佛用一支火把照亮别人的心田,也照亮了自己的心田。那么,如何对别人进行真诚的、恰如其分地赞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赞美。(在“赞美”前板书“学会”两字)
2、创设情境
师:老师先想和大家一起表演个节目。(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道具:围裙、盘子、可口的菜)谁愿意做我的儿子或女儿?
师:现在,表演开始。如果你回到家,看到劳累的妈妈已经烧好了几盘可口的菜,你会怎么对妈妈说?(教师表演将烧好的菜端上桌,并不停地用袖子拭汗,用手捶背)
先后请三位学生上台表演,演后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教师适时引导:赞美别人时要注意分寸,恰到好处,言语要真诚,不说奉承话。同时,也要伴有真诚的神态举止,这样别人才能接受。除此以外,也应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场合等正确使用赞美语。
3、情境练习一
师: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同学也是值得大家赞美的。课前,老师给每一小组发了我们班上同学的作文本。大家看看,有哪些地方值得赞美的?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赞美他们。(学生讨论、交流)
师:老师现在是一名记者,我想采访一下被赞美的同学。听了同学对你的赞美,有什么感受吗?
4、情境练习二
放本班同学大扫除的录像,看完后选镜头中的一位同学来赞一赞,看看谁最会赞美别人。
四、联系生活,运用赞美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值得我们去赞美。比如,园丁、警察;再比如,陌生人给小孩让座、同学捡起地上的垃圾等等。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象刚才老师表演妈妈一样,把当时的情景再现,在情景中去赞美别人。
生讨论练习后,每一个小组进行交流。
五、全课总结,升华赞美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差不多每一位同学都学着去赞美了别人。现在,我们就来反思一下,在赞美别人的时候,你的心里感觉怎样?(生自由说后师总结)是啊,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纯真的心,能为别人缤纷赞美的情是真诚的情。这样的人,必定拥有快乐的心灵,高尚的人格。请大家记住:授人以玫瑰,手有余香。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12 开天辟地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七册   
主备教师:徐燕    备课时间:2    浏览人数:4
教案内容:
一、教学目标
1.辅导学生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开天辟地并用身体孕育万物的神勇和伟大。
二、内容分析
这是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讲的盘古开天辟地孕育万物的故事。从奶奶讲的故事,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这位远古英雄的神勇和伟大。重点难点:朗读课文,感悟盘古的神勇和伟大。
三、学生分析
喜欢神话,想探究宇宙是怎么形成的,是孩子们的天性。本课的设置就是想通过让孩子们的好奇心,探究这些秘密的同时激发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设计思路
减少繁琐的分析讲解环节,给学生充分探索、发现的机会,使其感受中国古代民间文学的精华,领悟古代劳动人民认识和探索自然奥秘中丰富的想像和无穷的智慧。
五、教具准备
盘古开天辟地的图画或动画课件;本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谈话:佳佳是和我们同龄的小朋友,他平时特别爱提问题,比如天上为什么会有星星?地上为什么会有河流?有一天,她问奶奶,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从哪来的?奶奶就给她讲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神话故事,佳佳都听得人迷了,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吗?
2、出示课题:开天辟地。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生字,对照课后的生字表,把生字读准确)
2、小组合作学习,纠正读音。(读一读生字所在的词语或句子,并悄悄告诉同桌小伙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认读生字。
教师范读,边听边画出“开天辟地”的句子。
4、指导学生从整体理解“开天辟地”的过程。
(1)故事中,天地最早什么样?(板书:大鸡蛋躺巨人)
(2)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出示挂图或播放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板书:开天辟地顶天立地)
5、读最后一自然段,发挥想像力,感悟神话的创作过程。
(1)奶奶最后告诉我们什么?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发挥你的想像力,说一说盘古还创造了宇宙中的哪些事物?
四、小结拓展
故事中,宇宙是因为盘古开天辟地而诞生的,你相信这种说法吗?你还想通过什么办法知道些什么呢?让我们都为揭开宇宙的奥秘而努力探索吧!
