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哪些同学去过天安门广场?你在那儿看到了什么?其他同学想不想去游览一次?
2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游览天安门广场。指名说(学生简介“天安门”)建于明代,名“承天门”,重建于清代,改称“天安门”。
放投影片
板书课题
二、初步感知
1.课文1自读课文,思考天安门广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检查自学效果
领袖宣告纪念碑政府沸腾博物馆雕梁画栋尽收眼底姹紫嫣红曙光晨曦旭日辉煌
3出示长句:
碑身正面是毛泽东主席提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东西两侧,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与巍峨壮丽的人民大会堂,遥遥相对。
自读课文:开火车读生字,及时纠正错误读音
4、指名分段试读课文
齐读课文出示: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划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注意长句子之间的停顿.
学习课文2、3自然段
1、天安门广场到底有哪些雄伟的建筑物呢?默读课文2、3自然段,完成课文练习
2、A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
B介绍毛主席纪念堂
C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
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她雄伟壮丽?
理解:雕梁画栋\汉白玉\华表\蟠龙花纹\格外挺拔
指导朗读,用赞美的语气
默读课文,完成练习
细读课文,做好记号,交流
指名说评说再说
练读课文
1划出建筑物的名称
2找出方位词
3完成练习
说话训练
现在我们全班一起来到天安门广场,哪位小导游愿意向我们介绍?(介绍时,可加入自己找到的资料)四人小组讨论练说指名说
三、了解每个自然段意思,说说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1天安门广场的地理位置
2天安门建筑的相对位置
3天安门的象征意义
4五心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
5节日中的天安门广场更加美丽.
指导
书写注意:栋、博、袖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选词填空
宽广、宽大、宽阔
汽车在()公路上穿梭往来.
()的会议室里,整整齐齐的排列着四百张椅子.
()的田野一望无际.
3造句
壮观
4书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默写生字词
2请一位同学介绍天安门广场的建筑物方位
领袖宣告纪念碑
政府沸腾博物馆
雕梁画栋尽收眼底
姹紫嫣红曙光
晨曦旭日辉煌
二、第二自然段。
1、出示填空:天安门广场位于(),它是()、的城市广场。2、自由读一读口头填空
三、学习第4\6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
2指名读这一自然段,读出庄严、自豪的语气。
3指名读5、6自然段,其他同学你认为天安门美在哪?划出有关句子,自己品味一下。看到国旗缓缓升起是,你心理有什么感想?
看到天安门广场这么美好的景象,这么热闹的场面,同学们你的心理又感到怎样?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四、练习背诵
自由练说-指名说
向往:因为热爱而希望达到或得到。
练习朗读——指名评一评——指名读——齐读——用自豪的语气——练习背诵
1“向往“、”象征“各是什么意思?2为什么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天安门?为什么天安门是中国的象征?(用因为-所以联系说话。)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用”翩翩起舞“”沸腾“造句。
第三课时
一、复习
二、检查
指名读全文
指名读全文
三、讨论第2、3自然段的写法
1.边读书边作记号----用∽∽∽∽划出表示事物的词----用===划出表示方位转换的词.
2.小结这是转换方位的一种,即从一种景物开始逐步承接转换.写一处景物常常运用这种方法.
3.讨论第三自然段的写法
小结:第三小节一广场为中心向四周转换.在描写某处建筑物时运用这种方法条理会更清晰.
出示:
A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
B介绍毛主席纪念堂
C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分层次。
4第3小节以广场为中心向四周转换。在描写某一处景物时,运用哪种方法条理回更清晰呢?
5.自由读第2自然段
自由观察----讨论----指名说----同桌讨论---指名
作业:任选一种转换方法。以《我们的教室》或《花坛》为题说一段话。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徐悲鸿励志学画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七册
主备教师:姜春琳 授课时间:2007/9/14 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结合课文体会词义;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3、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重点:
品读感悟,激发学生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观察图上的骏马,说说有何感受,引出“徐悲鸿”。
2、简介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为近代乡村画家,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家。10多岁到上海,后勤工俭学赴法国学画,师从达仰。经过勤奋刻苦的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成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
3、导入:你想知道徐悲鸿年轻时学画的故事吗?想知道他为什么会画得这么好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述徐悲鸿奋发努力学习绘画的刘课文。
板书课题:徐悲鸿励志学画
4、指导读准“励”字,了解“励志”的意思:奋发志气,把精力集中在某方面。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检查:
①出示课后生字,读准字音。
②区分下列字音:
前鼻音:不知疲倦犯错误
后鼻音:徐悲鸿鞠躬
③读谁下列多音字:
冲着向前冲看重重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