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州园林》教案、案例、反思等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7:54:00 | 只看该作者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纪开锦



教学设想:



叶老的这篇文章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堪称说明文的典范之作,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在新课程背景下,对文本的解读不能再沿用着重分析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的老方法,因为学生学习之后,虽能掌握要点,但对苏州园林留下的印象不深,苏州园林精致典范的艺术之美也无法领略到。鉴于此,本文教学设计就应既能让学生了解基本内容,又能在品析语言中深入欣赏园林之美;既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又应丰富学生关于园林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受到一次生动的审美教育。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在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的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创设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合理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体味苏州园林文化的深厚底蕴。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学生通过自读,就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提出自己的问题。



一、兴趣导入──看题猜文



通过看课题猜说明对象。可这样设计导语: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家陈从周曾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足见苏州园林之美,今天我们来学习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猜猜看,作为苏州人的叶圣陶先生会在文中写些什么?(猜文章内容的过程也是学生自己创作的过程。)



二、整体把握──以“画”串之



请同学朗读全文,然后以导游的口吻简介苏州园林的建筑特色。以导游的口吻介绍苏州园林的建筑特色可以如下:苏州园林有100多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园林在不同之处有个共同点: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那么,这幅图画中有些什么内容?”让学生在文本中寻求答案:有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近景远景(花墙廊子)。学生阅读相关语段,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展示苏州园林绚丽多彩的画面,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说明来解说画面,这样可以更形象地感受苏州园林的建筑特色和图画美、艺术美,由此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仅有这些景致,画面就完美了吗?”“还要注意什么?”──门窗、角落和色彩。总结:本文是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全局到局部、从大的显眼的事物到小的不显眼的事物,由主到次分项进行说明,结构层次非常明晰。



三、疑点探究──咬文嚼字



在初步了解苏州园林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质疑,讨论探究本文是怎样准确而生动地说明苏州园林特征的。课前让学生通过自读,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课上通过讨论和查阅资料来解决这些问题。可就词语的运用、重要语句的理解提出问题,通过细致品味语言,领略本文的语言魅力;也可就苏州园林的相关知识、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手法进行质疑;还可对本文做纵向解析,如深入了解园林知识、探究本文的社会意义和审美意义等,要求自己提问,自行解答。



四、个性读写──“班门弄斧”



回扣导语部分关于写作的问题,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力求弘扬学生的读写个性。在引导学生体会了文章的内容和特色后,让学生思考:本文不失为一篇佳作,可是读了文章以后,你有不满足的地方吗?如果把这个写作任务交给你,你将怎样构思?教师也可进行问题提示,如:文章虽是摄影集的序言,但是否还应告诉我们苏州园林到底有哪些著名的去处?从总体上追求整体感的同时,是否可选择几处有特色的园林建筑,介绍他们各自的建筑结构、建筑特点以及历史沿革?是否可用游记的形式,用生动的笔墨描写苏州园林的美丽景色,来激发人们欣赏苏州园林的欲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7:54:00 | 只看该作者
《苏州园林》教学实录(片断)



山东省日照市新营中学 孙善丽



师:这里有一张苏州园林的投影图片(出示投影),请同学们尽量用课文中的原话,谈谈这张图片所体现的苏州园林的特征。



(两分钟时间,同学们仔细看图,然后作答)



生:我从这张图片中看出“高树低树俯仰生姿”这一特点。



生:我看出了“常绿树和落叶树相间”这一特点。



生:还有“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生:还有“苏州园林的布局绝不讲究对称”。



师:上面几个同学的发言不错。那么,能否再说说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从图片看,左边是一座亭子,右边是一幢房子,这说明它的布局是不讲对称的。



师:从同学们发言可知,你们已初步地了解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我们来进一步细致地讨论一下,本文是怎样准确而生动地说明苏州园林特征的。课前,同学们已经通过自读,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今天这堂课我们要通过讨论和查阅资料来解决这些问题。为使讨论更集中,条理清晰。我把同学们的问题作了如下归纳:



1.词语的运用



2.苏州园林的相关知识



3.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手法



4.本文重要语句的理解



5.本文社会意义和审美意义的分析



希望同学们在质疑时尽量按这五个问题的先后顺序来谈,使我们的讨论更集中,更深入,更有针对性。大家说好不好?



