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文化苦旅》有感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一次次漂泊的旅程,都是增长智慧的机会,也使心灵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洗涤。每每在一次又一次的跋涉中得到一种抒发,一种寄托。当我重拾那封藏在柜中的书籍时,发现难以割舍仍是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
回想学生时代,偶从同桌传阅此书,竟痴迷到忘了上课,文化的传承,在历史中留下最真实的写照。青春年少时也曾豪言要重走文化之旅.竟不想时光的流逝,岁月的蹉跎,漂泊在深圳这物欲横流的城市.历史的沧桑在记忆中越磨越淡,残留的是一颗忐忑诚惶的心,再次翻阅方知自己已丢失了最值得深藏的记忆。
《文化苦旅》是一本“文化散文集”,通过各个地方的名迹,山水来寻求文化的根源: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未来。当然也有直指中国的文人人格的,有抒发自己回忆之感怀的。“文化苦旅”确实很苦,中国的文化历史中竟有这么多不堪回首的,令人愤慨的,艰难而又无奈的一幕幕心酸。正如余秋雨在自序最后说,他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是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苍老后的年轻”的,确实我看完他的这本书之后是有苦涩、焦灼、冥思的,于是我决定用一些笔墨来回味、会心、放松。 在书中让我记忆犹新的几篇文字,首先就是首篇《道士塔》。“莫高窟大门外……有一座道士塔,它的主人,竟然是那个王圆箓!”我不知道这个王圆箓是什么人,竟然让作者发出如此的句式。看下去才知道原来就是这个愚昧的道士,把我国珍贵的敦煌文物都廉价卖给了(近乎于送)外国人。以致我们现在研究敦煌艺术的学者们,要再从国外买回一些敦煌文献的胶卷来研究。 当然我们不能都怪罪于这个道士,这还有当时社会的,统治阶级的责任。这确实是一种巨大的无奈。于是余秋雨挣扎着说:“我好恨!”恨的是历史吗?历史无法改变了。我想这是一种民族屈辱,我读到了这里也开始愤恨,所有的中国人读到这里都应该感到愤恨! 另一篇是《寂寞天柱山》,一上来余秋雨就说:“现在有很多文化人完全不知道天柱山的所在,这实在是不应该的。”很惭愧,我的确不知道天柱山。因为不知道,所以就要研读下去,这样才能从无知到有知。天柱山又叫潜山,余秋雨所说的不应该不知道则是因为这座山是中国古代很多大文豪、大诗人都声言要在天柱山安度晚年。因为这些身处不同时代的文人们如此的不谋而合,实在罕见,余秋雨觉得此山有一写的必要了。这些文豪有唐朝的李白,宋代的苏轼,王安石等等。虽然他们到最后都没有完成在天柱山安度晚年的夙愿,但从中的原因却值得探究。余秋雨归纳了三点:宗教气氛,历史魅力与最重要的自然风景。他说天柱山是“在寂静中蜿蜒。”“在清寂的山道上反复想到的是一个哲学命题:家。” 接着《寂寞天柱山》之后的《风雨天一阁》,这篇文章带给我很大的震撼。天一阁是一座藏书楼,之所以叫天一阁是取《易经》中“天一生水”之义,是为了防火。给我震撼的其实是余秋雨介绍完天一阁后讲的故事,天一阁的创办人范钦,藏书是“基于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到后来范氏家族为了在范钦之后保住这座楼所做的努力,这种努力有时是强硬的,不合情理的。这就说到了嘉庆年间的那位钱姑娘,为了看书嫁进了范家,但因为范氏家族为保楼而做的家规,没有看到天一阁任何一本书。到了后来,天一阁终于向外界打开了封闭已久的大门,又因为为《四库全书》献书而大出其名,但最终,很多书也焚毁于侵略者的战火之中。天一阁的存在是一种古代文化事业的象征,中国文化的保存和流传是艰辛的,我们这个民族对于文化的渴求又是悲沧与神圣的。 读《文化苦旅》,了解的是中国的历史,山水,更多的是文化。应该说是中国文化巨大内涵。作为一个中国人,闲来读读这样的书,确有必要。
余秋雨曾说:“我想,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干和挫折。”或许是因为如此,余秋雨先生在埋首于砖块般的典籍中后,那不同于案头的年龄悄悄作祟,突然涌起向苍天大地,释放自己内心深处不停呐喊的渴望。一股热潮,令人无法摆脱的诱惑,不停地震撼着心灵,澎湃的思想犹如一阵巨浪,要求超脱现实的束缚,寻求最终的寄托,没有人知道这次旅程的终点,无情的岁月不断地雕刻,即使生命的终点将在不远的哨站,但生命的价值却是不朽的承诺。中国的文化,落在山重水复中,是历史的多情造就中国千年的内涵。 在山水间跋涉,仿佛历史的画卷从眼前飞过,为想象增添了声色和情致,积累了人生经验。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穿越了古老却又有了现代痕迹的建筑后,我们才发现:辉煌的华夏文化背后,原来是一则则凄凉美丽动人的故事。文化苦旅,使自己又有深一层的感悟和思索。感谢她! 听,穿越时空的钟声再度响起,呼唤着我们去创造更灿烂的明天。背起行囊,来一次艰苦的旅行,一次历史的漫游,一次文化的苦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