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教师暑假读书笔记选登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4:48:00 | 只看该作者
心系教育 服务教育

——《李岚清教育访谈录》读后感

罗瑜

偶然的一次机会,看中央电视台《 新闻联播》,得知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从党和国家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仍然心系教育,欣然接受记者采访,畅谈任上10年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程,讲述国家教育工作一系列重大决策背景,总结过去10年国家教育工作的经验,并对国家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精辟深刻的论述。根据访谈,整理成《 李岚清教育访谈录》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听到这则消息,心情难以自抑。读了这部讲述中国跨世纪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历程的重要著作,得知李岚清从“外行”入手,可他上任没多久,就对教育领域的家底摸得了如指掌。他在书中这样说道:“1993年国务院领导同志分工时,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要我分管经贸工作的同时,还提出要我分管教育。我感到很意外,也感到很紧张。感到意外的是,自我参加工作以来,没有做过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对教育我的确是个外行;感到紧张的是,教育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命运及前途的根本大事,责任重大,担子太重,力不从心。再加上听说教育方面的难题也比较多,也听管教育的同志说过,教育工作不好做,教育投入也不足,‘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而社会上似乎人人都是教育家,对教育工作批评较多,甚至有人说,教育和国企改革是中国的两大世纪难题,等等。当时我思想上的压力很大,……边学边干,去试一试。……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党性领受了这一任务后,也就不再考虑什么难不难、干得了干不了的问题了,而是把思路转到怎样去做这项工作上。”读到这儿,我从心里边敬佩这位大国副总理,将自己受命后的决心表露出来的同时,也将当时内心忐忑不安的最真实一面展示给读者。他从一个外行干到一个内行,制定了多项教育改革发展大计的方针政策,指引中国上个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10年的教育,他的一些政策、思路让当今许多教育工作者及学生、家长深切地感受到了新世纪教育的实惠。

教育部周济部长也同样推心置腹地说:“这本书写得非常好,这本书精确地描述了过去10年间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对很多政策问题阐述得非常清晰,我是把它作为一本教科书学习的。”打开书的第一页,李岚清在扉页上深情地写道:“谨以此书献给全国教育工作者”。这句充满了无限关怀的话语瞬间将每一位默默无闻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的心紧紧相连,表达了他对教育工作者的深切慰问。接下来,他在《自序》中说,在国务院工作的10年,分管过许多方面的工作。然“教育事业关乎国家民族的根本,地位之重,战线之长,困难之大,尤为甚也。而教育工作对我来说,所耗精力亦属最多,其中酸甜苦辣体会最深。我从心系教育到情系教育,感受颇多,感情弥深。”他希望全社会更多地理解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让中国早日走上教育强国之路。

认真读完《 李岚清教育访谈录》,掩卷沉思,觉得这的确是一部洋溢着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寓意深刻、言简意赅、语重心长的好书。对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李岚清同志分管教育工作10年,从“原来最为陌生,边学边干以致心系教育到情系教育,感情弥深”,提出要“锲而不舍,一抓到底,努力把党和国家有关教育的一系列重大决策落实到实处。”如此铮铮誓言和内心表白,让教育工作者无不为之产生强烈的震撼。特别是在分析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问题,并用“发展教育主要是政府的责任”、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非改不可了”、 “从农村教育农民办转变到义务教育政府办”、 “县级政府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要承担主要责任”、 “乡政府并非无所作为”和“ 地方各级政府各尽其责,中央政府也责无旁贷”等六个话题,阐明了为什么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要改,怎样改等一系列问题。

读这本书,还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这位前国务院副总理抚摸教育脉搏跳动的细腻内心。1993年他刚上任不久,了解到了云南山区的教育很困难,很想到云南考察,他要去的地方是西双版纳景洪县勐腊镇勐宽小学——一个不通车的学校,路很不好走。云南省的领导都劝他不要去了,但他却说,骑自行车,走路总可以吧!当他来到学校,看到学生睡的床上光秃秃的什么也没铺,教师的住房也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心里边很不是滋味。他深情地这样说道:“这是我分管教育工作后最早也是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他对云南落后教育事业的焦虑及对中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关心。好书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从书中学到一点知识、一点精神,并将之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那我想李岚清同志的内心也会感到无比欣慰。那他在退位后的呕心之作总算对每一个或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尽到了正如他所说的“于组织、于社会、于家庭、于个人都是一件益事”的肺腑之言了。

