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上下全册化学教案下载

[复制链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21:08:00 | 只看该作者

A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
C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 
D用催化剂可将它转变为油
14、下列现象不会造成水源污染的是(  )
A造纸厂的废水直接排入附近河流中            B农药化肥的流失 
C植物的蒸腾作用                        D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15、下列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的用水方式不宜提倡的是(  )
A 流水漂洗衣物   B农业上对农作物采用滴灌供水
C 工业用水循环使用  D打扫教室时,先喷洒水后扫地
二、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6、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相应的微粒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   构成的,如   ;有些是由   构成的,如   。
17、通电分解水的变化过程中    分解成   和   ,它们再通过     分别构成   和   ,这其实反映了化学变化的实质,通过这个变化能说明的问题有①         ②            ‥‥‥ 
18、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所得总体积    (填“大于”“=”“小于”)200ml,这说明了          ,生活中还能说明这一结论的例子有(举一例)                 。
19、张老师在化学实验操作台上摆放了如下一些物质:①铜片②蒸馏水③石灰水④硫粉⑤大理石⑥氧气⑦双氧水⑧空气⑨高锰酸钾。现请你将这些物质按如下表分类摆放(填序号)
                 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                                             
物质                                                     

            混合物                                          
20、(03年宜昌市中考题)小冬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右图所示:
⑴ 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            、
活性炭的作用是             。
⑵ 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我认为可用                来检   验。
⑶ 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我采用            
的方法。   
⑷ 小冬以为软水可以洗净餐具上的油污,但效果不好。我加入洗洁精
   后,去污效果很好,这是因为洗洁精具有             的功能。
21、三峡工程二期工程已于2003年6月1日开始蓄水。为防止三峡库区水源污染,应采取的措施是(填序号)            
①清理蓄水库库底固体废物; ②防止船舶污染;
③整治相关河流污染;④治理库区和上游区工业污染。
22、按要求书写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① 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                                  ;
② 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
③ 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
23、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燃料,它具有①资源丰富②产热高③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这三大优点,从社会进步和发展要求的角度,你认为它作为一种能源和现有其它能源物质比较,最大的一条优点是           (填序号)。目前,世界各国科学家正致力于研发氢气的获得技术,我们知道电解水可产生氢气,但此法不宜大面积使用,理由是                    ,你认为科学家们目前主要研究点在哪里?              。
三 我会分析(15分)      
24、请观察如下标志徽记,你认为它是什么徽记?(1分)其含义是什么?(1分)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曾经污染或浪费水的事例(举一具体事例,50字内)(1分);再请你提出两条保护水源、净化水源的建议或措施。(2分)                           


25、小雨同学发现生活中铁在干燥的环境下很难生锈,而在潮湿的环境中却较易生锈,于是他认为有水铁就生锈,无水铁不生锈。为了证明自己结论的正确性,他设计了实验来验证。如图,他在A试管中盛市售新制蒸馏水,并将崭新铁片浸没于水中,上面滴入一层植物油;他将B试管烘干,放入同样铁片,并用橡皮塞封住管口。 分析:小雨在A试管中加入植物油的目的是          ;
放置一周后,结果他发现两只试管中铁片均未生锈,于是经过重新思考他改变了先前的观点,又得出了新结论                       ;
为了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他又增添了一套实验装置C,请你帮他画出此装置简图:
                  



又放置一周后,明显地观察到了铁锈,小雨终于得出了铁生锈的条件是                                     。通过该实验探究,小雨同学获得了许多启示(请你写出一条)          。
四 我会探究(15分)
26、“比较出真知”,比较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刚同学利用比较的方法探究得出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结论。下面是他设计的实验:     在第一步中他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
得出的结论是                       。
    第一步:                             第二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21:08:00 | 只看该作者

                  
  

他用上套装置进行实验,还应用到的一种仪器名称是           ,他在滤纸上每间隔一段距离滴加的物质是             ;棉花上滴加的物质是              ;放置一段时间后,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说明了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7、请你用实验鉴别蒸馏水与自来水,按照方法、现象、结论的顺序填表:

