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兵马俑》评课稿
听了庞老师的一节语文课----《秦兵马俑》,有以下几点体会:
1、课前学生主持的三分钟课外收集知识的汇报坚持的比较好,而且学生收集的名胜古迹资料较多,看的出老师平时对学生课外积累的培养效果较好。
2、导课自然:师先从中国的29处名胜古迹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引出了其中西安的秦后马俑这一学习内容,开门见山的点出要学习的内容,激起了学生想了解秦兵马俑的学习欲望。
3、教师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回忆了一下学习的方法,导出了在自已学习本课中可采用的学习方法,注重方法的指导。
4、比校精彩的一部分,我认为是让学生当一名小导游来介绍秦兵马俑的特点。但此处给学生的时间太少,可以让同桌互相当导游说一说,与可以在小组内先组织再先出代表来在全班表演,效果会比写在小作文本上更好一些。
5、学生的课文朗读特别不熟练,是不是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多读多练,做到提前预习的效果。
6、在学习文中时教师让学生自已阅读学习,感悟文中内容,并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供大家学习,课堂中体现了师生互动的双边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
想法:教师在出示课题后我想如果让学生先说一说平时对秦兵马俑有哪些了解再看文中的介绍我效果也会不错的,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仅供参考。
《秦兵马俑》评课稿
今天听了庞老师的略读课文《秦兵马俑》,感受颇深,下面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几点收获:
1、在授课前,庞老师让学生课下收集有关我国的名胜古迹,让学生能更多地了解我国的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更好地为本课服务,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使教学不单单是为了教教材,更重要的是用好教材。
2、在教学中,庞老师注重了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做到了“授之以渔”的目的,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做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出示了学习目标,并教会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在自己感悟深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批注,做到了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作者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在读书中,在交流中,得到收获。
4、在问题的设计中,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做一名小导游,向老师、同学、游客介绍兵马俑,真正把书面文字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做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进行了社会实践的模拟和训练,起到了“一石三鸟”的目的。
5、教师还利用文中“……”的作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想兵马俑还有哪些神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了口语训练,达到了语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
几点建议:
1、教师ji情在饱满一些,学生的课堂气氛会更好一些,用语言去感染学生,教学效果会更好。
2、“魁梧”的“梧”,读“wú”而不是“wǔ”,是扬声不是上声。
3、在本节课中的几个词语我觉得应该让学生明白它的意思,如“鸟瞰”,“兵马俑”中的“俑”什么意思,“战车千乘”中的“乘”怎么讲,这样学生更能掌握好字词,理解好字词,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听了庞老师的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庞老师教学思路清晰,环节紧凑,教学方法得当,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进步和提高,让我校的语文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这里让我们在听听其他老师的不同意见,借助北京西城研修网这个平台,互相学习。
《秦兵马俑》评课稿
大班额的课堂,课堂组织总是很有序,学生注意力很集中,而且教态沉稳。有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如下:
1、发现了吗,课件首页的第七册你打成了“第九册”了。
2、主持人的语言优美,而且随机性较强,一定是平时训练有素。
3、检查生字注音时有必要注一下音,帮助学生正音,并且加深记忆,也避免老师出险疏漏。
4、用手势汇报读书的遍数,有利于对学生读书速度的培养。
5、学生有读错字音的情况时,应及时指出,还是待学生读完时再指出,有的同学出现错误时,学生急于指出,令该生无法读下去了,是否应考虑学生的自尊心。
6、在读文时批注感受反复布置了3次,最后一次给学生的读书时间稍短了一些(约1分钟),学生不能细读了。
7、课文“……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一句是过渡句,应在学生汇报时,随机渗透一下,让学生认识一下,对学生的习作有利。
8、指导省略号的作用时,有学生理解不准确,能否指导一下理解方法,或让理解准确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另外在这儿老师的拓展想象设计的很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且汇报的同学想象力丰富,语言准确,用词恰当。
9、学生比较会提问,王琪的“近”为什么不用“差不多”就很有价值。
10、板书是在小结时写的,如果在学生汇报读后感受时就板书,不但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学生在做小导游时也可借助板书。
11、理解规模宏大时可以问学生这是作者在什么角度看的,借机可以理解吧“鸟瞰”一词。
总之,本节课中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而且阅读课的教学思路明晰,比较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