这本30多万字的访谈录内容十分丰富。“不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教育文献,是我国教育事业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是指导教育工作实践的生动的教科书,也是各级领导提高理论水平和领导水平的有益之书。访谈录的出版,能够有助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教育、支持教育、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良好环境与氛围。”(陈至立语)。

除教育访谈内容外,“访谈散记”部分生动地记录了李岚清同志的人生经历、兴趣爱好和业余生活等。“十年教育大事记” 则记载了过去10年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所发生的重要事件。访谈的形式、口语化的风格,使这部访谈录别具特色。读了这本书,相信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会为李岚清呕心沥血办中国的教育的精神和矢志不渝的恒心及毅力折服,内心和行动都会受到一次刻骨铭心的洗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4:48:00 | 只看该作者
爱心洒播教育之路



­­­——读李镇西博士 《爱心与教育》有感



谈光云



近日,我认真研读了李镇西先生的《爱心与教育》一书,深有感触。李先生细腻的师生感情、细致的写作手笔、敬业的教育精神无不深深吸引了我,使我感动,给我启迪,鼓励我在教育道路上将自己的爱心、耐心、恒心奉献给我的学生们。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他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前提,而且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换句话说,教育者对学生的爱,绝不应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



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了解了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了他们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天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李镇西老师毫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爱,而这份爱总觉得与其他人爱有所不同。我看到过不同的老师表达过对学生的爱。有保姆式的爱,有恨铁不成钢式的爱,有施恩式的爱,无论哪种,总是在潜意识里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这当然也没错,但我们能够非常明显地感觉到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感觉到为人师者深藏骨髓的那一份道德优越感。而李老师却不止一次地说过,学生的心灵往往要比教师纯洁得多,学生在道德上也往往高出教师,这是整部书中我最以为然的结论!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爱心”?当然不能说现在的老师们都不热爱学生,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文化中师道尊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心目中,“民主与平等”的观念是比较淡漠的。因而,在师生关系、学生教育、学科教学、班级管理以及处理教师和家长关系等方面,有的教师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居高临下或惟我独尊,因而缺乏对学生起码的尊重与信任。一些善良的教师往往不知不觉,甚至是“好心”地损害着学生的尊严和感情,甚至侵犯学生的权利;在某些课堂上,不但没有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讨的民主气氛,反而存在着惟师是从的专制色彩!



李老师的爱是建立在真正的民主的基础之上的,是真正平等的爱,发自内心的爱,不含任何杂质的爱,而更重要的是,这份爱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互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而李老师时时都在收获!当看到学生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时,那一刻,难道不是为人师者最大的幸福吗?什么叫享受教育?这就叫享受教育!而当一个教师能够真正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获益,提升自己的时候,他收获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这一点,李老师多年以前就意识到了。所以,在爱心的背后,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甚至有对学生必要的惩罚。



李镇西老师对待学生的平等态度,是他手记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他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在他和学生之间,我们看不见有什么“代沟”。有的人用“孩子王”的说法贬低教师,其实要做孩子的认可的“王”,真是谈何容易。



李镇西老师的手记,就是他的“心灵写诗”。他是把自己一颗火红的心投入到这个美好的事业中的,李老师的教育精神将激励精图治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不断摸索,探索教育的真谛,教育的规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4:48:00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专业发展



王基成






北师大课程研究中心赵德成博士有一对双胞胎,为了照顾小孩,请了两个保姆。其一年龄大点的负责照看孩子,另一小姑娘负责做饭。来自僻远山村的小姑娘做的饭并不好吃。为此,赵博士要提高小姑娘的做饭水平。怎么办?赵博士为此设置了几个步骤。步骤一,让小姑娘认识自我。做法是:让年龄大的阿姨先做几个菜,让小姑娘品尝并与自己做的菜进行对比。结果是小姑娘认为与自己做的菜味道没有明显的差别。为什么小姑娘会这么认为呢?赵博士分析原因有三:一者小姑娘来自山村,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差异巨大,因此菜式的差异相比不是那么明显,二者小姑娘即使知道了差异,也羞于承认;三者小姑娘本身的原因:经验值低、理论水平不高。怎么办?原有的策略要进行调整。于是,赵博士带着小保姆去附近的餐馆品尝不同的菜式,由小姑娘自己提出问题:为什么餐馆的菜这么好吃?于是回家按照关于好吃的假设一一尝试,不行了再重来,好吃了记下来,经过不断的反复做—研—再做,小保姆的“专业”迅速成长。