物质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蒸馏水                       

自来水                       
                                                                  
五 我会设计(10分)
28、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制取氧气这一节内容后,发现在实验室里用5%H2O2溶液加热制O2,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很难复燃。同学们经过认真观察,猜想其可能原因是                     。为了验证此猜想是否正确,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热烈讨论,制定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第一组同学采取增大H2O2溶液浓度的方法,用10%的H2O2溶液加热,结果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第二组的同学在5%的H2O2溶液中加入2滴新制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第三组同学从实验装置上进行了改进,效果很好(见图):
在实验基础上,同学们经过交流讨论,得出了一些结论
①由第一组同学的实验可得出:影响H2O2分解产生O2的量的多少及分解快慢的因素之一是                 ;
②由第二组同学的实验可分析得出氢氧化钠所起的作用可能是             ;
③第三组同学的实验验证了实验前同学们猜想的正确   性,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④小三同学认真观察了第三组同学的实验装置,结合O2的物理性质,提出了一种更简单的改进装置,经现场实验,效果很好,请你画出他的实验装置简图。


第三单元  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我会选择
⒈ B⒉ B⒊ C⒋ A⒌ B⒍ C⒎ C⒏ B⒐ D⒑ D⒒ B⒓ C⒔ C⒕ C⒖ A
二、我会填空
16.分子  氧气  原子  铁
17.水分子  氢原子  氧原子  重新组合  氢分组、分子  氧分子
①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正确合理的结论均算对)
18.小于  分子间有间隙  举例(任意合理举例均可得分)
19.单质①④⑥ 化合物②⑦⑨ 混合物③⑤⑧
20.⑴过滤 吸附 ⑵肥皂水(或洗衣粉水或洗洁精)⑶蒸馏(或煮沸)
⑷乳化
21.①②③④
22.①水   氢气+氧气  ② 过氧化氢   水+氧气
③氢气+氧气   水
23.③  消耗电能,不经济;目前正致力于研发理想的催化剂,寻找分解水的最合理的条件
三 我会分析
24.节水  节约每一滴水 (举例合理均可得分) 建议或措施合理可得分
25.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影响(或隔绝空气或氧气)   在仅有水的情况下铁不会生锈,仅有空气或氧气的条件下铁也不能生锈,铁生锈是水和空气(或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 图如下)
科学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它正确结论或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合理答案均算对)
四 我会探究
26.B烧杯中液体变红色  酚酞试液遇氨水变红色  滴管  酚酞试液
浓氨水 滤纸上酚酞试液由外向里逐渐变红色
27.
物质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蒸馏水          用两只试管各取少许加热蒸发        一只试管有残留物另一只试管无        有残留物者为自来水,无则为蒸馏水

自来水                       
五 我会设计

28.可能原因是生成的大量水蒸气对实验造成了干扰
①        H2O2溶液浓度的大小 ② 促进H2O2分解,减少水分蒸发 ③干燥吸水
④(图如下)




(湖北宜昌当阳干溪中学 邓志刚  供稿)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的构成;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培养学生善于想象,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体验思考讨论的探究学习的历程,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原子的构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点评
一、新课导入
[创设情景]   先播放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资料短片,然后教师简要结合国际形势“印巴核竞争”,指出“核力量”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象征……继而“问题激疑”引入新课。
[问题激疑]为什么“原子弹的爆炸”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呢?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原子结构的奥秘。


二、新课启导
⒈原子的构成
[猜    想]  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为题,请提出你的假设。
[交流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想法。
[小组汇报]  
学生1:我们小组认为,原子像一个实心小球。
学生2:原子像一个乒乓球。
学生3:像我们家的樱桃。……
[点拨转入]大家心目中的原子,是一个没有内部结构的圆球。但是,经过20世纪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科学家们不但打开了原子的大门,而且发现小小的原子内部结构复杂,构成原子的基子粒子已经发现了很多种,至今仍然在探索中。
[问题激疑]那么原子究竟具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构呢?
[引导探究] 教师播放flash动画:(动画部分内容:居于中心的一个运动着的“球体”,几个“微粒”围绕“球体”在运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21:08:00 | 只看该作者

