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苏州园林》教案、案例、反思等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8 17:52
标题: 《苏州园林》教案、案例、反思等

课文解析



纪开锦



苏州园林蜚声中外,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家陈从周曾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与艺术的和谐统一。叶圣陶先生在本文中对苏州园林的个性特色略而不提,而是异中求同,经过比较归纳,准确地抓住了各个园林建筑的共同点,并用精练的语言加以说明,给读者以鲜明的整体感。鉴于此,本文采用总分式的结构方法,以先总说后分说的形式,抓住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从几个角度分别解说。先作概括说明,明确说明中心;然后围绕中心作具体说明,其间又以从大到小、从主到次为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这样,读者不仅领略到了苏州园林的整体美,也获得了具体感受。



总观全文内容,共有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总领全文:揭示了文章的写作意图,让大家用艺术的眼光去鉴赏苏州园林,并突出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地位。“标本”一词确切地说出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部分(2—9):抓住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共同特征,分别从各个角度介绍说明。这里又有三个层次:



①第一层(2):概括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图画美。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即园林是“处处入画”。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图画”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完美的图画”具体体现为四个“讲究”和一个“一切”:“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设计。这也是下文说明的总纲和顺序。



②第二层(3—6):从四个方面说明苏州园林在景物的布局、配合上是如何体现图画美的。第3自然段介绍布局时,用苏州园林的建筑布局与古代宫殿和住房作比较,突出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建筑特点。第4段通过对假山池沼的形象说明,让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山水既有画意又有诗意的特点留有深刻印象。第5段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三两句从正面概括说明栽种上“着眼于画意”。第四句从修剪和栽种方面说明“着眼画意”。第五、六两句举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画意美。介绍花草树木时与外国式的花园作比较,写出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第6段主要用解说方法,突出了巧妙的设计和安排,能给游人以画意实感。



③第三层(7—9):从小处、细部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第7自然段,为了说明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第一句既是本自然段的中心句,又是本层次的总说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然后举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加以说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这样就使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了,人们容易领悟和理解。第8自然段说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第9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的彩绘“自出心裁”。并与北京园林作比较,突出苏州园林色调能给人以安静闲适的感觉这一图画美的特点。总而言之,这一层是紧紧围绕说明中心来说明的,而且巧妙地照应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之句。



第三部分(10):结尾。这一段交代说明,是不可忽视的结语。它总结了全文,再次激起了读者急于一游苏州园林的强烈欲望;也使行文缜密,引人回味。



总观全文的结构脉络:总说(完美的图画)──分说大处:“讲究”(第2段)、“布局”(第3段)、“配合”(第4段)、“映衬”(第5段)、“层次”(第6段);细部注意:每个角落(第7段)、门窗图案(第8段)、色彩使用(第9段)──结尾。即总的概括出苏州园林是完美的图画,然后紧紧围绕着图画美逐一展开,进行分说,多处落墨,十分舒展。



本文作为说明文的典范之作,语言也极具特色。具体表现为:



(一)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以说明为主,适当进行描写和议论。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主要用解说的方法介绍苏州园林,但它并不排斥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文章融说明、记叙、议论为一体,以概括的说明介绍园林,以生动的描述形容景物,以通俗的议论来分析原理,使文章既眉目清楚、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启人兴趣。就记叙景物而言,它的手法与游记有很大的区别。游记描述景物,常在某个特定时间、某个固定的角度观察环境或者移步换形,境随人迁。本文则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文章的记叙语言简洁、生动,赏心悦目地表现出景物的形象。如“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写出了万木争荣的情景;古老的藤萝枝干“盘曲嶙峋”,开花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气氛。这些地方,稍加点染,便显得生机盎然,沁人耳目。类似的例子,俯拾皆是。



(二)语言准确、精练、周密,耐人寻味。如“四个讲究”几句中,“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再如“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中的“补”字,表现了匠师们的细心,善于化单调为多彩。而“池沼大多引用活水”、“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两句中的“大多”,“极少”就用得有分寸,既不夸大,又不缩小。还有,“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中的“一切”、“决不”、“一律”则表示十分肯定的语气,对突出苏州园林的特色有着重要的作用。全文只用了几个描写性的词语和形容词,它们都表现出景物特有的状貌,很难用其他词语替换。如“重峦叠嶂”一词,写出了假山在玲珑小巧的园林中,从平地突兀而起,层层叠叠的景象。“俯仰生姿”又写出了高树与低树种植在一起,上下相望的风姿,描绘出对各类树木错落有致的精心安排。“盘曲嶙峋”形容古老藤萝枝条的弯曲枯干,满眼“珠光宝气”又写出藤萝花的典雅风韵,构成了生意盎然的画面。