以上是赵博士试图利用小保姆的自评促进其做菜水平的提高,当自评起不了作用时,必须通过他评来促使其进步,但这种他评的方式是含蓄的、情境式的,并不是简单的说教。由此赵博士试图通过这一案例说明教师的自评、管理者的评价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对教师和教育管理者都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今天下午,赵博士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典型的教学案例,从如何理解教育评价和促进教与学的发展性评价两大方面,对《新课程实施中的教育评价改革》做了精辟的阐释。在切入主题之前,他对新课改的必要性、重要性做了说明。对照上午老教授杨文荣的观点,可以看出赵博士是课程改革的坚定拥护者。由此也折射出新课改在进入理性反思阶段后,教育界出现的两派不同意见的分歧。接着赵博士介绍了北京新东方培训学校的一些高效的做法,其中有几点值得借鉴:一是教学一定要结合学习实实在在的生活需要,二是要多鼓励、多激励学生,多用一些励志故事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三是情境创设最好找学生、教师身边的事。并指出,在教学中老师往往不自觉地在暴露学生的缺点,而不是发现学生的优点。



赵老师今天讲座中最可取的部分主要有:



一、 教学评价的重要性。



通过准确的教学评价才能实施针对性强的教学策略,否则教学的实效性值得怀疑。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通过评价了解目标实现的程度,再决定下一步应采取的策略。一堂课要评价,一个单元教学要评价,一个阶段要评价,做到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



二、 教学目标要用可观察的术语进行界定—即目标的具体化。



教师要把宽泛的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术语界定,否则评价难以进行。比如爱家乡如何评价?这牵涉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这一目标的评价最具难度。老师在设计评价问题时尤其要注意可操作。爱不家家乡难以评定,但爱家乡的前提是必须了解家乡,可以通过让学生向别人介绍自己家乡的方式来检测这一目标。由此,赵老师提出题目的设置要做到:一可行,二公平,三有效度。对于评价的效度,赵老师进行了重点的阐释。



三、 关于诊断性评价与生成性(形成性)评价的关系



诊断性评价要剔除虚假的诊断。比如公开课,赵老师认为很多成为了表演课。为此他讲了两个案例:一是“西瓜请假了”,一是“狼与羊的故事”,他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这扼杀了课堂的生成,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与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同时赵老师也认为预设比生成更重要,不否定教师预设的重要性。



四、 关于发展性评价与结果(甄别)评价的关系



发展性评价如何操作?是不是一味的肯定与表扬?赵老师指出,课堂并不一定非用表扬不可。并且举了一个案例:北京某中学数学老师,在讲小数点时,要学生通过加零来认识,结果学生的表述方式不一样,老师将三组答案写在黑板上,并对不正确的说法提出反证,最后肯定正确的说法。关于结果评价,是淡化,但又不能忽视其作用,因为没有甄别,教师学生对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认识不清,反而会阻碍进一步的发展。但操作可以做得更加灵活,视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做法,但一定让学生和家长知道自己学习中的掌握程度和在同伴中的位置。



五、 在评价中要注意千万不要轻易下结论。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结论的做出要慎之又慎,一不小心可能把学生的一生毁掉。但可以摆出事实,提出学生的不足及努力的方向。在学生的评语鉴定中,要摆事实,讲发展,做到有血有肉,高度人性化。同时他认为创造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可考查。最后赵博士寄语:用课改的教法应付传统的考试,不会考不到好成绩,结果应是相反。