[问题促思]大家通过观看“原子的动画模型”,你对“原子的结构”是否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呢?
[交流讨论]学生同组之间相互交流对“原子结构”的新看法。
[小组汇报]
学生1:原来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它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
学生2:在原子内部一些小的微粒在围绕一个大微粒运动,但我们不知道这些微粒是什么?
……
[呈现情景]那么这些微粒究竟是什么呢?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一部壮丽的史诗——汤姆发现了原子中的电子,卢瑟福发现原子核……
[引导探究]及时用投影出示用“a粒子轰击金箔“的史料图片及文字说明,并提出新问题:你能试着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吗?
[交流讨论]
学生1:大多数a粒子能穿透金箔,说明a粒子没有受到阻挡,金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学生2: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a粒子反弹了回去,我们可以想象到a粒子碰到了坚硬的东西,原子内部可能有一个实心的核,就象我们家乡的杏子中有一个“核”一样。
……
[小    结]大家猜测得很对!
(教师适时地点击动画中心的“球体”,出现了渐放的“原子核”字样,点击“微粒”出现了渐放的“电子”字样。)学生观看动画印证自己的猜想。
[引导探究]原子核是否和大家的猜想一样可能是一个实心的核呢?请大家看动画(点击“原子核”屏幕上出现了渐放的原子核结构示意图)。
[交流讨论]
学生1(迫不及待):原子核不是一个实心球,它也是由许多微


粒构成的。
学生2(及时补充):从图示上看,应该说它是由一些带正电的微粒和不带电的微粒构成。

[小    结]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对原子的构成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下面让我们来系统观看“原子结构”的动画,
并试着用文字简述原子的构成。

[活动探究]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原子的结构有了更新的认识,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本表4-1、表4-2,你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呢?

[交流讨论]
学生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电子两个部分构成。
学生2: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粒构成的。
学生3:我认为应该加“一般”两个字。
学生4: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学生5:原子很小,但有一定的质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学生6: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原子虽然由一些带电的微粒构成,但它并不显电性,我的理由是……
⒉相对原子质量
[提出问题]  出示三种原子的质量测定值
1个碳原子:1.977×10-26kg
1个氢原子:1.67×10-27kg
1个氧原子:2.657×10-26kg
用这样小的数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很不方便,能不能用一种化繁为简的方法来表示的原子质量好写、好记、好用呢?
[讨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诱    思]  会计记帐通常用“万元”作单元,例如5万元记作“5”,不用画那么多“0”了。像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很多,如商店以“件”为单位记录当天销售汽水的量……
[交流讨论]
学生1:我明白了,用一个比实际质量更小的质量作比较的标准,小的原子质量被它除,得数就变大了。
学生2:这样的数字最好在两位数以内,这样用起来方便一些……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高中化学还会遇到,比如学习“摩尔”、“当量”等就是这样。今天你领悟了这种思想方法,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帮助。
[投影出示]“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
[阅读感知]下面让我们来熟悉一下某些原子的相对原子的质量并思考这些数值的来历。
[简    介]结合课本图示,向学生简要介绍张青莲教授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了卓越贡献。

[课堂小结]小组交流“学完本节课你应该知道什么?”
学生1:我们知道了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粒构成。
学生2:我知道了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学生3: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
……
[练   习]以“原子的一家自白”为题,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一篇短文,向其他班的同学们介绍原子的构成。
       

从形象生动的图片资料和国际形势入手,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感到兴奋,探究之欲油然而生。







以讨论探究问题入手,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大学生的参与面,暴露了学生的原始思维。


教师的点拨及时,使学生及时意识到自己思维上的误差,学生惊讶,求知的欲望高涨,为下一步的探究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氛围。
切入正题及时!充分利用网络共享资源,变抽象为具体,变微观为宏观,纠正了学生思维上的偏差,促使学生思维上的飞跃。

通过观看动画,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升华,一步步地加深了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可喜的是学生提出了新的问题,为下一步的探究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及时出示史料佐证学生的猜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又一次掀起了高潮。










适时小结,有利于加强学生在“探究活动”对知识的落实。









恍然大悟!