附:板书设计:
12开天辟地
大鸡蛋——开天辟地——创造宇宙万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6:45:00 | 只看该作者

躺巨人顶天立地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读了《开天辟地》这个神话故事,了解了古代人民想像的盘古开天辟地、创造宇宙的过程,还认识了许多生字娃娃,这一节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二、巩固识字
1、同桌小伙伴互相认读课后生字。
2、认读生字卡片,试着给生字组词。
三、朗读感悟
1、再读课文,说说盘古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引导学生理解盘古的勇敢、献身精神。)
2、从文章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盘古勇敢、很伟大,愿意牺牲自己,造福人类?找出有关句子多读几次。
3、怎样读才能体现出盘古的勇敢和你对他的敬佩?自己先试一试,然后小组互读互评。(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二、三自然段,适当评价。)
四、讲述故事
1、看图或板书讲《开天辟地》这个故事。试着给同桌小伙伴讲一讲,哪一部分讲不好,还可以再看看书后再讲。
2、各小组推选出代表,开展“故事大王”比赛。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个独体字,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四个上下结构的字。)
2、指导书写。
(1)指导“丈”:强调撇捺要舒展开,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止”,描红,练习。
(2)指导“抓”:强调左窄右宽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停”,描红,练习。
(3)指导“突”:强调上下呼应、结构匀称等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观察“盘”、“蛋”,描红,练习。
六、拓展延伸
1、你还听过或看过其他的神话故事吗?讲给同学们听。
2、把你搜集到宇宙诞生的其他资料讲给小伙伴听。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13普罗米修斯盗火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七册   
主备教师:徐燕    备课时间:3    浏览人数:3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幸福甘愿受罚的英雄形象,能联系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先说后写。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不畏强暴、勇敢盗火的英雄壮举。
2、有感情地复述课文。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理解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不添字漏字,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打个“?”。
2、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学生读词语,指导读好本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
太阳神阿波罗、主神宙斯、奥林匹斯圣山、高加索山、希腊大英雄赫剌克勒斯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意。
小心翼翼、悬崖峭壁、壮举、大发雷霆、触犯、烟火袅袅
3、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相机指导朗读长句。
投影片出示长句:
(1)当太阳神阿波罗驾着太阳车轰隆隆从天空中驶过的时候,普罗米修斯悄悄地将茴香树的枝条插进太阳车的烈焰中,偷取了火种。
(2)宙斯派天神用沉重的铁链把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峭壁上,让他经受烈日暴雨的折磨。
三、根据提示练习分段。
1、提示:无火——盗火——受罚——获救
2、练习分段。
3、每一组读一段课文。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节,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讨论,引导体会“没有——只好——”中包含的无可奈何。
3、理解省略号的意思,练习用“没有——只好——”接下去说省略的内容。
(先让学生想想哪些地方需要火,再练说。)
(没有火来取暖,只好忍受冰天雪地的寒冷;没有火来炼制工具,只好用简陋的石制工具;没有火来驱赶野兽,只好面对猛兽的侵袭……)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生字教学
1、学生看生字表,以自己的方式记忆“盗、偷、迈、触”这四个字。
2、钢笔描红这四个字。
六、作业
1、练读课文。
2、搜集希腊神话故事。
3、练习用“没有——只好——”写话。
(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完成)要求:A:选用文中两句话,自己想一句。
B:选用文中一句话,自己想两句。
C:不用文中句子,完全自己想。
第二课时
一、谈话
读了课文后,你们觉得普罗米修斯是个怎样的人?
(机智勇敢、不畏强暴)
二、精读课文2——6节。
1、自由读课文2——6节,思考:找出表现普罗米修斯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句子。
2、学生讨论,相机指导朗读这些句子。
(朗读时抓住“决心”、“悄悄地”、“小心翼翼”、“经受烈日暴雨的折磨”、“忍受”、“甘愿”等词,体现出他的勇敢。)
板书:普罗米修斯机智勇敢
3、你觉得宙斯是个怎样的神?(指名读第五节)
4、讨论板书:宙斯心狠手辣
5、品读句子,读出宙斯的心狠手辣。
6、出示句子,辨析感悟:
(1)、他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决心为人们盗取天火。
(2)、当他得知是普罗米修斯触犯了天规,便大发雷霆,决定要狠狠惩罚他。
A:指名读句子。
B:提问:“决心”和“决定”的意思相同吗?你能联系课文说说不同之处吗?