生齐:好!



师:好,哪一个同学首先提问?



生:我的问题是,课文开头说,“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句话中的“似乎“和“务必”是否可以删去?



师:这位同学问的是词语揣摩方面的问题。大家说说看,先说“似乎”。



生:我认为“似乎”不能删,因为作者在这里表示的是推测。



师:你怎么知道这是推测?



生:因为这些园林都是古代修建的,设计者和匠师们都已故去,作者没法直接听他们说,只是推测。



师:好,你接着说。



生:“既然作者表示的是推测,在这里当然要用“似乎”来表示了,这样写,更令人信服,表意更严密,更准确。



师:他说得很好。那么是否可以去掉“务必”呢?



生:“务必”在这里表明设计者们坚定的追求,去掉它体现不出这一点来。



师:很好,“务必”在这里对游览者的观察点起到了强调、突出的作用。作者在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时,连用两个看似矛盾的副词,通过联系语境仔细体味,我们发现这不仅不矛盾,而且使表意更为准确。这个问题暂时讨论到这里。下面哪一个同学接着提问?



生:课文第8段中“有墙壁隔着”的“隔”与“有廊子界着”的“界”能否互换?什么叫“隔而未隔”和“界而未界”?



师:请同学们先查一下字典。“隔”和“界”各是什么意思?



生:我查到了。“隔”是“遮断、阻隔”的意思,“界的意思是“相交的地方”。



师:“界”是名词,在文中它作动词,意思是什么?



生众:是“划分相交的地方”。



师:那这两个词的区别在哪儿?



生:(茫然)



师:(将书立放在讲台桌上)同学们看这是“隔”还是“界”?



生众:“隔”。



师:(用粉笔在桌上画了一条线,指线问)这是“隔”还是“界”?



生众:“界”。



师:能说出它们的区别了吗?



生:“隔”是用实物挡着,有阻断的意思;“界”是划出一条线,没有完全被隔断。



生:“隔”无法穿越,“界”能够穿越。



师:明白墙为什么要用“隔”,而廊子为什么要用“界”表示了吗?



生:因为墙是起隔断作用的,而廊子没有从根本上隔断。



师:这一结论的正确性我们能否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生:书上说“廊子大多是无所依傍的”,也就是说廊子是可以穿越的。



师:好,明白了两个词的区别,我们再来研究一下什么叫“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呢?



生:本来墙是起隔断作用的,但因为墙上有花窗,能够透过花窗看到墙那边的景致,就成了“隔而不隔”;本来廊子是起分隔景物的作用,但因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即“界而未界”使本来隔开的景物融为一体,使景致更深了。



师:很好。对于生8提出的这个问题,哪位同学还有疑点?



生众:没有了。



师:我们再提下一个问题。



生:我不明白苏州园林的布局为什么故意避免对称。



师:这个问题涉及园林知识。大家对照课文,认真考虑,找一找苏州园林的布局不讲究对称的原因。



生:书上说,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不错,但是为什么美术画不讲究对称呢?这涉及了我国绘画理论方面的问题,请大家拿出刚才发的参考资料,从中查一查美术画不讲对称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学生认真查阅资料)



生:材料中说,中国绘画忌平板和散乱。园林的设计也一样,如果讲究对称就显得呆板。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运用有关资料解决阅读中的疑难了。说得对,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正是体现在它的不对称上。我们是否可以提下一个问题了?



生:文章为什么说“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和阅兵式似的道旁树”是不足取的?



师:注意,“宝塔那样的松柏和阅兵式似的道旁树”是“不足取”的吗?注意看书。



生:不对,是说从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不足取”。



师:对,同学们看书还需要再仔细些。能否反向思考一下,怎样就“足取”了呢?