注重及时进行阶段性小结,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




既巩固了“原子的构成”的知识,又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了新问题,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处理信息的能力。
补充得好,体现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21:08:00 | 只看该作者

发现得好,达到了教师预想中的效果。











发现同学们交流中存在着一些障碍点,教师及时地进行了点拨。













没有过份在“定义”上纠缠,而是引导学生在查找过程中体会,高度把握得较好。
适时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以科普小论文的形式布置作业,打破了传统的作业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评】
《原子的构成》这一内容比较抽象,难度较大。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地运用图片、动画创设情景,通过形象的描绘、科学的推理、史料的佐证,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将原子的结构直观而形象地展示出来。在解决“原子构成”的问题中,教师采用了设想、讨论交流、动画启示来逐步完善思维过程的群体探究方式,使学生体验到探究发现的乐趣。整个设计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运用了一系列的“问题情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体会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不但知识与技能目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而且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也得到较好的体现。
该课的最大特点是:学生自主活动较为充分,参与面广,气氛浓烈;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注重现有教学资料的整合与利用,使课堂结构与信息输入更加生动活泼而富有吸引力;教师充分发挥了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始终随学生的思维起伏,特别是在学生群体思维停滞之处,充分利用图表、史料、动画模型,变抽象为具体,变微观与宏观,让学生反思悟法,体会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到了技能,获取了知识,锤炼了思维,张扬了个性。
执教: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九四初中      张  敏
点评:湖北宜昌市夷陵区教研中心        黄英文

