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上下全册物理教案下载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21:21:00 | 只看该作者

这里意在使学生加深了解有用功、额外功的概念。实际使用机械时,人们总是希望额外功少些。杠杆、起重机、电梯等所有机械都有一些是有用功,一些是额外功。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额外功。
机械效率
为了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引入机械效率这一概念,懂得机械效率的意义,在讲述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后,应强调指出,使用机械做功,为了工作需要以及不可避免地存在摩擦等原因,额外功是不可避免的。例如用水桶从井里提水,目的是把水提上来,所以提水的功是有用功,提桶的功是额外功,而为了把水提上来,水桶是不可缺少的。额外功是我们不需要的,它白白浪费能量,因此应尽量减小它。使用不同的机械来提起物体,我们希望做的额外功越少越好,或者说,有用功与总功越接近越好。不同机器这方面的差别,通常用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百分比来表示,叫做机械效率,给出机械效率的公式。一台机器所做的有用功与总功越接近,这台机器的机械效率就越高。
课本列举了一个计算机械效率的例题,意在练习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使学生加深认识有用功和总功的概念。
最后指出,提高机械效率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可以减少能耗,降低生产成本,应对这个问题重视。还可以让学生议议:除了用机械做功有个效率问题外,干别的事情有没有效率问题,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对效率问题有个初步观念。
探究 斜面的机械效率
这个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通过探究加深对机械效率的理解,摩擦是影响机械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利用斜面也可以省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独立完成探究过程。同时还可用粗糙程度不同的斜面,进一步探究摩擦对机械效率的影响。
动手动脑学物理
1.有用功是14400J,总功是24000J,机械效率是60%,起重机提升装货物用的容器所做的功、各部件之间的摩擦做功等都是额外功。
2.略。
3.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办法是:改进机械的结构,例如提水时用容积较大而重量较轻的水桶等;按规程进行保养、合理使用以减小摩擦。
四.课时建议
本章共分四节,建议7课时。
第一节  动能和势能      2课时
第二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1课时
第三节  功和功率        2课时
第四节  机械效率        1课时
复习和总结                1课时
三.各节的目标和建议:
§14.1   动能和势能
【设计理念】
本节教案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写的《探索物理》第十四章第一节,以动能和影响动能的因素为线索,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把势能作为学生课后学习探究的内容,把课堂教学和课后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教学采用集体思考、讨论的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课堂教学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教师只是课堂活动的组织着和参与者,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
2.  知道动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
2.  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计划和实验方案
3.  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2.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
教具和媒体        多媒体、学具盒、两个小钢球、火柴盒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学生看一则新闻:《一铁路职工“中弹”昏倒》。(多媒体播放课件)
师:为什么小小的馒头能把人砸伤?学完这节课大家自然会明白。
(说明:从生活到物理,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
(一)能的定义和单位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形式的能量?看谁知道的最多。
生:光能、电能、热能、声能、太阳能、风能……
师:同学们知道的能量可真不少。下面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四个情景。(多媒体播放课件:流水推动水磨转动,风推帆船、吹动风车,子弹击穿木块,汽车撞击木块。)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流水、风、子弹、汽车是否具有能量?
生:回答。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讨论后回答:它们都是运动的。
师:根据它们的特点,大家认为这种形式的能应该怎样命名?
生:讨论后回答:应该叫动能。
师:好,就叫它动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动能。(板书课题:动能)
师:同学们能否试着给动能下一个定义?
生:讨论并给出定义。
师:(板书:1.动能的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除了刚才的四个物体,大家还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动能?请讨论回答。
生:讨论并举例。如奔驰的骏马、飞行的小鸟、游动的鱼、地球、月亮……
(说明:此处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师:指出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并指出动能的单位。(板书:2.动能的单位:焦耳。)
(二)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21:21:00 | 只看该作者