上午,76岁的老教授杨文荣先生做了《加速教师专业化,提高教学实效性》的主题讲座。杨老强调教师专业化成长关键在于教师自己,要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认为教师成天忙于认识学生、认识课本、认识家长,唯独对自己认识不够。但我认为,目前大家已意识到这一问题,比如各方都强调老师要加强教学反思,这无疑是教师认为自我的重要途径。关于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杨老提出了二条线:横向研究教学结构,纵向研究教学过程。教学结构的构成有六要素:教师、学生、课程、方法、时间及环境。过程重视两方面内化与外化。用七个字概括:学、问、思、辨、情、意、行。认为一进课堂要关注生的需要(欲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没有动机要引发。最后指出,课程改革不能推倒重来,要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加以发扬,稳健推进。



回顾两专家的讲座,感觉到课程改革确实已进入了理性的反思阶段。因为决策层关于课改的决心不能动摇的基调,反对者也只好采取折中的意见:指出课改中的钟摆现象,提出传统的做法不能全盘否定,于是拿出了实效性的这一武器。激进派也意识到操作中的一些形式主义作法的危害,对于实效性的要求、评价方式的变革也不能不有所让步。因此,课改的下一步应是更为现实。但教师在夹缝中求生,不同观点的轰炸,体现在对教师能力要求的提高与工作量的加大,各界对教师专业化要求更高,教师必须承担更繁重的工作。因此,教师们要有在转型期承受更大压力的心理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4:48:00 | 只看该作者
伟 人 的 榜 样 力 量



读《拿破仑全传》的杂记



2007 01 10  张群生



最近,我正在阅读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拿破仑全传》。我阅读的方法也许和别人不一样。我是先快速地通览一遍,如果觉得可看,我才会继续看下去。但这部小说却让我通览了好几次,开始总觉得没意思,就不想看了,可闲下来想一想,又觉得有意思,就又去翻一翻,等翻了一次后,又觉得没什么看头,就放下了。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渐渐地对他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到现在,我终于把它看得差不多了。现在想起来才发现,其实这部小说的语言我认为并不优美,并不流畅,尤其它所描绘故事和我们东方人的文化习惯大相径庭,所以一开始我不喜欢他。但出于对拿破仑这个人一生的传奇经历的了解欲,才使我一次又一次加深了对它的兴趣。这中间也包含了一代伟人的风彩,深深地打动了我。



毛泽东是一位酷爱读书的伟人,他的一生通古晓今、伟略雄才,与他老人家读书万卷不无关系。毛泽东喜欢读史书,更喜欢读历史人物传记,在汗牛充栋的历史人物传记中,毛泽东最为喜爱的就是《拿破仑传》。他老人家为了全面地了解拿破仑、透彻地分析拿破仑,曾经反复地研读过俄、法、英、美等多国出版的各种拿破仑的传记版本……毛泽东为何如此这般地喜欢研究拿来破仑呢?从恩格斯的话中,我们或许能够找到注脚。恩格斯曾这样评价过拿破仑:“拿破仑不配的功绩就在于:他发现了在战术和战略上惟一正确使用广大的武装群众的方法……。”



事实上不仅仅是伟人们惺惺相,拿破仑也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追思和崇敬。



少年的拿破仑从走出偏僻的科西嘉岛的那一天起,他就抱定了要成就一番伟业的信念,也就注定了他将用神奇来赢得世界的惊叹与倾倒。当他躲避开灯红洒绿,孤独地徜徉在军事知识的海洋里时,教官们情不自禁地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这是一位神奇的青年,是一个将要改定历史的人。”……当他在巴黎的战役中才华迸放时,整个法国都拜倒在他的脚下……当他坐上法兰西帝国的军宝座时,他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由民众选出的皇帝……当他在欧洲大陆纵情搏杀时,俄、奥、西三国皇帝都成了他手下败将……当他东征埃及时,他更像一位文明的使用权都,他把东西文化的交流浸透推陈出新上了顶峰……



如果说拿破仑的事业生涯为人们创造了一个精妙绝伦的神奇童话的话,那么,拿破仑的情感旅程又为我们谱写了一篇浪漫动人的神奇史诗:他先是钏情马赛少女的天真烂漫;继而又迷醉贵族遗孀的优雅风流,当他在马背上东征西讨时,又是尝遍了波兰、埃及等韵味冗异的“秀色”。最令我们吃尺的是,拿破仑一生中尽管风月无限,但他紧爱的两个妻子——约瑟芬、路易丝却都先后背叛了他,投入了别的男人的怀抱……拿破仑的一生是杜撰神奇的一生,就连他的死因,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百年不解的疑团……