课题2     元素
【教学目标】
⒈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了解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⒉通过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⒊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
【教学重难点】   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
【教学课时】      1课 时   
【教学过程及点评】
一、引入课题
【创设情景】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接触了一些元素,请说出你知道的化学元素名称。
【学生回答】        生1:氢、氧、碳、硫、铝、铁
生2:镁、铜、磷
【转    入】        在18世纪末,拉瓦锡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确认水是由氢、氧二种元素组成的。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探索世上万物最基本的组成成分有哪些?经过长期努力,终于知道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那么这些元素是如何存在的?
二、新课启导
㈠认识元素的存在
【创设情景】        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经常看到为健康劝人们“补铁”、“补钙”的广告,这里的“铁”、“钙”指的就是元素,象这样的元素你还知道哪些?请分组讨论、并填写下表。
【投影表格】       
你知道的元素        含该元素的物质        缺该元素对人的影响
钙        钙片        小儿缺乏患佝偻病
铁                患贫血
                影响智力发育
                患大脖子病
【讨论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填写表格。
【展示评价】        教师展示一组的答案,并给予激励性评价。
【反思升华】        从表中实例可以看出,人体健康需多种元素,可以说,化学元素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
【提问转入】        那么,元素在自然界是怎样存在的?各种元素含量如何?下面我们就先来认识地壳中存在的各种元素。
【讲    解】        地壳是由沙、粘土、岩石等组成的。那么,这些物质主要含那些元素?各元素的含量如何?科学们进行了长期考察和测定,最终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引导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P71第三段并认识图4-4。
【归纳小结】        地壳中各元素按质量计,由多到少的顺序为:氧、硅、铝、铁……,记作一只羊、二只龟、三头驴,用铁锅煮。
【提问激疑】        地壳中含量较大的元素有哪些?它们在地壳中是如何存在的呢?
【引导探究】        投影出示 探究步骤,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获取答案。
问题:地壳中含量较大的O、Si、Al、Fe是如何存在的?
猜想:                。
探究:你可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获得满意的答案,你觉得在什么资料上有这方面的知识?试着查一查!
结论:你获得的结论是:                   。
【展示评价】        展示二组的探究过程及结论,并给予激励性评价。
【提    问】        水占人体体重的70%左右,能否猜想一下,我们人体细胞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        生3:有氧元素、氢元素。因为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评价诱思】        说的很对!那么还含不含其它元素?
【引导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P72资料。
【提问促思】        从“资料”中获得的结论与刚才的猜想一致吗?生物体中元素含量居前三位的是什么?怎么记?地壳中这三种元素的含量多吗?
【交流回答】        生齐答:一致!氧、碳、氢,记作“氧探亲”;氧元素很多,而氢元素、碳元素较少。
【创设情景】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药品或一些商品贴有标签,不知你注意过没有,标签上都写了些什么?
【引导探究】        ⑴请各小组把课前准备好的标签拿出来,你能否从上面找出该药品或商品所含元素呢?
⑵请用图表表示该药品或商品中各元素的含量。
【讨论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21:08:00 | 只看该作者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从标签上获取信息,并绘制图表。
【展示评价】        各小组展示答案,老师给予激励性评价。
㈡形成元素概念
【引导探究】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不同的物质中可能含有同种元素,请讨论填写下表:
元素
种类        含该元素的
物  质        共同含有的
原  子        原子的质子数        归  纳
氢元素                               
碳元素                               
氧元素                               
【汇报展示】        学生分组讨论,记录结果,教师展示结果。组乙:氧气(O2)、水(H2O)、过氧化氢(H2O2)、二氧化碳(CO2)
【提问引导】        上述各物质分别是单质还是化合物?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氧元素以哪几种状态存在?
【学生回答】        生4:氧气是单质,其它的是化合物,从中,可以得出氧元素以单质和化合物二种状态存在。
【评价反思】        说得很对!这些物质中都含氧元素,而且都含氧原子。那么,这些不同物质中的氧原子是同类原子吗?我们根据原子的什么特征来判断是否为同类原子?
【讨论交流】        判断是否为同类原子不是根据原子的大小、运动速率快慢,而是根据原子的结构,不同种类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不同来判断。
【展示汇报】        这些物质中的氧原子都是核内质子数为8的氧原子,因此是同类原子。于是,我们把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如质子数为8的所有氧原子总称为氧元素。
【提问诱思】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吗?请以电解水为例进行分组模拟扮演并进行分析和说明。
【交流展示】        一组上台展示。其中一人当解说员,指挥完成水电解过程,并进行分析和说明。
【小结升华】        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原子种类、元素种类均不变。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5: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
生6:我知道了地壳中,生物体内所含有的元素,而且元素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缺乏某种元素时,有可能患病。
生7:我知道了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这也许就是地球上只有100多种元素,而远远比物质种类少的原因吧。
生8:我学会了查阅资料这种学习方法。
【练习巩固】        完成《探究之旅》上习题第1、2、4题。        点 评


课题引入时,让学生说出知道的化学元素名称,开门见山,直切主题,使学生的思维迅速集中。

在回顾研究水的组成基础上,首先建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观念,水到渠成,为后面知识的学习作了铺垫。






抓住生活中熟悉的“广告”导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知识。




列举的实例贴近生活,激发了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欲望。


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巩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及时小结反思,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归纳,形成共识。
在认识生活中的元素之后,更进一步认识元素的存在,使学生对元素的认识更加深刻、清晰,同时贯穿“分类研究”的科学方法。



引导学生记忆,归纳的形象、生动!

此两问问的好!既是对地壳中元素含量顺序的复习,又为学生认识这些元素的存在指明思维方向。

用一个完整的探究性学习过程来组织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又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进行了方法上的引导——查阅资料的学习方法。同时,让学生对地壳中元素存在的认识更加深刻。





从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入手,引导学生猜想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引导得法。




让学生再次感受“成功”的喜悦。


引导记忆,归纳得生动,有趣。





活学活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为学生再认识元素的存在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让学生说出含同种元素的不同物质,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再现,又很好地引出了新知识的教学。














学生归纳的好,表现了较高的思维品质。












从不同物质含有同种元素,认识元素存在的方式,从同种元素原子结构分析,得出元素概念,水到渠成。



以模拟扮演电解水的过程来得出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事实,形象、生动、易懂。



通过一节课的高校学习,学生归纳发言积极踊跃。

【总评】
选择核心概念——元素为研讨课,内容抽象,难度较大,富有挑战性。本设计用三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贯穿课堂,体现了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科学探究设计中,用贴进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选择性的提供活动与探究步骤,为学生的探究指明了方向;学生完成探究后的小结与反思,既形成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了熏陶。课堂设计充分挖掘教材,灵活处理教材,使课堂设计生动活泼而富有吸引力。