C: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决心”不仅说明了普罗米修斯立志要解除人类无火的痛苦,还说明了盗取天火并非简单的事,需要有克服困难和面对天神宙斯严厉惩罚的勇气。
“决定”,对于统管诸神的宙斯而言,惩罚普罗米修斯当然只要作个“决定”就行了。)
D:再读句子,感悟词义。
7、齐读第3——6节,读出两位人物的个性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6:45:00 | 只看该作者

三、展开想象,练习写话。
1、教师引导:人类没有火的时候是怎样的——引读第一节。有了火以后,人类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变——引读第四节。
2、第一和第四节,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
3、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随机指导,练习说一段话。
(教师下水文:普罗米修斯把火带到了人间,人们欣喜若狂。男人们杀猪宰羊,将一头头猪羊串在木棍上放在火堆上烤;妇女们从山中取来了一捆捆树枝,不断往火堆上添柴;小孩们拿着火把,你追我赶,不时凑到火旁闻闻那一股股诱人的香味。大家围着火堆唱啊、跳啊。而那些凶残的野兽看见熊熊大火则望而生畏,只能远远地逃跑了。)
四、读课文第7、8节。
1. 自由读第7、8节,不懂的地方打问号。
2. 学生讨论,解疑。(提供希腊神话中有关赫剌克勒斯的材料。)
3. 你认为赫剌克勒斯是个怎样的人?
(讨论板书:赫剌克勒斯伸张正义)
4.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抓住“不远万里”等词。)
五、生字教学。
1、学生自己看生字表,用自己认为最佳的方式认字,教师指导“啄“字的写法。
2、用钢笔描红。
六、作业。
1、练习写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抄写生词。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课后词语,同桌相互批改。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指导复述课文。
1、创设情景:出示投影片,片上一小弟弟指着火问哥哥:哥哥,火是从哪里来的?哥哥皱着眉头,一手摸着后脑勺。
2、教师提问:你能帮帮大哥哥的忙吗?
3、学生根据问题看课文,练习复述。
4、同桌一人扮弟弟,一人扮哥哥,练习复述。
5、指名上台练习,其他同学作评委。(评价要以表扬鼓励为主)
三、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神话故事。
四、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偷()惩()啄()罚()
愉()征()豚()训()
2、将这则神话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19 普罗米修斯盗火
普罗米修斯机智勇敢
宙斯心狠手辣
赫剌克勒斯伸张正义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14、一路花香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七册   
主备教师:徐燕    备课时间:2    浏览人数:3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故事内容,理解寓意:世上每件东西每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既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其本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寓意,体会借事述理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板书课题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枝吐出了新绿,花儿绽开了苏醒的笑颜,世间充满了勃勃的生机。有这么一条小路,它的一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让踏上小路的人们满怀欣喜地感受到这扑面而来的一路花香。
板书:一路花香
齐读课题
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归纳:这花香是怎么来的?是谁浇灌了这么多鲜花?读了课文你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句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积累想一想,,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检查自学效果:出示生字词,指导正音。
3、你最喜欢哪个自然段?你觉得自己读得最棒或最不行的是哪个自然段?请练读。
4、指名分段读,进行正音和长句的指导。
5、默读课文,刚才的疑问解决了吗?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三、教学生字
1、指名读生字。
2、记住字形。说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3、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
完好无损日复一日不禁骄傲
裂缝渗漏惭愧道歉
挑水工撒下花种花瓶欣赏
2、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一读不同颜色的词语,其它同学观察这些生字有什么特点。
(这些生字每一种颜色分别写了完好的水罐、破损的水罐、挑水工)
3、那你能用这些词语来告诉大家,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自己先练说一下。
指名学生说
评:你讲故事可真是绘声绘色呀!可以评故事大王了。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书上是怎么说这两只水罐的呢?请打开书本,读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抓住“总能”、“满满的”、“只剩下”、“半罐水”指导朗读。
谁来把他们的不同表现通过朗读告诉大家。
真不错,听出来了,(引)一只水罐——,另一只水罐——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引——这样日复一日过去了两年,它们俩为自己的表现起了不同的心理变化。
1、完好的水罐不禁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它会对破损的水罐说些什么呢?这水罐可真是(骄傲自大)啊!
2、那只有裂缝的水罐却感到十分惭愧,能换个词语吗?
评:词汇量真丰富,看来,你平时很注意积累哦!自己看不起自己,老师送它一个词语:(妄自菲薄)。
3、它为什么感到惭愧呢?