历史专家们至今仍为拿破仑的功过进行着唇枪舌战:有的说他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捍卫者,有的说他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镇压者;有人说他是专制制度的掘墓人,有的说他是专制制度的的缔造者;有的说他是抗击外来侵略的指挥者,有的说他是外来侵略的发动者……



“我的个子是比你们矮,但如果你们因此而蔑视我的话,我将马上砍下你们的头,消灭这个差别……”



这就是拿破仑——人个伟人们的共同榜样。



这样小说的作者是我国中国的作家刘乐土,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不去翻译外文版本,但我总觉得他的叙述使人很难摸清头脑,所以一般人很难读进去,因为我认为他的这部小说写得语言缺生动感,没有一般小说应该具备的几大要素。他的评论多于叙述,抒情多于描绘,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完全象是一部历史书。这也正说明了作者对于主人公的认识、对当时法国乃至欧洲的历史了解并不是真正的清楚,所以他的这部小说看起来好象是一个人物和历史绍,很难激起读者的兴趣。不过我看重的是他对人物和历史的记载,让我又长了许多见识,所以我慢慢喜欢它了。



这部小说共有四十二个部分和一个后记,全面介绍了拿破仑一生的各大场景。既有和风细雨的生活、缠绵悱恻的情感纠葛,又有金戈铁马,马革裹尸的惨烈的战斗景象,读起来虽然不是朗朗上口,却也扣人心弦,感人至深。更重要的是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如:



生活中我们要象拿破仑那样有着坚强的意志、执著的追求、远大的理想、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要象拿破仑那样在事业上做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生活中做一个感情深厚,富有责任心的男子汉。正象有一首歌中唱的那样:“不在乎是否拥有,只要我们曾经经历过”。是啊!



人的一生,谁又能百分百肯定自己一定成功,我看重的是我是否勇敢地、一往无前地奋斗过,只要奋斗过、激烈过、豪迈过、追求过,即使失败又有何妨,这叫虽败犹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4:48:00 | 只看该作者
帮助我寻找人生的支点