执教: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九四初中        刘正荣
点评: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九四初中        祝道友





课题3   离子(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通过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和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
3、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21:08:00 | 只看该作者

(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教师朗读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要求学生根据内容在草稿纸上画出原子的构成。
引入新课      100多种元素的原子中,除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运动情况比较简单外,其他原子核外都有多个电子,这些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如何运动的呢?(画简图表示),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呢?
学生猜想:    请发挥你的想象猜想这些电子如何运动?
学生交流:    向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想象中核外电子如何运动?
探究证明:    阅读课本第76面图文。
讲    解:    在多电子的原子中,不同的电子是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科学家把这些区域叫做电子层。离核最近的为第一层,依次向外最多可分为七层,电子就是在这些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的,即分层运动,又叫分层排布。
归纳结论: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1、        电子层:    一、二、三、四、五、六、七
离核的距离:最近———————— →最远
              2、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学生猜想:    可能是什么原因使电子不能在同一区域运动?
讲    解:    不同的电子能量不同,能量小的电子只能在……,能量大的电子能够跑……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进行验证。
教师启发:   当我们知道了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情况,我们就可以画出一种示意图来表示原子的结构了。(边讲边画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3、原子结构示意图
自    学:    阅读教材第76面第三自然段,弄清图中各部分的含义。
交    流:    结合黑板上的示意图,将各部分的意义说给你的同学听一听。
巩固练习:    教师另画一个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讨    论:    展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观察、互相讨论,从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发现哪些规律?找到之后记录下来,看谁找的多。
交    流:   
归纳小结:    将学生获取的信息分类板书
引导关注:    4、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特点及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形成结论:     金属元素:一般少于4个, 易失去电子,
非金属元素:一般或多余4个,易得到电子
稀有气体元素:一般为8个(氦为2个)
介    绍:     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8个(一个电子层为2个)
讨论比较:     三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目特点,推导元素的性质如何,
归纳小结:     元素的性质与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最密切。
讨论交流:     在本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
练    习:     课后习题。
附:           
小论文                           漫游原子世界
      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在原子内部很大的空间中围绕着原子核这个小老头不停地转动;我们在飞,却怎么也飞不高。因为这老头长得很特别:虽然占据原子中央很小的地盘,却是由中子和质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因此,这小老头也带正电,很有能耐,正好把我们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所以我们很难脱离原子核的怀抱。
板书设计
课题3   离子(1)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层:    一、二、三、四、五、六、七
离核的距离:最近———————— →最远
2、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原子结构示意图
  4、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特点        结构        元素性质
金属元素:  一般少于4个, 易失去电子,        不稳定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一般或多余4个,易得到电子        不稳定         不稳定
稀有气体元素:一般为8个(氦为2个)        比较稳定         比较稳定 
     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8个(一个电子层为2个)
元素的性质与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最密切。

【点 评】
  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脉清晰,重点突出,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设计教学过程,学生参与度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重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创设了多个学习情境,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活动:(1)欣赏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以轻松活泼的形式、生动形象的语言巩固了原子结构知识,同时提出“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电子能否挣脱原子的吸引”等问题,自然引入了本节课的学习:(2)让学生猜想质疑核外电子运动,再借助挂图探索理解电子的分层排布:(3)借助观察挂图:“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以表格形式进行知识类比,归纳三类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目特点及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这样处理能化难为易,变枯燥为乐趣,变结论性知识为探究性学习,让学生饶有兴趣地、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使生硬的 化学概念变得栩栩如生,易于理解。学生逐渐对学习化学产生渴望之情,能主动参与探究,建构新知,从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态度和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执教: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三中  赵琳
点评: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教研中心  黄英文

   
课题3  离子(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原子、分子和离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21:09:00 | 只看该作者

2、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等辩正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离子的形成
【教学准备】自制离子形成和氯化钠形成的动画片
【教学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内容        活动目的
提供信息

设问

活动探究

动画演示、引入

探究讨论



分析讲述


动画演示、表演

导出


回忆比较


小结


布置        钠原子结构示意图(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如何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稳定以后结构图如何画?