(三)恰当地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被说明的事物易被读者理解。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比较突出。1.作比较。作者常常在与其他地方园林的比较中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色,这是指导我们提高审美鉴赏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1)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榭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2)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这既是比喻,又是比较,突出苏州园林俯仰生姿、高低成趣的图画美,又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和民族的特有风格。(3)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较,“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突出苏州园林梁柱门窗颜色的淡雅。这是因为在它的周围有苍翠的树木,鲜艳的花卉,使人在幽静闲适的环境中依然有丰富多彩的感觉,所以没有用彩绘的必要。如此对比,无论是总括的比,还是具体的比,比来比去,就突出了苏州园林独特的图画美,使被说明事物的特点更鲜明。2.举例子。如第2段以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为例,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再如以几个园里的古藤为例,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都是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3.作诠释。作诠释不像下定义那么严格,它是一种灵活的解说,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解说。本文围绕着“如在图画中”这一中心作了全面的诠释。这种诠释从不同角度进行,如布局的角度;假山和池沼设计的角度;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的角度;花墙和廊子的角度;园林角落以及门窗、色彩等角度,逐一展开,每一处的诠释都是灵活的、变换的,合在一起又是丰富多彩十分鲜明的。局部的诠释也有,如在说明园林中花草树木讲究映衬时,作者就诠释道:“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用语生动,具有一定的描述性。4.典籍的引用。写到园林的池沼,很自然地引用了《汉乐府·江南》里“鱼戏莲叶间”的诗句,增添了说明的文学性、趣味性。5.摹状貌。如第5段中对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小结: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不仅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而且使语言既准确鲜明又生动形象,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苏州的园林文化滋养了一代文化大师叶圣陶先生,那种园林韵味深深影响着他。人杰地灵,互为映衬。对于故土的恩情和眷恋,叶圣陶先生用自己的笔给予了回报。他通过准确、精练又生动、优美的说明描绘,自然、真切地再现了苏州园林的风貌,既展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使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更显示了艺术大师对文字很强的驾驭能力。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苏州园林的评价中有这样一句话,“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这其实也是叶圣陶先生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本文最突出的风格。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8 17:52
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1894—1988),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和编辑出版家。江苏省苏州人。原名叶绍钧,圣陶是他的字。叶圣陶幼年进私塾,后进小学和中学。1911年中学毕业后,走上小学教员的岗位。10年乡镇小学教员的生活,使他广泛地接触了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小市民和劳动人民,为后来的文学创作积累了生活素材。1919年叶圣陶开始白话文学创作,在《新潮》《小说月报》《晨报副刊》等刊物上,发表小说、新诗、散文、剧本和文学评论。同年,加入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1921年,他与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等12人发起组成“文学研究会”,在文学“为人生”的旗帜下,从事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从1922年起,先后出版《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四三集》等多部短篇小说集。他的早期小说擅长描写下层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1925年后的小说创作,较为深刻地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社会现实,创作思想倾向有所变化。1928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倪焕之》是他的代表作。



叶圣陶创作的散文集有《剑鞘》(与俞平伯合著)、《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川集》和解放后出版的《小记十篇》等。他的散文或写世抒情、或状物记人,或议事说理,一般都有较为深厚的社会人生内容和脚踏实地的精神;艺术上则主要显示出平淡隽永的情趣和平朴纯净的语言风格。叶圣陶还是我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先后出版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还有一些散见的篇章。这些童话,构思新颖,描写细腻逼真,在童心的想象中蕴涵着丰腴的现实内容,曾受到鲁迅先生的称赞。



叶圣陶1923年起任商务印书馆编辑,1930年改任开明书店编辑,其间曾兼中学、大学教员。他先后主编或编辑过《文学周刊》《小说月报》《妇女杂志》《中学生》《国文月刊》等多种文学、语文教育刊物,编辑出版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撰写过十多本语文教育方面的论著,发现、培养和举荐过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作家,为文学发现、培养新人和语文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叶圣陶工作于北京。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主席等多种职务。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8 17:52
名家谈叶老







丁玲:我年轻时,不是一个很好的读书人,我最早读过叶老的《倪焕之》《稻草人》等作品,我很喜欢这些小说和童话,认为叶老的文章,正如他的为人一样,严谨,温和,含蓄,蕴情,才情不外露,不随风使舵,不贪图小便宜,经得起历史考验。他的作品和他的为人都令人敬重和怀念。



茅盾:圣陶对于中国新文学的光辉的贡献,海内早有公论,初不因我的赞美而加重;但20多年的交谊,使我从圣陶的“为人”与其作品看到了最重要的一点,即两者的统一与调和。作品乃人格之表现:这句话对圣陶而益信。凡是认识他的朋友们都不能不感到,和圣陶相对,虽然他无一语,可是令人消释鄙俗之心,读他的作品亦然。



吕叔湘:悼念叶老的挽联:交情兼师友,四十八年,立身治事,长仰楷式。



道德寓文章,一千万字,直言曲喻,永溉后生。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8 17:53
园林的脉络







游览苏州的古典园林,即使天公不作美,也无妨大家的游兴。你尽可沿着园中长廊悠然漫步,恣意玩赏,这是因为园林中有着别具匠心、巧妙构筑的长廊的缘故。园林专家陈从周在他的《苏州园林》一书中说:“园林游廊为园林的脉络,在园林建筑中处极重要的地位。”