吴若盘



十月,丹桂飘香,秋风送爽,当我陷入形形色色的教育困境,茫然、彷徨之时,我和黄沧海老师“相遇”了。观澜二中给每一位教师发了两本黄沧海老师的著书,一本是《寻找人生的支点》,另一本是《守望与备忘》。拜读《寻找人生的支点》(广州出版社),我时时刻刻都为一种力量震撼着。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因阅读而兴奋地跳动,眼睛因享受到这道精神大餐而召回了往日澄澈的光辉。黄沧海其人其文,及时地唤醒了我差点沦丧的信心。 ??“孩子的自尊心是个非常脆弱的东西,要像对待荷叶上摇摇欲坠的露珠一样小心呵护。”每次当我因学生犯错而欲怒时,我脑海中总会即时地蹦出这句话,犹如当头一棒,令我发热的神经马上清醒过来,我握紧的拳头渐渐松开了,脸上僵硬的线条也渐渐柔和,我开始心平气和地和同学们说话了…… 从大学毕业走上中学讲台起,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已如烙印般深刻在我心中,对于他,我心里充满了感激,因为是他深入灵魂的教育思想感染着我,让一个初涉教海的青年从迷惘渐渐走向成熟,也是他让我开始享受到一个教育者的幸福,体验着自己的价值所在。但对他,我更多的是崇敬,我敬仰他几十年如一日全心奉献教育的精神,我敬仰他对儿童的心灵如此细致深入的研究,我开始疯狂地追随他,如饥似渴地拜读他的大作…… ??在追随着苏霍姆林斯基的同时,我总是在反思着我们中国的教育:为何我们许多教师总是怨气满天想跳槽?为何他们感受不到教育的幸福?我一路迷惘着,又一路清晰着——苏霍姆林斯基的精辟言语总能让我满心的疑问悄然逝去,但面对周围千疮百孔的教育现状,我又会不断生出新的疑问,甚至开始满怀深深的遗憾…… ?? 而今,捧着黄沧海老师的《寻找人生的支点》一书,我的心中开始光明起来。 晚上,夜深人静,我捧起《寻找人生的支点》,让久旱的心尽情享受着甘露的滋润。黄老师的视野开阔,笔触涉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实现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提出切实可行的见解。读着读着,我心中不仅是感动,更多是自豪,为中国的土地上也涌现出了一位苏霍姆林斯基。 ??黄老师的人格魅力,每一个棱角都散发着令人叹为观止的绚丽。他是一根在湖畔吟唱着思想的芦苇,向我输注着力量;他是一枚博深的葫芦,源源不断地变幻出神奇的主意,他是……他就是他自己,与众不同。 ??全书分为“演讲报告集”、“教育论说集”和“调研、咨询集”三部分,但无论哪一部分,内容都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它们有机地糅合,给人启示。 ??在家庭教育篇,黄老师的副标题是“为了孩子,我们应该重新做人”,在这里,我对“重新做人”的理解是家长们在一个全球化的新经济时代,面对一场世界性的教育大转型,在家庭教育方面要有再认识。按照黄老师的观点,孩子的生命是父母赠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孩子当然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而父母也应珍惜自己共同留在人间的这一共同成果。而珍惜的最佳体现,就是父母共同努力,精心培养自己的孩子,让孩子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使孩子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从一定的意义来说,先有好父母,才有好孩子。这里所谓的好父母的“好”,不单是指好人的“好”,还包括善于进行教育的合格家长这一层意思在里头。 ??在本书中,黄老师提出家长们要认识到当前家庭教育正面向三个巨大的转变:一是从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的转变;二是从片面地注重书本知识的教育向注重孩子正确做人全面发展的转变;三是要从简单的命令、管制、训诫向平等、民主、沟通、交流转变。然后提供了11种教育方法供家长们借鉴。黄先生让父母们从生理、心理、行为、语言、形象等等方面审视、认识自己,同时教会家长们从哪些方面了解自己的孩子,从而找到开启两辈人沟通的钥匙,继而教给家长们有关家庭教育的种种可供操作的奥秘。这些奥秘,好似玄奥,但是,通过大量的生动事例,以大量的故事的方式叙述出来,读后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实有所得。所说的道理绝非凌空蹈虚,全都是家长们感兴趣的、切实关注的话题,娓娓道来,有情有理,润物细无声。 ??书中 “永远不要对自己的孩子失望”, “自信心比知识更重要”等都是告诫家长配合新型教育,转变家庭教育方式。读了这部分内容后,我体会到教育必须真正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融为一体,使我充分意识到开发家庭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家长的力量,在教育过程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学校教育篇,黄老师的副标题命名为教育、科学兴国的基础工程,可见笔者对学校教育的重视,而重中之重,是“创新教育”“创造性的学习”和“素质教育”。黄老师集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和学习方法为一体,他认为,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运用探究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感悟、体验、内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力图改变传统的“灌输”、“识记”的“填鸭式”教学,鼓励学生投入生活,亲身实践,自主选择,主动探究。充分尊重学生的探究本能和个性,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把自学方法教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交给学生,把自主时间还给学生。它强调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发现和提出问题,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表达研究成果。最终变厌学为爱学,由爱学到会学、巧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着眼点。而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黄老师认为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如何进行教师创新教育能力培养呢?黄老师认为教师创新教育能力的激励和培养涉及很多方面,大到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小到学校管理、培训教育,物质条件和实践机会都是其中基本的因素,都对教师创新教育能力形成与发展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培训要与之相适应,或专题教学,或菜单式授课,或老教师传帮带、听观摩课,或现场示范、读书研讨等不同形式。总之,要改变以课堂传授为主的单一模式,实现风格各异的多种培训模式。 ??本书用了相当多的章节,讲述了转变学生观的必要性及良好的实际效果。在书中黄老师讲到中日两国学生夏令营的时候,中国孩子表现出“脆弱、自私、不会合作”等突出弱点,结果在很多项目上,都输给了日本孩子。于是日本人断言:中国的下一代将不是我们的对手 ??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但是不可否认,中国的学生在创造性思维、探究能力和自主精神上已经远远落后。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灌输式教学必须改变,我们旧有的学生观必须转变。坚持新教育的学生观:教育就应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在社会教育篇,黄老师副标题冠之于“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把教育的外延放大,以价值观、人生观去启示各阶层的人们。在这部分内容里,主要是一些黄老师在社会各部门做的报告,比如对公安系统、海训部队指点员、盲人按摩中心、公务员、管理英才等。 ??本书有两大特点: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行文、将教学理念和反思相结合,这使我更易于感受黄老师思想脉搏的跳动。好书如一场绵长春雨,浇灌灵魂;又如一袭清凉的夏风,吹拂疲惫的面庞。 ??如今,我越来越透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本质,那就是“爱、尊重、信任”,如果我想成为教育下的幸福者,我必须用我全部的爱心奉献给我的学生,尊重每个孩子,平等民主地与每个孩子和谐相处,充分信任每个孩子,宽容孩子,呵护孩子可贵的自尊心,就像呵护荷叶上每一颗晶莹易碎的露珠。 ?? 追随心目中的苏霍姆林斯基,相信我能寻找到人生的支点!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4:49:00 | 只看该作者
《黄陂香帅》张之洞传读后