4、挑水工又是怎样回答它的呢?这就是他们的对话过程。(出示)
5、要是给他们前面加上语气词的话,可以是什么,同桌合作。(出示填空)请在书上填一填。交流,评价:他们分别用了——,表示了他们说话的神态和心理,好!有不一样的吗?
6、老师也给加上了语气词,出示:惭愧、疑惑、诚恳、笑吟吟
老师读旁白,女生做水罐,男生做挑水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6:45:00 | 只看该作者

  过渡:听了挑水工的话,破水罐怎样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三小节,注意写破水罐心情的词语,读完之后把它们画下来。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交流:一丝快乐、仍然伤心。
2、是什么使它有了“一丝快乐”?
“美好的景象”是一幅怎样的景象?你能用你的语言来描述一下吗?
评价:你描绘得真美呀!老师听了都已经是心花怒放了,水罐才“一丝快乐“,说明了什么?
3、是呀!你看,当它看到自己又漏掉了一半水的时候,——“仍然感到伤心”,于是,它再一次向挑水工道歉。
4、挑水工是怎么对它说的?谁来读?从中你听出了什么?
5、如果是你的话,你会对这只破水罐说什么?
6、课件出示:
(世上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既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其本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做一个有用的人)
7、破水罐听了挑水工的话以后,心情又有了怎样的变化呢?
学生交流后,请学生看插图。体会到后来破水罐明白了道理以后的高兴心情。
四、迁移练习
1、这可真要感谢挑水工了,我们也来学学他,找找课文这三个人物的优点。
(完好水罐:把水满满地运到主人家; 破损水罐:浇灌一路鲜花;挑水工:善于发现并利用两只水罐的优点)
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请你快用你雪亮的小眼睛来发现同学们的优点吧!
3、让我们再读课题,老师愿这“一路花香”带给我们的启示永远留在你、我、他的心中……
板书:                   14一路花香
           完好水罐   骄傲自大
           破损水罐   妄自菲薄
挑水工发现并利用优点(红笔)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习作4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七册   
主备教师:徐燕    备课时间:2007-9-26 13:54:59    浏览人数:2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懂得象声词是表示声音的,写的时候一般都加上引号。
2、学会把生活中听到的声音用象声词写下来。
3、能通过一件事的叙述或一个场景的描写,用上几个象声词。
教学过程:
一、知道象声词及作用
1、出示例文,自由读。
厨房交响曲
你也许听过贝多芬弹奏的钢琴曲,听过中央乐团演奏的世界各国的交响名曲。可你曾注意过你家厨房里发出的各种奇妙的声音呢?我告诉你,只要你细细地去品味,那可也是一首极其美妙的交响曲啊!
当外婆买菜回来走进厨房,美妙的交响曲就奏响了。她首先打开了水龙头,随着水龙头 “哗哗”地流出一股清水,她忙着洗涤着各种蔬菜和鱼肉。外婆把洗好的蔬菜和鱼肉放在案板上开始“工作”,不时发出“嗒嗒嗒”、 “咔嚓、咔嚓”的切菜和剁鱼肉的时快时慢的声音。
一切下锅前的准备工作做完以后,外婆拧开了煤气灶的开关。只听“嗒嗒嗒”几下,电子点火器点燃了煤气灶,接着又“啪”的一声,一簇蓝色的火苗从煤气灶口窜了出来。“轰轰”油烟机也开始工作了。不一会儿,油旺了,外婆马上把刚洗好的菠菜倒进锅里,锅内随即发出“ 口兹——”的一声,接着又发出勺子、锅子碰撞的“当当当”声。转眼间,锅里菠菜熟了,绿油油的,真馋人。“吱悠”外婆手脚麻利地拿出碟子,“嚓嚓嚓”一盘香喷喷的菜新鲜出炉了。嗞这时,另一灶台上的水烧开了,水壶发出了“呜——”的鸣叫声,提醒外婆:水开了,快去灌开水!外婆 “啪”地一声关掉煤气灶,立即灌起了开水。“咕噜咕噜”、 “嗒嗒嗒”、“哒哒哒”、“咔嚓、咔嚓”、“呜——”……此起彼伏,不时互相交杂,时短、时长、时低、时高。这从厨房间发出的各种声音,难道不是一首美妙而动听的交响曲吗?
2、讨论:读了上文,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二、 回想生活中你听到过哪些声音,也能像例子这样表达出来吗?
