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说课稿、反思、教学实录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12:59:00 | 只看该作者
《观潮》教案

[文本解读]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全长四百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由于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观潮也成了古今盛事。本文就写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文章共有四段,分别写了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的健儿和观潮的人群,内容丰富,场面众多,但作者写得井然有序,层次分明。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构思精巧,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另一方面也由于作者惜墨如金、用语十分简练的结果。此外,本文描写十分生动。不仅用了比喻夸张等描写手法,而且即使简洁的白描,也十分形象生动。

[教学设想]

本堂课力求跳出传统的讲读法这一思维定势,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第一个突破点是让学生自己设计学习目标。学生已有数十篇文言文学习经验,应该能够明确怎样学习文言文,学习哪些内容,而且逐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二个突破点是让学生自己品析课文。不按段落顺序,没有统一答案,只要学生喜欢,就让他们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这样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第三个突破点是用有趣的“学做主持人”活动代替枯燥的巩固复习。单纯地复述课文内容呆板乏味,而让学生模仿主持人介绍文中的情景,他们则更有兴趣,也能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临场发挥能力得到锻炼。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疏通文意,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

3、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提高审美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3、通过“学做主持人”的活动,巩固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文描写了钱塘江潮的雄伟壮丽,展示了自然的不凡魅力;通过描写弄潮的民俗,展示了弄潮儿的不凡风采。学习它,可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弄潮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间十分钟播放古琴独奏《流水》,为古文教学营造氛围)

  刚才我播放了一段乐曲,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如果注意到,那这首曲子让你联想到什么? 我们听到的这段音乐是著名的古曲《高山流水》的后半部分——《流水》,乐曲通过对山泉、小溪、江河、湖海的描绘,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颂。为什么要提到它呢?因为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与水有关,而且还不是普通的水,它是举世闻名的世界第一大涌潮——钱塘江大潮,下面就让我们在南宋文学家周密的带领下去领略这一天下奇观。

二、制定学习目标

  首先请学生浏览课文,然后小组之间商量:这堂课想学什么?再制定出学习目标,可结合自读提示和课后习题来制定。

三、学习过程:

  (一)疏通文意

  1、自由朗读课文,阅读注释,小组合作弄懂文章大意,如果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在文意的理解上有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解决疑问)

  3、屏幕上展示几道题检测学习对文意的掌握。

  (二)朗读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点评。

  2、教师范读,学生点评。

  3、再有争对性的进行朗读训练。

  (三)赏析课文

  1、提问:这篇文章描绘了哪几幅画面?

  (可归纳成海潮图、演习图、弄潮图、观潮图)

  2、提问:挑选你最喜欢一幅图大声的朗读,边读边感悟,然后告诉我你喜欢的理由。

  (学生可自由赏析,言之成理即可。在赏析海潮图时,播放《钱江涌潮》视频,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3、这篇文章不光为我们展示了四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而且还教会了我们很多写好散文的方法。你们能再归纳一下吗?

  4、你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三)能力延伸

  七百多年过去,钱塘海潮盛景依旧,如果你是观潮盛景的直播现场主持,请根据学完本课后的印象,向观众介绍最打动你最吸引你的一幅画。

  (四)布置作业

  你的家乡有什么美丽的景色让你陶醉吗?它们不一定似钱塘江潮一样壮观,也不一定似泰山一样巍峨,然而,它也一定有其独特的魅力,请把它描绘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3 03: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