师:请同学们看第90页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动能,由此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说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
生:讨论并提出问题。
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师与生:共同讨论确定研究课题: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例猜想一下,动能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讨论猜想。
师:哪个小组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生:讨论回答。
师:综合不同学生的猜想,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的各种猜想:
1.与速度有关
2.与质量有关
3.与速度和质量都有关
(说明:学生的猜想各种各样,有的甚至偏离主题,教师切不可简单地加以否定,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可引导学生进行反驳并通过有选择的板书保留有价值的猜想。)
师:究竟哪种猜想正确呢?请同学们设计实验证明一下。
生:讨论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师:巡回指导并参与讨论。
师:哪个小组愿意起来交流一下你们设计的方案和结论?
生:部分组到前面展示自己的方案并说明得到的结论,其他组指出实验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使实验方案更加完善。
(说明: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对于认为动能大小只与质量或速度有关的组,学生实验时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1.在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关系时为什么要用同一个铁球?
2.在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时为什么要让大小不同的铁球从同一高度滚下?
此处体现的是控制变量法,可使这些组的同学意识到自己的观点是片面的,进而使他们的观点得到完善。)
师:实验证明哪一种猜想正确?
生:回答。
师:由实验你得到了怎样的结论?
生:集体讨论得出结论。
师:评价后板书:(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和速度。在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在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说明:此处学生的思维会聚。)
师:这两个因素哪一个对动能影响更大?请同学们讨论并举例说明。
生:讨论并举例。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刚得到的结论解决几个问题:
1.同学们能否用刚刚学过的知识解释小小的馒头为什么会伤人?这则新闻对你的日常行为习惯有什么启示?
2.交通部门为什么要对车辆进行限速?为什么同一路段不同车辆限速不同?
(说明:多媒体显示。此处体现从物理到生活。)
生:讨论并做出回答。
三、课堂小结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这节课对你的日常行为习惯有哪些启示?
生:讨论总结。
四、布置作业
1.写出探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报告。
2.课本P91.5.
3.课后自学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并探究影响它们大小的因素。
【板书设计】
动 能
1.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  单位:焦耳。
3.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和速度
教学后记:


§14.4   机械效率
【设计理念】
  本节课首先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在此基础上理解机械效率,并通过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加深机械效率的学习,让学生对效率问题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有个初步的概念,使学生把物理学习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具有于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效率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  理解机械效率,会计算机械效率
        过程与方法        1.根据生活事例认识物理知识,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3.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器件的物理原理,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初中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理解机构效率
2.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教学难点        理解机械效率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
教具和媒体        长木板、木块、弹簧秤、刻度尺、细线、棉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小明家最近买了一处新楼房,一单元二楼。想把洗手间、厨房装修一下,需把沙子运到二楼。请同学们根据需要,选择器械帮助小明家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选的办法最好?
生:小组讨论后自由回答
(把沙子装入桶中,用动滑轮把沙子拉到楼上;在地面与楼面之间搭上木板,将沙子装入袋子沿着木板推到楼上……)
二、进行新课
师:假如用动滑轮提升沙子,请同学们观着提沙子的过程(媒体显示)。
生:观察思考。
师:对谁做的功是我们需要的?
生:对沙子做的功。
师:(板书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
哪部分功是我们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
生:提桶所做的功,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功。
师:(板书额外功:工作时,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
一共做的功等于什么?
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师:(板书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假如用斜面推沙子(媒体显示),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各是多少?





生:(计算回答)
师:假如我们用下面三种方法搬运沙子(媒体显示),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生:讨论回答。(第三种方法最好,因为第三种方法做的额外功最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21:21:00 | 只看该作者

师:工作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板书机械效率: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表示机械效率;W有表示有用功;W总表示总功。那么,机械效率应该怎样表示?
生:
师:根据公式计算,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生:计算回答。
师:观察计算结果,对“机械效率”,你能发现什么?
生:讨论回答。(机械效率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任何斜面的机械效率都一样吗?请同学们再来观察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媒体显示)。



生:观察思考。
师:下面我们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板书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通过观察上面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出问题。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什么关系?……)
师:请同学们猜想上面提出的问题。
生:做出猜想。
(在斜面高一定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在斜面的长、高一定时,斜面越光滑,机械效率越大。)
师:请同学们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猜想,每一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出实验的方案。
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的方案。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选择桌面上的器材进行实验。
生:小组实验,同时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师: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小组回答。
师:回想实验的过程,影响实验的误差是什么?
生:讨论回答。
三、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思考回答。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机械效率:定义、公式、计算;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四、动动脑
师:根据生活中你使用的机械,想想:怎样提高机械效率?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生:讨论回答。
五、布置作业
设计实验,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板书设计】
四.机械效率
1.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额外功: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
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
2.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之比公式          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
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提出问题
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评估
教学后记:


《第十五章、热和能》单元教学计划
课程标准的要求
1、        知识技能
(1)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初步认识物体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
(3)了解内能的含义,能简单表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4)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5)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能说出典型的事例;
(6)知道水的比热容较大,会解释生活中、自然界与比热容有关的一些现象;
(7)了解比热容的意义,知道比热容的单位,认识到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之一;
(8)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2、过程方法
(1)观察有关扩散现象的演示,对现象做出解释,会解释简单的热现象;
(2)通过与机械能的对比,知道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一种能量;
(3)讨论改变物体内能的各种方法,观察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现象;
(4)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的差异,讨论比热容与人类生活联系的实例;
(5)通过相关习题的研究与分析,掌握Q吸 = cm(t – t0)和Q放 = cm(t0 – t)。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中的热现象,乐于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对生生活中的现象做出解释。对宏观现象的微观机理有探究的兴趣;
(2)关心生活中的各种内能现象,具有了解物质的宏观热现象跟其微观运动关系的兴趣和热情;
(3)关心生活中的各种内能现象,关注热传递现象跟人类社会的联系 ;
(4)关心自然界和生活中与比热容有关的现象,通过对热污染知识的学习, 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单元重点、难点
1、重点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2)内能的概念,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3)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热量的概念引出;
(4)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利用比热容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现象。
2、        难点
(1)能识别扩散现象,理解分子间斥力与引力的关系;
(2)理解内能的定义,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3)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热量的概念引出;
(4)掌握热量公式中的每个字母的含义,会利用热量公式进行计算。
课时安排
本章共分六节,建议10课时。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1课时
第二节 内能  热传送改变内能1课时
第三节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1课时
第四节 比热容1课时
第五节 热机1课时
第六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1课时
复习和总结 4课时


























西平初中九年级物理《§15.1 分子热运动》课时教案
                                                 第(  )周
上课日期         月   日        课  时             1        授课累计        节
课    题        §15.1 分子热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初步认识物体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
        过程方法        观察有关扩散现象的演示,对现象做出解释,会解释简单的热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21:21:00 | 只看该作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生活中的热现象,乐于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对生生活中的现象做出解释。对宏观现象的微观机理有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识别扩散现象,理解分子间斥力与引力的关系
课堂类型        新授课        教学用具:滑轮组、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绳
教学方法        探究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案使用情况        授 课 时 间         授课班级        缺席人数        听课人        作业题数
        月 日周  第  节                               
        月 日周  第  节                               
        月 日周  第  节                               
        教        学        过        程        教学互动及
时间分配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复习提问
(1)        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2)        我们能否直接用眼睛看到分子的运动/
2.情景展现
以前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热现象,但我们只了解现象的外表,这些现象的饿本质到底是什么?(可用蒸发为例进行说明)
二、进行新课
1.分子和分子的运动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它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m,因此,在一个物体中,分子的数目是巨大的。0℃,一标准大气压下,1cm3的空气中大约有2.7×1019个分子,如果每秒可以数数到100亿,那么,把这些分子数完需要80年的时间。        4min
                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教师启发
                35min
                教师讲解
教      学      内      容        教学互动及
时间分配
(2)扩散现象 (diffusion)

                                                         
如图1所示,打开一盒香皂,
很快就会闻到香味,这是为什么?
是什么跑到了我们的鼻子里了?                      图1
师:一些带有香味的分子,从香皂中挥发出来,进入空气,向各个方向散步开来,当它们到达你的鼻子里,你就会闻到香味。图2









                             开始时        10日后         20日后      30日后
           图2                                      图3
(1)        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如图2所示。抽掉玻璃板后,让学生观察有什么变化发生?
(2)        如图3所示,将CuSO4溶液注入清水中,放置30天后。观察现象。
① 扩散: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 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③ 结论: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有间隙。
④ 扩散现象的实例
  ⅰ:擦香水时,周围的人都能闻到;ⅱ:花开时,花香满园;
ⅲ:长时期放煤的墙角变黑;      ⅳ:糖放在水中,水变甜了        教师演示

学生观察
        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教师演示





学生观察





       


教师讲解

学生理解



        教师提问
学生举例

教      学      内      容
教学互动及
时间分配
师:对同样一个扩散实验,能否改变一个条件,从而改变扩散进行的快慢呢?