苏州的古典园林,原来都是私家花园,一般并不太大,小的只占半亩地,但园林建造者无不在有限的空间里组合千变万化的景观,使景致曲折掩映,给人以无穷的意趣。其造园原则是“水必曲,园必隔”,像留园,园中部波光粼粼,峰峦环抱,游人一入其中,恍如置身于一个硕大的山水盆景之中;而东部却是一派显贵人家的庭院格局,豪华考究的楼、馆、轩、斋,各各有致;到了北部,又使人觉得分明身临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西部是一座大山兀立,古木森森,让人充分领略山林野趣……分割这四大景区的不是呆板硬挺的围墙,而是造型优美的古典式长廊。那长达200多米的长廊,随形制而变,依地势而曲,时藏时露,时而大大方方的展现,时而悄无声息地消失,把四大景区不露痕迹地分隔又有机地相互连接贯通。苏州古典园林里的长廊就是这样,具有着实用和观赏的双重价值,犹如优美的线条,曲折多变地在小小空间里勾勒出奇妙多姿的图画,就像是一位高明的“导游”引着你走上一条巧妙的观景线路,一景又一景、一“村”又一“村”地尽情领略不同风光。



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在《园治》一书中说:“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苏州古典园林里的长廊,便在借景上充当了重要的角色。那长廊的表现形式千姿百态,通常的为一面敞对景区而另一面砌以廊壁挡隔另一景区。廊壁也并非一堵粉墙,沉闷一块,而是在上面开设漏窗,使游人身在这一景区能透过漏窗窥见另一个天地里的胜景,那景致在漏窗的间隔下像活动电影一样,显得影影绰绰,分外奇妙诱人。一孔接着一孔漏窗,移步换景,美不胜收。



苏州的古典园林就是如此,惯用长廊来分隔园景,使园林有纵深感,激发游人探幽寻胜的兴趣。留园入口处有一段暗廊,廊壁辟有一排花样各异的漏窗,窗外花木葱茏,曲桥流水,游人在窗花的间隙中观之,迷离惝恍,似真似幻。这里的暗廊起着避免开门见山的作用,而廊上的漏窗则起到了引人入胜的诱导作用。而沧浪亭又不同,在园边有依水而筑的复廊,它把一条走廊在中间砌墙,里外一分为二,形成一条走廊两面廊屋的格局,俨然成了背靠背的两条走廊。这复廊的廊墙上也嵌设漏窗,廊北是园外的一汪悠悠绿水,廊南是一脉郁郁的青山,通过廊墙上的漏窗,把园外与园内联系起来,使游人突破了视觉的界限,从而扩大了园林的空间。在园中透过漏窗看水,还可以见到对岸的杨柳依依;在园外透过漏窗观山,咫尺近山在窗花的间隙隐约朦胧,有一种色彩斑驳的韵味。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时候,山水都在你的眼前,快乐真是难以言喻。



再如拙政园和补园,两园以一条水廊相映,廊壁上漏窗洞明。在补园透过漏窗可见东邻拙政园的景物,在拙政园透过漏窗可见西邻补园的景物,两园通过漏窗互相借景,让人感觉园与园之间的息息相通。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长廊,设计和构筑都是相当精妙的。留园里的爬山长廊,其高低起伏之势与背后衬托的云墙形成曲线对比。弧形曲线的长廊,时而靠墙,时而与墙留下一段空隙,形成虚实对比,靠墙处天光射入,留空处则漏有光线,又以明暗对比将艺术上的对比手法演绎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狮子林接驾桥畔的紫藤廊,这是一条长约25米的全敞式长廊,南边临水,北边对山,疏朗得宜,是园中动观流水静观山的好所在。廊在东西两端各有一株上百年的紫藤,犹如两条盘龙昂首吐珠腾飞,茎蔓交错,卷须缠绕,给长廊搭成了绿色的顶盖。紫藤花开之时,璎珞流苏,紫玉纷披,使整条长廊美似一座巡礼的画廊。



拙政园的水廊,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独树一帜。园西部的界墙,即是以黄石、湖石混合堆砌而成的水廊,它随势高下,状若波涛起伏,故而人称波形廊。沿着这波形廊散步,忽高忽低,时上时下的,犹如置身于舟船,能感受到风浪的起伏。拙政园中部也有一条水廊,它凌空飞架水面之上,又称“廊桥”,长8.60米、宽1.48米。廊下的“桥体”为三跨石梁,东西两跨呈斜坡状,使这条水上长廊形成弓形,美其名曰“小飞虹”。这座廊桥是我国园林中廊桥的精品,非常精巧,廊栏为朱红色木栏,整条长廊有两两相对的八根黑漆圆柱,稳稳架起廊顶,廊顶上铺设黛瓦,两边花边滴水檐,檐下还饰以镂空花边挂落。长廊内垂吊古色古香的宫灯盏盏,廊东悬一横匾,上书“小飞虹”三字。早在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徵明便有拙政园小飞虹图咏,题道:“知君小试济川才,横绝寒流引飞渡”。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长廊,是园林中不可分割的重要一环,体现了造园艺术家高度的技巧性和艺术性。如果把园林比作一张绿色的树叶的话,那么长廊就是连系各个景点的脉络,正是它们之间的巧妙融合,使苏州园林成为美的整体。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8 17:53
最中国的私家园林──苏州园林







