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5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语文老师教育叙事:我思故我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16: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思故我行



郑森林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虽说从教时间不是很长,但我深深认识到教师这个行业的幸福与快乐,同时也有自己些许感慨。说起来挺有意思的,有点爱,有点恨,还有点幻想。



先说说我的爱,爱就是幸福与快乐。有一份深爱的工作本身就是很幸福快乐的,更何况与孩子们在一起让已不再年轻心又燃烧起来。稚气的脸庞,虔诚的神态,渴求的双眼,感觉肩头沉甸甸。于是一桶水和一瓢水说法响在耳边,钻研教材,啃读资料,拼命读书,扩大视野,总想让一桶水满满当当。不知不觉中走了很远,慢慢地,我发现也在走老教师走过的路,学生累,我也累。有了孩子后,若有所悟,小孩学走路的过程和学习的过程不是很相似吗?学生也若有所悟的点头。其实,学习的过程亦复如是。这时也有机会到外地参加教学研讨会,悉心地听,认真地记,呼吸新鲜的空气,思考自己的教学。就这样,我坚持由扶到放的过程,学生不再是死学死记,渐渐的有学会到会学,还养成了不少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后,我的眼界逐渐开阔。接触到更多语文教学方面的专业人士和报刊杂志,真真切切的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从陶行知、叶圣陶、于漪、钱梦龙等前辈大师身上看到的更多是他们的学识人品和人格魅力,如痴如醉的跟随原来只是邯郸学步,并没领会其真谛。思考之余,捧起朱永新、李镇西、管建刚等与之交流,思想似乎混沌初开,迷迷糊糊的我又多了一圈探讨交流的朋友,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这个小圈子里,我更多地了解到教学思想、教学个性、教学风格、教学品位。教学教研让我从学校走出去了解了更多我所不知道的东西,思考过许多原来我不曾想过的问题。尤其是这期间我组织的文学社活动,带学生外出采风、进行了本乡流域内河流调查、社会方言调查、全乡军烈属访查、小记者采访、文学讲座,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自然、了解社会的机会,而这些付出了我太多的心血和精力,所幸的是这些做法和新课程的要求十分吻合。探索是辛苦,也是幸福快乐,和学生相处日子是充满笑声的。时隔多年,想想这些内心仍是暖暖的,每每听到学生的电话,接到学生的来信,那份激动与喜悦依然荡漾。



新课程的实施,给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提供了学习充电的机会和展示自我的平台。我也是新课程的一份子,早在2002年就进行“新课程”试验。先是学校把三年级全阶段最差的学生放在一个班让我教,不用说文本的深层解读,就是读课文还错字连篇,洋相百出,这样班怎么教?学校领导莫不是故意为难我,百思不得其解。干就干吧,不管怎么说,总比让我闲着强,说句实话,代这样的班和闲着也没什么区别。想想这群孩子也挺可怜的,本身就很少受到老师的关爱和关注,如今再把它们单独组班,别的老师和同学会怎么看?它们在人前根本抬不起头,得给他们一点信心,信心百倍地走上社会。语文课本被我抛到一旁,我自编课本从名人的故事、古代诗歌、宋词名曲、明清小说到现代美文无所不包,课堂上学生可演可唱、可诵可读。有些学生甚至用流行歌曲的调子来唱文章,我都加以赞赏。领着学生走出课堂,和他们一块呼吸田野的风和清草的气息,学生尝到学习的快乐和乐趣,愈发喜爱语文课。学生说,早知道语文这么有意思,早点学多好。一年下来,学生的自信心有了,说话流畅了,知道得比其他班的学生还多,惹得其它班的学生说:老师,我去你班学语文吧。



直到今天,我才刚踏到新课程的门槛上。我总这么想,倡导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社会的今天,到底该怎样来面对我们的学生。是穿新鞋走老路,踏踏实实的搞题海战术;还是埋葬一个“旧社会”,搞全新的素质教育。语文到底该怎样教?怎样定位?更多接触与交流,伴随冬去春来,一时的惘然,一时的摸索。我试着在完成语文的读书识字任务同时,把更多的人文性的东西带给学生,用以陶冶学生的精神情操,丰富他们课余生活和张扬学生的个性。更多则是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习惯的养成、思维方式的突破、感恩情怀的培养。这个世界不是有情有义才去感恩,而是因感恩突显有情有义。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时代泽惠于人们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学习知识、解读知识的能力。一个只会死读书、读死书、书读死的人会被这个时代抛弃。虽然这条路正确与否我不知道,但积极寻找理论支持的脚步不会停,探索实践的路得坚持走。



一路探险,风光无限,苦则快乐,累却幸福,难道不是吗?



再说说我的“恨”。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爱之深,恨之切。恨的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白首方悔读书迟”;恨的是“胸无点墨,足不出户”;恨的是“逝者如斯”;恨的是岁月蹉跎,一事无成。恨的是笔不下水,答卷空白。愤恨之余,闲着无聊之时也看看书,练练笔。



也许是这些,让我还有点幻想。我想,书教三年是热情,教书十年是责任,十五年教书是奉献,二十年教书不变则是贻害后人。想象一下,教师一旦踏上讲台,系统学习的机会微乎其微。尤其是农村初中的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微薄的薪水、闭塞的信息、世俗的风气,这一切都让人窒息,即使想学习,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农村的基础教育还需要他们继续奉献,不系统学习或知识得不到及时地更新,他们靠什么去维系后续人生。如果教上十年八载,到大学校园去换换血,充充电;亦或给他们一点时间去行万里路,享受多样人生;或者给更多接触新鲜空气的机会。或许这样,职业倦怠不再有,职业期待会更多,甚至活得更加阳光。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有句诗:天空中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教育过后呢?难道不想着点颜色?



(河南省息县白土店中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4: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