生众:从西方园林的角度看就足取了。



师:那又是为什么呢?我们再通过查阅参考资料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认真查阅资料)



生:材料中说,西方园林崇尚人的外形,崇尚几何布局;中国园林则崇尚人的内在,形成人格化的自然山水园林。西方古典主义园林强调驾驭自然,改造自然,“强迫自然接受均称的法则”,形成的基本特点是:整齐划一,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究几何图形的组织,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得方圆规矩。一句话,强调人工美。中国园林则在“天人合一”理论指导下,在尊重、崇尚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然,创造和谐的园林特点,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把自然美与人工美巧妙地结合起来,达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境地。



师:这位同学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发现西方人与中国人有着不同的审美观点,西方人讲人工美,喜欢修剪树木,中国人讲自然美,不对树木进行修剪,达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境地。(板书:虽由人作,宛如天开)所以说,“修剪得像宝塔似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是不足取的。”我们再提下一问题。



生:文章为什么要将假山和池沼放在一起说明,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师:大家想想看,互相讨论一下。



(同学相互讨论、启发,开始若有所悟)



生:自然界中主要的物质就是山水,要想把园林布置得和谐自然,就要有山和水,因此假山和池沼放在一起说明更自然,更符合生活实际。



师:说得好,我再补充一点:从苏州园林自身特点看,山和水的关系也是唇齿相依的,归纳起来,可用三句话概括,(出示小黑板)即“水随山转,山卤水活,因水成景”。既然园林实际如此,说明时当然就不好分开了。看来我们平时思考问题还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呀!



好,这个问题就到这里,我们研究下一个问题。



生:我不明白,为什么说园林的布置在于设计者“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忘却苏州城市,觉得身在山间”?



师: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先要理解两个词的意义。先请同学解释一下什么是“胸中有丘壑”。



生:“胸中有丘壑”的意思是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



师:“其中”指的是……?



生:山水风景。



师:对!“阅历”是什么意思?



生:“阅历”指“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的”。



师:在文章中是什么意思?



生:指的是设计者见过的山水风景。



生:这样设计出的园林最能体现大自然的特点,使游览者忘却苏州城市,只觉身在山间。



师:对,这句话是为说明假山的堆叠怎样才能具有艺术性的问题,条件是设计者和匠师们要有丰富的阅历,头脑中要有山水的形象,情感上富有情趣。我们再提下一个问题,好吗?



生:苏州园林为什么极少使用彩绘?用彩绘不是更漂亮吗?



师:对呀,用彩绘不是更漂亮吗?



生:彩绘是人工的东西,苏州园林讲究自然美。



师:对。自然美、人工美各有千秋,只是风格特点不同罢了。那么,哪些园林必用彩绘?



生众:北京皇家园林。



师:再仔细读课文,体会一下这一风格的景观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生:会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



师:安静闲适的感觉岂不太单调了?



生:花开的时候,就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了。



师:为什么不让各种建筑也明艳一些呢;



生:这样会冲淡自然的色彩,破坏自然之趣。



师:对了,不用彩绘就是为了不破坏自然之美。××同学,你对这个问题是否理解了呢?(生点头)我们接着提问。



生:真正完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设计师们不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这种追求是否有些不切实际呢?



师: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



生:美是相对的,只要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



师:是否因对做不到绝对完美就不会追求完美了呢?



生:绝对完美是做不到的,但不能停止追求完美。



师:对,这正像一句广告词所说:“没有最好……”



生众:“只有更好。”(众笑)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探讨的是同课文相关的园林知识问题,我们一起讨论并查阅资料解决了这些问题。园林知识是丰富有趣的,大家还可以通过课下查阅各种书报继续学习。这堂课对这类问题的探讨先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对本文写作方面的疑问进行研究。



生:在《中国石拱桥》中,作者赞扬了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劳动人民的智慧,为什么这篇文章没有提呢?



师:这位同学对叶老先生提出批评了,大家怎么看?



生:本文要说明的中心不在这里。



师:这篇文章没有赞扬劳动人民的智慧吗?



生:赞扬了,因为园林设计者就是劳动人民。



师:作者具体怎么赞扬设计者的呢?



生:文中有这样的句子:“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生:“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师:对,作者没有直接赞扬劳动人民,但通过对苏州园林的赞美间接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这就告诉我们,一篇说明文中心的揭示可以通过议论直接点出,如《中国石拱桥》;可以蕴含在说明的字里行间,如本文。我们再提一个问题。



生: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作者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就写出了《苏州园林》一文,这样写文章会不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师: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



生:我认为,作者尽管没有游遍所有的苏州园林,但是有代表性的园林一定都去过了。



师:是这样的。作者根据什么来写的呢?怎么写的?请同学们看一下刚才发的参考资料,这是叶老的儿子叶至善先生介绍这篇文章背景的文章,大家细读一下,看看叶老是怎样写成此文的?