1、看书上四幅图,说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
2、展开想象,描绘画面,用上象声词,写在草稿本上,
3、小组讨论交流,比赛哪组想得最多,最合理。
4、将用的准确、恰当的象声词板书到黑板上。
三、 指导写作:
1、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事?看到过什么场景?
2、学生思考,交流。
3、动笔写一写,尽量用上这些象声词。
4、指名读,主要由学生评点,老师适当指导。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练习4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七册   
主备教师:徐燕    备课时间:3    浏览人数:2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短文,知道处处留心与学语文的关系。
2、读读背背反映盘古开天辟地经过的成语。
3、学写钢笔字,注意“口”字的变化。
4、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5、学生毛笔字,重点指导单人旁、双人旁。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读短文,知道处处留心与学语文的关系;读背背反映盘古开天辟地经过的成语。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习“处处留心”
1、默读短文。
2、他们在预习课文时,对哪个汉字产生了疑惑?有什么新的发现?
3、指名说说,教师随机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6:45:00 | 只看该作者

(“酉”是象形字,形如古代的酒坛之类的东西,用以代指酒。所以,用“酉”作偏旁的汉字大多与“酒”有关。因此,“醒”原指醉酒珀醒过来,睡醒的“醒”正是借用醒酒的“醒”,是其引申义。)
4、引导学生说说,你在预习课文中的生字时,是不是也产生过类似的疑惑?
5、学生交流、讨论,指名说一说遇到过了类似的字。
二、读读背背
1、指名学生讲一讲《开天辟地》这个神话故事。
2、老师这里有八个成语,精炼地概括了这个故事。(出示成语)
混沌不分昏天黑地大刀阔斧开天辟地
与日俱增顶天立地变化万端改天换地
3、学生自由读。
4、简要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5、学生记诵这些成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写钢笔字,注意“口”字的变化。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
一、指导写好钢笔字
1、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三个字的结构特点和关键组件的书写要求。
2、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作小结:三个字虽然结构不同,但都含有“口”字,三个字由于“口”的位置不同,所以大小也不同。
3、提醒每个字的关键笔画:“吊”是上窄下宽,最后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强调竖中线问题;“啄”左窄右宽,弯钩在竖中线上起笔,回到竖中线时出钩;“若”是上窄下宽,提醒写好拦腰横。
4、学生练习,教师随机指导。
二、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以漫画为话题,谈话揭题
2、审题。指名读,共同讨论题目要求。
3、编故事,讲故事。
(1) 进一步仔细观察漫画,引导学生从动作、神态等方面展开合理想象。
(2) 同桌互相交流所编的故事。
(3) 小组交流并推选代表全班交流。教师及时引导、评价,提高交际效率。
4、漫画交流会。
教师出示“漫画交流会”,请学生上台将以前准备好的漫画在小组内展示,谈谈自己看漫画后的感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要求:
学生毛笔字,重点指导单人旁、双人旁。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回顾基本笔画“撇”和“竖”的书写要领。老师相机演示。
2、读题,审题,明确要求。
3、指导书写单人旁和双人旁。
(1) 教师范写,学生用心观察,尤其是双人旁的两个撇画。
撇:逆锋向右,转锋向右下稍顿蓄势,用力直向左下撇出,形短而势曲。
竖:直接落笔,笔锋向下力行,顿笔向左上收笔,微呈露珠状。
(2) 学生执笔练写,练习运笔方法,教师随机指导。
4、指导书写书上的两个字。
(1) 指导观察分析字体结构特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 教师范写,讲清书写要点:左右之间不要拥挤,也不要彼此分得太开,左部写得窄点,右部写得宽些。
(3) 学生练习,仿写时要提醒学生先看清楚范字,再动笔写。教师随机指导,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对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4) 出示有代表性的作业,师生评议,表扬好的,指出存在问题,进行矫正训练。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15、《说勤奋》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七册   
主备教师:徐燕    备课时间:2    浏览人数:4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4、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板书“勤”字(书写认真),我们从小就应当要认认真真写好中国字,堂堂正正做好中国人。
问:勤的右边为什么是个“力”字?