离子(阴、阳离子)

①离子的初步写法 ②离子与原子的区别(同元素的)③结构示意图的初步判别


Na+ 与 Cl-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合物(不再带电)

卡通画P77

构成物质的另一种粒子——离子

        分子        物质(  )
原子        物质(  )
        离子        物质(  )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再阅读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练习        信息分析

激疑启思

体味感受

简单区分

培养学生合作、分析、归纳、表达能力,使思维上升

加强理解


体验感受

形成印象


学会归纳整理


养成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巩固加强

【点 评】
在新的教学理念驱动下,本课题的教学设计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创设了多个学习情境,充分运用多媒体动画片、插图等辅助手段开展课堂活动:①通过钠原子和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挖掘教学内容,认识区分它们的不同,强化学生的探究欲,使学生思维呈上升趋势,并利用动画、图示把钠原子和氯原子发生电子转移形成氯化钠的过程简明呈现,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②通过动画、学生角色扮演活化氯化钠形成的过程,升华学生的探究欲。
本课题的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度较大,富有挑战性。本设计化抽象为直观,创设学习氛围,体现了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设计和培养。实施教学过程中,不但知识与技能目标得到较好的落实,而且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得到较好的体现。课堂设计充分挖掘教材,尤其重视课堂活动设计,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而富有吸引力。

执教: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三中  徐发江
点评: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教研中心    黄英文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式的含义,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
2.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化合价,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3.
【教学重点】
1.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化合价
2.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教学难点】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化合价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
【教学模式】成功学习模式
【教学过程】
     教师: 展示图片:
              


     【点评】用图片切入主题,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咦,这是什么?
    教师:如果用        表示“H”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你能

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图片里的意思了吗?
     【点评】兴趣来了
有同学很快地在草稿纸上写出并小声地说:水,那是水。随后很多同学附和:
那是水
     教师(故作神秘地):不对,那不是水,而是H2O(边讲边板书:H2O)
    【点评】适时进行让学生坚持真理的教育
学生齐反对:H2O就是水!!
     教师:(顺水推舟):很好,同学们现在已经知道:H2O就是水。更可贵的是,同学们能提出并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过,你们的意见到底是否正确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教科书:P79相关内容。
    学生:(看书后)哦,原来如此
教师(敏锐地抓住):原来如何?
学生A:H2O是一个化学式,它的含意有下列四个: ①表示“水这种物质”②表示“一个水分子”③表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④表示“1个水分子由1 个氧原子和2个氢分子构成”
教师:同学们,你们认为A同学的回答好不好?
学生齐答:好—— (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点评】不用“对不对”,而用“好不好”,一字之改,使学生的信心得到很大激励,学生的自尊心也得到极大满足
教师:谢谢A同学。我们注意到A同学刚才提到一个新的概念:化学式。老师不知道“化学式”是什么意思,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
学生B: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就叫化学式。例如:用O2表示氧气、用N2表示氮气、用HCl表示氯化氢、用HgO表示氧化汞等等
老师:据此归纳化学式的意义。并设问:在知道化学式H2O的意义后,你能说出化学式CO2的意义吗?
学生C:表示二氧化碳。还表示……
教师:C同学好像还有话要说,不过又不想把问题一下子回答完后别人有了机会,谁来把握这个机会?
【点评】卡住了。学生因为老师的“不信任”而在老师一说完题目就颇具挑战性回答,从另一个侧面反应出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接下来,教师又不露痕迹地保护了学生C的自尊心,同时也消除了其它学生的一些“如果错了该怎么办”的疑虑:错了也不要紧!!
过渡自然。
学生D补充:它还具有以下三种涵义:表示二氧化碳由C、O两种元素组成,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表示一个二氧化碳由一个C原子和两个O原子构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11: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