提到苏州园林,大概颇有一些人对它的了解来自叶圣陶的《苏州园林》。叶圣陶写《苏州园林》是在1979年,当时的情况是他被邀请为风光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苏州园林》图册作序,由于圣翁自小生长在苏州,于是在序文中深情道出苏州园林的魅力。



苏州园林在当下扮演的角色是苏州必看的游览胜地,但最初建造的时候,它是作为私家园林出现的。谈到园林,这里略微解释一下中国园林的种类,除了私家园之外,能够冠以“园林”概念、归为同一门类的还有“皇家园林”和“寺庙园林”,但苏州园林以其经典的造园艺术成为中国园林建造的典范。



最早的苏州园林建在东晋时期,之后历经了宋、元、明、清四代,并且在每个时期都具有不同的自然、历史、文化和艺术特色。被称为苏州四大古典园林的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明清时期是苏州封建经济文化的鼎盛阶段,造园活动和造园艺术也达到了最为繁盛和成熟的阶段,据说在造园最盛时期,苏州的私家园林和庭院高达280余处,苏州园林的真正含义已经远远不止“苏州的园林”,而已成为江南私家花园的统称。将历史翻到今天,保存尚好的苏州园林仍有六十九处之多。



苏州园林的英文名称为The Classical Gardensof Suzhou。在1997年和2001年,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和网师园以及沧浪亭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世纪80年代,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希望东方馆中能有一处表现中国园林的景观。他们专程派人来到中国进行实地考察,我国的园林学家陈从周先生毫不犹豫地为他们推荐了中国的苏州园林。苏州园林的沉香从古延续到今,并且香气四溢的弥漫到世界各地。就在刚刚过去的2004中国文化年闭幕之际,巴黎西南郊78省的圣雷米·奥诺雷市落成的法国第一个苏州式园林。



若谈苏州园林之“VILLA”观,它是中国的造园林典范。提到园林,我们头脑中的假山、水塘、小湖、园艺、木艺及花鸟鱼虫便如符号般呈现,这些都是苏州园林建造方式波及到中式园林的影响。若谈苏州园林之“世界”观,那么正如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没有哪些园林比苏州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8 17:53
叶圣陶与苏州园林



沈鸿鑫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巨擘。他于一八九四年出生于古城苏州。因自小生长在苏州,他对苏州的一草一木充满了深厚的感情,特别是与驰名中外的苏州园林结下了不解之缘。



苏州是一座美丽的园林之城,据叶圣陶先生自己说,游过的园林达十多个。我们还可读到圣翁留下的有关苏州园林的诗文。



叶圣陶出身清贫,幼年时在一家富家自设的私塾附读,后进苏州草桥中学读书,中学毕业后,因无力升学,便在苏州城内干将坊言子庙小学教书。叶圣陶酷爱文学,也钟情园林。中学时代他就开始文学活动,曾与同学顾颉刚、王伯祥等组织了诗社“放社”,创办了刊物《课余丽泽》。他们经常在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等园林里举行文学活动,并向上海的《民立报》等报刊投稿。一九一三年夏天,叶圣陶与顾颉刚一起去游览拙政园,那天正传来袁世凯镇压民主力量的消息,血气方刚的叶圣陶义愤填膺,挥笔写下《游拙政园》五言诗一首。诗中开头描写拙政园的旖旎景色:“纤雨值休辰,园游恣幽赏。回沼抱南轩,几窗爰净朗……环顾卉树森,浓绿弥众象。稀处现楼台,微风动帘幌。”接着笔锋一转,直面现实生活:“北方是长安,冠盖属朋党。白日妖霾现,杀人弃沟壤。鸡鸣上客尊,狗苟公道枉。豪游金买笑,怜乞血殷颡。”自然景色幽雅秀丽,现实生活却十分黑暗恶浊。他借景抒情,表现了一个富有正义感的青年对反动统治者的强烈仇恨。



一九三六年秋天,叶圣陶陪同好友朱自清游览了苏州的几个园林,他有感而发,写下了《假山》一文。



苏州的园林,大多叠有假山,圣翁认为,假山总难得真山真水的趣味,然而园林中又缺不得假山。因为假山在园林中起着障蔽的作用。“有假山障蔽着,峰回路转,又是一番景象,这才引人入胜。”“顾家的怡园,靠西一带假山把全园的景物遮掩了,你走到假山的西边去,回廊和旱船显得异常幽静,假山下的一湾水好像是从远处的泉源通过来的,引起你的遐想。”他又举了拙政园进园处的假山,也起了障蔽的作用。他还称赞狮子林的假山路径盘曲,层次繁复,绝壁、危梁、岩洞、石屋应有尽有,显出了设计人的匠心。