板书“奋”字,学生齐读“勤奋”一词,并为它找近义词。
师: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谈谈这“勤奋”二字。(板书“说”字,学生读课题)
2、解题:曾经有人对你说过有关“勤奋”的话吗?谁?是怎么说的?(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区分“勤奋”与“勤劳”等近义词,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勤奋”的含义。)
二、初读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迅速把书翻开到《说勤奋》一课,用最快的速度读课文,找一找作者对勤奋的观点是什么?用横线画出来。
指名说。
2、再读课文,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教师随机正音。
4、默读课文,找出不太理解的词语,与同位同学交流讨论。
重点指导理解如下词语:
滚瓜烂熟:记得非常牢固,念得或背得非常流利。
毫不气馁:气馁,失掉勇气和信心。一点也不灰心,充满信心。
名列前茅:指名次排在前面。
勤能补拙:勤奋不懈可以弥补天生的笨拙。
5、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三、指导学生写字:
1、出示生字:
2、认真观察字形,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难记?
3、你会怎样记住这些字?
4、有针对性强调“稍”、“梁”、“末”、“渡”等字的写法。
5、学生动笔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二、指导学生品读课文:
(一)、出示句子: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6:45:00 | 只看该作者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①、理解第一句:生读,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②、理解第二句。师读第一遍(强调“只有”一词):听出什么来了?生齐读。
师读第二遍(强调“一生”一词):听出什么了?生齐读以上两句话。
(二)、学习事例
①、作者就这两句话对你说十遍,你相信吗?说一百遍呢?说一千遍呢?这样说有说服力吗?那要怎么样才有?(让学生自己体会有事例才有说服力。)
作者举了谁的例子?为什么举他们的例子?
②、课文中的两个人成功了吗?读课文,从中找出有关他们成功的句子。
生自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师:他们成功靠什么?(勤奋)划出能体现出他们“勤奋”的句子。
③、学习司马光的例子
出示句子:
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根据时间上的不同,让学生体会:一生勤奋)
教师要抓住“一遍又一遍”、“滚瓜烂熟”、“稍微”、“警枕”等词,让学生体会司马光的勤奋。
指导学生读好这两句话,好好体会司马光的勤奋。(生自由读、齐读)
④、学习童第周的事例
生读相关句子。(引导学生抓住“起早贪黑”一词,体会童第周的勤奋。)
⑤、下面我们来把司马光和童第周的“勤奋”放在一起读读。老师从课文二、三自然段里找出了四个词——
出示词语:
抓紧时间睡觉时天刚亮睡觉前
问:从这几个词里,你有没有发现勤奋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指名说)
小结:(深情地)对于时间,有人说过: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力量;对于时间,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对于时间,老师想说:勤奋的人总觉得时间那么短,懒惰的人总觉得时间那么长。
三、延伸与拓展
1、出示句子: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了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他的学习成绩很差……
2、比较这两句话,看能比出什么来?
3、请看几句名人名言。
出示名言:
成功=1份天才+99份汗水。——发明家爱迪生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数学家华罗庚
(生自由读,说说自己对这些名言的理解)
4、小结:但愿我们每位同学都能通过自己的勤奋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16、李时珍夜宿古寺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七册   
主备教师:徐燕    备课时间:2    浏览人数:3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2、“李时珍夜宿古寺”,读了课题,你有收获吗?知道了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呀?
关于李时珍,你能试着用一句话来介绍介绍吗?
(师根据学生说的情况,简介相关内容:《本草纲目》是一部药学宝典,在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前,医生诊断病情、救治病人并没有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用错药、诊错病的情况时有发生,老百姓深受其害。特别是对一些药物的正确使用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造福老百姓,不畏艰辛,登高山,探陷谷,遍寻百草,甚至亲自试验。)
3、课文写的就是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中的事情。读了课题,你还有什么收获呢?(学生理解课题)
4、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
1、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老师要来看看,谁预习的收获最大!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随机正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默读课文,想一想,李时珍的哪些行动让你感动?指名简要说说。
三、理解词语:
1、你在读书时遇到哪些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2、重点理解:出示词语:
A-察访行囊饥餐渴饮晓行夜宿长年累月
请你读一读(学生个别读)
预习时,你已经理解了哪些词语?说说你理解的方法。
从这几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李时珍的辛苦)
B-破败断垣残壁
这两个词语在课文哪一小节?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朗读第四小节,谈体会)反复读,抓住相关词句体会条件差和不怕苦。
C-金银花胭脂草刀豆子鸡肠草鹅肠草
自由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这些草药有什么作用?找到相关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交流出示:呃逆     涎滑        无涎    读一读词语,并结合句子理解。
生活中,我们常要接触一些重要,你能说出几味来吗?(学生自由交流)
中药是我国宝贵的遗产,课后我们还可以去了解!李时珍为了弄清这些草药的功效,编写《本草纲目》,27年间,日日夜夜奔波着!