如图4所示,将一滴红墨水分别滴入热水和冷水
中,观察扩散快慢的情况。
分析:在实验中热水温度高,扩散进行的快,说明
温度高时,分子运动得快。冷水温度低,扩
散进行的慢,说明温度低时分子运动的慢。
(3)热运动 (thermal movement)                         图4
由于分之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4)分子间的作用力
师:铅块是由铅分子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那么为什么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
在一起呢?

如图5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
         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       图5
         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①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如图6所示。
② 引力和斥力之间的关系                               图6
      F引 = F斥 :
      斥力起主要作用:
      引力起主要作用:
      作用力微小,可以忽略:
③ 引力和斥力的变化过程
   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在变化过程中,始终是斥力变化得快。        教师提问
学生思考
        教师演示

学生观察
        教师讲解
        教师演示

学生观察
        教师讲解



学生思考
教      学      内      容          教学互动及时间分配


   如图7所示,用细线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
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
接触水面,然后稍梢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
计的读数有什么变化?解释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


                                                        图7

小节:                                                   教师演示


学生观察
思考与理解
        1min
        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布置:动手动脑学物理 1、2、3
板书设计:  
§15.1 分子热运动

一、扩散现象                        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不同物体在相互接触时,彼此      3、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进入对方的现象                三、热运动
二、分子动理论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教学回顾        教学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21:21:00 | 只看该作者

学生及作业反馈:
        补充资料:


注                辅导时间        辅导班级        辅导人数
                月   日          年   班       
                月   日         年   班       
                月   日         年   班       














西平初中九年级物理《§15.2 内能(1)》课时教案
                                                    第(  )周
上课日期         月   日        课  时             1        授课累计        节
课    题        §15.2 内能(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内能的含义,能简单表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过程方法        通过与机械能的对比,知道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一种能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生活中的各种内能现象,具有了解物质的宏观热现象跟其微观运动关系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        内能的概念,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        理解内能的定义,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课堂类型        新授课        教学用具:
教学方法        探究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案使用情况        授 课 时 间         授课班级        缺席人数        听课人        作业题数
        月 日周  第  节                               
        月 日周  第  节                               
        月 日周  第  节                               
        教        学        过        程        教学互动及
时间分配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装着开水的暖瓶有时会把瓶盖弹起来,这是什么能量把瓶盖推动的?
    (学生讨论,交流彼此的观点)
师:暖瓶没有动,所以不是机械能;暖瓶也没有接电源,所以也不是电能,那么这一能量来自哪里呢?
二、进行新课
1.内能 (internal energy)
师;如图1所示运动的饿足球具有动能,那么运动的分子是否也有动能呢?
[学生甲] 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称为分子动能。





  
               图1                                图2        3min
                教师提问
学生讨论,交流彼此的观点
                25min
                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教      学      内      容        教学互动及
时间分配
师:如图2所示,弹簧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具有势能,那么,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之间是否也具有势能呢?
[学生乙] 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间也有势能,称为分子势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2)注意:
①        内能指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能量,单独某个分子的动能或势能不能称为物体的内能。
②         内能是由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共同决定。


  如图3所示,铁水和
冰块的温度虽然不同,

但它们都具有内能。                         图3
(3)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师:一个物体的动能和势能跟什么因素有关?那么,物体的内能有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如图4所示,将两只完全相同的灯泡,
一只通电,另一只不通电。让学生分析
两个灯丝内能大小不同的原因。                         图4
分析: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分子动能越大,内能越大。
(1)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
[说明] 物体内能增大时,其温度不一定升高。
(2)物体的质量:它反映物体内部分子数量的多少。
(3)物体的体积:它反映了分子间平均距离大小,影响分子的势能的大小。
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师: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        教师提问