新中国成立后,圣翁担任全国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等要职,长期居住北京,然而对苏州园林仍是梦牵魂萦。一九五六年,同济大学出版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图册,圣翁得悉后,函购了这本图册,他自己说:“工作余闲翻开来看看,老觉得新鲜有味,看一回是一回愉快的享受。”一九七四年,圣翁与陈从周相识,陈教授送了好多幅松竹兰菊的国画作品给圣翁,圣翁填了一阕《洞仙歌》词谢他,词中还是以苏州园林着墨:“园林佳辑,已多年珍玩,拙政诸园寄深眷。想童时常与窗侣嬉游,踪迹遍山径楼廊汀岸。今秋通简札,投甓招琼,妙绘频贻抱惭看。古趣写朱梅,兰石清妍,更风篠幽禽为伴。盼把晤沧浪虎丘时,践雅约兼聆造形精鉴。”这首词中,圣翁对苏州园林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解放后,拙政园等园林已成为劳动人民憩息游览的胜地。作者又回忆起孩提、青少年时代与同窗嬉游,踏遍楼廊山径的情景。这正好与前面谈到的一九一三年游园赋诗一事相互印证和呼应。词的后半阙是写圣翁得识陈从周教授以及欣赏陈从周所赠画稿的欢愉心情。



一九七九年初,陈从周邀请圣翁为他的一本由风光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苏州园林》图册作序,圣翁慨然允诺。圣翁在序文概括地论述了苏州园林的魅力所在。他赞赏苏州园林“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从而使游览者得到“如在图画中”的感受。



“拙政诸园寄深眷”,这正是叶圣陶对苏州园林眷恋深情的自然流露和生动描写。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8 17:53
叶圣陶保护曲园  









叶圣陶先生熟悉园林,热爱园林,因此他深知园林的价值。曲园,就是俞曲园,是清代末年的著名学者俞曲园(即俞平伯先生的曾祖父俞樾)的故居。俞曲园先生是个大学问家,他编的集子叫《春在堂全书》,有五百卷,这个五百卷大多数都在苏州写的,他的苏州故居叫曲园,就在这儿写的,最有名的是寒山寺的《枫桥夜泊》,这个碑是他写的。曲园以“曲径通幽”而著名,曾经有一段时间被损坏,为了保护这一古迹,叶圣陶先生付出了很大的精力。这也成为苏州园林保护史上的一段佳话。



1953年,俞平伯先生专门从北京到苏州,向苏州市政府提出要把曲园捐献给国家,经过文化大革命以后,里面住了很多人,搞得都破败不堪了,那么到1980年的时候,1980年1月8号,叶圣陶先生就在《苏州日报》上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叫《俞曲园先生和曲园》,他在文章里这么讲:解放以后曲园由曲园老人的曾孙俞平伯先生捐献给国家,现在年久失修,而且成了好些人家聚居的杂院,像曲园老人这样一位学者,咱们应该纪念他,而要纪念他,保存并修缮曲园是最好的办法。到了5月份,1980年的5月,叶圣陶先生跟俞平伯、顾颉刚、陈从周等著名的学者专家,联名写了一封信,写给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局长任质斌,质斌呼吁要修复曲园,这样就引起了国家文物局和苏州市政府的高度的重视,后来就做出了重新修复曲园的决定。到1986年的时候,他的主要厅堂已经修复了,开发了,到1990年的时候,这个曲园完全修复了,现在成为苏州的一个很主要的景点,所以叶圣陶先生对保护这遗产,保护园林,他是奔走呼号,不遗余力的。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8 17:54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纪开锦



教学设想:



叶老的这篇文章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堪称说明文的典范之作,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在新课程背景下,对文本的解读不能再沿用着重分析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的老方法,因为学生学习之后,虽能掌握要点,但对苏州园林留下的印象不深,苏州园林精致典范的艺术之美也无法领略到。鉴于此,本文教学设计就应既能让学生了解基本内容,又能在品析语言中深入欣赏园林之美;既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又应丰富学生关于园林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受到一次生动的审美教育。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在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的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创设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合理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体味苏州园林文化的深厚底蕴。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学生通过自读,就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提出自己的问题。



一、兴趣导入──看题猜文



通过看课题猜说明对象。可这样设计导语: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家陈从周曾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足见苏州园林之美,今天我们来学习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猜猜看,作为苏州人的叶圣陶先生会在文中写些什么?(猜文章内容的过程也是学生自己创作的过程。)



二、整体把握──以“画”串之



请同学朗读全文,然后以导游的口吻简介苏州园林的建筑特色。以导游的口吻介绍苏州园林的建筑特色可以如下:苏州园林有100多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园林在不同之处有个共同点: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那么,这幅图画中有些什么内容?”让学生在文本中寻求答案:有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近景远景(花墙廊子)。学生阅读相关语段,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展示苏州园林绚丽多彩的画面,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说明来解说画面,这样可以更形象地感受苏州园林的建筑特色和图画美、艺术美,由此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仅有这些景致,画面就完美了吗?”“还要注意什么?”──门窗、角落和色彩。总结:本文是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全局到局部、从大的显眼的事物到小的不显眼的事物,由主到次分项进行说明,结构层次非常明晰。



