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真诚天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论文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3-30 16:3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论文

创设生动有趣情境,引导积极主动参与
副标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436 更新时间:2005-5-16


思考问题
如何结合一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情境,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如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美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的兴趣?
背景介绍
    本节课的《找规律》是人教实验版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找简单的图形规律的内容。本课时找的都是一些直观事物和图形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一年级的小学生的注意力是无法持久于同一件事情的。新课标强调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开联欢会是学生所熟悉的并且感兴趣的活动,在这一个活动中我们便用“母亲节”快到了,小朋友给亲爱的妈妈开了一个联欢会为主线,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生动有趣的乐于参与的情境。教师在自己的服装和发型上也花了一些心思:辫子上有规律的缠上彩色的皮筋,在衣服的领口用一些贴纸贴上有规律的图案。并制作了精美地多媒体课件。
案例描述
创设情境,导入规律。
1、新课开始,师:你们爱妈妈吗?
生齐答:爱。
师紧接着就问:“母亲节要到了,你们希望妈妈怎样呢?你们准备为妈妈做些什么呢?”
生1:妈妈幸福。
生2:让妈妈快乐。
生4:做卡片送给妈妈。
……
师抓住机会及时导入主题,“有几个小朋友想给妈妈开一场联欢会,他们布置好了会场,你们想去看看吗?”
(课的伊始,创设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融于丰富、有趣的活动之中,激发孩子的探索意识。并在活动培养孩子热爱妈妈的感情。)
2、课件出示课本上的会场的主题图。漂亮的画面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
师引导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睁大眼睛,仔细观察屏幕,有的说看见了花,有的说看见了小旗,有的说看见了灯笼……
师便问:“它们是乱七八糟摆放的吗?”
生:不是。
师:那它们是怎样摆放的呢?
有的孩子便开始说了起来。
师小结导入“象小旗这样,一个黄色一个红色再一个黄色一个红色有顺序的摆放,就是有规律的”出示“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把这些规律找出来”出示“找”使课题完整。
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他们的会场布置完了吗?
生:没有。
师:那我们来帮他们布置完,好吗
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好”
师:那我们该怎样布置下去呢?课件出示按一面红旗一面黄旗摆放的规律,请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看看怎样布置,下一面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小旗?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找出了小旗、花的规律。多媒体根据孩子的回答一个一个的闪烁。
2、师:我们已经知道怎样帮他们布置了,那我们就把会场布置完吧!孩子们根据找出的规律兴高采烈把未布置完的会场一起布置完整。多媒体根据孩子的回答,一一把没布置完的按规律出示。
(自己找出规律,替小朋友布置会场,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现在面前,使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3、师:会场已经布置完了,小朋友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出来准备表演了。看他们来了。
多媒体出示一排男孩和女孩交错排列的队伍。
师:他们的队伍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呢?下一个是男孩还是女孩呢?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你的同桌。
孩子们思考以后,小声地进行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你是怎样发现的呢?
生:他们是按照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一个女孩这样的规律排列的。
生:如果从右向左看就是按照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一个男孩这样的规律来排列的。孩子们鼓掌表扬。
动手操作,巩固规律
师:你们想参加PARTY吗?
生:想。
师:好,不过得拿入场券才可以参加,你只要按站入场券上的要求涂对了,你就能顺利地参加了。请小朋友们拿出入场券按规律涂色(88页的做一做)。孩子们认真地用彩色笔按规律涂色,组长检验入场券。
四、动手制作,运用规律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都涂对了入场券,现在就欢迎你们参加PARTY!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做漂亮头饰的三角形、圆形等物品,小朋友们可以用我们刚才学会的知识,把这些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律摆放在彩色卡纸做的纸条上,做成漂亮的头饰戴在头上,来参加我们的PARTY,好吗?比一比,谁的头饰最精美?”(小朋友兴致勃勃地动手贴起来,不一会就有的小朋友把做好的头饰戴在了头上。请戴好头饰的小朋友到前面来。)
(用做自己喜爱的头饰方式,发动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图形创造一条规律,给学生一个运用新知,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师:(指着一个孩子的头饰)老师想用你的作品给大家提个问题,好吗?按照他的头饰上的图案,下一个应该是什么图形呢?
师:谁能象老师这样提出两个不同的问题呢?
生:小朋友,你们能猜出我摆的规律吗?如果从右往左看,下一个图形学具是什么?如果从左往右看,下一个图形又是什么呢?(孩子自己动脑筋思考回答。)
师:还有谁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呢?都想说啊!那就请四人小组的同学互相猜一猜,说一说。
五、联系生活,发现规律。
1、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能用学习的知识来打扮自己。那么在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规律,你能说出生活中有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吗?
   生1:我身上衣服的花纹是有规律的。
   生2:我家地板上瓷砖的花纹是有规律的。
   生3:马路上的斑马线也是有规律的。
   生4:老师……老师辫子上的皮筋的颜色是有规律的。
   师:哎呀,你观察得可真仔细,小朋友们表扬他!如果老师想请你给我扎辫子,下一根皮筋用什么颜色呢?