四、指导学生写字:
1、认真观察课后生字表,看看哪些字比较难记?该怎么样来记住这些生字?
2、教师重点强调,学生动笔描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6:45:00 | 只看该作者

五、课外作业:
课后搜集有关李时珍的故事,搜集几种中草药的名称与用途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
2、通过上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对李时珍有了初步的印象。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3、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李时珍一起去看看他住的是一座怎样的古寺,他在那样的古寺里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二、品读课文2至4小节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找出描写古寺的词或句子,并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2、生交流,并相应板书:破败
品读句子:
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1)同学们,你们见过断垣残壁吗,怎样的?(倒了一半还剩了一点的墙壁)
你们见过长满青苔的断垣残壁吗?只有哪里才会长青苔?(阴暗潮湿的地方)现在连墙壁上都长满了青苔,可见这古寺——
(2)指读这句话,注意加点的词(到处,长满了,厚厚)
相机点评:①你读出了古寺的残破②你读出了古寺的荒凉③断垣残壁,多么危险!
(3)假如你来到这样的古寺,你愿意住下来吗?
是呀,李时珍怎么会住在这么荒凉破败甚至危险的古寺里的,就不能去别的地方吗?
3、再次快速浏览第2、3小节,想一想李时珍是因为什么而住在古寺了的?
4、学生交流:
(1)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相应板书:一心赶路,齐读,我们还可以将一心换成哪些词?(专心,认真……)“一心赶路”是为了什么?(察访药材)
(2)小结
5、让我们再次捧起书跟随李时珍到湖北西部山区那座破寺里去瞧一瞧吧(生齐读第4小节)
6、面对这样破败的古寺,他一点都没有犹豫,谁再来读一读。
三、品读课文第5至12小节
这一晚李时珍在古寺里做了些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至12自然段,看谁看得仔细找得多,并与同桌交流一下感受。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2、学生交流,师相应板书:生火  烧水    啃干粮       记载草药
3、生活是这样艰苦,李时珍有没有觉得苦,从哪里看出来的?
根据生答,师相应出示: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了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1)李时珍说的“吃点苦”那是怎样的苦?(学生想象说话)
(2)仅仅是一天吗?一月吗?一年吗?是“长年累月”过这样的生活!
(3)指读并相应点评:
4、分角色朗读5-7自然段
5、重点引导学生探究第12小节的细节描写。
(1)在第12小节中的两个地方出现了省略号,它们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2)他又是怎样来分辨“鸡肠草”与“鹅肠草”的?(放在嘴里嚼嚼)同学们,品尝草药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很多植物是有毒的,李时珍作为医生不懂吗?那他为什么还要亲自去品尝草药?
(3)李时珍不仅尝鸡肠草,鹅肠草,还长期吃生姜为的是检验长食生姜是否有损视力,为了证实曼佗罗的药性,他喝下了浸泡曼佗罗花的毒酒。他曾经这样对儿子说:“不通过亲自尝试,怎么能验证药性?你爹冒了一回险,就可以免去许多病人再冒一回险。”
听到这儿,你对李时珍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四、总结全文
1、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此时,瞻仰着他的像,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
五、作业:
1、熟读课文,准备复述。
2、搜集有关中药或中成药的知识,了解它们的药效。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17、维生素C的故事
教材类型:校本课程    所属学科:语文>>第七册   
主备教师:徐燕    备课时间:2    浏览人数:2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一些重点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均衡饮食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认识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简介维生素C。
同学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你们一定了解了许多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资料吧。那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2、导入。
关于维生素C的发现,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回到16世纪,了解维生素被发现的经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理解新词,读通课文。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
(2)指名认读,齐读。
3、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4、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教师随机正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哥伦布是16世纪意在得伟大的航海家,他常常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远航探险,为人类开辟了许多新的航线。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帮助人们发现了维生素C,这是怎么回事?请大家读课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9 07: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