三、疑点探究──咬文嚼字



在初步了解苏州园林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质疑,讨论探究本文是怎样准确而生动地说明苏州园林特征的。课前让学生通过自读,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课上通过讨论和查阅资料来解决这些问题。可就词语的运用、重要语句的理解提出问题,通过细致品味语言,领略本文的语言魅力;也可就苏州园林的相关知识、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手法进行质疑;还可对本文做纵向解析,如深入了解园林知识、探究本文的社会意义和审美意义等,要求自己提问,自行解答。



四、个性读写──“班门弄斧”



回扣导语部分关于写作的问题,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力求弘扬学生的读写个性。在引导学生体会了文章的内容和特色后,让学生思考:本文不失为一篇佳作,可是读了文章以后,你有不满足的地方吗?如果把这个写作任务交给你,你将怎样构思?教师也可进行问题提示,如:文章虽是摄影集的序言,但是否还应告诉我们苏州园林到底有哪些著名的去处?从总体上追求整体感的同时,是否可选择几处有特色的园林建筑,介绍他们各自的建筑结构、建筑特点以及历史沿革?是否可用游记的形式,用生动的笔墨描写苏州园林的美丽景色,来激发人们欣赏苏州园林的欲望?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8 17:54
《苏州园林》教学实录(片断)



山东省日照市新营中学 孙善丽



师:这里有一张苏州园林的投影图片(出示投影),请同学们尽量用课文中的原话,谈谈这张图片所体现的苏州园林的特征。



(两分钟时间,同学们仔细看图,然后作答)



生:我从这张图片中看出“高树低树俯仰生姿”这一特点。



生:我看出了“常绿树和落叶树相间”这一特点。



生:还有“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生:还有“苏州园林的布局绝不讲究对称”。



师:上面几个同学的发言不错。那么,能否再说说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从图片看,左边是一座亭子,右边是一幢房子,这说明它的布局是不讲对称的。



师:从同学们发言可知,你们已初步地了解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我们来进一步细致地讨论一下,本文是怎样准确而生动地说明苏州园林特征的。课前,同学们已经通过自读,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今天这堂课我们要通过讨论和查阅资料来解决这些问题。为使讨论更集中,条理清晰。我把同学们的问题作了如下归纳:



1.词语的运用



2.苏州园林的相关知识



3.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手法



4.本文重要语句的理解



5.本文社会意义和审美意义的分析



希望同学们在质疑时尽量按这五个问题的先后顺序来谈,使我们的讨论更集中,更深入,更有针对性。大家说好不好?



生齐:好!



师:好,哪一个同学首先提问?



生:我的问题是,课文开头说,“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句话中的“似乎“和“务必”是否可以删去?



师:这位同学问的是词语揣摩方面的问题。大家说说看,先说“似乎”。



生:我认为“似乎”不能删,因为作者在这里表示的是推测。



师:你怎么知道这是推测?



生:因为这些园林都是古代修建的,设计者和匠师们都已故去,作者没法直接听他们说,只是推测。



师:好,你接着说。



生:“既然作者表示的是推测,在这里当然要用“似乎”来表示了,这样写,更令人信服,表意更严密,更准确。



师:他说得很好。那么是否可以去掉“务必”呢?



生:“务必”在这里表明设计者们坚定的追求,去掉它体现不出这一点来。



师:很好,“务必”在这里对游览者的观察点起到了强调、突出的作用。作者在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时,连用两个看似矛盾的副词,通过联系语境仔细体味,我们发现这不仅不矛盾,而且使表意更为准确。这个问题暂时讨论到这里。下面哪一个同学接着提问?



生:课文第8段中“有墙壁隔着”的“隔”与“有廊子界着”的“界”能否互换?什么叫“隔而未隔”和“界而未界”?



师:请同学们先查一下字典。“隔”和“界”各是什么意思?



生:我查到了。“隔”是“遮断、阻隔”的意思,“界的意思是“相交的地方”。



师:“界”是名词,在文中它作动词,意思是什么?



生众:是“划分相交的地方”。



师:那这两个词的区别在哪儿?



生:(茫然)



师:(将书立放在讲台桌上)同学们看这是“隔”还是“界”?



生众:“隔”。



师:(用粉笔在桌上画了一条线,指线问)这是“隔”还是“界”?



生众:“界”。



师:能说出它们的区别了吗?



生:“隔”是用实物挡着,有阻断的意思;“界”是划出一条线,没有完全被隔断。



生:“隔”无法穿越,“界”能够穿越。



师:明白墙为什么要用“隔”,而廊子为什么要用“界”表示了吗?



生:因为墙是起隔断作用的,而廊子没有从根本上隔断。



师:这一结论的正确性我们能否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生:书上说“廊子大多是无所依傍的”,也就是说廊子是可以穿越的。



师:好,明白了两个词的区别,我们再来研究一下什么叫“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呢?