讲解
        教师演示

学生观察

交流与讨论
        教师演示
        教师讲解


学生思考
教      学      内      容
教学互动及
时间分配
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在一定条件下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内   能        机 械 能
表现        微观粒子的能量        宏观物体的能量
影响因素        温度,物态        物体速度,位置
其他        物体的机械能可能是零,但物体的内能一定不为零。机械能与内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4.内能的单位:焦耳    J
5.利用内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炒菜时,将盐放入锅中,菜立刻便会变咸,而腌菜时,将盐放在缸中,很长时间菜才会咸,这是为什么?
三、课堂练习
1.请你根据图5所展现的情景,提出
一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并针对所提
出的问题给以简答:                                  图5
    例如:问题:他为什么看不清热锅中的食物?
    简答: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眼镜片液化,使镜片上蒙上一层小水珠.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________和________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越_______,物体的内能越_____.
3. 无论是冰冷的冰块,还是炽热的铁水,尽管它们温度相差很大,但它们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运动,因而都具有________,也就是说________具有内能.
4. 下列有关物体内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0℃的物体内能为零
B.温度低的物体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
C.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
D.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随着增大.        教师讲解
        10min
        学生练习




教师指导与帮助,发现问题
教      学      内      容          教学互动及时间分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21:22:00 | 只看该作者

5.2003年10月15日,“长征2号”火箭将我国第一颗载人飞船“神舟5号”成功发射到太空.飞船在绕地球飞行近22小时后,载人返回舱脱离飞船成功返回地球安全着陆.返回舱在穿越地球大气层疾速下降的过程中与空气剧烈摩擦,其表面温度急剧升高,这时,返回舱的  (    )
    A.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内能增加
    B.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C.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
    D.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内能不变                                                        
小节:                                                   学生练习
        2min
        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布置:动手动脑学物理 1、2
板书设计:  
§15.2 内能

一、内能                           二、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         1.温度      2.质量    3.体积
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        三、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能的总和                  四、内能的单位
         2.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焦耳   J
教学回顾        教学内容:
        学生及作业反馈:
        补充资料:


注                辅导时间        辅导班级        辅导人数
                月   日          年   班       
                月   日         年   班       
                月   日         年   班       




西平初中九年级物理《§15.2 内能(2)》课时教案
                                                      第(  )周
上课日期        月   日        课  时             1        授课累计        节
课    题        §15.2 内能(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能说出典型的事例。
                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能说出典型的事例。
        过程方法        讨论改变物体内能的各种方法,观察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生活中的各种内能现象,关注热传递现象跟人类社会的联系 。
教学重点        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热量的概念引出
教学难点        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关系,探究实验的过程
课堂类型        新授课        教学用具: 压缩空气引火器、广口瓶、烧杯、热水、打气筒
教学方法        探究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案使用情况        授 课 时 间         授课班级        缺席人数        听课人        作业题数
        月 日周  第  节                               
        月 日周  第  节                               
        月 日周  第  节                               
        教        学        过        程        教学互动及
时间分配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如图1所示,教师
启发学生“搓手”和
“玩滑梯”时的感觉,
物体的内能是否改变?
                                                 图1
(1)        找来一根铁丝,让学生尽量想办法让它的温度升高。
(2)        让学生用钢笔帽在桌布上来回摩擦,感觉笔帽温度的变化。
师:以上实验或现象说明物体内能是可以改变的,有多种方法来办到。
二、进行新课
1.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师:冬天用热水袋取暖时,人感觉暖和了,而热水袋会渐渐凉下来;将热水瓶放入冷水中,瓶中的水变凉,而冷水变热,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热传递现象。        3min
                教师启发
学生动手动脑
                学生探究
                25min
                教师讲解
教      学      内      容        教学互动及
时间分配
         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
水中,图2容器中的水温约
为20℃,热奶约为90℃,经
过一段时间,再测量一下容器中水的温度
和奶瓶中热奶的温度均为40℃。试在坐                 图2
标系中分别画出容器中水的温度和奶瓶中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
  分析:在热传递过程中,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
(1)        实质: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2)        热量 (quantity of heat)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
(3)        说明:
①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②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物体内能改变越大;③ 两个物体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
2.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如图3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
         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现象。
分析: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达到棉花的着火点而使棉花燃烧。                        图3
对物体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
  ① 给自行车胎打气时,打气筒会变热;
② 用铁锤敲打铁钉,钉子会变热;
③ 划火柴时,火柴头在皮上一划就燃烧了
④ 陨石坠入大气层,迅速降落时,与空气摩擦而燃烧形成流行。
(2)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少
        