   生5:还有老师领口上贴的图案上一个苹果两个红旗一个苹果两个红旗,也是有规律排列的!(掌声鼓励)
六、课间休息,欣赏规律。
在我们的生活中,在一些建筑上,在一些物品上都会有有规律排列的图案。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去欣赏。伴着优美的钢琴曲,多媒体播放一些有规律排列的建筑和图案。孩子们静静地欣赏着,不停地发出惊叹声。
(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感知我们身边有很多事物是有规律的,有规律的事物是很美的。)
七、师生表演,拓展规律。
师:有规律排列的东西多美啊!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能找到规律还能创造规律,真是小小发明家,表扬表扬自己。(连续表扬三次)
师:哎,你们发现了吗?刚才我们表扬自己的掌声有没有规律?
生:有,是按照慢慢快快快的规律拍手的。
师:那也就是说规律我们也可以用声音或者动作表演出来喽?你们想不想来演一演?
生:想。
师:好,就请你们先想一想演什么规律,怎样演?也可以和你的同桌,你的好朋友同一个小组的同学一起表演,也可以请来听课的爸爸妈妈或者听课的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表演。
孩子们立刻活跃起来,有的找自己的好朋友,有的请听课的老师,有的请家长。找到合作的伙伴以后,便兴高采烈地商量起来。
生1和叶老师:我们表演的是                      ……的规律。
拍手、跺脚,拍手、跺脚,拍手、跺脚……(生鼓掌)
生2:我想让小朋友们来猜一猜我表演的是什么规律?
拍一下桌子、拍两下手,拍一下桌子、拍两下手……(鼓掌)
生3和家长:我们想请小朋友们先看我们表演,然后和我们一起表演规律。喵喵汪汪、喵喵汪汪、喵喵汪汪……小朋友们发现规律后一起表演。
……
(掌声不断响起。)
(孩子们在师生、生生互动的表演中不仅拓展了新知,巩固了新知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自评互评,总结规律。
师:我们的联欢会就要结束了,你觉得你表现的怎么样呢?你觉得谁表现得最好呢?为什么呢?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1:我觉得我表现得很好,我动脑筋了。
生2:我觉得刘文哲表现得很好,他回答问题很积极,表演得也好。
生3;我觉得我有很多的收获,知道了什么是规律,还知道生活中有很多有规律的东西,我还学会表演规律呢。
生4:我很喜欢这节课,我觉得数学课很好玩。
……
(在孩子们自评、互评中,不仅能够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渗透了“关爱他人、帮助同学”的思想教育,使评价成为一种优质的教学资源。)
八、延伸活动,创造规律。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没有装饰完的画,小朋友们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创造出有规律的图案把画装饰完,在母亲节送给妈妈吗?生:能!
案例反思
一节课下来,孩子们意犹未尽,而我也觉得上得很轻松。反思整个过程,我确认这个设计方案是符合新的课改理念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都是以一个“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只起到一个主导的作用,而把“舞台”留给了孩子们。孩子们的热情都十分高涨,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活动,并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动眼”、“动口”充分地展现自己,成为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孩子们在活动中能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实现了新课程的学习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3-30 16: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育论文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还是为学生 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这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 题,是要“应试教育”还是要素质教育的大问题。一般地说,数学教科书中的例题是学习的范例,学生要通过 例题的学习,了解例题所代表的一类知识的规律和理解方法。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学生学会了书本上的例题就 可以自然而然地解决与之相似的问题。要能举一反三,就还需要学生有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甚至要经过若干 次错误与不完善的思考,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这更需要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要 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 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发展水平,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反映出学 生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水平。学生学习时说出自己的方法,表面上看课堂教学缺乏统一性,但教师从学生的不同 回答中可以了解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哪些学生处于较高的理解层面,哪些学生理解得还不够深入或不够准确, 并从中调整了一步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恰当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 养成一种善于思考、勇于提出自己想法的习惯,这对学生学习新内容、研究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相反地,在 教学中,教师如果不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只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说出正确 的解题方法,虽然这样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惰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 学中要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努力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 认识所学的知识、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智力水平也不断提高。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 、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 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思考、 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 ——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讲,而对于在预习中已弄懂的内容可通过听讲来 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讲解之间的差距、看问题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种好些;课后复习——学 生可先合上书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课堂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自己归纳出几个“条条”来。同时,教师 还应加强对书本例题的剖析和推敲,因为课堂内老师讲的例题尽管数量不多,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要研 究每个例题所反映出的原理,分析解剖每个例题的关键所在,思考这类例题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提问,把已知 条件和求解目标稍作变化又有什么结果,解题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又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识,这类题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求解,等等。   
    数学教学的关键不在改变数学知识本身,而是要改变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要有先进的思想意识,要不断 地将教学内容结构化,不断地将结构化的知识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学生只有掌握了数学的基本原理、基 本概念、基本结构,才会做到以一贯十,触类旁通。   
    当然,如果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能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充分的帮助,那么每一个学生都能 学会并达到正常的学习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数学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努力创造条件 ,弥补缺陷,转变学生的状况,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数学,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 学中,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增加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每个学 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5-3-23 10:38:58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5-3-25 10:44:35 | 只看该作者
让孩子自己准备学具,自己动手,教师做得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02: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