之前只知道张之洞倡导了中体西用之说,没有想到张还有这么多事功:与君,殚精竭虑,忠心耿耿;与国,谋富谋强,文武兼备;与治所,因地制宜,安居乐业;与文艺,独倡正统,颇有见地。

其中体西用之说的提出,对他来说已属难能可贵,也是受到李鸿章之挤迫使然。李鸿章认为张是空谈性灵,书生误国。实在不了解张的为人为官,中庸圆融,眼界长远。先前能够倡导改革,后来能够在戊戌变法中连自己的学生杨锐等被诛杀后还能自保,可见张为官之道更加适合清末生存。

李鸿章认为当时的中国面临“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面对近代化潮流,张之洞也给出了自己中庸回答,将来有机会研讨张之洞,可以安一题目:张之洞的急功近利和放眼远望。

想法子弄到冯天瑜先生的《张之洞传》。听说冯先生从原来湖北大学的一位普通先生,经过努力打拼已经成为博士生导师,从研究上古历史转而研究近代史。








































侠骨柔情,剑胆箫心--龚自珍传读后



龚自珍,龚定庵,清道光前后浙江人。之前知道的龚自珍,通过这样一首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

原来,龚所处年代在所谓乾嘉盛世之后,正是中国极盛而衰的时候。英国列强大量向中国倾销鸦片,长此以往,“国无御敌之兵,亦无充饷之银”。龚与其父、与林则徐等人一起共倡禁烟。问题是龚以狂人出名,这让人很担心,他支持的也是人家特别反对的,简单说,可能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龚的错误观点得不到认可,正确观点也得不到认可,这么郁闷,当然只有辞职一途了。

想不到的是龚与魏源关系密切,这也是为什么龚成为中国开启启蒙运动的第一人,易让人理解。可惜的是龚与魏交往不深,与林则徐交往也没有深入的思想交流,可爱的是目中无人的他对林、魏的赏识只是通过那么简单的交往就根深蒂固了,让人叹息古今大智慧者无需耳鬓厮磨,也能情意相通。

美人如玉剑如虹,多么贴切的人生自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4:49:00 | 只看该作者
读《文化苦旅》有感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一次次漂泊的旅程,都是增长智慧的机会,也使心灵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洗涤。每每在一次又一次的跋涉中得到一种抒发,一种寄托。当我重拾那封藏在柜中的书籍时,发现难以割舍仍是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



回想学生时代,偶从同桌传阅此书,竟痴迷到忘了上课,文化的传承,在历史中留下最真实的写照。青春年少时也曾豪言要重走文化之旅.竟不想时光的流逝,岁月的蹉跎,漂泊在深圳这物欲横流的城市.历史的沧桑在记忆中越磨越淡,残留的是一颗忐忑诚惶的心,再次翻阅方知自己已丢失了最值得深藏的记忆。