生:本来墙是起隔断作用的,但因为墙上有花窗,能够透过花窗看到墙那边的景致,就成了“隔而不隔”;本来廊子是起分隔景物的作用,但因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即“界而未界”使本来隔开的景物融为一体,使景致更深了。



师:很好。对于生8提出的这个问题,哪位同学还有疑点?



生众:没有了。



师:我们再提下一个问题。



生:我不明白苏州园林的布局为什么故意避免对称。



师:这个问题涉及园林知识。大家对照课文,认真考虑,找一找苏州园林的布局不讲究对称的原因。



生:书上说,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不错,但是为什么美术画不讲究对称呢?这涉及了我国绘画理论方面的问题,请大家拿出刚才发的参考资料,从中查一查美术画不讲对称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学生认真查阅资料)



生:材料中说,中国绘画忌平板和散乱。园林的设计也一样,如果讲究对称就显得呆板。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运用有关资料解决阅读中的疑难了。说得对,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正是体现在它的不对称上。我们是否可以提下一个问题了?



生:文章为什么说“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和阅兵式似的道旁树”是不足取的?



师:注意,“宝塔那样的松柏和阅兵式似的道旁树”是“不足取”的吗?注意看书。



生:不对,是说从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不足取”。



师:对,同学们看书还需要再仔细些。能否反向思考一下,怎样就“足取”了呢?



生众:从西方园林的角度看就足取了。



师:那又是为什么呢?我们再通过查阅参考资料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认真查阅资料)



生:材料中说,西方园林崇尚人的外形,崇尚几何布局;中国园林则崇尚人的内在,形成人格化的自然山水园林。西方古典主义园林强调驾驭自然,改造自然,“强迫自然接受均称的法则”,形成的基本特点是:整齐划一,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究几何图形的组织,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得方圆规矩。一句话,强调人工美。中国园林则在“天人合一”理论指导下,在尊重、崇尚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然,创造和谐的园林特点,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把自然美与人工美巧妙地结合起来,达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境地。



师:这位同学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发现西方人与中国人有着不同的审美观点,西方人讲人工美,喜欢修剪树木,中国人讲自然美,不对树木进行修剪,达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境地。(板书:虽由人作,宛如天开)所以说,“修剪得像宝塔似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是不足取的。”我们再提下一问题。



生:文章为什么要将假山和池沼放在一起说明,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师:大家想想看,互相讨论一下。



(同学相互讨论、启发,开始若有所悟)



生:自然界中主要的物质就是山水,要想把园林布置得和谐自然,就要有山和水,因此假山和池沼放在一起说明更自然,更符合生活实际。



师:说得好,我再补充一点:从苏州园林自身特点看,山和水的关系也是唇齿相依的,归纳起来,可用三句话概括,(出示小黑板)即“水随山转,山卤水活,因水成景”。既然园林实际如此,说明时当然就不好分开了。看来我们平时思考问题还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呀!



好,这个问题就到这里,我们研究下一个问题。



生:我不明白,为什么说园林的布置在于设计者“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忘却苏州城市,觉得身在山间”?



师: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先要理解两个词的意义。先请同学解释一下什么是“胸中有丘壑”。



生:“胸中有丘壑”的意思是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



师:“其中”指的是……?



生:山水风景。



师:对!“阅历”是什么意思?



生:“阅历”指“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的”。



师:在文章中是什么意思?



生:指的是设计者见过的山水风景。



生:这样设计出的园林最能体现大自然的特点,使游览者忘却苏州城市,只觉身在山间。



师:对,这句话是为说明假山的堆叠怎样才能具有艺术性的问题,条件是设计者和匠师们要有丰富的阅历,头脑中要有山水的形象,情感上富有情趣。我们再提下一个问题,好吗?



生:苏州园林为什么极少使用彩绘?用彩绘不是更漂亮吗?



师:对呀,用彩绘不是更漂亮吗?



生:彩绘是人工的东西,苏州园林讲究自然美。



师:对。自然美、人工美各有千秋,只是风格特点不同罢了。那么,哪些园林必用彩绘?



生众:北京皇家园林。



师:再仔细读课文,体会一下这一风格的景观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生:会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



师:安静闲适的感觉岂不太单调了?



生:花开的时候,就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了。



师:为什么不让各种建筑也明艳一些呢;



生:这样会冲淡自然的色彩,破坏自然之趣。



师:对了,不用彩绘就是为了不破坏自然之美。××同学,你对这个问题是否理解了呢?(生点头)我们接着提问。



生:真正完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设计师们不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这种追求是否有些不切实际呢?



师: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



生:美是相对的,只要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



师:是否因对做不到绝对完美就不会追求完美了呢?



生:绝对完美是做不到的,但不能停止追求完美。



师:对,这正像一句广告词所说:“没有最好……”



生众:“只有更好。”(众笑)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探讨的是同课文相关的园林知识问题,我们一起讨论并查阅资料解决了这些问题。园林知识是丰富有趣的,大家还可以通过课下查阅各种书报继续学习。这堂课对这类问题的探讨先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对本文写作方面的疑问进行研究。



生:在《中国石拱桥》中,作者赞扬了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劳动人民的智慧,为什么这篇文章没有提呢?