(学生查资料,并交头接耳,然后发言。)



生:文章中说这篇文章是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作者从小在苏州长大,好几处有名的园林他都熟悉。



生:叶老参考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还有195幅精美的照片。



师:很好,我们利用参考资料又解决了一个疑难问题。这些都说明“苏州园林”不是凭空编造,而是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的。另外,从全文看,作者紧紧扣住“苏州园林”的特点,有条有理地给予具体说明,具有典范作用。



好,我们再提一个问题。



生:整个文章写得都很好,为什么结尾却那么仓促?



师:对呀,结尾为什么那么仓促?注意,这篇文章是为什么写的?



生:这是一篇为摄影集写的序。



生:我认为这样结尾简洁干脆,并不仓促,而且更能给读者以学习、思考的空间,更好地读这本摄影集。



师:很好,下一个问题。



生:作者为什么不像《中国石拱桥》那样具体举几个例子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呢?



师:对呀,为什么没用举例说明的方法呢?



生:因为这是一篇摄影集的序文,最好的例子要去摄影集中找。



师:对,再具体的例子也不如自己去看图片。



生:可是老师,举几个例子不是更好吗?



师:大家怎么看?



生:在一篇说明文中,用不用举例说明方法要根据内容而定,本文要说明的是“苏州园林”的总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而这一特点难以用举例加以说明。



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特别是能运用写作手法服务于写作内容这一规律来认识,分析问题,很好。还有问题吗?



生众:暂时没有了。



师:同学们,经过大家质疑、查阅资料和互相探讨,我们已初步解决了《苏州园林》一文阅读中的疑难问题。这说明同学们开始做学习的主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7:54:00 | 只看该作者
反思与点评







教学反思



《苏州园林》是叶老一篇典范的说明文,文字通俗易懂。既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建筑的成就,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又分析了园林建筑的原理,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选读这样的作品,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又可以丰富关于园林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受到一次生动的审美教育。如果上课反复地讲,势必会使学生兴味索然,因此必须另辟蹊径,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让学生认识到此文的深意所在。所以,此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培养自学能力中的质疑解疑能力”。教学方法以学生质疑、教师点拨为主,力求让学生在自己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从而发现真理。从“有疑”到“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语文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园林》一课的教学设计,在创新方面主要体现有:一是要求学生自己预习教学内容与相关资料,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发现疑难,提出问题;二是将问题归纳分类,要求学生按一定范围集中提问。这些问题主要涉及课文的难点、疑点及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索探讨,逐步解疑,在探索中有所发现和创新;三是体现出质疑的层次性,在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综合”这一更高层次上质疑,鼓励学生打破“陈规”去思考,不被“成见”所束缚,善于多方位认识,多层面分析,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事实证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执教者:孙善丽)



专家点评



新编语文教材明确了编写思路,即“以人为本,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生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以学生的心理、语言发展规律为教科书的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可见,“以学生为本”的“人本”思想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首要目的和最终目的。而教材这一“文本”是教学的凭借。从教师的角度讲,叫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与书本中心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要正确理解“人本”与“文本”的关系,把握好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益于学生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这是语文教育的“本位”。本节课在这方面体现地透彻而深入。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叶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阐释了阅读的内涵。本节课语文老师就力求学生在阅读中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灵魂,与作者心灵默默对话来逐步解疑,并在探求中有自己的发现和创新。从这个层面上说,阅读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揣摩、品味语言,审视、把握文章内容,涵咏和体悟作品的意蕴和情趣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要有其独特的审美功能,其中也包括对语文课程审美性质的深刻体会,要有新的创意,体现语文课程改革精神。语文课要教出语文的味道,通过对文本的语言,对课文精妙词语的辨析来揣摩文意,从中受到教育陶冶。一定要结合文本,结合语言来分析,学生自然而然受到熏陶、感悟。让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形成语感,让语文成为学生的血肉。这也是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5 16: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