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教学第八题。
“即”字的写法:这个字左右两边差不多长,但结构上不能平头平脚,主要原因在于左边上下分布均等,而右边上紧下松,左右重心很难写在一条水平线上。书写时有意将左半边略提高一点,使其重心上移,这样才能与右边重心吻合。最后一竖为悬针竖,露锋收笔。
“吹”字的写法:一般左短右长的字,左边要写得高一些。左边的“口”形状小,倒梯形,位置写得上一些。
板书设计:
练习4
a) 明确写好导游词的方法;
b) 将搜集来的资料写成导游词;
③将准备好的导游词当众作介绍。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冬夜读书示子聿》。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构建阅读话题。
1、引导学生回忆陆游的诗。
2、引出诗题,介绍作者,理解题目意思。
二、初读全诗,读准读通。
1、学生自读。
2、教师检查,正音。
3、出示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4、指导书写。
你认为其中的哪个字最难写?应注意什么?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5、反复朗读,正确连贯认读。
三、自学全诗,解词释句。
1、分小组讨论。
2、汇报,你弄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重点理解:无遗力、始、终、绝知、躬行
3、同桌互说诗句的意思。
4、集体交流。
5、再读全诗,读出感情。
四、深化理解,领悟诗情。
1、自读诗句,练说诗意。
2、读了这首诗,你想到了什么?
3、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细心领会知与行的关系。
4、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观书有感》。
2、能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语,想象《观书有感》描绘的景象。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观书有感》。
教学难点:
能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语,想象《观书有感》描绘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背诵《冬夜读书示子聿》。
2、 说说诗意。
二、 学习《观书有感》。
1、 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2、 同桌讨论题目意思。
3、 自学全诗,解词释句。
(1)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边读边想,做上记号。
(3)小组交流,解决问题。
4、 集体交流。
(1)指名读,正音。
(2)理解词语:鉴、徘徊、如许、源头活水
(3)点名逐句理解诗意。
(4)看图连说诗意。
(5)再读诗歌,读出感情。
5、 深化理解,领悟诗情。
(1)自读,体会诗歌描绘的景色和说明的道理。
(2)重点理解“为有源头活水来”。
(3)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交流自己的感悟。
板书设计:
16 古诗两首
《观书有感》
鉴、徘徊、如许、源头活水
文献摘录:
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字无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历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他学问广博,治学勤奋,一生中共撰写了50余部著作,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含蓄,具有哲理。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夹竹桃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画面,引导观察: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盆美丽的花,请看,知道它的名字吗?(板书:夹(jiā)竹桃)没错,这美丽的花有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叫“夹竹桃”。请注意这里的“夹”读第一声,让我们齐读。
2、夹竹桃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有没有同学对这个名字感兴趣?请大家结合图来研究研究,说说你的想法。
3、让我们再来仔细观察观察她,看看她是什么样儿的,你觉得她怎样?
4、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对夹竹桃情有独钟,他曾为夹竹桃专门写下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学习的课文。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
(2)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