        如图4所示,广口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观察瓶内的变化。        教师演示
学生观察
学生动手绘制图象
        教师讲解

学生思考
        教师演示
学生观察
        教师讲解
        学生互相交流
举例说明
教      学      内      容
教学互动及
时间分配
分析:瓶内空气推动活塞做功时,内能减少,
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
形成水雾。
物体对外做功的例子:
①        刚刚打开的啤酒瓶,瓶口会冒“白雾”;
②        给自行车胎放气时,气门心处温度降低;
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21:22:00 | 只看该作者

用塞子塞紧保温瓶,常发生“蹦塞”现象,          图4
同时会看到瓶口上方有“白气”。
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做功        热传递
内能增加        克服摩擦做功;使物体形变做功;电流使导体发热        物体吸收热量
内能减少        气体膨胀做功        物体放出热量
区    别        其他形式能与内能相互转化        物质间内能的转移
联    系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三、课堂训练
1. 观察图5分析,说明图中所展现
的物体升温分别用了哪种方法?
2. 热传递实质上就是_________
从_________物体传到_________物
体或从同一物体的_________部分传
到_________部分的过程。                           图5
3.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_________的多少叫做热量,物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越_________,它的内能改变越_________。
4. 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使火柴燃烧,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改变火柴的_________,前者是利用_________的方法,后者是利用_________的方法。
5. 冬天人们常用两手搓擦取暖,这表明通过_________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用热水袋也能给手取暖,这表明通过_________方式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6. 下面事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
A、火药的燃气把子弹从枪膛中射出      B、电流通过白炽灯泡发光
C、古人用钻木的方法取火              D、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        教师演示
学生观察
        学生举例
讨论、交流
        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交流
        8min
        学生练习







教师指导
教      学      内      容          教学互动及时间分配
7. 以下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和平”号空间站退役后坠入大气层与空气摩擦生热
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人体暖和
C、冬天手冷时,两手互相搓搓就暖和了
D、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8. 下面列举的现象中,由于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的是    (    )
A、酒精涂在手背上觉得凉              
B、把铁钉钉进墙里,铁钉变热
C、水被太阳晒热                     
D、烧红的铁块放在冷水中,铁块温度降低
                                                      
小节:                                                   学生练习
        2min
        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布置:动手动脑学物理 1、2
板书设计:  
§15.2 内能(2)

一、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1.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         1.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
的多少                       2.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2.实质: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        三、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
                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           是等效的
                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教学回顾        教学内容:
        学生及作业反馈:
        补充资料:


注                辅导时间        辅导班级        辅导人数
                月   日          年   班       
                月   日         年   班       
                月   日         年   班       




西平初中九年级物理《§15.3 比热容(1)》课时教案
                                                  第(  )周
上课日期         月   日        课  时             1        授课累计        节
课    题        §15.3 比热容(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比热容的意义,知道比热容的单位,认识到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之一
                知道水的比热容较大,会解释生活中、自然界与比热容有关的一些现象
        过程方法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的差异,讨论比热容与人类生活联系的实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自然界和生活中与比热容有关的现象,通过对热污染知识的学习, 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利用比热容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现象
教学难点        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及比热容知识的应用
课堂类型        新授课        教学用具: 酒精灯、金属盒、温度计、铁架台、水、沙子
教学方法        探究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案使用情况        授 课 时 间         授课班级        缺席人数        听课人        作业题数
        月 日周  第  节                               
        月 日周  第  节                               
        月 日周  第  节                               
        教        学        过        程        教学互动及
时间分配
















        二、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从经验知道,要烧开温度相同的一壶水和半壶水时,一壶水需要吸收的热量多。若都是一壶水,温度低的那一壶水吸收的热量多。
师:那么,将相同质量的铜块和铁块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
二、进行新课
1.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提出问题:质量相同的沙子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它们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的差异。
(2)猜想与假设
  [ 学生甲 ] 水升高的温度少,沙子升高的温度多。
  [ 学生乙 ] 水和沙子升高的温度相同。
  [ 学生丙 ] 水比沙子的吸热能力强。        3min
                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25min
                教师提问

学生猜想并讨论、彼此交流

教      学      内      容        教学互动及
时间分配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02: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