师:这位同学对叶老先生提出批评了,大家怎么看?



生:本文要说明的中心不在这里。



师:这篇文章没有赞扬劳动人民的智慧吗?



生:赞扬了,因为园林设计者就是劳动人民。



师:作者具体怎么赞扬设计者的呢?



生:文中有这样的句子:“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生:“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师:对,作者没有直接赞扬劳动人民,但通过对苏州园林的赞美间接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这就告诉我们,一篇说明文中心的揭示可以通过议论直接点出,如《中国石拱桥》;可以蕴含在说明的字里行间,如本文。我们再提一个问题。



生: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作者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就写出了《苏州园林》一文,这样写文章会不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师: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



生:我认为,作者尽管没有游遍所有的苏州园林,但是有代表性的园林一定都去过了。



师:是这样的。作者根据什么来写的呢?怎么写的?请同学们看一下刚才发的参考资料,这是叶老的儿子叶至善先生介绍这篇文章背景的文章,大家细读一下,看看叶老是怎样写成此文的?



(学生查资料,并交头接耳,然后发言。)



生:文章中说这篇文章是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作者从小在苏州长大,好几处有名的园林他都熟悉。



生:叶老参考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还有195幅精美的照片。



师:很好,我们利用参考资料又解决了一个疑难问题。这些都说明“苏州园林”不是凭空编造,而是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的。另外,从全文看,作者紧紧扣住“苏州园林”的特点,有条有理地给予具体说明,具有典范作用。



好,我们再提一个问题。



生:整个文章写得都很好,为什么结尾却那么仓促?



师:对呀,结尾为什么那么仓促?注意,这篇文章是为什么写的?



生:这是一篇为摄影集写的序。



生:我认为这样结尾简洁干脆,并不仓促,而且更能给读者以学习、思考的空间,更好地读这本摄影集。



师:很好,下一个问题。



生:作者为什么不像《中国石拱桥》那样具体举几个例子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呢?



师:对呀,为什么没用举例说明的方法呢?



生:因为这是一篇摄影集的序文,最好的例子要去摄影集中找。



师:对,再具体的例子也不如自己去看图片。



生:可是老师,举几个例子不是更好吗?



师:大家怎么看?



生:在一篇说明文中,用不用举例说明方法要根据内容而定,本文要说明的是“苏州园林”的总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而这一特点难以用举例加以说明。



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特别是能运用写作手法服务于写作内容这一规律来认识,分析问题,很好。还有问题吗?



生众:暂时没有了。



师:同学们,经过大家质疑、查阅资料和互相探讨,我们已初步解决了《苏州园林》一文阅读中的疑难问题。这说明同学们开始做学习的主人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8 17:54
反思与点评







教学反思



《苏州园林》是叶老一篇典范的说明文,文字通俗易懂。既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建筑的成就,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又分析了园林建筑的原理,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选读这样的作品,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又可以丰富关于园林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受到一次生动的审美教育。如果上课反复地讲,势必会使学生兴味索然,因此必须另辟蹊径,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让学生认识到此文的深意所在。所以,此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培养自学能力中的质疑解疑能力”。教学方法以学生质疑、教师点拨为主,力求让学生在自己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从而发现真理。从“有疑”到“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语文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园林》一课的教学设计,在创新方面主要体现有:一是要求学生自己预习教学内容与相关资料,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发现疑难,提出问题;二是将问题归纳分类,要求学生按一定范围集中提问。这些问题主要涉及课文的难点、疑点及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索探讨,逐步解疑,在探索中有所发现和创新;三是体现出质疑的层次性,在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综合”这一更高层次上质疑,鼓励学生打破“陈规”去思考,不被“成见”所束缚,善于多方位认识,多层面分析,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事实证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执教者:孙善丽)



专家点评



新编语文教材明确了编写思路,即“以人为本,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生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以学生的心理、语言发展规律为教科书的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可见,“以学生为本”的“人本”思想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首要目的和最终目的。而教材这一“文本”是教学的凭借。从教师的角度讲,叫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与书本中心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要正确理解“人本”与“文本”的关系,把握好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益于学生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这是语文教育的“本位”。本节课在这方面体现地透彻而深入。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叶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阐释了阅读的内涵。本节课语文老师就力求学生在阅读中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灵魂,与作者心灵默默对话来逐步解疑,并在探求中有自己的发现和创新。从这个层面上说,阅读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揣摩、品味语言,审视、把握文章内容,涵咏和体悟作品的意蕴和情趣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要有其独特的审美功能,其中也包括对语文课程审美性质的深刻体会,要有新的创意,体现语文课程改革精神。语文课要教出语文的味道,通过对文本的语言,对课文精妙词语的辨析来揣摩文意,从中受到教育陶冶。一定要结合文本,结合语言来分析,学生自然而然受到熏陶、感悟。让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形成语感,让语文成为学生的血肉。这也是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