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7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4: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的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

---节选[教师应该用一辈子来备每一节课,做法就是不断地看书,不断地提升自己,而学生呢?如果看书能成为你“出自内心的需要”是你“对知识的渴求”,那么不仅仅是学业的提升,更是一种终身幸福的获得。]


小学面临着许多重要任务,而其中占据首位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儿童学习。

----节选[如果这点在小学没有学会,那么初一教会学生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如果再拖到初二初三,恐怕学生和老师都要更吃力。我的学生有些是请了家教的,有时候我希望那些家教的老师在一对一地辅导他们的时候能给他们些方法上的点拨。]


学生如果没有学会迅速地、有理解地、有表情地阅读和感知所读的东西,没有学会流利而正确无误地书写,那么,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就谈不上顺利地学习,也就是说,教师就不得不没完没了地给学业落后的学生做“拔高”工作。在小学里,你要教会学生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

几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一个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的学生比起不掌握这种乍看起来很简单的迅速阅读能力的学生来,就显得能够更迅速、更顺利地应付任何作业。

我建议每一位教师:请你分析一下知识的内容,把其中那些要求学生牢牢记住和长远保持在记忆里的知识明确地划分出来。教学大纲里有一些“关键”的知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运用知识的能力,就取决于这些“关键”知识是否牢固。因此教师正确地确定这些知识的能力就十分重要。这里所说的“关键”,就是指反映本门学科特点的、重要的结论和概括、公式、规则、定理和规律性。在有经验的教师那里,学生都备有专门的本子,用来抄录那些必须熟记和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

换句话说,学生要能牢固地识记公式、规则、结论及其他概括,他就必须阅读和思考过许多并不需要识记的材料。阅读应当跟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如果通过阅读能深入思考各种事实、现象和事物,它们又应当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概括的基础,那么这种阅读就有助于识记。……学生从对材料本身的兴趣出发、从求知、思考和理解的愿望出发而阅读的东西越多,他再去识记那些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就会容易的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4:40:00 | 只看该作者
读《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有感

一直没来得及读《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原因是没有时间,大大小小的活动、比赛、备课、上课、听课、笔记、听讲座,还有其他大量的无效劳动,让我一直在抱怨没有自己的时间。“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带着这样的问题我跨过第开始了第二章节的阅读……

。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位教师的一句话使我感触深刻,他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读到这里,我不禁想:教师的时间都用来备课和上课,那家务要做吗?孩子要教育吗?必须的人际交往需要吗?……顿时我认为这位教师说的话是假的。

然而当我耐心地读了下文后,认识找到了共鸣之处。原来那位教师说的备课其实就是每天进行不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其实现今的教学中,我也常常感到过无知的困惑。“老师,这句诗是谁写的?”“老师,这种现象怎么解释?””东海渔歌是哪里的故事?“有时我会被学生那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倒。所以不管是专业知识也好,教学理论也好,都应该是我发自内心的需求。今后我要多抽空读读各种书籍,使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些基础知识成为我知识海洋里的沧海一粟,而不是全部。

时间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代表着金钱,意味着生命,可是我想,对于教师来讲,时间代表的应该是全部的学生,和他们的每一次进步,每一个创举。

不管今后我的时间有多紧,我愿为学生多留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00: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