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沉吟词语 关注细节 寻找缝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3-29 22: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沉吟词语 关注细节 寻找缝隙

——我对《十六年前的回忆》的细读

(课文是人教版课标教科书六下第10课)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革命回忆录,是李大钊的成年以后的的女儿回忆父亲十六年前的受难经过,表达的是对父亲伟大人性人格的虔诚景仰和深深怀念。用细读的方式阅读这篇课文,可以避免概念化地图解李大钊的人性人格光辉,可以和作者一起经历情深意切的情感体验。

  细读,细密地研究文本的上下文及言外之意,是一种深入研究文本的阅读方式。在细读策略的应用上,有沉吟词句、关注细节、寻找缝隙、寻找经典、寻找原型等。本文拟从沉吟词句、关注细节和寻找缝隙三个方面细读这篇课文。

一、沉入词语

著名学者南帆指出;“文本细读就是沉入词语”,。细读时,要抓住关键词语揣摩体味,既要理解字面意思,更要理解蕴涵的意思。

(一)对“我”的细读

(二)对“被难日”的细读

二、关注细节

课文是在细节描写中表现父亲李大钊的人性光辉和伟大人格的。比如。对母亲劝他离开北京时他的答复,比如在敌人法庭上他对我们家人的两次看。

(一)“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我哪能离开呢?”

(二)“瞅了瞅”与“望了望”

  三、寻找缝隙

  文本细读不是笼统地感知故事,细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它的破绽,读出作者遗漏或者错误的地方,读出文本的矛盾之处。

(一)父亲对“我‘发问的矛盾态度

(二)父亲的小手枪

(三)法庭上敌人的讯问

用细读法读《十六年前的回忆》,我们会为李大钊伟大的人性人格所感动,他是一个慈善的父亲,他千方百计地保护家人;他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既然选择了革命,他就勇敢地扛起责任,直到视死如归。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10: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