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学校长“潮语”送别毕业生真心话真性情受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18: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新网7月9日电 (李天宁)今年的毕业季,注定不平凡。随着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根叔”的一篇“赶潮与亲切”的演讲走红网络,高校毕业典礼吹起一股新潮之风。北大、复旦、浙大校长纷纷放弃“官话”、“套话”,走下讲坛来到学生中间,用特别的方式,为即将毕业的学子献上自身的期盼与祝福。
“根叔”演讲被掌声打断30次 网络热词信手拈来
2010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犀利”演讲,令全场7700余名学子起立高喊“根叔”,16分钟的演讲,被掌声打断30次。
在短短2000余字的演讲稿中,李培根把4年来的国家大事、学校大事、身边人物、网络热词等融合在一起。“俯卧撑”、“^***”、“打酱油”、“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蜗居”、“蚁族”、“被就业”、“被坚强”……这些流行的网络语言,都出现在演讲中。引得同学大呼“过瘾”,称没想到校长会这么亲切。
李培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假如演讲稿由其他人代劳,文采可能会比我好,但不能代表我与学生的讲话。”他也是这样做的,出差乘坐飞机返回学校的途中,他就连夜拟好了演讲稿内容。
北大校长自称“80后” 引周杰伦歌词寄语毕业生
“我此时的心情,或许你们经常传唱的一句歌词更能够表达: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在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周其凤借用周杰伦的歌曲《千里之外》送别3118名本科毕业生。
周其凤校长更是骄傲的自称80后,“我是80年代从国外回祖国效力的,因此,我也是80后”。
演讲中,周其凤还引用了诸如“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隐形的翅膀”“杜拉拉”等流行字眼。引来叫好声一片。
在8日上午的研究生毕业典礼中,他更是把一句“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送给即将毕业的研究生们,他认为,每一位从北大毕业的研究生都是胜利的“传说”。
“四年前,你们伴着世界杯的捷报入学,四年后的今天,你们又在世界杯 呜呜祖啦 的喧嚣声中离开北大!”周其凤供认自身是伪球迷,不过这一番调侃,还是引来台下师生的阵阵笑声。
复旦校长引世界杯大牌球队遭淘汰 警示学生树责任观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毕业典礼上被学生称为“如成人礼上的父亲般亲切。”
今年毕业演讲中,杨玉良可谓紧跟时代脉搏。他以以世界杯上大牌球队遭淘汰,寄语复旦学子“做一个勇于担当责任、解决问题的发明者。”
“意大利、法国,作为上届世界杯的冠亚军,却在小组赛就早早被淘汰,名声、保守、天赋,甚至金钱都无法让他们再向前一步,为什么?因为这些球员忘记了他们对球队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杨玉良用身边活生生的例子,为即将毕业的学生上了生动的最后一课。
浙大校长与7000多毕业生一一握手、合影留念
浙江大学校长杨卫应该是今年毕业季过的最“辛苦”的校长之一。因为在毕业典礼上,杨卫对学子们打了包票:“我要与大家一一握手,合影留念。”
整个学位授予仪式持续了一天半,参与仪式的学生超越7000人。这意味着,杨校长在这一天半的时间里,一共要跟全校毕业生握7000多次手、拍700多张照片。
事实上,对于这股握手合影潮,杨卫早有准备,看看杨校长的“握手日程表”,便可知其辛苦:7月7日上午9点到12点,下午2点到5点,7月8日上午9点到12点。但面对艰巨的任务,杨校长表示“我很快乐”。
校长“官话渐少” “新潮”演讲令学生齐叫好
新华每日电讯评优秀论文章称,在这些演讲中, “官话渐少”成为一个显著的关注点。这意味着当下不少大学校长开始有意识地摒弃官话,最起码在大学生面前是如此,而这种摒弃是不是真正的属于大学校长自身应有的“自觉”,值得研讨。
中国青年报评论称,讲真心话、谈真问题、露真性情,是上述几位大学校长演讲广受好评的主要原因,背后则是大学生对高校日益行政化导致的校长千人一面、讲话千篇一律的厌恶。
新华日报报道则指出,教育产业化把师生之间变成了“商业关系”,教育行政化把师生之间变成了“官民关系”,师生间的距离日渐遥远。作为大学一把手的校长,学生往往只能在开学或毕业典礼上,远远 “朝圣”般地看上一眼,听他一番“高屋建瓴”的慰问关切之言。而今年,大学校长们像邻家大叔一般走到学生们中间,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6 20: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