《文化苦旅》是一本“文化散文集”,通过各个地方的名迹,山水来寻求文化的根源: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未来。当然也有直指中国的文人人格的,有抒发自己回忆之感怀的。“文化苦旅”确实很苦,中国的文化历史中竟有这么多不堪回首的,令人愤慨的,艰难而又无奈的一幕幕心酸。正如余秋雨在自序最后说,他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是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苍老后的年轻”的,确实我看完他的这本书之后是有苦涩、焦灼、冥思的,于是我决定用一些笔墨来回味、会心、放松。 在书中让我记忆犹新的几篇文字,首先就是首篇《道士塔》。“莫高窟大门外……有一座道士塔,它的主人,竟然是那个王圆箓!”我不知道这个王圆箓是什么人,竟然让作者发出如此的句式。看下去才知道原来就是这个愚昧的道士,把我国珍贵的敦煌文物都廉价卖给了(近乎于送)外国人。以致我们现在研究敦煌艺术的学者们,要再从国外买回一些敦煌文献的胶卷来研究。 当然我们不能都怪罪于这个道士,这还有当时社会的,统治阶级的责任。这确实是一种巨大的无奈。于是余秋雨挣扎着说:“我好恨!”恨的是历史吗?历史无法改变了。我想这是一种民族屈辱,我读到了这里也开始愤恨,所有的中国人读到这里都应该感到愤恨! 另一篇是《寂寞天柱山》,一上来余秋雨就说:“现在有很多文化人完全不知道天柱山的所在,这实在是不应该的。”很惭愧,我的确不知道天柱山。因为不知道,所以就要研读下去,这样才能从无知到有知。天柱山又叫潜山,余秋雨所说的不应该不知道则是因为这座山是中国古代很多大文豪、大诗人都声言要在天柱山安度晚年。因为这些身处不同时代的文人们如此的不谋而合,实在罕见,余秋雨觉得此山有一写的必要了。这些文豪有唐朝的李白,宋代的苏轼,王安石等等。虽然他们到最后都没有完成在天柱山安度晚年的夙愿,但从中的原因却值得探究。余秋雨归纳了三点:宗教气氛,历史魅力与最重要的自然风景。他说天柱山是“在寂静中蜿蜒。”“在清寂的山道上反复想到的是一个哲学命题:家。” 接着《寂寞天柱山》之后的《风雨天一阁》,这篇文章带给我很大的震撼。天一阁是一座藏书楼,之所以叫天一阁是取《易经》中“天一生水”之义,是为了防火。给我震撼的其实是余秋雨介绍完天一阁后讲的故事,天一阁的创办人范钦,藏书是“基于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到后来范氏家族为了在范钦之后保住这座楼所做的努力,这种努力有时是强硬的,不合情理的。这就说到了嘉庆年间的那位钱姑娘,为了看书嫁进了范家,但因为范氏家族为保楼而做的家规,没有看到天一阁任何一本书。到了后来,天一阁终于向外界打开了封闭已久的大门,又因为为《四库全书》献书而大出其名,但最终,很多书也焚毁于侵略者的战火之中。天一阁的存在是一种古代文化事业的象征,中国文化的保存和流传是艰辛的,我们这个民族对于文化的渴求又是悲沧与神圣的。 读《文化苦旅》,了解的是中国的历史,山水,更多的是文化。应该说是中国文化巨大内涵。作为一个中国人,闲来读读这样的书,确有必要。



余秋雨曾说:“我想,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干和挫折。”或许是因为如此,余秋雨先生在埋首于砖块般的典籍中后,那不同于案头的年龄悄悄作祟,突然涌起向苍天大地,释放自己内心深处不停呐喊的渴望。一股热潮,令人无法摆脱的诱惑,不停地震撼着心灵,澎湃的思想犹如一阵巨浪,要求超脱现实的束缚,寻求最终的寄托,没有人知道这次旅程的终点,无情的岁月不断地雕刻,即使生命的终点将在不远的哨站,但生命的价值却是不朽的承诺。中国的文化,落在山重水复中,是历史的多情造就中国千年的内涵。 在山水间跋涉,仿佛历史的画卷从眼前飞过,为想象增添了声色和情致,积累了人生经验。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穿越了古老却又有了现代痕迹的建筑后,我们才发现:辉煌的华夏文化背后,原来是一则则凄凉美丽动人的故事。文化苦旅,使自己又有深一层的感悟和思索。感谢她! 听,穿越时空的钟声再度响起,呼唤着我们去创造更灿烂的明天。背起行囊,来一次艰苦的旅行,一次历史的漫游,一次文化的苦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09:2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